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旧事-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表示诚意,卫右渠派出太子奉上五千匹战马及若干军粮,前往汉军营请降。
双方本着友好的心态准备着和平的仪式。
可是意外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朝鲜方面有诚意,有礼品,却因为戒心太重做错了一件事。
朝鲜在带了大量礼物的同时,还带了兵,数量也不少,有一万多,而且是全副武装。
卫山和荀彘一看这架势,这哪像来请降的,倒像来打架的。
他马上传令朝鲜太子,不得带兵前来。
朝鲜太子听到这个命令,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他下了个命令,有诈,后撤。
卫山和荀彘为戳穿朝鲜人的阴谋松了一口气。
卫山回朝复命,刘彻得知来龙去脉,大骂卫山无知,坏了他的好事,下令将此人斩首。
事已至此,刘彻发出诏令,命荀彘立即进兵,务必踏平朝鲜。
荀彘得了刘彻的死命令,因此掉头急进,朝鲜人措不及防,纷纷丢关逃命,不日又抵达朝鲜王险城。
荀彘围攻王险城西北,一轮轮的攻击却始终没有打开一个缺口。
而杨仆却是想攻攻不了,他的部下多为囚徒,经过上一次大败,士气极其低落,哪怕你拿马鞭抽,那刀砍,他们也不敢攻城。所以杨仆改变了策略,围而不打,顺便和谈。
看到杨仆的水军如此窝囊,荀彘急成了苦瓜脸。他的燕代兵虽然骁勇善战,可是面对这城高池深的王险城,也是力不从心啊。
荀彘数次催促杨仆进攻。
杨仆给的都是苦瓜脸,他的回复是我以和谈为主,你要打,我也不拦。甚至于几次杨仆嫌荀彘催战催得烦,他便答应一起出击,然而在相约出击的日子里,杨仆放了荀彘的鸽子。
荀彘很生气,杨仆这是明摆着违抗皇命,自作主张啊。
后来,荀彘见实在攻不下城,也偷偷派人入城劝降朝鲜,不过条件是得向他荀彘投降。
但朝鲜方面拒绝了,理由是他们倾向于投降杨仆。
荀彘怀疑杨仆有私通朝鲜谋反的意思,于是,也不敢随意出兵。
王险城的局势突然十分微妙,朝鲜有意投降,因为担心荀彘不干,于是不动。荀彘怀疑朝鲜与杨仆有密谋,因此也不敢动。杨仆则一直动不了。
这样的局面让长安的刘彻一头雾水。
一座城,居然能围几个月,难道他们想留在那里过年?
为了弄清楚情况,他派出济南太守公孙遂去前线了解情况。
公孙遂到达后,荀彘就对他表示,“王险城之所以拿不下来,全是因为杨仆不如期会战。”
公孙遂听信了荀彘。
他与荀彘自作聪明地定下一个套子,就等杨仆来踩。
杨仆接到钦差大臣的命令,到荀彘帐中会谈军情。杨仆前脚刚进去,公孙遂就下令将杨仆绑了。
杨仆一头雾水,想问个明白,口却被塞住了,公孙遂的意思很明白,你有话到长安跟皇上说去。
公孙遂又自作聪明地令荀彘接管杨仆军。而他则带着穿上囚服的杨仆回长安领赏去了。
公孙遂的心头是激动的,因为他为皇上立了一大功。而刘彻向来是个赏罚分明的君主,他认定赏是免不了的。
可是,他错了。
刘彻是个赏罚分明的君主不错,可是,他自有自己的赏罚标准,他的赏罚标准岂是做臣子可以窥探的。
公孙遂做的事有利战事,却不利于皇权,如果哪个使臣都敢随意处置他任命的将领,那还要他这个皇上干什么。所以,公孙遂做对了事,却必须死。
杨仆将过减功,贬为庶民。
至于朝鲜战场,既然荀彘任统帅已成事实,那就让他安心破城。
荀彘手头上有了足够的兵力,便加紧攻城。
卫右渠的压力一日甚是一日,但现在的他,彻底抛弃了投降的念头。从上一次请降来看,他认定汉朝是没有诚意的。一旦他请降,恐怕就是他的死期。
卫右渠不降,却急坏了一直坚持投降的朝鲜大臣们。
睁眼瞎也看得出来,荀彘不灭了王险城,是不会罢休的。这样打下去,城中迟早要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何必要陪着卫右渠陪葬呢?他们虽生活在外藩,本就是汉朝的子民。
所以,在围攻数月后,荀彘看到了效果,朝鲜国几个重量级的大臣投降了。
元封三年(前108年)夏,已被围了一年之久的王险城终于有了转机,卫右渠被他的大臣尼溪相参所杀,尼溪相参及其党羽出城投降。
荀彘正准备领军入城,却见城门再次关闭,城头上又立着一个满副戎装的人,此人名叫成已,是个彻头彻尾的主战派。
荀彘很愤怒,他虽然愤怒,却很理智。
他摸透了城内军民的心里,朝鲜国王新丧,如果用狂攻可能会激起他们再一次同仇敌忾的士气,所以,攻城不如攻心。
他派出了卫右渠长子卫长和另外一位大臣的儿子路最潜入城中,劝服军人百姓放弃抵抗,早日脱离苦海。
城内军民这一年过得太辛苦了,现在国王也死了,王公贵族都投降了,他们自然不会再给成已卖命。
荀彘得以看准时机,冲入城中,杀掉成已。
卫氏朝鲜,亡。
刘彻将朝鲜划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第184章 西征()
第184章西征
元封元年(前110),赵破奴被派去西征楼兰。
事件的起因是西域小国楼兰攻劫汉使,造成丝绸之路的阻塞。
赵破奴,幼时流浪匈奴,后来从军,幸运地成为霍去病司马。霍去病生前,赵破奴跟随其几次出征,屡立战功,升为鹰击将军,河西大战后因功封为从骠侯。由此可见,赵破奴是霍去病的得力干将。
此次出征楼兰,赵破奴算是戴罪立功,此前他就因犯法丢了侯爵。
有这么立功心切,而且熟悉地形,军旅经验丰富的将领为刘彻出征,刘彻是一百个放心。
果不其然,赵破奴很快就给刘彻带来了好消息。
他以扬言攻打车师迷惑楼兰,暗中却调兵遣将奇袭楼兰,一举攻灭楼兰,活捉楼兰王。破楼兰后,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向车师,车师被破。
赵破奴因此获封浞野侯,常驻西域,威慑其他不听话的西域国家。
西域获得了暂时的安宁。
刘彻明白,楼兰,车师事件绝不是个偶然的事件,他的后面还是匈奴人在捣鬼,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况且匈奴并未死。
匈奴人这些年虽然改变策略,对汉主动示好,但暗地里搞的那些动作,刘彻还是心知肚明的。现在的匈奴单于乌维虽然没有他父亲伊稚斜的赫赫武功,但是心计不错,他主动后撤,与汉示好,偶尔还杀几个汉使,来表示一下咱们的感情并非那么牢固。
乌维单于丢弃了东方大片的土地,却打起了西域诸国的主意。这一个时期,汉与匈奴的交手,集中在了外交上,刘彻希望以拉拢西域诸国进一步压制匈奴,而乌维则以背后控制西域诸国骚扰汉的边疆。
两大国的交锋,虽然没有战场上激烈,可苦了那些西域小国。
两方都不能得罪,见谁都得陪笑脸。
这个时期,西域小国墙头草,见风倒成了本能。
元封六年(前105年),乌维单于听说乌孙与汉通使,十分愤怒,准备发兵攻打乌孙。
乌维单于无非是吓唬吓唬乌孙。因为他很快就会发现,在张骞及其后继者的努力下,不光是乌孙,西域大一点的国家如大宛,月氏等都与汉通使,匈奴最强盛的时候,都不能把他们一块干掉,何况现在!
但乌孙王昆莫还是慌了,他马上遣使去长安,去的目的求婚。
七老八十的昆莫想通过婚姻关系来获得刘彻的保护,刘彻自然求之不得,他选择了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下嫁乌孙。
江都公主刘细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位出外和亲的公主。她从此忧愁满腹,以泪洗面。我们可以从刘细君的诗歌中可以看出来: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姑且不论贡献不贡献,刘细君牺牲了自己的幸福,为边境换来一时的安宁,是对是错,是残忍是应该,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刘细君是第一个如假包换的皇室正统公主,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不会是最后一个。而且我们还会看到,人的幸福与否实际上是一种态度。当你悲观的看待一切的时候,你不会有幸福。而当你乐观的时候,幸福也就随之而来。比如同样被派和亲的解忧公主,王昭君便是后者。
眼看着乌孙王与汉通婚成功,匈奴急了眼,他们思来想去,想了个办法,差点让昆莫从王座上滚下来。
匈奴人通知昆莫,我们也跟你通婚。
昆莫摄于匈奴的实力,只有接受。为了不得罪两位老大,他将江都公主立为右夫人,而匈奴宗室女为左夫人。
这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乌孙国和昆莫的处境………左右为难啊,在两国的夹缝中求生存。
元封六年(前105年),乌维单于死,他的儿子乌师庐继位,因为年纪小,人称儿单于。
儿单于年纪小,匈奴势力继续往西北方向迁徙。
汉匈两国紧张的局势再一次得以缓解。
太初元年(前104年),不得不提一件事,从这一年开始,我们农历的岁首改为了正月,沿用至今。而这个改变跟我们非常尊敬的一位人物相关,他的名字叫司马迁。后面会介绍他。
同年,八月。
西边又出事了。
这次的主角是大宛。
刘彻派人去大宛的贰师城买一些汗血宝马回来。这本是个小事,可因为马的珍贵,宛王郑重其事地召来群臣,商议此事。议来议去,宛王认为贰师城的马是大宛的宝马。况且汉朝离大宛太远,连汉朝使团出来都死伤过半风险极大,何况军队,所以汉奈何不了我们。所以宁愿得罪他们,也不能给宝马。
汉使好话说尽,希望宛王体谅一下做使臣的难处,空手而回是要掉脑袋的。可宛王这次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这引起了汉使团的极大愤怒,他们纷纷咒骂宛王,并且把出使带来的国礼金马也敲碎了,然后带着碎片回国。谁知事情被宛王得知,宛王大怒,认为受到了侮辱,于是下令汉使团回程路上的郁成王劫杀之。结果汉使被杀,财物被劫。
两国的梁子就此结下。
世界各国人民都知道,刘彻绝不是好惹的。
大宛远是远,可你惹着了他,他照样要你吃苦头。
这是刘彻的底线。
买马的使臣回来,刘彻果然雷霆大怒。
他立即唤来一个人,给了他一个封号,贰师将军,命令他即刻带兵出征。
此人名叫李广利,他是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从未上过战场。
刘彻放着赵破奴等边疆将领不用,却让毫无军旅经验的郎舅上战场,远途征战,莫不是疯了。
事实上,刘彻没疯,他有私心。
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是继王夫人后专宠于刘彻后宫的又一位美人。
李夫人的另一个哥哥宫廷乐师李延年曾经这样描述他妹妹的容貌,“北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