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挽宋从靖康开始 >

第169章

挽宋从靖康开始-第169章

小说: 挽宋从靖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行,大宋的新闻出版条例这一刻在赵君脑海中浮现。

    孙二狗见赵君不同意查封报社,于是又说道:“那我们可以以妖言惑众之罪将那个罗淮抓捕归案。”

    “一个小小的举子能有多大的能耐?他背后是否有人?”赵君又问道。

    “这个还再查,但是还没有结果。”孙二狗如实回答。

    “那暂且放过那个罗淮,给我好好查,一定要将背后指示之人给我查出来,我饶不了他!”赵君说的杀气腾腾。

    孙二狗领命而去,赵君心思放在了粮价上,在建炎三年扬州被围的时候也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自己曾经命令王瑞杀掉了一个哄抬物价的粮商,这才平抑了物价。但是这次不同,这次是由于江南去年大旱确实没粮了,靠暴力也无法变出粮食来。

    “李德贵啊李德贵,你怎么还没回来。”赵君喃喃道。

    …………………………………………………………………。。

    ………………………………………………………………

    在东海海面上,一队大型船队从自南向北,缓缓行驶。每一艘船的吃水线都很深,看样子的都是满载而归。

    虽然号称是商船,但是其中有五艘商船上面竟然装着大宋水师的红衣大炮,显得威风凛凛。这就是扬州商团的船队,自从去年腊月从扬州出发下南洋,经过了大半年总算满载而归,不过这次回国满仓的不是珍珠玛瑙等南洋珠宝,而全部来自南洋占城的稻米。

    商团大掌柜李德贵就在商队的旗舰上,由于常年在海上奔波,所以显得有些黑廋,他看着封风平浪静的大海,心里长吁了一口气,总算回来了。本来可以提前一个月回国,但是从占城装上稻米最后在南洋遇到了风暴,不得已停靠了一段时间,等风暴过去然后才向北,为了赶时间,只在广州港进行了补给然后就向东行驶没有靠岸,这还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稻米……满载的稻米。”李德贵不由得一阵苦笑,稻米一年三熟的占城到处都是,收购成本非常低,但是问题是运到扬州也不值几个钱,扬州可是鱼米之乡啊。

    但这都是大股东郡王爷赵君的意见,他也没有办法,只知道这一趟估计要大亏了。

    “爹爹,快到杭州湾了,有些穿发来旗语,是否进港补充一些淡水?”旁边说话的是他的小儿子李宝,今年才十八岁,现在作为他的助手,帮助管理整个船队。

    李德贵听了皱皱眉,他清楚杭州港是明州水师的地盘,但是明州水师似乎和扬州水师相处的并不愉快,自己的船队和扬州水师关系密切,如果进港会不会遭受到刁难?

    “各船只淡水还剩多少,能否坚持到通惠镇?”李德贵问道。

    “如果节省点用,能凑合到通惠镇。”李宝回答道。

    “那就坚持下,告诉下面的伙计,到了通惠镇我好好犒劳大家!”

    李宝答应后刚准吩咐伙计去发旗语,就在这个时候,左前方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五艘战船,挂的是大宋的旗帜,正迅速靠了过来。

    “爹爹,对方要我们停止前进,等待检查!”刘宝眼尖,看到了对方船上的旗语。

    “明州水师,他们要干什么?”刘德贵的心顿时紧张起来。“停止前进,让他们靠近。”刘德贵不得不这么做。

    一艘战船靠近了刘德贵的主船,两船被勾绳连在了一起,紧接着一名大宋年轻将领在几名士兵的簇拥下,跳到他们船上,李德贵赶紧迎了上去。

    “你们可是扬州商团的船队?”那名将领问道。

    “是。”

    “你们船舱里装的可是稻米?”

    “是!”

    “你可是商团大掌柜李德贵?”

    “是!”

    听到李德贵干脆利落三个“是”字,那名将领仿佛舒了一口气说道:“总算遇到你们了,船队马上靠港,船上所有稻米直接运往临安城!”

    竟然要充公?李德贵大吃一惊,忍不住说道:“将军,我们做的可是合法生意,何况这里这里还有扬州郡王爷的股份!”李德贵故意把郡王爷三个字咬得很重。

    “扬州郡王?”那个将领反倒吃了一惊:“你知道现在大宋皇帝是何人?”

    “不就是原来的康王赵…。。”说道后面李德贵不敢念出那个字,要避讳啊。

    “哈哈,你错了,那是先皇,现在大宋的皇帝就是原来的扬州郡王爷!”那名将领大笑起来。

    “你,你说什么?郡王爷现在成皇帝了?”李德贵吓得退了两步,一个多月前在广州还未听说此事,怎么刚到杭州湾,皇帝都换了?旁边的李宝等人也是听的目瞪口呆。

    “看来你确实不知。”那名年轻将领看到李德贵这副样子就解释道:“郡王在一个月前登基,正是官家之令,让我天天在海上等候李掌柜的船只,今天总算等到了,在下是扬州水师营指挥使王海,哦,对了,你看我着急的忘急拿出官家亲笔文书了。”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封信交给了李德贵。

    李德贵打开信封,看到那有些丑的字体,就知道是赵君的亲笔信,大意是将稻米运到临安,不必回扬州。后面没有落款,但是却按着鲜红的玉玺!果然赵君当皇帝了,李德贵激动的手都在颤抖,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自己竟然成了皇家船队的掌柜了。

    “李掌柜来的真是及时,你这些稻米可要救不少百姓,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念叨你的大恩。”王海又说道。

    李德贵又听了王海的一番解释,他感到心潮澎湃,看着徐徐入港的船队说道:“这不是我的本事,要感谢就要感谢官家才对,这稻米是他曾经是郡王的时候力主我们运送的……。

第265章 设宴招待() 
绍熙元年(1135年)七月初,数十艘满载着来自占城稻米的商船在杭州湾靠岸,稻米迅速被运往临安城,数万灾民得到救济,粮价也开始回落,后来朝廷从鄂州、洪州一带调来的稻米逐渐运到临安等地,再加上七月底地早稻谷始逐步成熟,临安等地的饥荒总算结束。

    杭州周刊详细的报道了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人们对于朝廷的能够及时救灾表示了赞赏,特别新登基的皇帝竟然能从遥远的南洋运送回稻米解燃眉之急,这一点让临安一带老百姓交口称赞当今官家乃仁君,而贵为皇后的柔福以及皇妃李明月等每天亲自去给灾民施粥一事也被广泛传扬,都认为大宋有这样的皇后皇妃奶娘乃是百姓的福分,赵君的威望逐步在百姓中开始树立。

    对于这次的功臣李德贵,赵君自然大加赞赏,和德妃洪小娥共同在宫中亲自设宴招待李德贵等几位船队里的重要人物,和皇上、皇妃共进午膳对于一个普通商人该是多大的荣耀,搞得李德贵战战兢兢,却无当初在扬州时候和赵君同座谈笑风生的模样。

    “李掌柜,干嘛这么局促,虽然朕现在为天子,在扬州商团里你我可都是股东,平等协商。”赵君坐在上首笑着说道。他旁边是洪小娥也笑着说:“官家说的对,你可是我们扬州商团的大掌柜呢。”

    听了赵君和洪小娥的话,李德贵心里略略放松,但是依旧不敢乱说,只能回答道:“现在您可是天子,我们可都是您的臣民,不可同往日耳语。”

    “你说的也对也不对。”赵君笑着回答:“我是天子,你是百姓,是我臣民这话没错,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你我都是扬州商团的股东,扬州商团想发扬壮大,朕想发财要靠你呢。”

    “您是皇上,天下都是您的,您还需要靠我爹爹发财?”旁边的李宝到底年轻,看到赵君依旧平易近人没有皇帝的架子,就忍不住插口道。

    “呵呵,皇上也要吃饭啊。”赵君笑眯眯说道:“我已经向天下百姓宣布了,从此皇室不在靠朝廷供应,一切费用全要自力更生,所以说我现在也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啊。”

    皇上竟然也要挣钱养家糊口?在座的顿时都楞了。

    “李掌柜,官家的意思你明白了吧。”旁边的洪小娥帮腔道:“扬州商团要继续扩大,特别是到南洋的贸易,是重中之重。”

    “到南洋除了贸易以外,一定要搜集当地地形地貌情况、人文风俗甚至当地的驻军情况。”赵君叮嘱道:“以后每次下南洋朝廷自会派人从事这些事务,不会干涉你们正常贸易。”

    李德贵明白这是在自己商船中安插一些细作,不过这也是两国之间常有之事,只不过大宋原来是对辽、西夏后来的金,往南洋安排细作这还是第一次听说,难道大宋会对南洋用兵?不过这话是关系到朝廷机密,他一个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敢多问。

    但是赵君却毫不忌讳,笑着说:“趁现在李掌柜你好赚钱,没准过了数年以后,南洋就是咱们大宋的后花园了,赚钱就没这么容易咯。”

    好大的气魄,李德贵听了手一抖筷子差点掉到地下,只好装作没听见闷头吃菜。

    “以后皇家的产业宫内主要就是德妃在处理,外面的事务则由洪老板打理,我事务繁多,就不能亲自过问了。”赵君继续说道。

    “请官家放心,我定竭尽全力,打理好扬州商团。”李德贵赶紧表态道:“在下还有一个请求,请官家和娘娘恩准。”

    “你说吧。”赵君回答道。

    “请允许将扬州商团的名号改为大宋皇家商团。”李德贵小心翼翼说道。

    这是想占皇家这个金字招牌啊,赵君顿时明白他的意思。开始有些不同意,这样以来就意味着扬州商团就有先天优势,不利于和其他商家进行公平竞争,但是一想现在毕竟不是后世那种市场经济,官商结合很普遍,所以也就点头答应了。

    “多谢官家。”李德贵赶紧回礼。

    “不过,改名后的皇家商团只限于海运贸易,不准从事别的行当!”赵君叮嘱道。他担心李德贵打着这个旗号迅速向别的行业扩展,成了一个垄断性质的巨无霸,虽然有利于自己的发财,但是对于整个国家却没有好处,故这样提醒。

    果然,李德贵脸上微露失望之色不过很快一闪而过,赶忙答应。赵君笑了笑又看坐在李德贵旁边的李宝问道:“这是你的小儿子?”

    “正是小儿李宝。”李德贵赶忙回答。

    “果然虎父无犬子。”赵君看着李宝问道:“李宝,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听到赵君这么一说,聪明的李德贵立即从中领悟出一丝味道,赶忙给旁边的李宝递眼色,意思是让他说相当官之类的话,即便是散官也算有个好前程,商人即便再富有但是地位总没有官宦高。

    李宝年少,哪里知道自己爹爹的意思?看到赵君这么和蔼地问,也就不再拘束,随口说道:“我在杭州湾看到扬州水师很是威风,能当个水师将领也不赖。”

    竟然要去当兵?俗话说“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丁”,何况是大富商的儿子,气的刘德贵在旁边干瞪眼,但是又不敢乱说。

    赵君听了却感到有趣,笑了两声才说道:“既然你这么喜欢水师,朕就遂你心愿,你拿上朕的手谕可以去杭州湾的扬州水师报道,直接做个都头,好好干,可别辜负朕和你爹爹的期望!”

    就这样,数日之后一个年轻人跑到杭州湾的扬州水师基地报道手里竟然拿着当今皇帝亲笔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