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

第299章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第299章

小说: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械靡黄蝗簧

    王娡皇后穿着一袭合身的红色长裙,显得格外精神。皇上看了,嘉许说:“皇后这么打扮,显得更加年轻,更加漂亮。”

    王娡谦虚地说:“与后宫那些如云如雨的美女相比,贱妾显得略微逊色。”随后,她眼圈一红说:“不过呢,今天是个好日子,刘舜被皇上封为常山王,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喜事,妹妹儿姁假如活着的话,心里一定很高兴。为了她们母子,贱妾不得不稍加修饰。”

    “是啊。”想起王儿姁,皇上一片深情:“儿姁温柔、贤惠、美丽,为朕生了四个儿子:刘越,刘寄,刘乘,刘舜。只可惜她寿命不长,在生下刘舜没多久,便撒手尘寰,也真难为你这个当姐姐的,把他们一个个拉扯成人,先后被封为广川王、胶东王、清河王和常山王。”

    “儿姁九泉之下倘若有灵,该瞑目了。”提到妹妹儿姁,王娡叹息不已,为她不能享受当前美好的生活而感到遗憾。

    正当皇上与皇后相互感叹的时候,太子刘彻与刚刚被封为常山王的刘舜拉着手,走进绮兰殿,在他们的身后,是留着稀稀疏疏黑胡须的韩婴。

    刘舜虽被封为常山王,但年龄尚幼,只有七岁,还是个不太懂事的孩子,他看到皇上与大姨王娡,撒娇说:“父皇,儿臣明天要到自己的封国,再不与太子哥玩,就没有机会了。”

    “马上要当国王,不能再贪玩。”皇上用教训的口气说:“你文帝爷被封为代王,也不过你这个年龄,你应该以文帝爷为榜样,仁慈爱民,励精图治,把常山国治理得井然有序。”

    王娡嗔怪道:“孩子马上要离开京城,陛下该说几句暖心暖肠的话,一见面总是板着一张脸,什么治国呀,什么爱民呀,三句不离本行。”

    太子刘彻聪明地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游玩的时候游玩,该治理国家的时候治理国家,读书与游玩、治理国家三不误。父皇,儿臣说得对吗?”

    皇上抚摸两个儿子的头顶,心中充满自豪的感觉,笑呵呵地说:“太子说得有理。”

    韩婴站在旁边,腼腆不语。皇上满意地看他一眼,扭头问春陀:“御膳房准备得如何?”

    春陀俯首回答:“陛下,御膳房已准备妥当,恭请皇上、皇后、太子、常山王和韩婴太傅入席。”

    “韩太傅,请入席吧。”皇上一伸手,做了一个邀请的姿势。

    “陛下请。”韩婴不敢大样,执意礼让皇上。

    彼此哈哈一笑,然后皇上、皇后、太子刘彻、常山王刘舜和常山国太傅韩婴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御膳房,各自落座。

    皇上亲自把盏,为韩婴敬酒:“韩太傅,此去常山国,刘舜交给卿。卿满腹经纶,要多开导刘舜,悉心辅佐他。”

    韩婴接过皇上的敬酒,顿时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心情无比激动地说:“陛下,臣一介博士,别无他能,只是书读得好而已。没想到陛下把臣派到常山国,忝置太傅之位,臣肝脑涂地,不足报陛下万一。臣一定按照圣人之道,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毫无保留传授给常山王,让他做一个贤明的国王,以尽臣的忠心。”表明心迹后,一饮而尽。

    王娡端起酒爵,对韩婴笑盈盈说:“刘舜从小没了娘,卿要多关照他。”

    “皇后六七年如一日照顾刘舜,真的很不容易,臣此去常山国,不仅要辅佐他当好一个诸侯,而且要照顾好他平时的饮食起居,从点点滴滴做起。”韩婴本来是一个不爱喝酒的人,一爵酒落肚,脸色开始微微发红,但皇后敬的酒,盛情难却,只好接过酒爵,喝下肚去。

    “韩太傅吃菜。”敬了韩婴两爵酒,皇上笑容可掬,看着韩婴拿起筷箸,操起几片菜,送进嘴里,有滋有味咀嚼。

    吃了几口菜,皇上拉过刘舜,让他端起酒爵,为韩婴敬酒。刘舜执礼甚恭,说话恳挚:“太傅在上,刘舜这厢有礼,本王一心一意敬太傅一樽酒,此去常山国,全仗太傅辅佐。太傅满肚子学问,望平时不吝赐教。”

    韩婴坦直地说:“只要大王常怀仁慈爱民之心,常怀为常山国百姓谋福祉之心,相信常山国在大王的治理下,一定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说过,接过酒爵,咕咚一声,喝进肚里。

    刚放下酒爵,太子刘彻端着酒爵,来至韩婴的眼前敬酒。太子今年十二岁,个头长高了,一表人才。他诚心诚意地说:“本宫敬重韩太傅的学问,此去常山国,正好一展胸襟。”

    “臣不胜酒力矣。”韩婴看着太子手中的酒爵,犹豫片刻,接了过来,对皇上说:“太子天赋极高,喜欢读书,广泛涉猎,悟性极强,此乃大汉朝之幸。为了大汉朝未来的昌盛,臣干了这樽酒。”说罢,仰起脖子,把酒喝进肚里,然后趁着酒兴,给皇上建议:“臣斗胆建议:让太子平时跟随陛下,参与政事处理,增加历练,不知可否?”

    “增加历练?”皇上听了韩婴的建议,略微沉吟,旋即两眼放光,满口赞同:“卿议甚好。”然后看着脸色通红的韩婴,戏谑说:“卿提了这么好一个建议,再喝一樽酒可否?”

    韩婴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憨态可掬地说:“陛下,饶了臣吧,再喝下去,臣要醉啦。”

    皇上与皇后王娡对视,皇后王娡微微颔首,皇上笑着说:“卿不要太紧张,随意点好,随意点好。”

    于是,御膳房气氛活跃轻松,韩婴本来一颗比较紧张的心,扑通一声,落进肚里。他们边吃,边喝,边聊,倍极融洽。

    翌晨,刘舜登上车,即将启程,皇上与王娡坐上他的车子,为他送行。王娡像母亲一样,对他千叮咛,万嘱咐:“到常山国与在皇宫不一样,什么事都要操心,你要多长几个心眼。”

    “姨,自从娘死后,你就像娘一样,对我们哥四个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此去常山国,我一定不辜负父皇和你的殷切希望,夙兴夜寐,勤政爱民,把常山国治理好,来报答你的恩情。”刘舜即将离开京城,离开与他相依为命的姨母和父皇,离开与他朝夕相处的太子刘彻,到一个陌生的遥远的地方,心中不禁无限感慨。

    皇上叮嘱道:“到常山国,要紧紧依靠韩婴和群臣,不要荒怠政事,不要扰民害民,有什么重大事宜,及时向朝廷禀报。”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刘舜满口答应。

    车子辚辚驶出城外,皇上与皇后走下车来,与刘舜挥手告别,直到看不见他的车影,方才返回皇宫。

第364章 培养太子() 
在韩婴提出增加太子历练建议之前,皇上即有此考虑。皇上对太子刘彻的培养,着重抓了两个方面:一是选择良辅,对太子进行良好教育,二是增加太子平时处理政事的机会。

    在长期的政治生涯中,皇上阅人无数,对每个大臣脾气、性格、才能比较了解,形成一套独到的用人办法和经验。在挑选辅佐太子人选上,他挑选中尉卫绾为太子太傅,兰陵人王臧为太子少傅,陈人郑当时、北地著名将军公孙浑邪的儿子公孙贺为太子舍人,濮阳人汲黯、司马安为太子洗马。

    卫绾忠诚谨慎,为人敦厚,行事低调,不事张扬。文帝驾崩时,曾极口赞扬卫绾,嘱咐皇上重用他。皇上通过长期的观察、考验和了解,觉得把太子交给他辅佐,绝对不会出现赵高式的奸臣,可谓万无一失,因而把他从中尉提拔为太子太傅,成为太子刘彻的首辅。

    兰陵人王臧精通儒学诗经,学问造诣颇深,对喜欢儒学的太子刘彻来说,不啻雪中送炭。

    汲黯字长孺,祖辈是战国时期卫国君主的宠臣,他的父亲是一位官秩两千石的高官,他为人忠诚刚直,做事干练直接,从不拐弯绕角,虚假粉饰,阿谀逢迎,让太子既害怕,又敬重,他的这种脾气至死不渝。

    郑当时是淮阳人,学黄老之言,喜爱清静,曾参加平定七国叛乱战争,是一位怀有侠骨义胆的官员,在梁国将军张羽处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奋勇相救,在梁、楚一带名气很大。

    公孙贺是将军公孙浑邪的儿子,喜欢军事,血液里流淌着少数民族的因子,与郑当时同时被任命为太子舍人,是太子属官中比较低级的官员。

    皇上对辅佐太子官员的挑选可谓百里挑一,优中选优,既注重品德,也考虑到才能。在太子刘彻的身边,很快聚集一大批有品行、有胆识和有才能之士,这与皇上的大力延揽是分不开的。

    这些人才殚精竭虑,一心一意辅佐太子。太子刘彻本来天资聪颖,在他们的辅佐下,进步更快。

    太子刘彻喜欢读书,四岁被封为胶东王,七岁被立为太子,弓高侯韩颓当的孙子韩嫣陪伴他读书。他喜欢阅读古代圣贤、帝王和伟人的事迹,且记忆惊人,过目不忘,背诵伏羲以来龙图龟册数万言,无一字遗落,无一字谬误。因为汉朝的开国者和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黄老学说成为国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皇上、太子、诸王侯、外戚以及大臣们不得不读黄帝、老子等书籍,尊崇黄老学说。

    太子领悟力强,聪明过人,深得黄老学说要义,并能融会贯通,旁征博引,把深奥的理论变成浅显的道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在与祖母谈论黄老学说的时候,太子尤为用心,总是有意或无意迎合窦太后的心思:“老祖母,孙儿以为黄老学说归纳起来就是八个字: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一句话把窦太后说得眉开眼笑,欣喜之余,她惊讶地说:“太子,你小小年纪,是如何得出这八个字呢?”

    太子有板有眼地说:“孙儿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自然而然就得出结论。想我大汉朝开国之后,以黄老学说为治国纲要,特别从文帝爷统治时期开始,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国家取得丰硕的发展成果,这说明黄老学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非常符合国情民意。”

    窦太后高兴地说:“太子果然聪明,对黄老精髓的领悟超过皇上。”

    “老祖母,你老人家对孙儿过奖。”太子年纪虽小,但说话举止犹如大人一样成熟。

    刘彻的回答让窦太后看到大汉朝未来的希望,她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地说:“孙儿要牢记,用黄老学说治理国家,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千万不能像辕固生那些儒生,拿着孔子、孟子、荀子的异端学说,到处兜售,荧惑皇上,无事生非。”

    刘彻迫于太后的威力,不得不喜欢黄老学说,其实在他的骨子里,他更喜欢儒学,包括那位认死理的儒生辕固生。他认为辕固生的才华、学问和气节在当时都是一流的,他从内心非常钦佩。现在当着窦太后的面,如果说实话,岂不是自找苦吃,为了不触霉头,不惹她生气,只好与她虚与委蛇。聪明的他眨一下眼睛,口是心非地说:“孙儿铭记于心,请老祖母放心。”

    而当刘彻回到思贤苑时,一股喜欢儒学的劲头马上涌入心怀,取出儒家经典,如饥似渴朗读,喜悦之情,溢于眉宇之间。在喜欢儒学的基础上,他还喜欢法学、文学和兵学。

    司马法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优秀的、著名的兵书,相传由司马穰苴所写,它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军事各个方面,包括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