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帝王-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马上回头一看,此时明军的大船已经靠岸了,炮声渐稀,无数的明军将士如下山的猛虎,弃船登岸以后,追杀岸上清军,清军抵挡不住纷纷逃命,江岸边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把江边砂石都染红了。喊杀声震天动地,他甚至看到了李全等一帮水鬼的身影。
特别是有一个人他太熟悉了,此将生得虎背雄腰,四方大脸,正是他曾经的同僚祖克勇,手提长把开山钺,一钺下去一名清军大将腰断两截。
吓得马士秀也不敢出声了,带着残兵败将只有跑路的份了。什么大炮呀,大营呀,他全都不要了,狼狈而逃。
其实祖克勇他们这次上岸的只有六千人马,郑彩把他们卸下来之后,率船队又返回装运剩下的兵将去了,以接应岸上战斗,李全、柳春红等这些敢死队则留下跟祖克勇的人马一块杀敌。
仅半个时辰他们便赶紧跑了马士秀的炮营,然后在李全等人的指引下,祖克勇率众沿江而上,一举又捣毁了清军的水师营,三千水师被打得狼狈逃蹿,数只大船成了战利品以及岸边残余的火炮都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但是他们刚刚清点完这些战利品,无数的清军又杀到了。这次统兵的不是马士秀,而是清廷的王爷博洛。
原来马士秀带着残兵败将当败往九江城,但未到城中,半路里遇上了清廷的王爷博洛,他率领着三万大军赶来支援,当他得知炮营和水师营被毁,江岸已经丢了,朱由崧的人马强渡长江成功,无数的人马已经杀到岸上了。
博洛二话没说,手起刀落将马士秀斩于马下。然后他收拾这些残兵败将,加上自己带来的人马还有近七万人。他带着队伍开到江岸边,跟祖克勇的人马又拼杀起来,清军打算复夺江岸,将朱由崧的人马赶下长江。
就这样,双方在江边又混战起来。但无疑这次战事对明军不利。
祖克勇这边仅过来六千人,而博洛的人马有六七万,十比一,可谓是敌众我寡。尽管祖克勇豁出去了,抡起长把开山钺将清军杀得人仰马翻,如入无人之境,但他一个人的勇猛难以扭转整个战局,很快几千明军便处于劣势之中,被清军逼到了江边无路可退。
战场形势急转,现在战船也不在了,明军想上船逃命都不可能,因为郑彩他们把人卸下来率船队返回去运第二批兵将去了,祖克勇被无数的清军困住,左冲右突难以摆脱纠缠。那边李全和柳春红也自顾不暇。
看这意思,用多不了多久,祖克勇这几千人便会被斩杀在江边,而郑彩他们的第二批救援人马根本赶不到,就算是赶到了也才有六千人,就算把郑鸿逵那边的人马都运过来也不过两三万人,难以有效地扭转局面。
而此时博洛看到了希望,指挥着几万人马围歼明军越战越勇,形势万分危急。
正这时,从德安通往九江的官道上征尘滚滚,一支骑兵风驰电掣而来,风卷旗号是大明军的标志,领兵带队一员大将盔明甲亮,面目刚毅,手提大刀,寒光闪闪,威风凛凛,正是御营统领刘肇基。
(本章完)
第284章 强渡长江(6)()
朱由崧的御营及时杀到,真如雪中送炭。御营铁骑的参战,将清廷王爷博洛刚刚升起的希望践踏了个粉碎。
这只王牌之师一个多时辰前,奉朱由崧的旨意从德安赶过来了,经过昨天晚上两个多时辰的补给休养,现在这些御营铁骑箭弧里又插满了箭,个个又精神抖擞了,他们冲到江岸边首先上弓箭,然后便换成清一色的长枪冲入清军的队伍。
清军屁股后开花,腹背受敌,朱由崧的御营战力再发威,不少清军还未明白怎么回事便做了刀枪之鬼。那边祖克勇和李全等明军将士一看陛下派援兵来了,士气顿时大振,因此前后夹击或者叫里应外合,一下子扭转了战局,清军的优势立即变为劣势,江边一场混战,六七万清军大溃败,最后大部分被斩杀在江岸边,还有一部分逼得跳江成了鱼鳖,只剩下一少部分夺路而逃,由博洛领着败往九江府。
途中,一马飞来,斥侯拍打双袖的尘土之后单腿跪地,给博洛施礼:“禀王爷,鄱阳湖一战我军大败,三万水师全部葬身湖底,尼堪王爷和左少帅都败回九江府了,朱由崧大队人马已经渡过鄱阳湖,德安失守。”
祸不单行,博洛彻底蔫了,自己失败了,连尼堪也失败了,南线战场和北线战场连吃败仗,这都是怎么搞的!
此前博洛还想着尼堪他们肯定已经得手了,三万水师摆平朱由崧的两三千水师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吗?然后他们二十万人马过鄱阳湖北上一百多里便是湖口,拿下湖口之后伪帝便无路可逃了,但是现在一切希望全破灭了。
博洛急得摔头,这位清廷的亲王此时怎么也想不明白,甚至难以接受,他自己失败了情有可原,但尼堪他们连水师算上,在鄱阳湖陈兵二十多万,伪帝才有多少人马呀?尼堪这些年的威名可不是白得的,全都是真刀真枪冲杀出来,如今这是怎么了,稳操胜券的战争却失败了,败得还如此之惨,几乎无翻本的可能!
博洛在城中睡了一觉没想到接二连三出了这么大的变故,长江防线被突破,鄱阳湖那边又连吃败仗,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详细询问了报事斥侯尼堪他们失败的经过,博洛也无语了,或者说他理解了。
不能怪左梦庚的人马饭桶,更不能怪尼堪徒有虚名,指挥失当,实在是这个功夫帝王朱由崧用兵太诡异了,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的失败现在全都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博洛第一次感到对手的强大和可怕。
最后这位多罗贝勒博洛垂头丧气地带着残兵败将回了九江,屁股还没暖热的尼堪和左梦庚开城把博洛的残兵败将接入城中,两个清廷王爷,一个汉奸少帅,三人见面彼此心照不宣,除了沉默,就是长吁短叹。
“奈何,奈何?”尼堪和博洛连摇头带抖手,最后问计少帅左梦庚。
左梦庚苦笑了一下无语地摇了摇头,现在他也是江郎才尽,更多的是怅然若失,或者叫迷惘,他开始怀疑自己投错了主子,黄澍、马士秀、徐勇、祖克勇、罗岱、道兴等等,这些都是他的膀臂,也是他爹左良玉临病死后给他留下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现在死的死,降的降,他现在方寸也乱了,三十五万人马这几仗下来还剩下不足十万的兵马,原来这些天拼大都是他的人马,原以为投降鞑子能够为他遮风挡雨,可是没想到无往不胜的鞑子在朱由崧面前照样吃败仗,他现在有些后悔自己走这一步棋了,可是已经剃发易服了,没有回头路了。
不光是左梦庚后悔,尼堪和博洛也后悔,他们后悔的是太轻敌了,压根就没把这个南明的伪帝朱由崧用正眼来夹,以二位亲王的身份本可能多带几万八旗子弟的,可是他们只带了一万人马,当时他们认为这就绰绰有余了,不还有几十万汉奸队吗?可是没想到,这些汉奸如此的不堪,要知道这样多带几万八旗铁骑,朱由崧的御营能是对手吗?
二王把这次战败之责归究于真鞑子过多而左梦庚的兵将战斗力太差,他们这样开脱自己也不能算不对,毕竟他们开始重视朱由崧的御营这支王牌之师了。
但茫然和后悔解决不了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非常严峻的问题是,朱由崧的大队人马已经过江了,不久肯定要大举进攻九江,九江城内还有近十万大军,但没有水师,炮营也伤亡殆尽,只有几门城防火炮,如何退敌是当务之急,他们想不出办法也得想。
不过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三个人挖空心思,最后还真商量出一个注意:坚守险城不出战,但也不是死磕,二王给北京的顺治小皇帝上一道奏折,这其实是给多尔衮上奏,乞求派援兵,另一方面让左梦良将武汉和宜昌等地几万守军调过来解危。
……
战后的江边一派热闹的景象,明军第一批将士强渡长江成功,在江岸边又打了个大胜仗,在御营的配合下不但打垮了马士秀的炮营,还赶跑了博洛率领的赶来增援的人马,但明军没乘胜追击,因为朱由崧有旨,他的人马不到不得攻取九江,这些明军只好停下来处理战后事宜,迎接郑鸿逵后续的人马过江,也是在等他们陛下的大队人马。
上午巳时刚过,朱由崧督师三万大军开到了。这边的战况通过斥侯他已经有所了解。刘肇基和祖克勇、李全等人过来见驾,奏报各自的战况,接着水师营把郑鸿逵的两万多人全部运过了大江,郑鸿逵、郑彩、郑大木等来拜见朱由崧,汇报战况。
朱由崧高兴得合不拢嘴,盛赞了这些战将几句,特别李全和柳春红这次立下首功,他们二人带五百敢队死泅渡大江破坏了清军的炮台,才使强渡长江成功。
朱由崧让这五百敢死队集合,李全、柳春红作为头目在队队伍前面,一个个昂首肃然。
出发前他们是五百人,但现在没那么多了,经过半夜泅渡,然后捣毁炮台与清军激战,也伤亡了上百人,现在只剩下三百九十六人,朱由崧拍拍他们的肩头,称赞他们是水师脊梁,包括李全和柳春红在内,全部记首功,赏银百两,加俸半年,对战死的一百零四位英烈在江边立碑,朱由崧亲笔题词,并传旨重金抚恤其家属。
李全和柳春红等四百名将士跪倒谢恩,感激涕零之声一片……
(本章完)
第285章 好好干,朕看好你()
现在江边的明军连一千多名水师算上,共六万六千人马,算上德安的三千守军和鄱阳湖畔的一千水师,朱由崧在江岸这边共聚集了七万人马。
同时也这说明,朱由崧在南线鄱阳湖战场和北线的渡江之战,共伤亡了一万四千多人,这个伤亡数目不算小,但却打垮了清军及汉奸三十多万大军,歼敌不下二十万,相比之下这种伤亡简直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六万多人马攻取坚城九江,朱由崧感到兵力有些不足。
好在湖口城中还有两万人马,由罗岱和道兴统领,朱有崧的人马已经过了天堑,湖口的战略地位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大后方,不需要那么多人马了,这一战下来,朱由崧各营人马伤员减员也需要补给,因此朱由崧立即传旨,湖口城只留下五千守军,让一名总兵负责,其余的一万五千人马全部调过大江听用。
另外留守德安三千人马不动,将贺兆雄屯驻在鄱阳河岸的一千名水师调过来,让他们沿江而上,双方水师兵合一处也有两千人,水师营兵力不足,但补给水师只能等彻底消灭了左梦庚这路人马之后再说了,不过两千水师虽少,但基本上能够应付接下来的水战了,因为这股清军的水师和炮营已经被消灭了。
现在朱由崧江边的六七万人马忙得不亦乐乎,一部分人在江边安营下寨。一部分军队正在清扫战场,救治伤号,掩埋死尸,打理江中的残船,能用的修葺一下继续交水师使用,不能用的也打捞出来重新改装,实在没有价值的交火头营烧火造饭。
贺兆雄和郑彩率领的水师营这次大战虽然伤亡较重,但现在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不只是因为他们打了胜仗,立下赫赫战功,被朱由崧盛赞,还因为他们现在增添设备了。
此战从清军手里得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