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 >

第31章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31章

小说: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过一个供销社,沈卫国找人以两毛钱都花到买了一些捆碗的草绳,和两张牛皮纸把书和木材上下固定了一下,正反用牛皮纸隔着挡着,捆绑结实。谁也不会好奇看到他们买了什么,走路上遇见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红袖章,也不会无缘无故上前给他们拆分检查。毕竟。他们这里面的有些书,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能大幅度公众的,那基本草药书显然就在这个行列,沈卫国这样的考虑,在文娟看来真的是十分的周全。后世记忆与她融入后,再加上她常年处于学校,对于外界的认知,可是没有沈卫国敏感的。

    新苏县城就那么大,也不过两条街的距离,他们就回到了闹市区。寻找上次用餐的地方,点了几个菜,庆祝一下他们新婚注册的欢喜。说不是时机不对,沈卫国还想点一杯小酒,表达现在激动的心情,一个上午的平复只会让他心中的欢喜更加发酵。

    吃饭的时候,沈卫国一个劲儿的把好菜肉食夹到文娟碗里,让文娟应接不暇,最终只能无奈的制止:“够了,够了,你用心自己吃饭就好,我能够得着的,这些足够我吃到啦!”

    “好的!”沈卫国傻傻的笑了笑,他就是想更好的关心文娟,但是苦于不知道怎么表达,有的时候做的就有些过了。但是这样的纯这样的真,反而是更让文娟感动的地方。温馨的爱,两人之间流转,脉脉之间无言的默契,两人仿佛都愿意在一刻永远,心只彼此相连的。

    他们整理书籍花费些时间,回来路上又浪费了些时间,所以等他们吃完饭也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眼看到了回去的时间,两人上午逛的也挺满足的,也就不再迟疑,直接去了车站,乘车回了镇上。

    沈卫国骑的车还是像上一次的装备,后座挂着一个竹筐,把捡回来的书和木料平整的放在竹筐里,沈卫国载着文娟一路放慢速度,珍惜婚前最后一次难得的相处时光。

    “文娟,新房里你觉得怎么放置东西比较好?”他是大男人,粗枝大叶习惯了,对这一点没有太大的研究。

    “有个梳头洗脸放衣服的地方就挺好的,没有太大的讲究,到时候估计姑会给我们安排的,听老人家的意见吧!”对于陌生,文娟自信自己适应得还是很好的。所以对于新婚她并没有太多的恐惧,对未来的新房她也基本没有什么大的要求。

    一路上两人说的话,从红旗公社到后杨大队明明快了,不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硬生生被沈卫国有耐心的蹬了一个小时。文娟到是半路上发现了沈卫国的心思,不过这种可以说单纯的小心思,反而让文娟暖心的一笑,能有人如此为你会心,所以多点时间与你相处,对于一个女子来说,还真的是一件可以称之为骄傲的事情。

    特别是你欣赏你喜欢的人这么去做那其中的趣味就在之乎一个词,可爱。这是一个让人感动的男人,没有信誉这样的一个人同伴终身,文娟再次感叹这是她的运道。这得感动你支持的新年,这个男人在她的心中形象,也无疑的更加清晰。从最开始的妥协,到然后的试试,再到现在的有些逐步心动,文娟发现,对于这样的一个可以称之为可爱的男人心动,这不是一件难能抗拒的事情。

    不过,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在对的人身上动心,而是一个未来对于她携手同行人生路,和他注册婚姻的男人,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情啦!情不知何起,缘分从何而来,但是遇上了正确的面对它,就是一件很好地事情。或许在决定答应婚事的时候,她已经不知不觉的动了心,毕竟对方也是如此的优秀,她动心,不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四十四章 初九

    初八对于杨家来说也是个大日子,明天就是文娟出门的正日子,所以赶在今天杨家开始招待来给文娟添妆的门里人,基本上都是五服之内的亲戚,或者是出了五服之外的亲近邻居,村里人送的添妆也很简单,东家一块儿布,西家一捧粮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却是代表一份心意。

    对于上门添妆的亲邻,杨厚朴和杨母都是热情以待,带着提前过来送妹妹出嫁的杨文兰上下招待着,中午,杨家开了两桌席面,招待了上门庆贺的村里人,喜宴直到下午两点才完全结束,一家人收拾碗筷洗洗刷刷停当也就四五点钟。

    然后杨母和杨文兰帮着文娟整理了一下明日要带走的嫁妆,这一归拢,眼看天将黑,稍做些晚饭吃了,一家人都进入睡眠之中。明儿还有一场大忙活呢,今日要早点休息。

    似乎一转眼之间天就破晓了,从来没有觉得时间像今天过得那么快,仿佛都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就到了初九嫁闺女的日子。杨家人早早的起来收拾停当,专门找的全福大娘就已经送药上门来给文娟梳头开脸。

    全福大娘姓李,平时村里人都叫她李大娘或者是李大嫂,他上有爹娘公婆双全中间兄弟姐妹丈夫都在下面儿女双全,是典型的全福人。村里人每逢有个喜事嫁闺女都会找去,这位大娘上门帮忙梳弄,这位大娘是出了名的好手艺。

    “恭喜恭喜杨大哥,杨大嫂,今儿个可是文娟的好日子,那喜鹊呀,一早都在这头喳喳叫呢,文娟可是找到了一个好人家,沈家那小伙子可是可有出息了!”常年做这样的全福人,李大娘这一张嘴可是很灵巧,进门就笑意盈盈的把杨母说的心花怒放。她面相圆润,梳着整齐的圆髻,唇角微扬,带着天生的三分笑意,显得格外的圆润喜庆。

    “同喜同喜,你家的闺女日子也不远了,他大娘,今天的一切都要拜托给你啦!”杨母上前两步携着李大娘先进了西屋,文娟今个是新娘,可是不能乱走动,就在屋里等着。

    她今天换上了专为新婚做的大红呢子风衣,风衣几乎长脚裸在小腿的位置,微微里面是黑色斜纹布收脚裤子和脚上的黑皮鞋,看上去真是喜庆又文雅,真真的非同一般,让开门进来的李大娘眼睛一亮。

    她对着杨母夸赞道:“哎呦,这真真是你家才能养出来的这么俊的闺女,这身段气质,十里八村哪个能赶得上?我们家的丫头啊,和咱家文娟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个烧火丫头呢,灰头土脸的真不中看,沈家小子可真是有福气啊,能娶到咱们文娟这样的好姑娘!以后你和杨大哥呀,可都要享闺女福了呢。”

    “哪有哪有,就是普通的丫头,你家丫头那福气大着呢,还在后面呢!”花花轿子人人抬,林大娘真心的把文娟夸赞的像一朵花似的,杨母自然不会让人专美于前,也真心的夸了夸李大娘的闺女。

    不过说真的,他们家这三闺女还真的是十里八村都找不出来的出挑。特别是今天的喜气的一打扮,那让她按照城里人的样子做的风衣,真真的看上去为她量身定做一样,别提有多出色。一会儿大喜的日子,送出门的时候绝对会让他们村的小媳妇儿大姑娘都艳羡万分。

    看人进来,文娟起身和杨母李大娘笑着打个招呼,大喜的日子,她们也没说什么废话,就开始进入正题。杨母吆喝杨文雨端盆温水进来,李大娘开始给文娟开脸,这是大姑娘出嫁头一条要做的事情,意思着天天要成为出嫁女了。杨母找出来了提前准备好的九股红丝线,李大娘接过去熟练的把文娟的脸打湿,丝线打湿,颜泽文娟的轮廓和鬓角线,快手搓动丝线,快速的将文娟面上微微的寒毛,还有鬓角开了出来。

    开脸做完之后,李大娘就开始给文娟梳头了,“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她唱的吉庆的梳头歌,带着欢喜的笑意温柔的给了文娟梳头。最后把文娟的头发盘了起来,在脑后,代表的这是要出嫁的姑娘,以后就是妇人了。

    昨天来杨家添妆的亲邻今天都上门再次庆贺,自觉的搭手帮忙。无论是院子外还是院子内,包括屋里都是喜气洋洋的,哪怕没有张灯结彩,一眼看过来,也知道今天这家要办喜事儿了。所有的人脸上都挂着善意的笑容,那是发自内心的开心,才有这样的喜气。沾沾喜气,很多人都是很乐意的。

    迎亲的吉时定在了九点时间,刚到村口就传来锣鼓喧天的唢呐声敲鼓声敲锣声交织出一片欢腾的喜庆,今天的帮衬的礼宾梁素海赶紧跑进院子里,宣告道:“沈家迎亲的队伍来啦,大哥,大嫂,你们赶紧看看文娟都准备好了没,你们也赶紧收拾妥当,一会儿要送文娟出门了!”

    说话间,沈家迎亲的队伍已经到杨家门前,尽数扎着红花六辆自行车一字排开,带着后面的红花贴红纸的牛车,看上去格外的整齐喜庆。沈卫国在沈保国,沈二牛,沈茂林,杨红星,杨红旗的簇拥下,进门先拜了堂屋上座的杨厚朴和杨母,然后才在礼宾的安排下,敲响了文娟西屋的门,给了看门的杨文雨杨文海两个提前备好的红包贿赂小姨子小舅子开了门,杨文江走进去背起了杨文娟向外走去拜别父母,新娘子出娘家门是要脚不沾尘的,这是规矩。

    “爹,娘!”马上就要分别,再回来她也是别人家的媳妇,不能像以前日日承欢他们膝下,想着这样,文娟不由有些眼红。

    “大喜的日子眼皮子别那么浅,以后和卫国好好过日子,好好孝顺公爹长辈就好!”杨母压抑着哽咽,连三赶四的嘱咐道。他们这边不兴哭嫁,免得冲了喜气。

    “吉时到了,赶紧赶紧,送文娟出门,一会儿还要绕着别的道回去,可别耽误那边的及时,过两天文娟就会回来回门啦,大哥大嫂再好好和闺女女婿说话!”时间都是掐定了,眼看的要到了时间,作为礼宾,杨树海赶紧催促的。

第四十五章 新婚

    鞭炮声响起,一行人送了文娟出门,杨文江把文娟飞到了外面,放在沈卫国的自行车后座,交代了沈卫国一声要好好对待文娟,这一群娘家的送亲人才目送着锣鼓声再次响起来,载着新娘子和新娘子的嫁妆,在送亲的两兄弟簇拥下,沿着另外一条道向沈家乡而去。

    迎亲不走回头路,这是他们这边的规矩。绕着另一条路穿过别的村庄,迎亲的队伍一个喜庆的到达沈庄大队。锣鼓唢呐在靠近村里的时候,欢快的吹响热闹喜庆的节奏。村里看热闹的人不由都迎了出来,吆喝道:“新娘子到了,新娘子到了!”

    在一众人热闹相迎下,迎亲队伍到了沈家,鞭炮声噼里啪啦响起,沈卫国先行下车,让一边的兄弟帮忙扶着自行车,在一幢,村里人打趣善意的目光中,他打横将文娟抱起,一直到厅堂抬搁下。

    新娘子落地站好,不仅那一身文雅淡然自若的气质,让一众围观的村里男人羡慕沈卫国的好运气,而文娟身上那一身样式新颖长及小腿儿腰上打了个蝴蝶结腰带下摆好似皱折的荷叶下垂的红色呢子风衣,也是一种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艳羡欣赏赞不绝口的存在。。

    “其实到了就知道了,快快,根深你上坐!”沈叶深今天的主婚人,他既是大队里的支书,又是沈卫国的堂伯,这身份绝对担当起今天主婚人的身份。围观的站两边,沈根深上坐,沈叶深站在最头起的位置,手持一本红宝书,带着喜悦的朗声阅读了几段:“**说,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样的伟大**精神领导下,今天,我们欢喜的为这样一对新人庆贺婚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