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七五]青天侠义传 >

第38章

[七五]青天侠义传-第38章

小说: [七五]青天侠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道,“若不是王爷特意给在下下帖子,公孙策也不敢贸然过府拜见王爷。”

    “哈哈!阿策这么说,是怪我没有经常请你过府一叙喽。”赵卓哈哈一笑,热情地拉起了公孙策的手,“既然今日难得一见,阿策你就好好在我们襄阳王府游览一番如何?”

    手被赵卓拉住,公孙策眉头猛然一皱,想要用力挣开,却发觉赵卓的手劲非常大,竟然难以挣脱。

    就在公孙策感到十分紧张不悦之时,突然听到旁边包拯的声音,“世子大人,请留步。”

    赵卓脚步一顿,回头看去。包拯黝黑的脸上表情严肃,双眼紧紧盯着公孙策那只被赵卓紧握的右手,之后,目光向上,又盯住了赵卓锐利的双眸。

    “世子大人,在下包拯参见世子大人。”

    “包拯?”赵卓的目光微微一变,站在他身边的公孙策明显地感觉到,在听见包拯这个名字的时候,赵卓的呼吸略微改变了节奏。

    他之前一定听说过包拯这个名字,公孙策皱了皱眉,若有所思地打量起赵卓表情坦然的侧脸。心道,襄阳王父子都十分狡猾,莫非,他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包拯的真实身份吗?否则,怎会对一个普通的名字,反应如此反常?

    赵卓仿佛并没有注意到公孙策在打量他,而是微笑着看对他行礼的包拯,单手相搀。

    “公孙公子,这位包公子与你结伴而来,为何不见你为我介绍一二呢?”

    公孙策微微皱眉,不卑不亢地答道,“世子不要见怪,实在是你没有给我机会介绍我们这一行人。”

    赵卓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紧接着,他左手一松,公孙策趁机将右手从中抽出,紧接着撤身半步,站在了包拯的身侧。

    “世子大人,除了我们父子以外,这三位,都是与我同行的朋友。包拯,展昭,白玉堂。”

    “哥哥!你忘了还有我了!”

    公孙策眉头一皱,无奈地看了自己的妹妹一眼。此时,公孙大人突然笑呵呵地走了上来,拉着公孙静的手,对赵卓道,“这位就是我的宝贝女儿,静儿。”

    “世子大人你好。”头戴围帽的公孙静大大方方地给赵卓行了一个礼,虽然不太标准。

    赵卓微微勾唇,笑道,“今日襄阳王府可真是蓬荜生辉,没想到会迎来这么多贵客。”

第6章 。寿宴(2)() 
公孙府一行人在世子亲自引领之下进入了襄斗角飞檐,鼓乐喧天,流光溢彩,三步一景,五步一观,引得人频频驻足,希望可以细细观赏。

    公孙兄妹自小锦衣玉食,白玉堂来自大富之家,包拯虽然出身普通,却也是进过皇宫的人。然而在他们看来,襄阳王府的繁华却还是令人吃惊的,包拯更是暗自思量,这位襄阳王的日子,看上去真是比皇帝陛下还要风光舒适很多啊。

    或许这一行人中唯一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就是展昭,然而恰恰因为没有对比,他反而是表现得最正常的一个。在大家忙着打量比较这些亭台楼阁的时候,他的一双眼睛,却不忘仔仔细细地观察着跟随在世子身边的那些青衣侍卫。

    刚刚在门口,展昭就注意到了,世子身边一共有八个侍卫,全部身着青衣。从他们走路的声音和身法,以及呼吸吐纳的节奏上来看,这些人都是武艺高强之人。若是他们离开襄阳王府去闯荡江湖的话,其中至少有三人可以达到二等高手的水准,剩下的五人也能挤进三等高手的前列。

    像这样的高手,平时在一省之内都难以见到三五个,而现在竟然有八个都齐聚在襄阳王府。他们在王府之中,却也只能作一个小小的侍卫。足可见这襄阳王府,的确是卧虎藏龙之地。

    展昭在思索之间,世子已经将众人领至摆宴之处。未免违制,襄阳王府的宴客厅并没有皇宫那样宽大气派,但是即便是参加过琼林宴的公孙策也不得不承认,这座宴客厅,虽没有皇宫中气势恢宏,却在精致典雅之处更胜一筹。孰优孰劣,着实难以分清。

    世子进门的时候,宴客厅里已经有了很多提前来到的客人。这些人都是襄阳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大多数也都认识公孙策和公孙大人。见到世子引领着知府大人进门,便纷纷起立问候。

    世子面带微笑,吩咐众人落座。在仆人侍女的指引下,众人分别来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坐下。这些人当中只有静儿一个是女孩,在外面的宴客厅跟一群外男一起饮宴,显然并不合适。因此,世子命人将静儿和陪同她前来的奶娘丫鬟们引到后院,像其他宾客带来的女眷一样,由王妃和世子妃照顾。

    公孙策目送着静儿离去,心里有些着急。他担忧地扶着桌案,想要站起身追过去,却被包拯一把抓住了手腕。

    公孙策一皱眉,不悦地看向包拯。后者给他递了一个眼色,示意他看向世子的方向。公孙策挑眉望去,却发现赵卓正笑笑吟吟地看着他。公孙策心中一凛,急忙恢复了正常的表情,对赵卓弯了弯嘴角。

    赵卓微微一笑,就好像根本没有看到公孙策刚才的失态一般,开始跟在座的客人们左一句右一句地聊起了天。天南海北,地理风物,诗词歌赋,说的大多是颂圣的吉祥话。因为惦记着静儿,公孙策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甚至在回答世子关于书籍诗词之类的问题的时候,也出了错。

    在座的众人面面相觑,都察觉出公孙公子此刻反常的举止。其中有几位平日里颇有才名的公子脸上,甚至露出了不屑的表情。包拯眉头一皱,悄悄地在桌案地下捏了捏公孙策的指头尖。

    指尖一痛,公孙策心中一凛,立刻看了包拯一眼。包拯的目光中隐隐有着关切之情,公孙策心中微动,瞬间想起了此行襄阳王府的重要目的。他动作极轻地点了点头,示意包拯,自己会打起精神,不被静儿的事情乱了心神。

    赵卓坐在上垂手,面带微笑地将包拯和公孙策之间的交流尽收眼底,目光之中却少有笑意。他微微勾起嘴角,笑道,“本公子一直久闻公孙公子的才名,却一直无缘结交。我才疏学浅,自知无法跟公孙公子这样的大才谈论学问,不过今日我襄阳才子悉数相聚一堂,想必他们一定有很多学问上的问题想要请教公孙公子。不知,公孙公子肯不肯跟他们切磋一二呢?”

    公孙策微微挑眉,望向赵卓,“世子谬赞了,公孙策一介书生而已,不敢当大才二字。不过,如果诸位有雅兴赐教一二,公孙策当然不会推辞。”

    听了公孙策的回答,赵卓的双目之中闪现出一抹稍纵即逝的兴奋。这双狭长的凤目微微眯成一条线,盯着公孙策平静无波的双眸。

    “好!王公子,周公子,李公子,方才你们不是还跟本公子说起,想要跟公孙公子讨教学问吗?此时机会难得,还不开口,更待何时?”

    赵卓话音未落,那边就蹭蹭蹭站起来三位衣冠楚楚的年轻公子。公孙策定睛一看,发现这三个人他都没见过。心中略有些诧异,毕竟襄阳城里称得上才子的,他公孙策都略有些耳闻,各种场合里遇见,也多少有过几面之缘。但是面前这三位,却都是生面孔。

    “公孙公子,我要请教你对联!”

    “我要请教你书法!”

    “我要请教你抚琴!”

    三位公子咄咄逼人,公孙策面不改色,嘴角微勾,笑道,“请。”

    三人互相对视一眼,微微一愣,同时看向了世子赵卓。

    赵卓也有些诧异,他挑了挑眉,对公孙策道,“公孙公子想请他们哪一个先与你切磋呢?”

    公孙策微微一笑,平静地看向赵卓,从容应答,“自然是,一起来。”

    “一起来?”赵卓一愣。

    公孙策笑笑,“今日毕竟是王爷寿诞,并不是以文会友的场合。既然世子有雅兴,公孙策自当奉陪。为了避免浪费时间,还是让三位公子一起来吧。只要他们中有一位赢了我,就算我输。”

    “公孙策,你好大的口气!”公孙策简简单单几句话,却惹恼了王周李三位公子。三个人额上青筋直冒,面红耳赤地围了过来,“公孙策,你不要仗着有才子之名,就看不起人!这一次我们就要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天高地厚!”

    公孙策微微一怔,有些不解地皱了皱眉,“几位是要切磋呢,还是要吵架呢?公孙策不才,切磋文才倒愿意奉陪,若是逞口舌之快的行径,却只能甘愿认输了。谁叫我从小就不会跟人吵架呢。”

    公孙策话音刚落,旁边包拯便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三位公子立刻怒目而视,吓得包拯缩了缩脖子,赶忙收敛了笑容。

    “你又是谁?敢如此无礼?”

    包拯微微一愣,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你们问我?”

    “自然!这里除了你,还有别的混蛋吗?”

    包拯一愣,望向那个出言不逊的李公子,傻愣愣地问道,“混蛋骂谁?”

    李公子来不及反应,只知道骂人不能输阵,急忙快速答道,“混蛋骂你!”

    “哦,原来骂我的是个混蛋呀!我说怎么一张嘴就臭不可闻。”包拯气定神闲地给自己倒了杯茶,然后笑眯眯地拉了拉公孙策的衣袖,慢条斯理地道,“阿策,这种混蛋你就不要跟他切磋了,传出去毁了名声倒在其次,万一被臭蛋熏得头痛,伤了身子可就得不偿失了。”

    “你,你你——你——”李公子气得差点绝倒,语无伦次只知道大喘气。

    公孙策有些微怔,他偏头瞧了包拯一眼,发现对方正在对他眨眼微笑,也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赵卓一直在留心公孙策的一举一动,看到他跟包拯之间的交流,眉峰微皱,脸上却笑容依旧。

    “几位公子不要动怒。”赵卓淡淡地瞥了那三个人一眼,三人的脸上立刻收敛了愤愤不平的表情,就连那位大喘气的李公子也立刻换上了一脸的恭敬。

    公孙策心中一动,显然,这三个人绝非普通的襄阳才子。一般的文人,就算是敬畏权贵,也绝不会如此令行禁止。这几个人,跟那位高高在上的世子大人,一定关系非常。

    “公孙公子刚才说的有道理,既然是以文会友,又何必拘泥于形式。公孙公子既然有信心以一敌三,你们就不要跟他客气了。我说的对吗,公孙公子?”

    公孙策并没有回答,只是微微点头。那边的三个人见世子都这样说了,也只能同意。其中一位身材略胖的王公子脸上堆笑,对着世子深施一礼,“世子所言极是,但俗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以文会友,也要有个可以信服之人做评判才好呀。不如,就请世子——”

    赵卓微微一笑,立即明白了王公子的意思。他看了公孙策一眼,发现对方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改变,嘴角轻轻一勾,刚想要开口答应作他们的评判,却听见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什么评判?今日来的都是本王的客人,怎么还斗起来了?卓儿,你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赵卓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急忙起身,快步奔向门口。所有人都即时站起,公孙策与包拯对视一眼,也缓缓起身。

    来的这个人,应该就是鼎鼎大名的襄阳王了。

    “他就是襄阳王?”一直坐在旁边看热闹的白玉堂压低了声音,凑在展昭的耳朵边小声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