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 >

第170章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第170章

小说: 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卫国,检查了一下家里需要规整的东西,给两个孩子和她自己穿好出门的衣服,母子三人就一起出门去了四合院那边。两边都是常驻的,两边留的都有他们一家的衣服,所以,搬动地方对于文娟来说,不过是他们和孩子换个地方住,倒是不用大包小包的倒腾。

    “爷爷,姥姥,姥爷,我们来啦!”到了四合院,文娟刚一打开大门,两个孩子就大呼小叫的噔噔噔跑进院子里。等文娟慢慢跟进院子里后,就看见,俩孩子被她阿爹和公爹一人一个半蹲着抱着,她阿娘也在一边,三老围着小乖孙的疼着,两个孩子则是在叽里咕噜的描述者,他们和妈妈一起坐大公交来得,还走了路,他们昨天追皮球玩了两个孩子,已经到了表现自己的阶段,会迫不及待的表现自己知道的东西,那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大,懂得很多。

    文娟向来不打压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引导下,两个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就越来越丰富。

    “明煊,明宸,牵着爷爷和姥爷去屋里做,进屋再说话!”看着三老为了配合两个小家伙的身高半蹲的姿势,时间长了会不舒服,文娟不由嘱咐道。

    “坐车过来难受不?要不要进屋歇歇?明煊和明宸我们看着,俩孩子乖着呢,你不用操心。你屋子里的被子我昨天上午刚晒过,睡着正舒服呢!”看着文娟进来,杨母关切的询问叮嘱道。

    “你这有了,现在天寒地冻的,干脆直接在这边住吧!”那边的地方太小,出行也不方便,他们三个老的去那边也不方便,文娟又要上课,还是会这边方便一些。

    “嗯,我们又回来让您们养着啦,两个孩子在那边也熟悉环境了,明年开春我想把他们送去那边的幼儿园,俩孩子现在在家里呆不住了,送进幼儿园也有更多人陪着他们玩!”文娟没指望两个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学到多少东西,就是想让孩子提前适应上学的感觉,顺便适应大集体生活,为以后正式上学打基础。

    “这个你们夫妻决定,俩孩子到时候不闹就行了!开年你差不多也要满三个月了,到时候多注意些就好!”杨母虽然觉得两个孩子还小着呢,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的一些老观念并不适合俩个小东西,所以,一般来说,牵扯到两个孩子的教育,他们三老向来不插言,两个孩子明显被父母教养的很好。

    “娘,谢谢您们的支持!”文娟挽着阿娘的手往里走着,感谢她家的三老,都是开明的长辈,从来不会针尖对牛眼的和他们对着来,也不会无缘无故,打乱她给孩子们养成的习惯和节奏,做溺爱不讲道理的长辈文娟很庆幸,遇到这样和气的爹娘和公爹,少了很多的家庭阻碍。彼此之间,也就更加温馨和乐。

    “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我们老的跟不上时代,你们懂的多听你们的还不是应该的!你进屋坐,锅上我给你炖了鸡汤,昨天刚买的老母鸡,鲜着呢,炖到中午正是火候,这孩子赶得正是时候,市场现在自由了,吃什么都方便,不会亏嘴!”杨母摆摆手,几个孩子,就这个闺女最让人省心,也是最有出息带动起来家里的孩子亲戚都把日子过得舒坦的,她操心的都是大事,他们这些老的,多帮衬点儿小忙,还不是应该的。

    “想吃什么你给我说,市场就在旁边,也就抬步的事情,不是难事!”现在的日子,比起他们当年,可是不知多享福了。以前,别说其他贵重的东西,有孩子了,想吃个鸡蛋小米细面的,都是难事。

    这边娘俩说着话,那边一对老兄弟带着一对小兄弟也玩的正起劲,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文娟搬回来的正是时候,现在天气冷了,不方便出去玩了,正好能天天围着两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转,平添多少欢乐。虽然文娟平日里来来回回,一个月里面有二十多日俩孩子也是在这边的,不过,到底比不得,搬回来后,俩孩子睁开眼就在眼前。

    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安静的,文娟除了犯困,连点儿恶心的感觉都是少有,有杨母沈卫国操心的照看着,文娟基本上什么心都不用操,就连安安和乐乐,最近也一直都是在由沈根深和杨厚朴这一对老兄弟带着。

第三百一十四章 收获

    除了每天她在家的启蒙课程时间,俩孩子和姥爷爷爷玩得愉快着呢,压根就不惦记妈妈。

    文娟照常去学校上课,除了行动上多些注意,冬日里穿着棉袄,又还没到显怀的时候,压根看不出来,她又有了孩子。

    眼瞅着时间翻进腊月,就往年跟下去了,腊月中旬,文娟各个科目考完,开始了正式的放假时间。过完腊八就在筹备着考试,文娟也没关心太多其他事,等她这天考完一回家,突然间看到家里大包小包的一堆,顿时惊讶地看了眼问道:“娘,这是?”

    “你哥你姐发了,还有保国,红旗和红星给沈老哥寄的东西,阿兰给你肚子里的孩子,做的新棉花小包被,小棉裤,小棉袄!还给明煊明宸一人做了一套棉裤棉袄。”家里的长子长女借着小闺女给得路子,今年没少挣钱,万元户都打不住,家里条件终于宽裕了,孝敬了他们一堆东西,他们这不缺吃不缺穿的,不过看着这两家孩子过好了,一片孝心还能想着他们两老,他们也挺高兴的。

    杨母和沈根深分两边,手下不停的规整着东西,把几家给他们寄送的东西都归类一下,吃得像是红豆绿豆花生香油蜂蜜之类的先放一边,回头拿到厨房,做饭就用了。衣服叠放倒椅子上,他们三老虽然稍微圆润点儿,但是身形变化不大,家里,一家给他们都做了两身外穿的衣服,两身新棉花棉裤棉袄,裤子是斜纹细布的,袄子和褂子的面料都是绸和缎面的,再加上三闺女给他们添置的同样不是绸就是缎,可是让他们这些老的,临老临老又富贵了一把。

    又是麦乳精又是汇款条的,可不知道他们有几个钱了。三老虽然觉得,家里的孩子折腾了一回,不过,到底,能置办这些东西,至少表示,家里的孩子真得是把日子过舒坦了,他们也就更放心了。

    “姑的手艺还是那么好!”文娟摸着手下宣软的袄子,不有赞道。自己织的细棉布,费了大功夫特别织的细细密密的,小孩子穿着最舒服。

    “你姑就是说,难得你喜欢家里自己织的细棉布给孩子用,特别给你织了几匹,家里现在地里的活都不怎么用她操心,红星红旗把日子过起来,不指望着地里那点儿收成,她明年会多种点儿棉花,没事的时候,再给你织了些!”沈根深乐呵呵说道。

    家里有电话,可以直接打到大队上,他们和家里时不时联系着,知道孩子们的生活都越过越好,特别是那看着不显眼的收粮,但是搁不住细水长流,天天都有进账,玉米麦子大米高粱收粮的范围还挺光的,一个月弄好了都是几千块小一万的收入,几家平分到过年歇班,一家都有了万把块钱的进账,而且,明年他们在县城设立的收粮点儿弄好了,收入只会更高。这在之前,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他妹子心里头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知道文娟又有了孩子,可是让她有了用武之地。若不是这边什么亲家母一直都在,她都恨不得过来亲自照顾文娟。

    “就一个小人家家的,哪用得着那么多的布料,姑太费心了!”文娟肚子里的小家伙已经两个月了,虽然还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是已经可以确定,这一胎就只有一个小东西。

    “没事,没事,你姑的一份心意!”他妹子的性子他知道,不让她表达出来,一直惦念着,到是让她过意不去了。

    知道老人家的那份心,文娟也就道:“回头我给姑打个电话,让她别累着了!”家里寄过来七零八碎的东西,着实不少,一家人忙活着整了好一会儿,才规整齐全,安顿妥当。

    文娟回屋算了算,不止老家今年收获满满,她们家今年也紧张不少,古德酒的分红,南来北往的分红,还有沈茂林和沈二牛兄弟俩那边沈氏服装厂的分红,三样累加起来,她的小金库也快有了小百万的身家了呢。她和邓重楼研究的中成药品已经有了突破,并且经过临床试验,通过了药监检测的门槛,秦飞扬年尾已经正在洽谈药厂投入生产的事情,到了明年推广开来就又是一门进项,这收获满满,家庭和乐,日子也就越过越欢实了。

    不过,对于文娟来说,这些外物只是生活的保障,生活的保障充足了,她很欢喜,但是最让她欢喜的,显然是肚子里这个安静体贴的小人家。明年是猴年,她正好是一个赶上明年八月出生的小猴娃娃。

    文娟房价,也就差不多到了年节地下,今年让杨母感叹的是,终于不再愁过年买不到东西,提前订的鸡鸭鱼肉鹅虾牛羊都是新鲜的拿到手,还不用在供销社排队也不一定买到,或者偷偷摸摸多加钱才能拿到。

    是的,文娟去年多年前拿年货的事情,东窗事发了。以杨母的生活经验,当时就已经心里有些嘀咕,只是刚来京城不了解,她也就只能信了文娟的马虎眼。但是,在大菜场周转的久了,和几家长菜肉的摊主熟悉了,就不免多听了些之前人家起家的老黄历,哪能还不明白,去年文娟能拿到那么多的东西,肯定是没少花钱。

    不过,事儿孩子做都做了,杨母只能埋怨一声文娟有了就乱花钱,也就不了了之。孩子自己有能力赚钱,享受点儿生活,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去年他们着实过了个好年。

    今年的年货,杨母就没让文娟插手,直接就在菜市场上,和相熟又厚道的那几家,提前打了招呼定下来。到了小年后,陆陆续续送过来一部分,沈卫国帮忙取回来,杨母直接在院子里靠墙的位置背阴的地方,搭了架子,那些鸡鸭鱼肉挂在那里控着血水,陆陆续续的也一样样忙活出来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 幼儿园

    原本杨母想要自己忙活,让杨厚朴和沈根深搭把手烧火捞炸货就行了,不想让文娟上前,怕她闻到油腥味反胃。反正肉什么的,卫国在家的时候就帮他们该剁的剁好了,他们也不过是搅搅拌拌,下油锅炸炸。

    还是后来见文娟真得对这些炸货没有任何反胃的状况,甚至,看见这些东西,还止不住的嘴馋,想吃这吃那,杨母才放下心来,让文娟帮着捞一捞炸货,让那俩老兄弟,一边看着两个活蹦乱跳,没点儿老实,还想凑热闹的俩小兄弟,一边帮忙添着火。

    “这孩子倒是乖觉,半点儿也没闹腾呢!”杨母笑着赞道,她手下不住的往热油锅里下着拌了鸡蛋淀粉面粉搅拌均匀地肉片,等到他们从油锅里浮上来,就是一团团酥肉了,看着文娟眼馋的拿了块控过油的酥肉送进嘴里,吃得正香,不由摇头笑道:“估计是个好口福的小妞妞呢!”之前文娟,可从来没有这样克制不住嘴馋的时候。那个时候,她多是闻够了炸货的味道,连饭都不太有胃口吃。

    “我估计是的!”文娟自从又怀孕以来,只觉得顿时化身吃货和睡神,看见什么都想吃,吃完还老想睡,家里的事现在又没人让她操心,放假以后连课业都不用操心了,她简直过上了吃了睡睡了吃的养猪似的生活,眼看着着人都要圆润一圈。这些炸货,本来对于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