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流水迢迢 >

第162章

流水迢迢-第162章

小说: 流水迢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洵心头一跳,装作闲聊样子,淡淡问:“忠孝王现今声威赫赫,为何不敢收服一个区区月落?”

    萧遥伸出三个手指:“三个原因。”

    “三个原因。”

    裴洵心头剧跳。

    慎园的书阁内,父王神情严肃,推窗遥望南方,淡淡说道:“三个原因。”

    他缓缓问道:“哪三个原因?还望萧兄赐教。”

    萧遥浅笑,说话间不慌不忙:“其一,月落这些年励精图治,兵力渐强,且月落地形复杂,裴琰若想用兵收服,比当年的桓国还不好打。

    “其二,桓国威帝,有滕瑞辅佐,国力也并不比华朝弱。裴琰在南方未彻底稳定之前,并不敢和桓国打一场生死之战。如果他要收服月落,桓国定会趁虚而入。若是让桓国和月落联了手,裴琰必败无疑。”

    裴洵放慢呼吸,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那第三个原因呢?”

    萧遥慢条斯理地饮了几口酒,见裴洵还是眼神灼灼地望着自己,便笑了笑,抬手指向南方。

    裴洵借低头撕鸡肉掩去眼中的惊讶,再抬头时微笑道:“不说这些时事了,平白浪费这等美酒。”

    萧遥大笑:“是啊,说这些真是扫兴,咱们还是喝酒罢!”

    夜色,星月,佳酿,叫化鸡。

    一人说着京城的繁华富庶、风流逸事,一人说着自南方一路向北的所见所闻,不多时,二人便如同多年未见面的好友。

    裴洵倚上身旁的树枝,笑道:“萧兄―――”

    萧遥却忽竖起手指“嘘”了一声,裴洵忙止住话语。萧遥听了一会,叹了口气,甚是烦恼。再过一会,“喵”声渐渐清晰,数只野猫窜上大树,围着二人转圈,其中一只还跳到萧遥怀中,拱来拱去。

    萧遥将大黑猫揽住,摇了摇头:“今天真没得鱼吃,你们怎么老缠着我?”

    裴洵听得呆了,半晌方问:“它们是你养的?”

    “不是。”萧遥懒懒道:“我只不过喂它们吃了几天的鱼,就都跟着我了。唉,难怪阿妈经常说我是属猫的,天生就和猫合得来。我家附近的野猫,后来全成家养的了。也不知我前世是不是一只大懒猫。”

    裴洵也想学他的样子,便去抱身边的野猫,野猫却跳开,“喵喵”叫了数声,貌似极为愤怒。

    裴洵有些尴尬,萧遥大笑:“看来你前世定和猫有仇,所以它们不待见你,哈哈!”

    裴洵右手握拳,蹭了蹭鼻子,只觉自己似是有些醉了,说不出话来。

    萧遥笑罢,拍了拍怀中野猫的头:“玩去吧,自己去找东西吃,我若走了,你们怎么办?”

    裴洵心一跳,便问了出来:“兄台要去何处?”

    萧遥将野猫放开,懒懒道:“月落。”

    “哦,萧兄在月落还有亲人?”

    萧遥微笑道:“有,这次回去,要拜见师叔祖,还有师叔和师姑。”

    裴洵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萧兄,你可还会回到这河西府?”

    萧遥微微侧头,似是自言自语:“我还得去一趟桓国上京,说不定还要去月戎走走。”

    “游历?”裴洵话语中带上几分艳羡,母妃房中,山水笔记甚多,他自幼也爱翻看这些书籍,但他也知以自己的身份,要想象萧遥这般走遍天下,特别是去桓国,于他来说,实在是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想。

    “也算游历吧。顺便探探亲,我的姨妈在月戎,我要代阿妈去看看她。我还有一个师叔祖在上京,我得去劝他几句话,请他别做某件事情。”

    裴洵笑道:“你的师叔祖真多,遍及天下。”

    萧遥也笑了起来:“是啊,京城还有一个师叔祖,我从桓国回来后,估计快到年底了,正好去给这个师叔祖拜年。”

    裴洵大喜,忙道:“那萧兄可一定得来找我,我要尽地主之谊,陪萧兄在京城好好玩一玩。”

    萧遥却将手一摊,裴洵微愣,只得从怀中取出人皮面具。萧遥接过,笑道:“看在你还了东西的份上,下次到京城时,我找你喝酒。”

    裴洵连连点头:“好,我府中多是美酒,就怕萧兄不来。”

    “放心吧,一定会来的。”

    酒壶干,美食尽,弦月也渐向西移。

    裴洵终觉自己快要醉了,他从未喝过这样烈性的酒,朦胧间见萧遥取出竹箫,依稀听到他再吹响那首曲子,幽幽沉沉。他阖上眼睛,靠住树干,陷入了一场幽远的梦中。

    梦里,父王象对念慈妹妹一样,对着他和悦地笑;父王和母妃也不再那般疏冷客气―――

    可梦,终究是要醒的。

    淡淡的晨霭中,裴洵跃下大树,揉着醉酒后疼痛的太阳穴,望着茫茫山野,已不见了那个白色的身影。

    树下,只有那钓鱼用的小竹凳和钓杆,静静地提醒着他,昨夜,并不是一场梦。

    “一定会来的!”

    裴洵望着窗外的第一场冬雪,恨恨地念了句。

    童修觉有些奇怪,这位小主子自入冬以来,便暗中将长风卫的小子们都派出去盯着入京的各条道路,还有城中月落人出没的各个地方,说是寻找一名长相俊美的白衣人。

    每日回禀说未找到,裴洵脸上便会闪过一丝失望之色,转而又象有些被戏弄了的恼怒。

    安思进来,躬腰道:“小王爷,王爷说,明日他有要事,抽不开身,让您代他去参加今年的皇陵冬至祭典。”

    裴洵极烦这些典礼,却也无可奈何。次日清晨,整了衣冠,在长风卫的簇拥下往皇陵驰去。

    安帝年幼,居于深宫,皇室凋零,这皇陵大祭历年由裴琰主持。今年裴琰没有出席,便只能由小王爷裴洵主持大典。

    裴洵虽然年轻,但主持祭典丝毫不乱,神情肃穆,举止庄重,百官们在皇陵前磕下头去,均在心中赞这裴洵大有其父之风,有些想得更远的,只能为眼前的谢氏列祖列宗暗暗捏一把冷汗。

    祭礼过后,百官回城,裴洵却再在皇陵中转了一圈,方才上马。刚出皇陵正弘门,他便“吁”地一声勒住座骑。

    长风卫们也纷纷勒马,裴洵似是听到了什么,命众人留在原地,劲喝一声,喝声中带着丝欢喜,往皇陵西侧驰去。

    箫声渐渐清晰,裴洵越发欢喜,跃身下马,大步奔上山峦。

    青松下,萧遥仍是一袭白衫,遥望着皇陵方向,吹着那首带着淡淡忧伤的曲子。见他面上隐带悲戚的神色,裴洵心中一动,收回就要出口的呼声,默立在他身后数步之处。

    一曲终了,萧遥慢慢放下竹箫,拜伏于地。

    他长久的伏在地上,直至裴洵终忍不住轻咳一声,他才直起身来。他再看了一眼皇陵,长叹口气,回过身,盯着裴洵看了片刻,微笑道:“世诚别来无恙?”

    裴洵看了看身上的王服,见他明白自己身份之后,并不唤自己“小王爷”,心中更是欢喜,抱拳拱手:“萧兄。”

    萧遥将竹箫拨得在手中转了数个圈,凤眸微微眯起,带着些如阳光般温暖的笑意:“我是来讨酒喝的。”

    “美酒早已备下,就等萧兄前来。”

    萧遥大步走了过来,拉着裴洵的手往山下走去,口中道:“那就好,今天我是一定要喝醉的。”

    “萧兄有此雅兴,裴洵一定奉陪。”

    月落藩王木风来京,顾命首辅裴琰忙了数日,这日才略得空闲,想起几日未见长子裴洵,便唤来童敏。

    童敏忙将儿子童修叫来,童修哪敢在王爷面前说谎,只得将裴洵陪着一位朋友,数日来笙歌美酒、冶游京城之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裴琰眼中闪过丝不悦,道:“可知这人是何来历?”

    “回王爷,不知道。只知此人姓萧,小王爷叫他萧兄,他们在屋里喝酒,也不许我们进去。一出来,这姓萧的便戴着人皮面具,看不到他本来面目。”

    “现在何处?”

    童修有些犹豫,童敏瞪了他一眼,他只能老实答道:“小王爷带着他游‘揽月楼’去了。”

    裴琰哼了一声,童敏、童修齐齐低头,心中暗惊。裴琰冷冷道:“他回来后,让他带那人来西园见我。”

    西园仍是二十年前的旧模样,裴琰坐于西厢房的灯下,批阅着奏折,想起日间木风绵里藏针的话,甚感头疼,叹了口气。

    桌上,有一方玉镇,这是崔亮当年绘制天下堪舆图时曾用过的。裴琰慢慢拿起玉镇,轻轻摩挲着,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

    子明,今日的月落,已不再是当年积弱的月落。木风在华桓两国间进退自如,纵没有你手上的那些东西,我也不能再动月落,你应当比谁都看得明白,为何就是不愿来见我一面呢?

    什么诏书,什么天下堪舆图,我现在都不求。我所求的,只不过想和你再大醉一场罢了。

    冬夜的寒风吹得窗户“咯嗒”轻响,裴琰站起,走到窗前,看见院门打开,裴洵似是犹豫着走了进来,便又走回桌前坐下。

    裴洵轻步进屋,见父王正低头批阅奏折,只得束手而立,大气都不敢出。

    裴琰将所有奏折批罢,方淡淡道:“你越大越出息了。”

    “孩儿不敢。”裴洵平定心神,答道:“孩儿新交了位朋友,堪称当世奇才,孩儿想着要招揽他,所以便用了些心思,结交于他。”

    “当世奇才?”裴琰笑了笑,“小小年纪,你知道什么人才当得起这四个字?便是这西园的旧主,只有他,才是当世奇才!”

    裴洵纵是听过那崔军师的名头,却仍有些不服气,道:“父王,您若是见过萧兄,便知孩儿所说之话绝无虚假。”

    “哦?”裴琰慢慢喝了口茶,淡淡道:“既是如此,就让我看看你识人的眼力如何,请你的这位萧兄进来吧。”

    裴洵暗喜,应了声,转身便奔。裴琰摇了摇头,又低头饮茶。不过片刻,脚步声响,裴洵笑着大步进来,话语中也带着丝骄傲:“父王,这位就是我新交的至友!”

    裴琰慢慢抬起头,只见灯影下,一名白衣人步履轻松,踏入房中。

    他正有些恍惚,觉得这白色身影似乎有些眼熟,那白衣人已轻轻撕下脸上的人皮面具,向着他微微而笑,长身施礼。

    “侄儿萧遥,拜见裴伯父!”

番外 、华稗.齐稗.桓稗() 
稗官野史泛指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学作品。稗官:古代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为稗官。野史:不是官家编撰的史书。

    泱泱九州,千载风流,无数史实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严肃而冷静的史书,有时很难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如同华朝末年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谁也不知究竟发生了一些什么。其后华灭齐兴,桓国衰落,也是波谲云诡、惊心步步。

    华朝灭亡后,齐国太祖命“天玄阁”掌门崔逸会同史学家编撰了华史。但崔逸有感于史笔的局限性,另将搜集到的有关华末齐初两朝的文献、笔记、传奇乃至民间谚俗等悉心整理,辑为华稗、齐稗。

    崔逸又北上桓国,遇上在桓“南子之乱”中幸存下来的一些文士,志同道合,又合力编写了桓稗。从而让我辈得以从这些被史学家嗤之以鼻的野史稗末中,一窥那段令人心潮澎湃的岁月。

    稗者,非正史也,或有胡言乱语、怪力乱神之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