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七五]青天侠义传 >

第22章

[七五]青天侠义传-第22章

小说: [七五]青天侠义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里,包拯忍不住笑了笑,“阿策,不管因为什么,你要承认,这两个小子,是可以绝对信任的。”

    公孙策不置可否,包拯继续说道,“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是武艺高强,江湖经验丰富,品格又绝对信得过。将来对付襄阳王,一定有大用处。”

    包拯的话让公孙策陷入了思索之中,他眯着眼睛看着包拯笃定的表情,心中竟然也有些认同。白玉堂他不清楚,但是对展昭,公孙策还是有把握的。而且看这颗黑炭头的意思,他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想要让一颗黑炭改变主意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他是钦差,自己要是在这件事上反驳了他,也许他就不会再往下以实相告了。不能因小失大,公孙策想到这里,便点了点头。

    包拯看到公孙策点头,也着实松了口气,情绪一放松,便忍不住再次口没遮拦了起来。

    “所以说阿策,做人呢不能太功利。你现在就直接跟他们把事情坦白,省的事到临头再找人家帮忙,显得没诚意。你说是不是?”

    “你说我功利?”公孙策一皱眉,眼刀又要飞过来了。

    包拯一怔,刚想要改口哄一哄即将炸毛的公孙公子,却听见门外一阵匆匆的脚步声。

    “包大哥你叫我!是不是那个什么公子又欺负你了!别害怕我来救你!”

    “臭小白你不要胡说!公孙大哥是好人,怎么可能欺负包大哥!”

    “他明明就欺负过很多次,哼!只有你这个傻瓜才相信他是好人!”

    “你才是傻瓜!白玉堂你是个怕猫的娘娘腔!”

    “你敢骂五爷!”

    “骂你怎么样,有本事你抱一抱太爷呀?”

    “我,我为什么要抱那只死猫!”

    “哈哈!连猫都怕,你不是娘娘腔是什么?连静儿都不怕太爷,你连个丫头都不如!”

    “静儿,静儿是什么鬼东西!我告诉你,有本事你拔剑跟五爷打一场!让你看看谁才是被打得满地找牙的那个!”

    门外两个小的吵得不亦乐乎,眼看着就要打起来了。公孙策眉头紧锁,狠狠瞪了包拯一眼,“这就是你说的古道热肠,可委以重任的少年侠客?”

    包拯的嘴角也有点抽,他无奈地笑了笑,急忙对着门外高声喝道,“你们两个小混蛋,还不住口,赶快进来!”

    包拯这一嗓子还真灵,外面怕是要马上开打的局面刹那间就被控制住了。片刻之后,大门被一下子推开,一蓝一白两个身影好像两阵清风一样飘进了门。

    “包大哥!”白玉堂一步窜到包拯身边,紧张地打量着包拯。

    “我说他没事吧,你还不信。”展昭撇了撇嘴,慢悠悠地走到公孙策身边。

    “你们俩真是走到哪里哪里就要遭殃,不能稍微安静一点吗?”包拯没好气地瞪了白玉堂一眼,然后对展昭挥了挥手,“展昭,你快去把门关上,包大哥有事要跟你们讲。”

    “咦?包大哥你要讲什么?”展昭好奇地瞪圆了眼睛,白玉堂扶额,这个傻瓜,没听见让你关门吗?关完了再问不好吗?

    此时,公孙策挑了挑眉毛,说道,“不要关门。”

    “嗯?”包拯一怔,刚想要问公孙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却看见公孙策竟然快步来到窗边,打开了两扇窗子。

    包拯心中一动,忍不住暗道,“聪明!”

    说着,他也学着公孙策的样子,吩咐展昭和白玉堂帮忙,四个人一起动手,将书房前后左右所有的门窗统统打开。

    之后,公孙策对门口的小厮道,“你下去,告诉所有人,一个时辰之内不准靠近书房。”

    等那小厮走远,公孙策才转回头,对包拯道,“现在可以说了。”

    “现在书房四周已经没有外人,若是有人想要偷听,远远走过来我们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果然是个好办法。”

    包拯对公孙策竖了大拇指,公孙策的嘴角轻轻勾了勾,之后却不耐烦地催促道,“人都叫来了,你还不快说!”

    “是是是。”包拯急忙笑着答道,“我这就说。阿策你猜得没错,我此行襄阳就是为了襄阳王而来,不过,却不是你想的那样,是为了扳倒这位王爷。”

    公孙策微微皱眉,并没有搭腔。包拯看到公孙策微皱的眉头,脸色一正,继续说道,“我此来襄阳,是为了查清一件与襄阳王有关的案子。这件案子的发生很是复杂,要从今年的元月开始说起。”

    包拯所说的案子是一桩十分离奇的案件。它的离奇之处有三。第一,发生的地点离奇。此案发生在皇宫大内,一座已经荒废了将近二十年的废弃宫殿之中。

    第二,此案本身十分离奇。案发宫殿叫做玉辰宫,相传当年废弃之时宫内并没有主位娘娘,只有一些负责洒扫维护的宫女太监。当年因为偶然失火,宫殿烧毁,当时还烧死了一个宫女。

    出事以后,当时的皇后娘娘,也就是如今的刘太后因为感念这位宫女无辜身死,又觉得玉辰宫不吉利,就将宫殿封存了。这一切本来没有任何可疑之处,可是就在今年元月的一个夜晚,荒废多年的玉辰宫里竟然出现了走动的人影,还出现了女子啼哭的声音。

    皇宫里隔三差五就会传出各种各样的怪声,经过查探最后发现都来自于玉辰宫。也就是说,玉辰宫可能闹鬼。

    “闹鬼?”包拯讲到这里,白玉堂突然插嘴道,“这世界上怎么会有鬼呢?”

    展昭附和着点头,“是呀是呀,我也觉得不可能有鬼,一定是有人故意捣乱!”

    “子不语怪力乱神,神鬼之说的确不可轻信。”公孙策沉吟道,“何况一座已经荒废了二十年的宫殿,为什么突然在今年才开始闹鬼,这里面,定然大有文章。”

    包拯微微一怔,他颇有些意外地看着面前的三个人,忍不住勾唇微笑,“莫非我大宋的明白人全在这间屋子里了?”

    “此话怎讲?”公孙策挑眉道。

    包拯微微一笑,“我只是突然想到,若是当初你们也在宫内,定然不会被那些鬼神之说左右,或许案子也不至于拖延至三个月之后,才有了一丝转机。”

    “哦?”公孙策微微皱眉,“竟然拖了三个月之久。”

    “皇宫闹鬼,宫女太监自然不敢隐瞒,便先报到了太后那里。”包拯解释道,“太后当即命令所有人对皇帝封锁消息,在派人查探的同时又请道士和尚前来降妖捉鬼,闹腾了两个多月却依然没有转机。最后,终于惊动了皇上和八贤王。”

    公孙策一怔,“莫非,就是八贤王找到了你,而最后审清这起闹鬼案的人,就是你?”

    包拯微微一笑,“阿策,你猜对了一半。”

    公孙策一愣,“何意?”

    “八贤王的确找到了我,但是我并没有审清此案。”

    “没有?”

    包拯摇头,“确实没有。因为这件案子非常离奇。他最离奇的地方就是,审到最后,竟然跟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人产生了干系。”

    公孙策眼神一亮,“莫非,就是襄阳城的这位王爷?”

    包拯脸色一正,点了点头。

第3章 。秘辛(2)() 
在包拯的讲述中,发生在京城皇宫里的玉辰宫闹鬼案竟然与远在襄阳的襄阳王府产生了联系。不光展昭和白玉堂两个小的想不通,连公孙策也百思不得其解。

    据包拯说,那天他被八贤王召进宫中,没想到却见到了当今天子赵祯。当着皇帝的面,八贤王跟包拯说明了召他进宫的用意。

    原来,因为刘太后查了两个月也没查清闹鬼的真相,最后消息走漏到了皇帝这里。而与此同时,八贤王也得知了消息。在得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八贤王就来找了小皇帝。两个人在一起商量了很久,都一致认为鬼神之说不可信。但是,他们两个人虽然身居高位,却迫于刘太后的压力和其他很多不能为外人道的情况,没办法大张旗鼓地彻查。

    正在皇帝为此悬心之时,八贤王突然想起了从前跟他有过一面之缘的包拯。原来,在包拯还没有进京赶考的时候就曾经见过八贤王一面。那次的见面给八贤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说包拯在今年回来到京中赶考,八贤王一直非常关注。

    当时八贤王便向赵祯推荐了包拯,他向皇帝打下包票,如果把这件案子交给包拯,一定可以水落石出。

    “八贤王真的是这么说的?”听到这里,公孙策突然皱了皱眉,淡淡地瞥了包拯一眼。

    包拯一怔,看了一眼公孙策,嘴角一勾,微笑着答道,“其实我也没有亲耳听见八贤王的原话,这些都是皇上告诉我的。”

    公孙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瞪了包拯一眼,冷冷地道,“我们三个人干坐在这里不是为了听你的丰功伟绩,快点说案子。”

    包拯看到公孙策不悦的神情,心中略微有些莫名。不过他也觉得公孙策说的有道理,便点了点头。

    “当时说那句话是时候,我还没有赶到汴京。一个月以后,会试结束,我只中了一个三甲的榜尾。原本我以为要等在京城候补官缺,或者干脆跟上面告个假,回家看看我的老父老母。就在等待的时候,我接到了八贤王的召见。”

    包拯停顿了片刻,此时白玉堂突然插嘴道,“这个我知道。那天八贤王只派来了一个护卫和一顶轿子,神秘兮兮地就把包大哥接走了,而且直到第三天才送他回来。当时我在客栈里等着包大哥,等的我都要急死了,当时我已经做好了打算,如果第三天他再不回来,我就直接冲进八贤王府里找那个王爷要人!”

    包拯微微一笑,拍了拍白玉堂的肩膀,继续说道,“其实八贤王之所以这样神秘,完全是因为这次要查的是皇宫里的秘密之事。况且虽然他极力举荐,却并不知道皇帝是否愿意用我,毕竟,我只考了一个三甲榜尾,皇帝在殿试上没有看到我,想必一定会略有失望。”

    此时,公孙策突然挑了挑眉,有些疑惑地看了包拯一眼。公孙策是见过八贤王的,他知道八贤王外表深藏不露,实际上却心思缜密,是一个智慧超群之人。他一生阅人无数,看人定是极准的。他说包拯是个才子,就一定不会有错。

    虽然刚才公孙策在听到八贤王对包拯的评价之时,心中生出了那么一丁点的不服气。但是,让他感到更加古怪的是,为何八贤王如此看重的包拯,最终却只考了一个吊车尾的成绩呢?这样的人,就算不能位列三甲,起码也能高中进士吧?

    虽然这么想,但是公孙策却没有打断包拯的讲述,而是把这个疑问留在了心底。

    “那么,包大哥,八贤王为了让你帮皇上查案,就直接把你带进了皇宫是吗?”

    包拯眼神一转,正对上展昭好奇的眼睛。他嘴角一勾,故作神秘地答道,“当然——不是。”

    “不是?”展昭诧异地瞪大了眼睛,“那他把你带到了哪里?”

    “南清宫。”包拯答道。

    “南清宫不是皇宫?”展昭作为一个从来没去过京城的人,自然不知道南清宫到底在哪里。

    白玉堂鄙视地瞥了他一眼,哼道,“笨蛋!南清宫和皇宫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南清宫是先帝特意给八贤王建造的府邸,跟皇宫距离很近,但是完全是分开的好不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