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医道万花 >

第33章

医道万花-第33章

小说: 医道万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老师这才满意的走了,宿舍可不止这一个,她还要去女生宿舍那边看看。

    老师一走,教室又热闹起来了,方晨和临近的几个铺位的同学互相通了姓名,几个人约着一起去外面逛逛,熟悉环境,然后就又回了宿舍,学校里现在乱糟糟的,也没什么好地方可去。

    这一夜里,怕是方晨来了这里以后睡得最糟糕的一次了,二十人的宿舍里,鼾声一片,有些同学习惯不好不喜欢洗澡,身上的汗臭味儿混着过热的空气,实在能熏死个人的,幸好他睡得最靠里,边上的学生习惯也还好,窗户再一开,空气一通也就舒服的多了。

    浑浑噩噩的过了一晚,第二天方晨一早就爬了起来,翻出剩下的玉米饼做了早饭,虽然他带来的那些粮食已经被方春根送到厨房去换了玉米粥票和一些饭票,不过这天气东西放了容易坏,不早点吃了可不行。

    宿舍里的人也66续续醒了,方晨起得早,也不想和大家混一起弄得手忙脚乱的,早就收拾好了,这会儿直接往书包里装了本他从冯振国那儿借来的医书,往教室去了。

    因为起早了,教室还没开门,方晨就在走廊上靠着墙柱看书,等老师来开门。

    66续续的学生都来了,人一多,方晨也不好看书了,就收了书本听几个学生聊天,不插话却也不排斥,安安静静认真听的样子倒是让那些说话的学生都不好意思了,不自觉的笑闹声就小了,但气氛却意外的好。

    “方晨同学,你几岁了?看着可真小。”有同学看着方晨的个子矮,还伸手比了比,才到他胸口呢,而这位同学也不是班里最高的。

    “九岁。”方晨倒是有问必答,见话题说到他身上,也大大方方的回了。

    “咦?这么小啊?”大家听了很是惊讶,虽然他们这届的学生普遍年纪小,除开方晨,最小的也不过十一岁。可方晨才九岁,这也太小了吧?

    “我们那儿的学校一开始就两个班,后来分班的时候,我读书还行,就给分到高年级了。”方晨简单解释了一下。

    “是啊,方晨原来就是我们班年纪最小的,读书可厉害了,这次考试还是双百呢。”说话的是方晨的一个女同学,只是不是一个村子的,平日里也没什么往来,方晨也顶多记得人家叫孔秀,比宋东旭还要小半年的样子,也是班里成绩不错的学生,会被选上也很正常,除开她以外他们班还有一个学生也被选上了,只不过人家在另一个班,不和他们一起。

    学校快打铃的时候,老师才来开了门放他们进去,一群学生一窝蜂的涌进教室各自找位置乱坐,老师也不管,放在之后还要从新安排。

    方晨习惯性的坐在了最前面,这是他上课的时候的固定位置,虽然每年都要换位置,可第一排总有他的份。

    他们班的老师是个四十来岁的男老师,气度风范都很不错,一看就是常年做教育的,很能震慑住学生。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章仁华,是他们的班主任,负责的是语文课,方晨见那板书极佳,很有几分底蕴,就知道这位新老师的学识应该是很不错的。颜师叔常说看字观人,这位章老师本身的性格人品想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章老师看起来虽然有些严肃,但说话却很幽默风趣,给大家说了几个学校里的趣事,又让大家自己做了介绍,很快就把气氛给打开了。

    方晨自我介绍的时候,章老师还打趣的说他是班里的小弟弟,要大家好好照顾着,引得大家点头说好,倒是方晨自己心里暗自唾弃了一番,暗暗决定回头就给自己配点长个子的药来吃。

    之后又是让大家男女分开,按着身高站成两排,再一男一女搭配着分配位置,方晨自然又是第一在第一排,连班里的学号都是给的一号。

    “好了,这位置也分好了,下面呢就是给你们发课本了,来两个力气大的学生,和我去领课本吧。”

    后头几个个子高的自动就站了起来,章老师点了几个人就带着他们走了,不过临走之前还把一张课表给了方晨,“这是这学期的课程表,我知道你字写得好,就帮老师抄到黑板上吧,不够高就站在椅子上写,再不行就搬桌子抄也行。”这后面的话,完全就是打趣方晨了。

    顿时,班里笑成一片,方晨脸都红了,不过是给气的。

    老师走了以后,还真有同学起哄要给方晨搬桌子。方晨怎么肯答应,自己搬了椅子就到黑板前伸长了手写字了,因为心里有气,这字也没控制力道,一个个的差点把粉笔都掰断了。

    一张课表也没多少内容,方晨写字有快,等他抄完了,章老师还没带入回来呢。

    不过后头章老师回到教室看到黑板上的字还是有些吃惊,那字迹一看就是下功夫苦练过的,很有几分功底,那力道那笔法,就是城里那些上了几年书法班的学生也不一定写得出来(因为生气,方晨虽然也记得隐藏了,但还是漏了几分),更别提方晨的年纪还那么小,力气更小,就是握笔都不大容易。

    而方晨家的条件他也是知道一些的,当初招手学生的时候,每个学生的情况他们都是特意调查过的,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家里条件一般,年纪又小,却能写的一手好字,也不知道这个小状元是怎么练出来的。

    不由的,章老师对这位年纪最小的学生上了几分心,开始留意起来。

    正在领课本的方晨本来还不知道自己一时没注意就漏了些蛛丝马迹,可章老师看他的目光变了他却是感觉到的,在一看黑板上的字,心里叫糟,知道是自己出了漏子。

第43章 表现() 
新学年的课程就如方晨所想一样;非常有趣,在时间上也比小学的时候加长了,除开下午加了一节课,晚上还要两节自习课,每天的课程也是排的满满的,主要的课程还是语文数学,现在又加了英语;剩下的课程里,化学物理历史每周都有三节,而音乐体育美术这三科也各有两节。

    方晨在硬纸片上抄了两张课程表;一张贴在了宿舍墙头;一张放在了教室的课桌里;同桌的女学生是班里难得的几个蔚县本地学生;对他不用文具盒一开始表示很奇怪,后来发现班里有好几个都不用的,也就不再在意这事儿,不过对着这个同桌却也冷落了下来,不再主动和方晨说话,看他的目光也奇奇怪怪的,只要方晨一有什么大动作,她就下意识的遮住自己的东西,太过明显的排斥实在让方晨想不察觉都不行,他甚至有听到她跟其他人聊天的时候在说,担心他偷东西,因为她妈妈说农村里来的同学家里穷,看着别人有好东西就会惦记,有些坏孩子还会手脚不干净偷东西。

    而那几个和她说悄悄话的也都是蔚县本地的,听了这话还深以为然,也说家里大人都有这么说过,让他们都看好自己的东西。

    方晨当时就被气笑了,这还是他第一次被人怀疑品性,不过就是些孩子用的东西,他媳啊?!从前不觉得,现在却对这城里人对农村人的看不起而深有体会了。

    不过生气归生气,方晨也不会真和这些孩子计较,他是来读书的,不是来攀比的,真要论起来,这里有谁比他富裕呢?荷包里的东西哪一样拿出来不是个古董?那些药更是千金难求,只要他想,钱这东西其实非常好赚。

    说到赚钱,以前没机会,现在方晨却有了想法,觉得也该是他弄第一桶金的时候了。

    初一的课程还是很简单的,方晨在拿到课本以后就按着习惯先把所有的课本都翻了一遍,他虽然不是过目不忘,却也是看上两三遍就能背下一本医书的奇才,那么高深都背下来了,更何况是现在这些简单的给孩子看的白话文课本,不过看一遍,再开口读一遍,整本书也就记了个七八,日后上课再一复习,那就不会忘记了。

    不过其他课本还好,只要记住了,那么难度就没了,只要这英语,是方晨一直没接触过的,他的汉字不用说,学的是极好,也会说胡语能认梵文,但英语,完全没接触过,所以这门课反倒是让方晨最需要上心的。

    学习很重要,不管是对他自己,还是对家人,离开了家的方晨放开了一些顾忌,在课堂上更加活跃起来,也不吝啬表现出一丝特殊,他早就想明白了,自己现在又不天天回家,老师也不可能天天找家长了解他的情况,他表现好一些,家里就是知道了也只会以为他是在学校学的本事,而学校老师这边就是有些猜测,他也可以归功到自己的天份上去,不管什么时候,天才总是不会少的。为了那些奖励,也为了平白被人当做“小偷”的怒气,方晨他是准备把班里甚至是学校的学生都给压下去了,让他们看看,就算是家庭环境不如他们,可学业上,谁能比得过他?

    所以只在开课后的第一周,负责一班的老师都知道了,他们班怕是出了个小天才。

    章老师负责的语文,也是第一个给学生上课的老师,而且发课本的那一天,他就已经知道方晨的字写得极好,后来又在方晨的特意表现下,发现了他极佳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虽然初一的课程还很简单,但也不是谁都能在老师点名读书的时候就直接背出来还不带错字的?而且不是一次,是次次都这样,上交的作业也是工整的能当做范文。

    “方晨同学可真是个好苗子,我可是特意找黄老师和几个学生问过了,这孩子平时的作息很规律,那些课本里的内容,他真的是就看了几遍就全背下来了,过目不忘,过目不忘啊!”当老师的就喜欢自己的学生努力,要是这努力的学生还是个好苗子,那就更让人高兴了。

    一个办公室里几乎就是一个年级的老师在办公,初一就开了三个班,老师来来去去也就那么几个,各科的老师加起来也有九人,其中副科的老师还要负责其他年级,这会儿却是难得的大家都在办公室里,章老师刚一说完,就有人附和。

    “是不是过目不忘我不知道,不过他历史记得很不错,问他问题,就是不看课本也能回答出来。”

    “物理也很好,这孩子应该是没接触过这个的,上课的时候很积极,问的也都在点上。”

    “可不是,方晨同学的数学也很好,上次我还看到他找二年级的同学借了下学期的课本看,我一好奇就去问了几个问题,他都答出来了,这才开学多久啊,我估计着他一年级的数学都已经自学完了。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没在我们班上呢。”这是数学课的钱老师,她是二班的班主任。

    “也许人家是在家里学过?有些好学的学生可不就是在家里也会预先学习的。”

    钱老师还没说话,教英语的韩老师已经接话了:“数学可以先学,英语总不会吧?我在一班上完第一节课的时候,方晨同学特意找我问了语法的问题,就三遍,他就给记得清楚了,连读起来都利索的没有一点错,那发音完全都是跟着我学的,就连我带着些乡音的毛病也给学全了,后来我特意带了磁带在课上放了一遍,他就把毛病都给改了,现在说的跟磁带里的一样标准呢。”

    “真有那么神奇?”这说话的是体育老师,他的课最开始还只是教导学生做早操,对那个年纪婿头小的学生也很有印象,只是对他的事情并不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