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宋从靖康开始-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达了扬州。
这一趟远航收入颇丰,所有的瓷器丝绸全部在南洋销售一空,又在当地采购了珊瑚、玛瑙、以及黄金等贵重和奢侈品,引起了全城轰动,这些东西正是官宦、富豪家的最爱,没过多久都销售一空,使赵君不得不惊叹宋人土豪们的富裕和强大的消费能力,于是扬州商团商议等年底北风再起,扩大下南洋的规模。
经过分成,赵君所得二十万贯,本来打算将这些全部投入到厢军特训营经费以及兵器研究院中,但是遭到赵府实际管家婆的洪小娥强烈反对,现在赵府基本上是收入平衡没有多少积蓄,就算不替她们着想也要替丫丫和天天着想,置办一些家业。赵君执拗不过只好留下五万贯作为家用。
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影响宋金两国的大事。金太宗完颜晟病逝于病死于明德宫,终年五十八岁,其生前改变兄终弟及旧制,以金太祖长孙梁王完颜亶任谙班勃极烈为储嗣,仍领都元帅职。完颜晟在金太宗驾崩后登基为帝。
这个消息传到扬州时候已经到了七月份,赵君正在军部自己的书房办公,赖布衣匆匆拿着这份文书见到了他。赵君看了一会愣了好长时间。
金太宗完颜晟死了?
赵君努力回忆在那个时空里,金太宗好像要晚死两年,怎么自己穿越以后,竟然影响到金国皇帝的生死?不会是因为黄天荡之战金兵被打残,金太宗听了气的吐血,导致病情加重,结果提前死亡了吧?
当然这只是赵君心里胡乱猜想,没有根据,而他现在所想的是在历史上完颜晟登基后,以完颜昌为代表的主和派开始逐渐占据金国朝政大权,宋金开始议和,经过断断续续的和谈,直到1141年两国签订了绍兴议和。
如果在这个时空,金国皇帝更换是不是也会和历史走向一样,导致宋金和谈?
这是赵君所警惕的!
作为立足抗金的他当然不希望两国议和,而且根据历史上绍兴议和使金军在不利的情况下赚取了最大的利益,这次议和的签订造成了岳飞被杀。而且内容也充满了屈辱:
一、宋向金称臣,金册宋康王赵构为皇帝。
二、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
三、宋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纳。绍兴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10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赵君当然不希望在这个时空还发生这样的事情。
“子君,你在想什么?”赖布衣看着他拿着文书一直在那里发呆,忍不住问道。
“布衣我在想,金国新皇帝登基,会不会引起金国一些政策的变化,比如对待大宋的态度?”赵君想了想说道。
赖布衣脸色马上变得严肃起来,他敏感听出了赵君的意思:“你是说金国有可能和大宋和谈?”
赵君点点头。
“那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赖布衣继续分析到:“且不从长远说无法收复沦陷的国土,驱除鞑虏将成为一句空话。从近处说,如果两国议和,就给朝廷消弱武将权力一个借口,特别是力量最强大咱们扬州军,估计是首当其冲!”
“是啊,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赵君长叹了一口气,现在正是扬州军发展的最关键时刻,千万不能出现什么差错。
“我建议谍情司加强上京和杭州的情报收集,特别是杭州,一定要将朝廷对此的议论和看法迅速传回扬州!”赖布衣建议到。
“那你通知孙二狗立即着手此事,另外加强泗州等边境城镇的防务,密切注意伪齐的动向。”
等赖布衣出了书房,赵君又看到那封文书,时间似乎在加速前进啊。
。。。。。。。。。。。。。。。。。。。。。。。。。。。。。。。。。。。。。。。。。。。。。。。。。。。。。。。。。。。。。。。。。。。。。。。。。。。。。。。。。。。。。。。。。。。。。。。。。。
。。。。。。。。。。。。。。。。。。。。。。。。。。。。。。。。。。。。。。。。。。。。。。。。。。。。。。。。。。。。。。。。。。。。。。。。。。。。。。。。。。。。。。。。。。。。。。。。。。。。
大宋首都杭州秦府。
秦桧下完早朝,正坐在书房里慢悠悠的品茶,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这夏日炎炎的午后,吃点冰镇的习惯,再喝点茶确实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相爷,相爷,有大事发生了!”只听到外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一个中年男人兴冲冲的走了进来,来人正是万俟卨,现在已经升职为万俟卨监察御史,是秦桧的心腹之一,也只有他能随便进入秦桧的书房。
“元忠(万俟卨的字),何事让你如此失态?”秦桧皱皱眉,万俟卨做事倒也能干,只是涵养有些差,老大不小了,干事还是有些风风火火。
万俟卨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面对比自己还小几岁的秦桧赶紧整了整衣冠,这才说道:“刚得到从上京方面传来的消息,金太宗完颜晟驾崩,金太祖长孙完颜亶登基!”
“哦?”秦桧眉毛一扬,仔细琢磨这件事对于宋金两国的影响,在金国呆了几年,他对于金国内部的朝政也算比较熟悉,完颜亶年龄尚小,必须有辅佐大臣才行。
“辅助大臣是何人?”秦桧问道。
“据闻是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等人。”万俟卨回答道。
秦桧听到后竟然猛然站了起来,大笑了一声才说道:“元忠,我们的机会来了!”
“怎么?”万俟卨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此三人我在金国的时候也有所闻,他们和完颜宗翰、完颜宗弼等人不一样,并不主张对赵氏皇族赶尽杀绝,而是立足于用和谈的方式换取利益。”秦桧耐心解释道。
万俟卨一听眼睛亮了,说道:“那相爷您的意思是和金人和谈?那您的南自南,北自北的策略就要实现了?”
秦桧点点头,脸上露出却露出一丝狠意,慢慢说道:“更重要的是,只要宋金两国和谈,那些手握重兵叫嚣着动不动打仗的武夫们难过的日子就要到了!”
赵君?!万俟卨脑海里能然浮出这个名字,也跟着冷笑起来。
“元忠,你立即联系我们的人,搜集金国朝政变化的消息,等待个实际,我准备面君禀报此事!
绍兴二年八月,金国皇帝更替,朝政大臣变化的消息传到了杭州,以宰相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大臣,力主和金国和谈,遭到同样是宰相李纲为首的抗金派极力反对,但是皇帝赵构认为长时间的战乱引起社会动荡,百姓税负加重,以体恤百姓疾苦为由,同意了秦桧等人和金国议和的要求,并派魏良臣、王公亮使者前往金国上京进行和谈。
而同时,把持金国朝政的完颜昌等人也相应了大宋的提议,为表示诚意,也派使者随宋人使者返宋,前往杭州进行谈判。
宋金双方一改剑拔弩张的局面,开始了互动。
第204章 204和谈(下)()
这个消息传出以后,天下震动,赞同反对者都有之,但是在士林和军队中,反对者居多,但是这并不能改变朝廷的策略,以秦桧为首的议和派在朝堂上压倒了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一时间风光无限。
扬州军上下将士自然群情激愤,以杨再兴、苏三等年少气盛的将领纷纷向赵君请求,要求向朝廷上书阻止和谈,但是都被赵君驳回。他命令政工司和军纪司联合下达命令,扬州军上下继续加强军备训练,勿论此事,否则以军法处置。
这天中午,在扬州军部一个秘密会议厅里,赵君、赖布衣、孙二狗、熊大山四人正在进行一场秘密会议,内容就是关于将要进行的宋金和谈。
孙二狗正在汇报着谍情司所了解的这次和谈情况:“老大,根据线报,这次金人前来和谈的主事之人为金国大臣萧毅、邢具瞻,带领大约百人护卫,现在已经到达应天府,不日将路过我们淮南。”
按照朝廷的旨意,金人使臣经过的地区由所在辖区军队负责其安全,如若出现差错,则以重罪论处,那么在淮南地区的安全就要由赵君负责了。
“布衣,你派何人护送为好?”赵君赖布衣。
赖布衣想了想:“这件事就交给驻守泗州的第三厢牛皋去办理,命令他亲自率领一个镇的兵力护送金兵使者一直到镇江,不得有误。”
赵君点头同意了,牛皋外表鲁莽实际上心细如发,还有谋略确实是合适的人选。
“主帅,金人杀我大宋百姓,现在还让我们护送保护其安全,太憋屈了!”熊大山嚷嚷道。
赵君还没说话,旁边的孙二狗瞪了他一眼:“老大的话你也敢反对?!”
熊大山虽为孤狼特种部队的主事,也是副厢指挥使级别,和孙二狗算是平级,不过他现在还怯这个被称为扬州军最大的特务头子,又小声嚷嚷了两句,不再说话。
赵君笑了笑才说道:“打败他们是我们的职责,保护他们也是我们的职责,这并不冲突,不过朝廷也说清楚了,我们只负责淮南段的安全,过了长江,如果发生的什么不测,就不能怪我们了。”
“主帅的意思是……。。”熊大山听出了赵君话里有话,赶紧问到。
君向赖布衣点点头,赖布衣这才说道:“根据主帅和我的商议,我们绝对不能让金人和秦桧等得逞,为了破坏这次和谈,我们准备在江南截杀金人使团!而这件事则由孤狼特种部队全权负责!”
“主帅,保证完成任务!”熊大山兴奋的叫起来。
“这件事任务艰巨,我叫谍情司配合你们的任务,熊大,你看看在哪里截杀合适?”赵君说着,指了指墙上挂的军事地图。
熊大山走到跟前仔细看了一会才说道:“金国使团这次过长江后必定走水路,沿大运河南下,我认为放在平江府一带比较合适,那里已经远离我们扬州,可以摆脱我们的嫌疑,同时距离杭州已经很近,护送队伍也容易麻痹,正是下手的好机会,不过具体在何处,必须亲自去查看。”
“那好,你会后就回去准备,带特种分队南下,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杀死萧毅、邢具瞻两人,同时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如果有某个特种队伍不幸被俘,如何处理我想你清楚吧。”赵君说道最后脸色也变得冷峻起来。
“请主帅放心,这次派出是我们孤狼一分队,全部都是死士!”熊大山说道。
由于具体截杀方案要等熊大山到了平江府一带进行实地查看再定方案,所以这次会议并没有具体讨论细节,赵君又命令孙二狗调动杭州谍情司的人手,竭力配合这次行动。孙二狗点头答应了。
“金人方面和谈意向能弄出来吗?”赵君想了想又问道。
“老大,难度非常大,我已经命令应天府的细作想办法。”孙二狗回答道。
“想办法一定搞到手,这也是能否破坏这次和谈的办法之一。”赵君叮嘱道。
会议散去,各自进行准备工作,赵君还是想着这次金国方面对和谈提出的要求。
大宋这边的和谈提议在朝廷上已经经过议论,赵君自然也清楚,是以秦桧的“南自南,北自北”政策为基础,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