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从靖康开始-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不敢掉以轻心,这种示威游行最大的隐患就是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骚乱,那对于这些年轻的士子对于自己都是一场致命的打击。
“主帅,孤狼分队成员监视着各个路口,护卫营的士兵也混进了游行队伍,一旦发现有人捣乱,立即捉拿!”他身边的王瑞在向他轻声汇报。
“告诉熊大熊二,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赵君看着越来越长的游行队伍,叮嘱道。王瑞点点头转身离去。
赵君坐了一会,看到游行队伍快要过去,边站起来准备离开,突然发现街边站着一个姑娘,穿着一身翠绿的百褶裙,正向自己这边招手。
“洪小娥!”赵君赶忙走出酒肆,迎上了上去。
“我说话算数吧。”洪小娥用纤细的手指指了指街上游行队伍,对着赵君调皮一笑。
赵君这才注意到游行队伍后面跟着许多类似于伙计打扮人,他们虽然穿着各式服装,但是看洪小娥的时候眼神里都露出尊敬,有的还微微点头算是打招呼。
“他们有的是我们德茂丝绸庄的,有的还是别的店里的,反正我都给你拉来的,我的事情做完了,后面就看你了。”洪小娥嫣然一笑,转身就要离开。
“谢谢。”赵君很真诚。
“怎么谢?”洪小娥停下了脚步,微微侧身看着赵君。
“改日,我请你吃饭。”赵君想了想,只好这样说道。
“扑哧……”洪小娥忍不住笑了,嗔到:“就吃到吃啊,你以为我是……。”说道后面她似乎感到说话不符合自己淑女形象,便打住了,又白了赵君一眼继续说道:“你先欠着吧,等我想好你怎么感谢我在来找你。”说完悄然离开。
春日的阳光照在她那张白皙的侧脸上竟发出一层淡淡的光晕,赵君看得有些呆了。
…………………………………………。
坐落在扬州城中心的府衙大门本来每天早上都会大开,但是今天却紧闭,大门外面还站着一排衙役,显得神情有些紧张。
在府衙后院的书房里,扬州府尹卢桥脸色阴沉,不停的抚摸着自己的八字须。有些干瘦的身体竟然微微有些颤抖。旁边站在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一副幕僚打扮正小心翼翼看着处于发怒中的卢桥。
“游行队伍已经走到哪里了?”卢桥压抑着心中的怒火,沉声问道。
“已经过了虹桥,不出半个时辰就要到府衙了”幕僚低声说道。
“你说这个汪伯彦,他非要这么做,查封什么报社,还抓一个穷书生。这倒好了,事情闹大了,让我卢桥背黑锅。”卢桥恨恨的说道,这些游行示威的主力都是士子,有的还是国子监的学生,是由功名的,自己这个府尹抓又抓不得,说又说不过,想起来就感到头大。
“大人放心,我已经通知李捕头,暗中召集街坊中那些泼皮混进队伍,只要砸几处商户,搞乱游行,周围百姓对游行队伍自然不喜,我们就可以趁机以骚乱百姓为由,抓走那几个跳的最凶的,那么士子集会自然会不攻自破。”幕僚阴阴的说。
“好,就这么办!”卢桥大喜。
………………………………………
张九成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头,刚才街头演讲的就是他,直到现在他还感觉自己热血在沸腾,回头看看后面越来越长的游行队伍,心里不仅对赵君佩服的五体投地,如果不是他搞出这么多新鲜花样来,游行的效果估计要差很多。
就在这个时候游行队伍中间突然出现了一阵骚乱,张九成心里一紧停下了脚步,赶紧问到:“怎么回事?”一个士子转身向后跑去,没过多久又气喘吁吁回来:“刚才有几个泼皮混进队伍里冒充游行者闹事,不过很快被人逮住捆起来扔到街边了。”
哦……。张九成心里感叹,又被赵君说中了。
继续前进,张九成感到底气被以前更足了几分,于是又大声吼道:“惩处奸臣,还我报社…。。”
顿时,口号声响彻了扬州城。
第113章 游行示威(下)()
在扬州城南行宫内,大宋皇帝赵构坐在龙椅上,有些萎靡不振,昨晚和妃子荒唐了半夜至今还没缓过劲,感觉到腰酸腿疼。
按照平日现在自己还在宽大的龙床上酣睡,不过却被太监战战兢兢叫醒,虽然心里异常恼怒,连摔了几个茶杯,但是依旧不得不在太监的伺候下,洗漱完毕然后穿上龙袍来到景福宫,接见几个朝廷重臣,因为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有士子上街游行,到扬州府衙未果后现在正直奔行宫而来。
对于士子游行示威,赵构就不得不想起一个让他感到刺耳的名字——陈东,这个已经被自己斩杀在应天府集市的上的太学士,就曾经在自己哥哥赵桓登基期间策划了两期士子游行示威,结果都以胜利告终。
难道这家伙灵魂附体了?又开始来烦自己?赵构心里不由得责怪汪伯言:你是不是老糊涂了,你一个枢密院枢密使乱参合什么?不知道那些士子不好惹吗?斩杀陈东已经在士大夫中引起强烈反弹,认为自己作为大宋皇帝而不遵循不杀士大夫的祖训,现在自己正想办法是否给陈东追封一个官位用来平息悠悠之口。难道现在还让我再开杀戒?你这老糊涂这不是又在坑我吗?
想到这里赵构斜看了一眼看着下面有些战战兢兢的汪伯言,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斩杀陈东是朕听你谗言所致,这个黑锅就有你来背了,嘿嘿。”
站在下面肃容的汪伯言不知道自己将要被眼前这个年轻皇帝坑了,要替他背一个大黑锅。汪伯言心里还在琢磨士子游行示威这件事,总感觉这件事并不是士子们一时心血来潮,从人数的规模、组织的严密程度,采取手段都不同于往常,好像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隐隐推动这一切。而这,让汪伯言感到很是不安。
想到这里,汪伯言向前走了一步说道:“启禀皇上,此次士子游行事发突然,而且游行人数众多,里面还有许多平民百姓也参与其中。况且组织严密,手段也匪夷所思。老臣断定这绝对不是那些年轻士子所为,背后一定有人指使,所以恳求皇上下令,一定将此人查出来,加以严惩!”说道最后,汪伯言铿锵有力。
“我说你这个老糊涂,你还嫌事情不过大吗?现在士子游行马上就要到我家门口了,你还在哪里说什么查找黑手,难道你真让士子们把我家门堵住吗?”赵君心里一阵诽谤,不过这话他作为皇帝是不能说出口的,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站在汪伯言对面的一位老臣,汪伯言的死对头——李纲。心里想到:“李纲,该你说话了吧?“
果然,汪伯言的话音落下没多久,李纲向前一步说道:“汪大人此言差矣,现在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士子的游行,现在游行队伍里还有商贩、工匠,这种形势在扩大造成全城罢工罢市,引起全城动荡,则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李纲给大家描绘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在场的大臣们感到心惊肉跳,连赵构都下了一大跳,真要发展到那种程度,自己的这个皇帝当的估计也不稳当了。
“李大人你这是危言耸听!恐吓陛下。”黄潜善适时跳了出来,帮自己的老朋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黄大人你能保证这些人都能自觉离去,明天不在上街游行了吗?”李纲反问道。
没人敢保证,既然幕后有黑手操作,那么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结束。
“李卿,那你说如何处理?”赵构问道。
“立即释放那个欧阳澈,取消查封报社的乱民!”李纲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同时可以支援东京粮草和武器,以表示朝廷抗金之决心!这样攻击朝廷的那些人自然无话可说。”
是啊?只要不要朕御驾亲征,不要把我手头仅有的几万兵马派出,支援点那个宗泽点粮草武器算的了什么?好歹那家伙也在为国奋战嘛。这样那个宗泽无话可说,士子们满意,百姓们满意,朕不就是好皇帝?真乃妙招!
想到这里赵构龙颜大喜:“李卿所言极是,朕让你亲办理此事!”
“臣遵旨。”李纲行了一礼,然后退后,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他想起前几日自己心爱的小孙女李明月撒娇着让自己上书皇帝要求撤回查封报社,抓捕欧阳澈的命令。
其实李纲也看过几期扬州周刊,对于上边所登载的主张抗金,收复东京痛斥奸臣的言论颇为赞赏,所以他本来就准备上奏朝廷。不过看到小孙女拿出一首词说是赵君所为,如果报纸复刊后自己一定要把这首词刊登上面,心里就感到有些腻味,词写得真不错,但是怎么是赵君写的?
平日从来眼高于顶的小孙女怎么会对一个男人如此推崇备至?况且那个人竟然是赵君!
他们又是怎么认识的?
当然这些他没有问李明月,知道问也问不出什么名堂,这个小孙女聪敏的很呐。
当李纲代表朝廷站在行宫外面大声宣布皇帝的旨意的还是,在场所有游行示威的人都欢声雷动,他们胜利了。
虽然有些激进人士还是感到有些不满意,朝廷汪伯言和黄潜善那两个奸臣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依旧深受皇帝宠信作威作福。不过包括赵君在内的大部分人人还是十分满意这个结果:扬州周刊复刊,欧阳澈无罪释放,而且朝廷还作出姿态向北方宋军提供一定的援助。赵君知道这一点已经出乎他的意料之中,比历史上好多了。
当然,赵君得到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首先是重新复刊后的扬州周刊销量大增,尽管从原来的免费到现在每份三文的价格,但是销量不减反增,成了扬州城乃至整个大宋都有名的报纸。同时报纸的广告位也变得异常抢手,价格自然翻了几倍,使报社竟然不再亏损。
同时是赵君本人在士子们确立的一定的影响和威信,特别是张九成等这次游行组织核心人物,对于赵君表现出来的能力从内心中中感到佩服,对于这一点,赵君感到格外高兴,他很清楚在自己所要走的道路,是改良而不是革命。所以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是获得士林的支持无疑会使自己的道路走得更加顺畅,在大宋,士大夫阶层的力量是令人恐怖的。
另外一个收获则是让赵君所意想不到的,他的那两首词在扬州大家闺秀中开始疯传,用后世那个时空来说就是刷爆了整个朋友圈。这些都算的上是文艺少女们绝大部分不认识赵君也不知其做什么,但是在吟诵,传唱这两首词,一时间赵君成了无数少女中的偶像般的才子。有的胆子大一点的姑娘们还想方设法在打听,少数几个认识赵君的女孩自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架势,知道了赵君就住在扬州的吴家巷,就打着讨教诗词的名义堂而皇之的登门拜访,搞的赵君有些头疼,能跑则跑,能躲则躲。
这里面要说一下洪小娥,曾经一连三天每天登门拜访赵君,但是人家不是来讨教诗词,而是打着商讨生意的名义,这让赵君不得不接待。
对于洪小娥赵君从内心是欣赏和感激的,她有商人的精明,成了自己报纸的第一个广告客户。同时也很有义气,在游行这件事中主动帮助自己。
虽然谈不上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赵君还是决定拿出自己的诚意,于是他想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