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朝旧事 >

第37章

汉朝旧事-第37章

小说: 汉朝旧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姬心绪万千,最后看了一眼正喝着闷酒的项羽,眼含依依不舍之情,她靠近悬挂在墙壁上的剑鞘,迅速地抽出宝剑,在自己的玉脖上轻轻一抹,顿时,鲜血像散开的樱花般洒落下来。

    项羽大惊失色,正要去救,可还是慢了一步,项羽抱住她,哭道:爱妃,爱妃,你怎么这么傻,怎么这么傻?

    虞姬用最后的力气,摸了摸项羽英气勃发的脸,恋恋不舍,她微笑道:爱。。爱。。。郎,来。。。生。。。生。。。再聚!

    说完,手臂就垂了下去。

    项羽紧拥着虞姬的遗体,大声的哭号着,其声之悲,令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营外将士听着项王的哭声,纷纷跪倒在营帐前,痛苦流涕。

    也不知哭了多久,更鼓声响起,项羽哭累了,他抱起虞姬,缓步出到帐外,就地将虞姬安葬。

    一代美人就这样香消玉殒,后人将虞美人作为词牌名,纪念她的忠贞。

    项羽在虞姬的墓前久久伫立,此时,他的心早已随虞姬而去。

    寒风凛冽,吹痛着他的心,更吹痛着楚军将士们的心。

    项羽看着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将士,心中感慨不已,他知道自己还不能死,他要把这些忠心不二的将士带出包围圈,否则,他也不能原谅自己。

    于是,趁着旭日的光芒,项羽收起眼泪,举剑高呼道:将士们,虽然我们兵败,但是我们一定会冲出重围,回到彭城,重振我大楚赫赫声威。

    杀出重围,重振雄威!杀出重围,重振雄威!八百楚军将士呼声震天。

    于是项羽率众人往南逃出重围,渡过淮河,到达阴陵,见有左右两条路,便下马询问正在田间劳作的农夫。

    农夫认出他是残暴的楚霸王,心中怨恨,故意给他指错道,项羽顺道疾驰而去,不久被湖泽挡住去路。

    项羽大呼上当,只能原路返回,正好碰到灌婴带领的五千追兵,一阵交火,项羽杀出一条血路,甩开追兵,到达东城,回头一看,只剩下二十八骑。

    这个时候,只听战鼓声传来,汉军从四面八方涌过来,项羽站在山头,感慨道:自从寡人起兵以来,八年了,大战七十余次,从来没有败过,称霸天下。而现在困在这里,此天要亡我,非战之罪啊。寡人自决一死,愿与你们再一战,定要三战三胜,为你们打开生路。斩将夺旗,让你们知道寡人善战,今天是天要亡我,非战之罪啊!以后不要怪寡人!

    项羽将二十八骑分为四队,等待汉军前来。

    项羽见一个汉将领兵冲上山头,他对其余人说道:寡人先杀掉此将。

    项羽又命令部下从四面驰到东山下分三处驻扎,等待会合。项羽呼号着冲进围过来的汉军,直取汉将,那汉将一不小心,被项羽刺中,一命呜呼。

    项羽杀了一阵,汉军人仰马翻,根本无人能挡。

    但此时,汉军却越围越多,项羽在山头来来回回杀了九趟,杀得那些汉兵鬼哭狼嚎。

    这座山后来叫做九头山,也叫四溃山。

    项羽与诸将士在东山下会合,说道:如何?诸将士拜道:如大王言!

    项羽脱围而去,到了乌江,正值乌江亭长在江边泊船。

    乌江亭长见是项王,说道:江东虽小,地方千里,足以称王,这里只有臣的船只,希望大王急渡。

    项羽却一脸轻松地笑道:天要亡我,何必渡河!况且当初寡人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今天无一生还,就算江东父老,怜惜我,再肯奉我为王,寡人又有何脸面见他们?

    虞姬走了,他的心早已死了,只是顾忌那八百将士的性命,才继续奋战下去。

    他是个本色英雄,他豪情万丈,英勇无敌,爱护士卒,他兵败垓下,他觉得自己真的很对不起楚军将士。

    这时,后面一阵喧哗,汉军蜂拥而至。乌江亭长再三催促,项羽感慨道:您是忠厚长者,您的厚情寡人无以为报,这乌骓马就赐给你吧,您带它渡河便是!

    乌江亭长知道多说无益,于是便牵马上船,乌骓马望着项羽,长嘶不已。项羽命令将士下马,与汉军短兵相接。

    汉军围了过来,项羽暴喝一声,冲了上去,一阵砍杀,杀死数百汉军士卒,但毕竟寡不敌众,身上也受了十余处伤。

    突然;项羽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项羽问道:你是我的故人吗?

    汉司马吕童见了项羽,对边上的中郎骑王翳说道:他就是项王。

    项羽仰天长啸,笑道:寡人听说汉用千金,邑万户换我的人头,今天就成全你吧。

    说罢,举剑自刎,倒下的一刹那,他彷佛看到叔父,亚父,龙且,虞姬,还有千千万万战死的将士在对他微笑,向他招手。

    虞姬,寡人来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项羽的身躯重重地倒了下去,在江中的乌骓马突然也是长啸一声,向湖中一跃。冰冷湍急的乌江水中,只留下乌江亭长的一声叹息。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声。

    ……辛弃疾《虞美人》

    结束了,真的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

    项羽的英雄气概,虞姬的温柔坚贞,世世代代让人怀念,他们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伴随着项羽的倒下,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旧的时代已经结束,新的时代就要来临。

第47章 项羽后记() 
项羽死后,鲁地一直不降。

    刘邦亲自引兵到达鲁地,出示项羽的头颅,鲁地父老才开门迎降。

    至此,四海归一,江山一统。

    刘邦想着八年来的日日夜夜,想到自己曾经的兄弟,后来的敌人………项羽,不禁悲从中来,下令将项羽尸首缝合,成立项羽治丧委员会,并以盛大的葬礼给他下葬,谥号鲁公。

    刘邦在其葬礼上痛哭流涕,悲感动天。

    长歌当哭,哀乐低回。

    伟大的秦王朝的埋葬者,封建贵族的优秀革命者,西楚霸王项羽,以其英勇无畏,不怕牺牲,不辞辛苦的革命意志,沉重打击了秦王朝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他从小志比天高,勇猛过人,本性率真,年轻时便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反抗暴秦农民起义道路。当革命危难之际,他力挽狂澜,以一己之力扶革命大厦于将倾,尽管他犯过很多错,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然而,在革命胜利之后,他骄傲自满,封赏不均,穷奢极欲,刚愎自用,残暴不仁,迷恋权威,不听谏阻,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享年三十一岁。

    下面是挽联:

    向天高呼破釜沉舟方显英雄本色

    与民同奋披肝沥胆犹在乌江难回

    一代英雄就此离去!

    死者长矣已,生者还要活!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汉高祖五年),刘邦在定陶城边的汜水北岸称帝,国号汉!

    题外话:

    下一卷将介绍后高祖时代,惠帝,吕后时代。

    由于腾讯字数太少不能发,所以发一段题外话:

    本书本着力出精品,不出废品,以史为纲,以史为鉴,尊重史实,合理想象,这在历史作品中是允许的,史记不仅是史学,也是文学,因为其中也有很多司马迁的个人情感,想象在里面,比如赵高与李斯合谋这一段,这种机密大事,两个人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的,当事人也不会透露出来,所以可以推定司马迁公也是推断或者叫想象出来的。历史分析方法不在于追求历史人物一字一句都照本记载,你想想刘邦经常破口大骂,满嘴粗话脏话,那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说在读史记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沛公骂曰,汉王骂曰,高祖骂曰,而骂出来的话却是那么的文雅,事实上,这是作者修饰过的,并非原话。所以大家在读史学著作的同时,不应当苛求原话翻译,而应当看主要史实对不对,人物会不会受到扭曲即可。

    你认为本部分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你认为还有那些描写不到位的地方?

第48章 起点() 
战火在一片哀乐中正式结束。

    刘邦以一介布衣登上帝位历时八年时间。这八年时光里,战火纷飞,盗贼横行,饿殍遍地,无数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中灰飞烟灭,无数家庭在这场惨烈的战争硝烟中家破人亡。

    秦末战争,比以往任何诸侯国的战争都要更猛更惨。春秋战国时候的战争,称其量是贵族与贵族间的战争,而秦末战争,秦国百姓几乎无一幸免的被卷入其中。

    在给这次起义盖棺论定的时候,往往会在第一次后面加上个大规模,全称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要知道战争的规模效应有多严重,有个很直观的办法……计算人口。

    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史记》

    意思就是说,大城池全被破坏,户口数只有战前的十分之二三。秦始皇后期人口在一千五百万以上,经过秦末战乱,楚汉之争,只剩下五六百万人。

    八年时间,人口锐减近一千万,如果算上正常的出生率,这个数字还可以翻个倍,可见战争规模之巨。

    此时此刻,城市与农村,都被打回废墟的原形,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交通靠走,说话靠吼。

    面对满目疮痍,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一直以‘及时享乐’为生活宗旨的刘邦也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作为当时最成功的男人,他深知,虽然不用天天滚在刀尖上过日子,但并不意味着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如果出点岔子,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胡亥,第二个项羽。

    他之所以能打败强大的对手,在群雄并立的时代存活下来,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他没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他也没有深厚的家族背景,但他有着敏锐的政治天赋。夸张点说,他只需用鼻子嗅嗅,就能嗅出弥漫在空气中的政治气味。

    为了以后能高枕无忧,为了以后能安心享乐,他开始耍弄起高超的政治手腕来,当然,他不会想到,直到死,高枕无忧也只是梦想而已。

    在给楚霸王哭完灵后,刘邦下令项氏宗族一律免罪,而且给他们封地,给他们爵位,目的就是稳住他们,让他们别惹事。当时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弟兄还没封爵,反倒投降的人先受封,一般的领导没有这个魄力。

    他深知这些人的心理,不久前,天下还是项家人的天下,这帮人咋呼惯了,一不小心失势,心理最不平衡,一旦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弄出火花。

    项羽就是因为吝惜封赏,最终走向了灭亡的道路,但刘邦毕竟比项羽高明,他在谈笑间就化解了威胁。

    天下初定。

    跟着刘邦混的这些人,一夜之间,成为开国功臣,每个人的头上都散发着伟大的光环,几经生死,他们不再是贩夫走卒,不再是市井俗人,他们成了新贵族新地主,成了老百姓顶礼膜拜的英雄人物。

    老百姓顶礼膜拜不要紧,毕竟是成功人士,受人膜拜很正常。可让刘邦感到不安的是,这些被老百姓顶礼膜拜的功臣宿将却在膜拜其中的一个人。

    他不是张良,不是萧何,更不是刘邦。

    这个人是韩信,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