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杨康的幸福生活 >

第181章

杨康的幸福生活-第181章

小说: 杨康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雕阿兰城又被后世称为帐篷城,这是漠北草原上建立的第一座城市,是蒙人从居无定所的游牧文明向安定的农耕文明转变的重要标志。

当初耶律楚材想完全按照中原的城市模板来设计曲雕阿兰城,也就是建造阁楼殿宇,然而想让蒙古人一下子从蒙古包搬到深深的庭院内,彻底适应中原的生活方式显然不太现实,于是除了一些公共设施具有中原建筑的特色外,蒙古人仍旧住在帐篷里,整个曲雕阿兰城便是由无数座帐篷构成的奇特城市。

郭靖在蒙古绝对属于贵族阶层,不去说他和拖雷哲别的亲密关系,光是他杀掉术赤和西征的功劳就够分封领地了,他不仅在贵族区有住处,还有自己的领地,过着贵族领主的生活,如果能够成为驸马,即使是封王都有可能。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前途光明的少年,然而一旦背叛蒙古,在宋国除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武林盟主和一个还没有到手的丐帮帮主外,什么都没有,而且无论是武林盟主还是丐帮帮主都是吃力不讨好的职位。

杨康来救李萍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断绝郭靖的后路,一旦蒙古人发现李萍失踪,他们就会联想到郭靖的背叛,到那时郭靖想回蒙古都不可能,只能一辈子为宋国效力了。

皇帝陛下白天查探好情况,晚上潜入蒙古贵族的生活区,按照郭靖的交代找到了李萍居住的帐篷,他进入其中却没有发现李萍的踪影,他并不知道自从蒙古和宋国开战之后,李萍在曲雕阿兰城的日子并不好过。

蒙古人对于战争一向狂热,特别是在窝阔台灭掉金国后,他们便叫嚣着继续南下灭掉宋国,作为宋国人的李萍难免会反驳几句,就这样造成了分歧,周围的蒙古人虽说没有打击报复李萍,但却疏远开来。

此时李萍正和蒙古公主华筝住在一起,拖雷和明国的战争让华筝不得不又回到曲雕阿兰城,作为曾经宋国皇帝的妃子,华筝在这座城市里同样受到有形和无形的排斥,华筝和李萍两人互相安慰着。

杨康打探清楚这些之后只得去找华筝的帐篷,来到帐篷外让他颇感为难,不是因为外边有军士驻守,而是如何面对华筝,思来想去,他还是引开外边的军士,悄悄潜入了帐篷内,看着正在睡着的华筝和李萍。

“谁!”华筝睡得不沉,感觉到异样惊醒过来。

杨康上前趁她还没有彻底醒来前打晕了她,然后叫醒李萍低声把眼下的形势说了出来,黑暗中李萍看不到杨康的面容,但郭靖给的信物她却是认识的,正是她从萨满法师那里请来的平安符,自幼便带在郭靖身边保佑平安。

两人约定第二天在城外会合,就此离开蒙古。

若是此时趁夜带走李萍,杨康怕一旦被发现会被蒙军追击,他倒是不怕,可万一李萍有个三长两短那麻烦就大了,还是到曲雕阿兰城外会合更为保险。

这一夜,李萍辗转反侧,无法安眠,自从十八年前逃亡到蒙古,她无数次梦见江南的杨柳、桃花、燕子、金鱼……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杨柳桃花在她心中慢慢淡去,她习惯了漠北的胡杨和烈风,习惯了苍鹰和牛羊。

终究要回去了么?

她在心中暗自叹息着。

第二日,李萍和华筝告辞,回到自己的住处,按照杨康的吩咐,她没有收拾行囊,只是把郭啸天的灵位带在了身上,她一身轻松的朝着曲雕阿兰城外走去,她像往常一样和周围的邻居打着招呼。

这段时日,邻人们因为战争的关系有意疏远了李萍,然而十八年的相处毕竟有着感情,看到李萍的微笑,大家露出善意的笑容,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到这位来自遥远宋国的妇人了。

李萍一路走一路看着,要把这里的一切印在记忆里,也许等回到江南后她的梦中便会出现这些情景,不过或许过几年之后她又会忘掉这些,人生可不就是这样,总是在不断遗忘中继续向前。

在她即将走出曲雕阿兰城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这是她在漠北的最后一个春天了。

华筝送走了郭大婶,正想按照惯例做祷告,却隐约记起昨晚的一个梦,有人闯入了她的帐篷,她不确定那是梦境还是真实,而原本住的好好的郭大婶突然要回去,事情有些奇怪,于是她便想去问问郭大婶。

当华筝来到李萍住处的时候没有找到李萍的身影,问了邻人后知道李萍朝着城外去了,她便追了上去,一直追到城外,远远看到李萍正在和一个陌生的蒙古男子攀谈,他们身边还停着一辆马车。

那男子把李萍送上马车,转头时无意发现了远处的华筝,两人就这样对视起来。

第九章 转折点

曲雕阿兰城外,杨康看到华筝的时候不由得心头一惊,这是被发现了么?接着才察觉只有华筝一人,想必是跟踪李萍而来,只是如此一来,他们的行踪就此暴露了,他看着华筝朝这边走来,在心中思考着对策。

打晕带走么?

带走李萍和带走华筝有着本质的区别,蒙古人可能不会在意李萍,但公主失踪一定会追查下去的,会给这次的营救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但眼下又不能放任华筝离开,谁也不能预料她回去后会不会把这件事告诉蒙古人。

“郭大婶?”华筝走到近前,关切的呼唤道。

李萍从马车里探出头,露出诧异的神情,只得和华筝交谈。

杨康却不想再浪费时间了,华筝是这座城市的名人,很容易引起关注,时间拖得越久越是危险,他趁着李萍找理由应付华筝的时候突然出手,把蒙古公主拖进车厢里,然后打马扬鞭,离开这座蒙古都城。

回去的路线早已安排好了,他带来的手下会在后面查探蒙古人的动向,一旦有蒙古大军追击便寻找机会制造混乱,转移蒙古人的视线,这算得上一次成功的营救,除了多出了一位蒙古公主。

一路疾驰,夜幕降临,马车停在茫茫草原之上。

杨康取出准备好的吃食和清水,华筝早已清醒过来,李萍和她说了离开漠北的原因,蒙古公主心中黯然,连郭靖和郭大婶也要离开了,她和郭靖自幼相识,幼年时因为救她致使郭靖的六位师傅死去,华筝一直觉得歉疚。

自那以后,郭靖便苦练武功,还和一群丐帮弟子在一起,和华筝玩闹的时间少了许多,之后便是无休止的战争,蒙古的崛起正是建立在不断的杀戮和扩张之上,拖雷和郭靖热衷于战争,而华筝则呆在母亲身边。

拖雷曾说过让她嫁给郭靖,可随后窝阔台把她嫁到了宋国,华筝看过史嵩之写的那本小册子,知道了宋国皇帝正是完颜康,这时她才明白为何在宋国皇宫中从未见过那位皇帝陛下,完颜康是在有意的躲着她。

蒙古公主并不知道在离她不远处那个吃着干粮的蒙古男子正是完颜康,杨康让李萍不要泄露他的身份,只说是一个奉命救人的路人甲好了,他既不说话,也不和华筝接触,以免被华筝认破。

李萍望着这对男女,不由得叹了口气,所谓造化弄人,大抵如此。

既然已经出来,华筝不想再回曲雕阿兰城了,她想去西域拖雷的封地,杨康觉得顺路便没有反对,此时中原正在混战,西域同样在打仗,从拖雷领地经过是最为稳妥的路线,就这样,他们继续上路。

数日后,三人进入西域的地界,把华筝安然送到了拖雷治下的城池。

杨康望着华筝渐行渐远的背影,转身离去,命运让他们相遇,又再次分离。

与此同时,蒙古大军已然攻到了襄阳城下,由于郭靖数次泄露军情导致宋军连番惨败,从开封城一路撤退,最终退守襄阳,襄阳城是宋国防御北方的门户,一旦襄阳失守,蒙古大军便能长驱直入,侵入宋国腹地。

襄阳城易守难攻,宋军在襄阳城经营多年,守城是宋军的强项,蒙古大军攻了半个月依旧没有进展,窝阔台不由得想起了郭靖,事实证明,郭靖提供的情报非常准确,让宋军损失惨重,是值得相信的。

若是郭靖在城内里应外合,打开襄阳城门,何愁大事不成?然而郭靖已有好些日子没有联系了,莫非被宋军发现了么?窝阔台开始担心起来。

这正是孟宗政的策略,他用整座襄阳城做诱饵来引诱窝阔台,宋国损失了数万大军让郭靖初步取得了窝阔台的信任,但若是此时便去诱敌很容易引起怀疑,只有等到蒙古大军久攻不下,心浮气躁之时才有可能成功。

宋军在襄阳城坚持的越久,窝阔台越是需要郭靖的帮助。

襄阳城的攻守大战持续着,蒙古大汗急于建功立业,踏平江南,一统天下,可这座襄阳城正挡在他前进的道路上,金轮法王和公孙止曾闯入襄阳城,不过被宋国的武林高手阻拦下来,其中包括全真掌教尹志平和周伯通。

正在窝阔台焦虑的时刻,郭靖出现了,他拉拢了一批丐帮弟子伺机打开城门放蒙古大军攻入襄阳城,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做这件事,窝阔台和郭靖商议决定三日后发动总攻,一举破城。

“大汗,微臣与孟将军颇为熟识,此人胆略过人,勇猛精进,然而这些时日的战事不似孟将军的作风,此事或有蹊跷。”史嵩之劝阻道。

“那依你之见呢?”窝阔台垂问道。

“不若分兵。”史嵩之建议道,“可先遣三万大军入城试探,若没有埋伏再遣其余大军攻入其中,如此可无忧矣。”

窝阔台想了想觉得有理就采纳了,不过为了保险,他派出了五万大军,毕竟这种机会只有一次,浪费了实在可惜。

三日后的夜晚,襄阳城内突然传出了厮杀之声,接着一簇烟火升上了空中,襄阳城的城门被丐帮弟子打开,机不可失,早已准备就绪的蒙古大军冲进了襄阳城,他们一路冲杀过去,正准备烧杀抢掠的时候却从马上跌落。

襄阳城的道路上早已放置了绊马索和挖了陷坑,无数利箭从周边的房屋上射了下来,强大的蒙古铁骑在城内狭小的空间内无用武之地,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冲锋,战马的嘶鸣和蒙古军士的嚎叫响彻了夜空。

襄阳城的大门缓缓关上,把五万蒙古大军困在城中。

窝阔台知道中了埋伏,命令城外的大军连夜攻城要把城内的军士救出来,孟宗政早已做好防御的准备,这一战从天黑打到天亮,直到城内的惨叫声完全停息下来,窝阔台明白那五万将士再也回不来了。

这一夜是此次战争的转折点。

蒙古大汗心中愤恨,下令除去郭靖在蒙古的所有官职,以叛国罪论处,把郭靖的母亲处死为五万蒙古将士复仇,他还不知道此时杨康和李萍已经进入了宋国的境地,正在向着临安府进发。

第十章 改朝换代

面对五万将士的死亡,窝阔台只有背水一战了,他不能如此退回蒙古,即便有着灭掉金国的功绩也不足以抵消这五万将士的性命,那些蒙古宗王定然会拿这件事大肆攻击,他甚至怀疑郭靖是不是拖雷派过来故意陷害他的。

蒙古大汗以为死去将士复仇为由下达了屠城的命令,复仇和杀戮激起了蒙古大军疯狂的战意,襄阳城的战事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孟宗政别无他法,只有坚守一途,他知道这是最后的疯狂,只要坚持下去,蒙古人的士气总有跌落的一天。

孟宗政还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蒙古大军远攻中原,所有物资皆是依靠就地劫掠而来,这是以战养战的策略,只要把襄阳城周边的粮食全部毁掉,让蒙古人抢无可抢,迟早会离开襄阳,只是如此以来,那些难民也会被活活饿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