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

第3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第3章

小说: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关键在于思想水平、文化水平、艺术水平都高的各类作品还比较少,精品还比较少。 精神产品的生产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部精品的诞生更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单靠著作者有良好的主观愿望还不够。 从长远看,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归根到底取决于精神产品生产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各类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可以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脱离了正确的坐标,如果他们缺乏历史责任感,缺乏正确的创作思想和严肃的创作态度,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又怎么能够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精神产品呢?邓小平同志关于灵魂工程师的使命的论述,值得我们每一个在思想文化战线工作的同志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邓小平同志说:“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高自己认识生活、分析生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 我们希望,文艺工作者中间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 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 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 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 人民

…… 14

    0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我们相信,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一定会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前进。“

    (《邓小平文选)

    第2卷第21—212页)

    如果说上一段话是专门针对文艺工作者说的,那么,在十二届二中全会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面对整个思想文化战线的同志,再一次提出了灵魂工程师的使命问题。他说:“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在当前这个转变时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们在思想教育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

    (同上,第3卷第40页)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讲得何等深刻啊!

    它为我们所有在文化思想战线工作的同志,为所有精神产品的生产者指明了根本方向。 每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思想文化战线的工作者,都应当按照邓小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样,力争成为够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能够真正做到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给人民以营养者必先从人民那里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各类文化精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1

    前  言

    196年1月,丁关根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十四大以来,中央就关系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策,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五中全会规划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世纪蓝图。 现在,中央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这是全党、全国的一件大事,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一件大事,必将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宣传思想战线要加大工作力度,唱响主旋律,弘扬时代精神,弘扬社会正气,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创造良好氛围。《求是》杂志作为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担负着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和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在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宣传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宣传事关全局的一系列决策和举措等方面,《求是》杂志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求是》杂志编委会作出决定,在全面、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过程中,为迎接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要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为此,我们编辑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一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文献关于精神文明的论述。(1)选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

…… 16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文明和思想道德文化方面的重要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精神文明”的概念,但他们关于“文明”

    、“精神生产”

    、思想道德文化等论述,至今仍显示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2)选编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思想政治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们的著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是我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是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人,他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论述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选编了他们的部分重要言论。(3)选编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文献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大体反映了我们党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脉络。第二部分为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点摘编。 我们拟出了14个方面的问题,大体上按照文章发表的时间顺序,对10多年来报刊上的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章,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摘要整理,力求尽可能准确地反映理论界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过程、理论探索以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由于报刊上资料丰富,在选编中难免存在“遗珠”之不足,加之分类是否恰当,需要广大作者、读者指正。第三部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精神文明建设部分图书、文章目录。 由于时间紧迫,报刊有关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文章篇目仅选自194年1月至196年5月,这是需要读者原谅的。总之,这是一本集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精神文明研究成果的资料书、工具书和索引书,旨在为有志于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们提供参考,为迎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提供服务。本书是在《求是》杂志总编辑邢贲思同志的支持下编写的,我和

……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3

    副秘书长曹燕明同志具体做了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最后审定工作;葛洪泽同志协助做了全书的统稿工作。 周溯源、孙珉、肖景华、刘彦、陈蓓、郭效青、徐传良等同志为编辑本书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此外,办公室秘书处、总编室资料处、图书馆、校对处、计算机室和红旗出版社的许多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尽心尽力,这样才使它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献给读者。 在此,我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由于认识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诚望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刘忠礼196年6月19日于北京沙滩北街2号

…… 18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文献关于精神文明的论述

…… 19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精神文明

    (一)马克思 恩格斯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04页)

    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到目前为止,生产力就是由于这种阶级对抗的规律而发展起来的。 如果硬说由于所有劳动者的一切需要都已满足,所以人们才能创造更高级的产品和从事更复杂的生产,那就是撇开阶级对抗,颠倒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847年上半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04页)

……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概览3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3年3月17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第776页)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 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 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72页)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1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32页)

…… 2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