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公孙天下-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悖淮砦乙步的悖医袢战胺旁谡饫铮乙蝗赵谟闹荩憔托菹氩环岩槐蛔洌岬糜闹荩 �
袁绍目呲欲裂,心中怒火熊熊燃起,直冲颅顶,灼灼双目,血红狰狞,凝视着公孙续,似要用目光将公孙续杀掉一般,呼喊一声,“小儿猖狂!”,沧浪一声拔出腰间宝剑,长身而起,剑指公孙续。
见袁绍如此,公孙续嘴角拉扯出一道嘲讽,毫不畏惧的逼视袁绍,不屑道,“怎么?莫非你想与我决斗不成?”。
袁绍听闻公孙续嗤笑言语,恍然间回想起虎牢关时公孙续鏖战吕布的场景,不由心生惬意,气势先弱三分,只能恼羞成怒,怒视公孙续,哑口无言。
袁绍右首下,颜良见袁绍心生惬意,主辱臣死,顿时火冒三丈,怒喊一声,“无知小儿,莫要猖狂,认得琅琊颜良乎?”,也拔出宝剑,遥指公孙续,剑尖寒光闪烁,如毒蛇吐信一般,令人不敢轻视。
“仓朗朗”,一阵拔剑声响起,颜良之下,郭援、蒋奇、淳于琼等纷纷拔出宝剑,高览慢了一拍,但也心中暗叹一声,跟着拔出宝剑。而公孙续身后,周仓、裴元绍、文丑、严纲等也纷纷拔出宝剑,顿时,大帐之中,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极点。
“混账!”,之前颔首低眉的公孙瓒心中暗笑一声后,猛然间抬起头,装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羞恼之色,朝公孙续怒声大喊,“逆子!逆子!我如今尚在,你便如此,日后岂不要犯上作乱?”
公孙瓒说着,似乎气极,抓起案上杯盏,用力朝公孙续掷来,公孙续扭头躲过飞来杯盏,但却被溅了一身酒水,公孙瓒怒喊一声,用力一指帐外,“逆子!逆子!滚!给我滚!”。
“哼!”,公孙续冷哼一声,又冷笑瞪了袁绍一眼,转身走出帐外,自回营中。
“袁公莫怪!袁公莫怪!”,公孙续刚走,公孙瓒便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拱手到地,颤声给袁绍赔罪,“小儿无知,还望袁公莫怪,我幽州诚心投奔袁公,还望袁公大人不记小人过,莫与小儿一般见识!”
“哼!”袁绍只用力握着手中宝剑,手背青筋暴突,冷面寒霜,凝视帐外,一言不发,反倒是颜良,归剑还鞘,冷视公孙瓒,重重哼了一声,公孙瓒闻声,浑身一颤,身子更低,惶恐道,“袁公放心,瓒此次回幽州,必将小儿禁足,从此以后,不让其出府中半步!”
袁绍收回目光,默然扫了一眼低眉顺首,一副贪生怕死模样的公孙瓒,用力摆手,带众将离开大帐。公孙瓒一直弓着身子,目光顺着袁绍脚尖移动,直到袁绍离开大帐之后,方与郭嘉相视一眼,眼中笑意盎然。郭嘉微微颔首,几不可查。
“回营!给我将那逆子抓起来!”,公孙瓒怒喊一声,也带人离开营帐,毕竟,这是袁军大帐,袁绍已经离去,他留此无意。
大帐不远处一帐中,袁绍与众将重新相聚,而帐口许攸,从缝隙处见公孙瓒怒气冲冲离开之后,方回自己座位坐好。
“方才之事,诸公有何想法?”,袁绍坐于主位,怒气依旧未消,但其还是极力压制,环视众人道。
“无知小儿,自大猖狂,若沙场相遇,某必斩其头颅!”,颜良寒声道,众人皆低眉不语,尤其参与讨董之战的众人,心中更是暗暗非议,以颜良武艺,若真与公孙续相遇,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至少,众人不看好颜良。
袁绍对此也心知肚明,但不想打击颜良信心,便转移话题,对许攸道,“子远,你方才窥视公孙瓒离去,有何高见?”,颜良见众人不信自己言语,正要发作,但袁绍说话,只能作罢,负气闷坐席上。
许攸悠然站起,眉宇间信心百倍,对袁绍微微一拱手,抖了抖衣袖道,“主公,依攸之见,方才公孙伯珪言行举止,并非真心投奔主公,只是惧于主公威望,恐受不住幽州,虚与委蛇罢了!”
“哦?”,袁绍目露疑色,歪头看向许攸,“为何?”
第111章 许攸怀疑,牵招请战()
许攸神秘一笑,一副成竹在胸模样,面上洋洋自得,眼中沾沾自喜,却未见席间郭图、逢纪等人一脸阴郁,眼中暗含忿恨之色,“公孙伯珪坐拥燕代之地,又有白马之精,但主公未对其有吞并之意,便主动来投,此事之初,攸便心有疑惑,故近些时日,攸一直观察其举动!”。
袁绍听许攸之言,面露沉思之色,不由暗暗点头,许攸见之,心中更喜,“近些时日,攸见公孙伯珪言语之间,谄媚阿谀,低眉顺眼,日常相处之时,也未见丝毫不甘与不满之色。主公试想,公孙伯珪堂堂镇北将军,幽州霸主,又怎是这等低眉顺目、阿谀奉承之人,而将偌大幽州平白献与主公,又怎可没有丝毫不甘之色?故而,攸之前便怀疑,公孙瓒伯珪名为投诚,暗为麻痹主公,自保幽州!”
“而今日公孙续一举动,更让攸肯定了心中所虑。想那公孙续,素有仁义神威公子之名,盛名之下无虚士,其必然非有勇无谋、莽撞无知之人。但为何今日会有如此行径?想来必然是与那公孙瓒父子做戏,麻痹主公,不然,若公孙瓒真心投诚主公,必事先与其商定,断不会有如此行径!”
“再者,多日以来,公孙瓒从未提起幽州牧刘君想法,想那刘君,堂堂幽州牧,又如何能对如此大事不言不语?因此,攸敢断定,公孙伯珪必定为诈降,主公不可不防啊!”
袁绍面露沉思,目光凝重的点点头,手捋过胡须,一字一句道,“子远言之有理,不可不防也!”
此时,正赶回营中的公孙续并不知晓,自己刚才一番即兴表演,反而让许攸看破虚实,隐隐有弄巧成拙之意。
“主公无需多虑!”,正待袁绍心思该如何应对公孙瓒之时,郭图抱拳而出,对袁绍拱手行礼,“方才子远所虑,不过乃片面之词,图以为,公孙瓒真心投诚可能为大,假意蒙蔽主公性小!”
“你又有何不同见解?”,袁绍眉宇一扬,停下心中所想,好奇道。
“图以为,方才公孙续举动,正是证明公孙瓒真心投诚的最佳证据!”,袁绍微微靠后,让自己更舒服的坐着,面上露出好奇之色,郭图见状心中一喜,继续道,“诈降,乃是大事,若公孙瓒真为诈降,又怎可能不与其子商议?若公孙续知晓公孙瓒诈降主公,必定会迎合公孙瓒,讨好主公,以打消主公疑虑。而今日公孙续对主公如此无礼,想必是公孙瓒与其述说投诚主公意图,那公孙续心高气傲,不愿降于主公,故而才会与公孙瓒分持己见,更因公孙瓒降于主公而心生不满,无礼冲撞主公!”
袁绍不自觉微微点头。
“方才子远所说,公孙瓒雄霸幽州,以图之见,大谬也!”,许攸顿时面色发紫,冷眼怒视郭图,而郭图,则洋洋得意的蔑视许攸一眼,继续道,“图久闻,那公孙瓒,不过碌碌之辈,虽略有勇武,却无半分智计,能有今日之地位,多赖于其泰山及幽州牧刘君喜爱提携,就连当初平定张纯张举等贼人行为,也赖于其子公孙续兴兵之力,实不能与主公这等英明神武、胸怀天下的大志之主相提并论!今朝观其部下,单经、邹丹等人,也皆无能之辈,远非颜、高等诸位将军敌手,文臣之中,又无有学之士,似这等部下,如何能妄称雄霸幽州,而似这等碌碌之人,阿谀奉承,低眉顺手又有何不妥?以图之见,实属正常,这方是公孙瓒之本色!”
“另那幽州牧刘君,其本就平庸之人,今朝听闻主公之名,感袁氏四世三公之无上威望,望风而降,有何不妥?”
袁绍喜上眉梢,郭图此番话,才是他最想听的话,于是喜道,“公则此言有理!此言有理!”。
郭图心中暗喜,余光扫向面色铁青的许攸,朝袁绍再次拱拱手,行了一礼。
席间,逢纪见许攸、郭图二人斗气,心中不由暗叹一声,起身道,“主公若心忧公孙伯珪诈降之事,配倒有一计,可解主公之忧!”
“快快说来!”,袁绍朝审配右手虚抬。
“明日主公可再次升帐议事,提议让公孙续率先攻城,若公孙瓒假意投降,必然不愿幽州兵有所损失,更不会将公孙续置于险地,其会否决主公此提议。若公孙瓒真心投诚,只要主公稍施压力,公孙瓒为表诚心,便会同意公孙续率先攻城!如此一来,若公孙瓒不命公孙续攻城,主公便要小心堤防,若其同意攻城,则不仅可以损耗幽州兵力,还可增加公孙父子二人之间矛盾,对主公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好!”,袁绍用力一拍案桌,高声道,“就依正南所言!”
公孙瓒怒气冲冲离开袁军大营,也未回自己军中,而是带着随从,直接奔入公孙续营中,与公孙续大吵了一番,最后,更是直接收了公孙续的兵权,方才带着人回到自己营中,依旧大骂不止。
这一切,皆由袁军细作传入袁绍耳中,袁绍听闻,更加坚信郭图的猜测,心中甚喜。
公孙续大营之中,与公孙瓒假意争吵一番之后的公孙续,正坐在主位之上,笑着饮茶,文丑、严纲等诸位将领皆列坐于下,周仓持枪,裴元绍抱剑立于身后,除这些人外,郭嘉未随公孙瓒离开,留了下来,武将之中,也多了牵招一人。
“公子!”,郭嘉跪坐朝公孙续抱拳,呼唤一声,目光扫过众人,欲言又止。公孙续见此,知晓郭嘉有话要说,摆手道,“奉孝,你若有话,但说无妨,这帐中皆是信得过之人,不必隐晦!”
“喏!”郭嘉心中称赞公孙续一声,暗暗为公孙续这等收买人心的手段喝彩,“公子今日在袁军大营之中举动,嘉后思之,略感有所不妥!”。
公孙续愣住,缓缓将手中茶水放下,对这些顶级谋士的意见,公孙续很清楚其重要性,“有何不妥,奉孝细细说来!”
“公子今日大闹袁营,乍看来似乎是父子生隙,公子不满主公投降袁绍,虽惹恼了袁绍,但也坚定了袁绍相信主公投诚的真心。但细细思来,确有几点不妥:第一,若主公真心投效,必定先安抚麾下诸将,包括公子在内,不应有不满情绪,即使有,也不应该如此激烈;第二,若主公知晓公子不满主公投袁绍,则应该事先去掉公子兵权,不让公子掌兵,以防出事;第三,公子仁义神威公子之名响彻大汉,如此盛名,必非鲁莽之人,而公子此举,却实在鲁莽行径,自相矛盾,容易让人看出公子与主公二人在做戏!有此三点,难免袁营中不会有人怀疑主公和公子!”
“另嘉随主公多日,主公虽对袁绍阿谀奉承,低眉顺目,但却并非发自内心,在一些细节之处,难免会有过于做作和难以放下身份之嫌疑,若在平日,问题不大,但今日公子如此一闹,未尝无被有心之人识破之可能!故而,对于袁绍,公子不可不防,又不可明防!”
公孙续思考片刻,也觉自己当时过于冲动,也小看了天下谋士,不由苦笑一声,“是我考虑不周,反倒画蛇添足了!”
想通了,公孙续反倒轻松了,又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笑看郭嘉道,“既如此,奉孝又有何补全之策?”
郭嘉抱拳微微躬身,“依嘉之见,袁绍必定左右摇摆,惊疑不定,为确定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