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之逍遥王爷 >

第347章

大唐之逍遥王爷-第347章

小说: 大唐之逍遥王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精打细算的吐谷浑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妄想打李唐的主意,结果被长孙无忌等设下埋伏,最终五万精兵十不存八,仅有不超过一万的伤残士兵返回。

在李唐大军从吐蕃撤走之后,囊日论赞这下就发飙了,精兵死的差不多,而且没有大唐照拂的吐谷浑在以杀戮为主的大草原之上,就像那没有攻击力的藏羚羊。吐蕃在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囊日论赞果断向吐谷浑出兵。

瘦死的骆驼比马打,吐蕃虽然向李唐表示臣服,但是实力比起吐谷浑还是强了不止一星半点。

这一下,吐谷浑是被打的节节败退,领地大部分都已经沦为吐蕃的腹中之物。

如此情况之下,伏骞又在他那个后悔不已的老子哀求之下,这才带着刑漠飞踏上了前往李唐之路。

之前,伏骞都已经劝阻过伏允,奈何他不听。伏骞本想不再搭理这事,毕竟之前反水的是他们吐谷浑,他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只不过,禁不住伏允带着他的娘亲苦苦哀求,这才无奈的答应下来。

“哦,原来是这样。”

李建成露出一丝恍然大悟之色,好似才明白吐谷浑的情况。

但是,父亲和刑漠飞不知,之前长孙无忌是因为在得到李建成的交代,这才对吐谷浑有所防备。而且。之后的举动,也是根据李建成的意思来执行。

再说了,李建成手中有、、这样的情报部队,对整个大唐境内,以及周边国家的大致消息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早在伏骞来之前,李建成其实就已经知道了情况。

这下的反应。其实都是他装出来的。在李建成自认为可以获得奥斯卡影帝奖的演技下,这点表演不过是小意思。

于是,李建成这厮挤出一副很是为难的表情道:“伏兄。此事非是建成不肯帮忙,而是无能为力啊,负责领军的主将乃是长孙无忌。而且有错在先的也是你们吐谷浑,这让建成有些难做啊!”

听了李建成的话,伏骞倒是没有多大反应,似乎早已经预料到了。

而刑漠飞心中那个气啊,虽然不知道李建成在大唐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地位,但是就他所见到的几次,李建成在大唐的地位绝对不会低,处理这件事对他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已。

“伏某知道,李兄必定有办法解决,还恳请李兄看在我吐谷浑千万子民的份上。伸出援手。”

伏骞从座位上站起来,一副诚恳的表情望着李建成。

李建成双眼直直的盯着伏骞,而后脸上露出一副正经之色,道:“既然伏兄这么说了,那建成也就直言了。不知吐谷浑准备付出怎样的代价。若是伏兄有诚意,不妨直接说出来,若是可以,建成即刻出手解决。若是伏兄有心隐瞒,那只能怪建成无能为力了。”

伏骞已经如此直接的说明他的意思,那李建成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但是话中的意思很明确,你们要拿出足够的诚意。

听了李建成的话,伏骞脸上一松,似乎李建成肯出手,那吐谷浑就有救了。

但是,对于李建成话中的诚意,他也稍稍的犹豫了一下。不过,转眼间,他的双眼就露出一丝坚定之色。

刑漠飞见状,想要制止,但是却发现没有理由制止。

伏骞双手抱拳,脸上露出一副恭敬之色,而后单膝跪下,身旁的刑漠飞见了,也立即跟着跪了下来。

李建成只是用一副平淡的表情望着,没有制止他们的举动,也没有说什么。

“今伏骞代表吐谷浑,向大唐帝国投递降书。自此,我吐谷浑依附大唐帝国,为其下属番邦,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接纳。”

说完,伏骞从怀中掏出一份文书,双手捧着恭敬的递给李建成。若是他们吐谷浑向李唐投诚,即使他是王子,以后也是李唐的下属,恭敬之意必然要表现出来。

李建成结果文书,大致的浏览一番,看内容也没有什么问题,这下才满意的点点头。

将文书卷好放在自己的怀中,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欣慰的说到:“伏兄,先前若是没有犹豫就说出这句话,那建成会直接让人将你轰出去,让你吐谷浑自灭自生。但是,伏兄思考了一下,可见是真心诚意的,建成心中很是高兴。”

伏骞心中一惊,还好他并没有多想什么,否则吐谷浑没有李唐支持,必定会倒在吐蕃的屠杀之下。

伏骞心惊,刑漠飞却是比他还更惊讶。

原来,李建成已经大致的猜出他们吐谷浑的底线,还好王子行事果断,不然后果不堪想象。

“哈哈,伏兄且快快请起,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了。”

李建成大笑着将伏骞扶了起来,至于刑漠飞,当然是自己站起来啦!

“李兄客气了。”

伏骞也不矫情,站起来淡淡的向着李建成说了一声,似乎之前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过一样。

刑漠飞却是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既然如此,那伏兄且稍等,容建成入内换一身衣裳,而后进宫将此事告知父皇,随后再商议出兵之事。”

“如此,那伏某就在此等候片刻。”

言罢,李建成迈着步子不紧不慢的向里面走去。

“王子…”

等李建成走了之后,刑漠飞这才上前一步,眉带忧色,似乎有什么话要说。不过。伏骞不给他机会,直接打断了。

“漠飞,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觉得,我与李兄说话太过随意,没有主次之分?”

伏骞没有回头,只是淡淡的问了一句。

“属下不敢!属下只是觉得,如今我吐谷浑向李唐投诚。王子若是如此,会不会让太…李兄不满,从而弃我吐谷浑千万子民于不顾。”

刑漠飞一副诚惶诚恐之色。生怕自己的话会让伏骞生气。

“哈哈!”

然而,出乎刑漠飞预料之外的是,伏骞并没有生气。相反。反而大笑一声,转过身来,刑漠飞还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

“漠飞,你之所以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你根本不了解李兄。”

笑过之后,伏骞一本正经的说到:“你若是真正了解李兄的话,那你就会发现,李兄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对于这些繁琐的礼仪,根本并不在乎。我相信。这次若不是我吐谷浑有错在先,李兄必定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帮助我们。”

“在父王决定攻击大唐的时候,我就已经预料到今日的后果,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好意外的。况且,你我一路行来。没听大唐境内的子民俱是对李兄的称赞,他们脸上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可有见几人辱骂李兄的?我吐谷浑投诚大唐,虽然为人下,但是子民们却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这又有什么不可行的?”

此刻。伏骞的脸上俱是一副坚定之色,好似被太阳照耀一般的光辉,让人有些不敢直视他。

而刑漠飞更是弯下了腰,心中阵阵惭愧。

他之前只想着伏骞的权力散失,而根本没有想到吐谷浑的子民生活问题。

或许,就是因为伏骞有这样的心,所以才能够得到吐谷浑百姓的爱戴,也是伏允为何想要将位置伏骞这个拥有一般汉人血统的儿子,而不是传给他的兄弟子嗣的原因。

“哈哈,伏兄此话建成深以为然。”

一道大笑声传来,却是李建成已经换好了衣裳走了出来。

“身为其上,却不管不顾子民是否能够生活下去,而只是为了能够享福,这样的人就算一时让他获得权力,早晚也会被人给拉下来。伏兄且放心,若是吐谷浑加入我大唐,建成保证将一视同仁,俱是我大唐子民。”

“如此,伏某先代吐谷浑千万子民谢过李兄了。”

伏骞抱拳端正的向李建成行了一礼,他这一礼非是为了他,而是为了吐谷浑的千千万万的子民。

“伏兄言重了…”

李建成伸出手拉了伏骞一道,淡笑道:“且让我等进宫觐见,想必老头子听到这消息会高兴的忘了他姓什么。”

李建成这话,伏骞和刑漠飞很自然的过滤掉了。

他们自家怎么称呼与他们无关,他们只要顾好自己就可以了。

……

长安城,皇宫之内。

此时,大殿之中,正在进行着一番激烈的讨论,大殿之上自然是坐着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李渊。

为太子李建成留着的位置依然如平时一般空着,大臣们也见怪不怪了。

而李建成之后的秦王李世民的位置也空着,李世民征讨刘黑闼不是已经结束归来了,为何会没出现?大臣们似乎也不奇怪?

原来,秦王李世民此时正跪在中间,而讨论的缘由与他身边同样跪着的那中年男子有关。

“陛下,末将以为此人当杀,若不然,不足以慰我将士魂灵。”

另一边,一名武将打扮的男子,昂首阔步出来,浑厚的声音在整个大殿之中回荡,以致于站在末尾的一些文臣武将都能够清晰的听到他的话。

文臣队列的末尾有四人,马周,魏征,杜如晦,房玄龄。

如今他们还没有什么重大的表现,所以站位还是挺靠后的。不过,说起来却是有些好笑,这四人其中二人是太子李建成推举的,其中二人是秦王李世民幕僚。

但是,从武将方面来说,秦王却是比太子差了一大截。

武将队列末尾,站着一众瓦岗降将,以及其他投降的将领不等,俱是没有什么功劳所以品级不高。

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罗成,裴元庆等等,这些人可以说都是李建成招降的,说是太子的人也不过分。

而要说属于秦王李世民的,也就只有黑脸大汉尉迟敬德了。

“末将同意王将军所言。”

“末将同意…。”

“末将同意…。”

在为首那名武将说完话之后,又跟着跳出几名武将支持为首武将的话。

他们的位置俱是站在队列的中间,地位不是太高,也不是很低。但是,他们这群人的数量却是最多,集合起来的力量也是相当可观。

如今,发言的大部分都是中层的文臣武将。

为首的那些,比如唐俭,裴寂,窦威等人俱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情,双手垂在身前,做出闭目修养状。

而开国功勋之一,也就是军方的大佬刘弘基也同样不管不顾,闭着眼站在武将队列之首。

这些为首的大佬们不发话,那些中层的文武大臣蹦跶的就更欢了,好似这一切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此事原本与文臣没有什么干系,之所以他们这么积极,而是打着别的念头。

不见,如今跪在大殿zhōng yāng的乃是秦王李世民,若是趁机打击一番,岂不是向太子表达了他们的意思。

没错,这些文臣之所以跳出来,是因为他们觉得李建成太强势,李渊退位之后,必是李建成接手无疑,因此他们才会本着先打好关系,打压李世民的想法跳出来。

当然,最后的结局却是他们万万所料不到的。

(未完待续。。)

第四七五章 导演,台词错了

………………………。。

站在忠臣之首的唐俭,窦威,刘弘基等几名开国元勋俱都摇了摇头,似乎有些无奈,也有些嘲讽。

那些武将的举动还情有可原,但是,文臣们的行为真的是不够明智了。

如今,李渊还身强体壮,依然还很强盛。他们就在李渊的眼皮子底下向太子示好,这让李渊作何感想?

若是换个残暴点的皇帝,他们此时也早已人头落地了。

而且,李世民就算再怎么说那也是秦王殿下,李渊的亲生儿子,李建成的弟弟,他们家中内部如何决定,却是他们的家事,也轮不到他们这些大臣插手。

说难听点,历朝历代也都有太子被撤换,或者在权力的斗争中失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