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新汉圣天子 >

第32章

新汉圣天子-第32章

小说: 新汉圣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也望向田丰,笑着说道:“元皓啊,这正是我那长子袁谭。其为人广有远见,智勇双全,更与我同心同德。我二人名为父子,实为一体,你只当是待我一般对他多加提点,不要有什么拘束才是。

    昨日我与他说起了你对付公孙瓒的计谋,他对你是颇为推崇啊,当时就说要拜见你呢!”

    逢纪等人全不觉得袁绍所说有什么问题,郭图、辛评这些新臣听了袁绍这番话不由得暗自诧异,都偷眼打量着这位名声不小的袁少将军。

    田丰与袁绍交流颇多,早就从袁绍的日常言语之中听出了他对这位信任安北将军的态度,因此也不觉为异。但不觉为异不代表他没有别的想法,只听他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丰见过将军!丰既已受主公征召,自然尽心尽力。主公既把将军当做自己一般看待,丰自然也把将军当做主公一般看待。

    只是丰有一言,还请主公细听。早日确定继承人确实是好事,贤父子能同心同德也是好事。但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倘若日后二位有歧见争端,我怕是祸端不小,到时候该如何是好?”

    其余诸人闻言多是心中一跳,这个田丰,还真是敢说啊。

    袁谭望着田丰轻轻一笑,后世曹操的头号谋士荀彧曾评价田丰,说他“刚而犯上”,看来所言不虚。这个田丰,还真有几分那种犯颜进谏的神采。

第54章 表态() 
袁绍心中暗自不悦,这田丰固然智计过人,但是这话怎么听着这么刺耳呢,合着你现在就看出来我们父子会有争端是怎么着?

    袁谭微微一笑,郑重地说道:“我父是诸位先生的主公,同样也是我袁谭的主公,我父如此说话,不过是信用我袁谭罢了,难道是要犯下权分两处的忌讳吗?

    再者,我父子二人同心同德,皆是为了我汉室、为了天下百姓,难道我们还会有什么理念争端吗?”

    同时也为了我们理想中真正的太平盛世,袁谭与袁绍心有灵犀地对视一眼,暗自在心中补充道。又回过头来,望着田丰说道:

    “就算为袁谭有什么愚钝的地方,一时不能理解我父的远虑,那我也自然会唯我父亲之命是从,诸位实在不需有什么疑虑。”

    袁谭边说着话,边望着田丰的双眼,自家势力还真缺这么一个“没有眼力见”的人能在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在无人敢进言的时候直言进谏。

    袁谭虽然很注意自己的心理建设,但他也很清楚,是手握实权的上位者,尤其是长期做出正确决策的上位者,终究会不可避免的染上些刚愎自用的毛病。

    这就需要一位魏征式的诤臣来作为自己主政决策的一道保险。这样的人首先必须得绝对忠诚,不然久必为害。来自后世的袁谭自然知晓田丰对袁氏的忠诚,相信在自己麾下他的忠诚会有增无减。

    第二就是智计过人,能够看出问题,不然就算直言敢谏,说不到点子上的话只会起到反效果。作为经受过历史考验的的袁绍麾下第二谋士,这一点自然是过关的。

    第三就是不畏生死,直言敢谏了,而这也正是田丰最大的性格特点。平时他也是个知礼守节的文士,只是一旦觉得上位者有思虑不周的地方,他绝对会化身最刚硬的斗士谏言到底。

    因此袁谭望着眼前这个小老头是越看越顺眼,只觉得自己心目中的文臣班子又添了一位重要成员。

    当然,这也只是作为一道保险而已,只是为了保证袁谭下决策前能够思虑周翔,不会一时冲动造成什么决策上的重大失误。至于袁谭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再谈什么谏言之事那实在是多余了,明里暗里袁谭都有的是手段达成目的。

    逢纪、刘备闻言上前带头称是,其余沮授许攸等众人也纷纷效从,唯有田丰,虽然点了点头,却一言不发,只是默默望向袁绍。

    袁绍见状心中更为不喜,心说你这个老头懂个什么,我之所以做这个冀州之主那全然是为了我儿的宏图大业,我儿好不容易重活一世,又有如此雄心,我们父子俩当然要整合一切力量全心全意去达成了。

    而今是因为我儿需要冀州作为基业,我又有袁绍这个身份,你当我袁绍是贪慕这些权势?我不过因为我儿有兴致,便陪着儿子在这异世界做场游戏,他日我儿若是没有这些心思了,那我随时都能抬腿走人!

    我袁氏所掌控的势力,自然要全部唯我儿马首是瞻,别人怎么没那么多话,你在这儿挑什么事儿?

    袁谭随着田丰的目光转向袁绍,向着他轻轻地展颜一笑。袁绍轻轻吸了一口气,收敛情绪,扯出笑道:“元皓勿需担心,既然话已至此,我心中也自然会有所计较。”

    田丰这才轻轻躬身称是,默默退到一旁。袁绍转身向着郭图、辛评说道:“公则,仲治,根据你们的查看,我冀州境内流民情况如何?”

    郭图上前一步,躬身回道:“禀主公,具体情况我们已然基本查清。我冀州近年来还算风调雨顺,本境流民并不多,有的一些也多是由于一时难以承受世家大族过重的田亩佃租,无奈隐匿逃亡的,暂时还未形成规模。

    而我冀州境内之所以有如此成规模的流民,多是并州、青州、徐州各地逃亡而来。随着黑山贼和黄巾贼的起事,诸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已然是不得不背井离乡求一线生机了。”

    辛评这话说得算是很隐晦了,一旁为人忠厚的辛评叹了口气,补充道:“官军所到,就征召民夫,盘剥钱粮。贼军所到,则裹挟民众,烧杀淫掠。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只能被迫流亡。时局如此,百姓何辜。

    他们而今还在四处流亡,但是他们一无土地,二无谋生之技,慢慢也就不得不加入到黄巾贼、黑山贼之中了!”

    袁谭也是暗叹一声,一句“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透出的是多少悲苦心酸、无可奈何啊!想了想开口问道:“我冀州土地田亩的籍册是由哪位先生负责?”

    辛评面色一正,回道:“禀少将军,是由下官负责。”

    袁谭问道:“冀州如今的无主之地,和那些可开垦的荒地,若是全部利用起来能否安置的了境内的流民?”

    辛评默默计算一番,皱眉道:“而今冀州无论是已然无主的田地还是待开垦的荒地都很充足,若是算上冀北的土地那安置流民绰绰有余,只是…而今冀北大半在公孙瓒控制之中,这样一来,怕是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袁谭摆手道:“无妨,毕竟我们也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流民都安置下来。先一批批地来,反正与公孙瓒之战也不会多远。

    既是如此,我有一屯田之法,还请诸位坐下静听。”

    众人听袁谭此言连忙各自坐下,接过侍从们递来的笔墨纸砚铺展开来,提笔在手准备必要的时候加以记录。

    袁谭展开亲卫递上的简册,边看边说道:“昔日我武皇帝,为巩固从匈奴人手中夺下的疆土,便曾在边陲实行屯田之策,后来为了巩固西域、西羌也都曾用过屯田之策,此策在我汉家可谓由来已久。

    而今逃亡的流民们甚至是我冀州的穷苦百姓们,他们缺少的是土地、种子、农具与耕牛,而我们掌握着大量土地种子农具耕牛却缺少足够的农户,双方恰好互补。”

第55章 弊一时以利万世() 
“因此,我们可以在冀州各大耕田集中分布的地区设立屯田,广置流民、百姓,将土地、种子、农具、耕牛借与他们耕种,凡所得收成,什么都没有的流民一半自留,一半上缴军用。有一定农具耕牛、只租借土地的百姓则官四民六。中间不准许任何人插手过问。

    如此一来,百姓可以得以生存,甚至能够储备灾年的救命粮食。军中粮草供给也能够确保充沛,不至有缺粮之忧。

    而今还只是粮食,日后各种桑麻农物,乃至牧养六畜,都可以依照此法,由官府出资,集中百姓统一劳作。”

    袁谭将屯田之策大致地介绍一番,命令侍从将简册分发给诸位文臣,说道:“这上面是具体的政策条例和施行办法,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都细细翻阅着手中的简册,一向心系百姓的辛评心不在焉地翻看了一番,便站了起来躬着身子说道:

    “少将军,请少将军先恕罪。依下官愚见,如此抽成是不是…”

    辛评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咬牙说道:“是不是有些过苛了?朝廷从未征收过如此高税,这…”

    袁谭微微一笑,温和地说道:“先生不必如此,有什么话直言无妨。我父已有明言,今后凡是我冀州施行法令、政策、条规,无论是谁提出、倡议的,在正式出台之前都会召集相关官员磋商议论。

    在此期间,但凡有不同意见者,只要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的都可以提出,我父绝不会因此怪罪,臣僚也不得以此攻讦。

    这样一来是群策群力,免于疏漏。二来也好让有关的官员能够充分地理解我们的政策,便于实施。此事很快便会以正式公文下达至州府上下的。”

    “大善!”逢纪击节一赞,向着袁绍拱手笑道:“主公此举,可保忠节智谋之士心无隔碍,言路畅通无阻,实为善政!”

    袁绍以捋胡须,与袁谭默契地对视一眼,高深莫测地一笑。堂下众人都觉得今后冀州官场气象应该能够焕然一新了。

    袁谭又转向有些辛评,和声道:“先生不必担心,如此抽成虽然看似苛刻,其实里面包含了一应人头税、田赋和真正占大头的地租等税赋,而且屯民是不需要服劳役的。

    大人且看我手中这份简册,上面有以百亩地为例,前后两种政策百姓与朝廷所得的收成对比。事实上砍掉真正苛重的地租等中间关节,再免去劳役等耽误农事的徭役,无论是征收上来的粮草还是百姓真正落到手的收成都有大幅度提升。”

    辛评告了声罪,接过侍从递过来的竹简细细翻看,然后默默点头,想了想又皱着眉头道:

    “朝廷税收之所以败坏,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天下田地分布太广,又兼土地贫沃不匀。而今以军管屯田,统一按照规定数目给百姓租借土地,可土地又贫瘠、肥沃之分啊。

    统一收晒之下,固然一切都在官府掌控之下,没有人能够私藏粮食,可是租借到不同土地的百姓的收成多少是不一样的啊!”

    一旁出身底层的刘备暗自摇了摇头,开口说道:“辛大人心怀百姓,确实令人钦佩。只是而今生逢乱世,此条令已然是官民各得其所的最好办法了,难道还有必要吹毛求疵吗?

    先生要知道,要是没有此法,不仅大军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那些土里刨食的黎庶们每年更是不知要饿死多少!

    而今屯田之策如果能够实行,民可借以得生,军可借以储粮。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了不起了!”

    袁谭心中暗叹一声,此举也确实是无奈之策,屯田对于国家、对于朝廷来说确实是个绝好的政策,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可就没那么好了。

    可这也实在是没办法啊,想要建立盛世,注定是要牺牲当前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利益的,这不是什么卑劣的政治借口,而是不得不正视的现实。

    当然了,这也是和后世比。正如刘备所言,若是屯田之策能够好好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