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8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的机器、纺织品大量出口到中国,也从中国大量进口各类产品,农矿产品不用说,中国的汽车、电器、电影也会出口到日本,1939年双方贸易额高达12亿法币。
这,可能。真不是正常现象。
宝山,美华化工工业区,世界最大的氟化工厂就建于此。
入夏以来。制冷产品热销,化工厂生产繁忙。
美华化工总裁吴蕴初正送走一批运往广西的氢氟酸,回头就听到助手提问:“吴总,推掉原来的客户,赔上一笔违约金,就为了那家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公司,不值得啊!”
“废话少说,以后广西过来的订单你亲自盯,优先供应。知道不!”
吴蕴初严肃道。
那家公司的确不起眼,但打电话给自己的人来头却吓人。吴蕴初不敢怠慢,因为这是军情局要的货。
他打听了一下。好像对方要用氢氟酸来提炼某种物质。
具体是什么,他就不知道了,他也想去西南那边看看,别看那里有些落后,工业、经济没有东南沿海发达,但各种实验室、秘密工程真不少。
上海化工厂的化工原料不仅运到广西,还运到重庆、宜昌等地。
广西,防城港美华化工厂某处新工厂,的确承担重要任务。
施士元博士是这项工程的关键人物,这次他带着他的学生、曾经跟随居里夫人学习研究的吴健雄博士,来到广西视察化工厂。
吴健雄还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读过,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还是特斯拉实验室的常客。
毫无过分地说,她是中国最好乃至世界最好的物理学家之一。
所以一回到国内,就受到重用。
当然,司徒南在背后使了力,只是当事人不知道而已。
“我参观过美国巨人实验室和巨人化工公司,没想到祖国的化工技术不比美国差。”吴健雄称赞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巨人公司和美华化学公司一直有密切的合作,双方经常互通有无,美华化学公司的高分子化学技术得到巨人公司支持,也把制冷剂技术和ddvp(敌敌畏农药)技术专利授予对方。”
施士元解释道。
吴健雄点点头,没想到双方合作那么深。
尼龙技术能改变世界,化肥和敌敌畏也能改变世界,哪个更值钱不好说,但两者都得到,赚的钱肯定更多。
跟在他们后面的还有好几位白大褂,都是造诣相当高的核物理和核化学专家,这些人是中国二十年教育的精华。
时不时地考究一下吴健雄这位海归博士,吴健雄用自己的实力让他们心服口服,应了那句话——巾帼不让须眉。
“经费问题你们不用担心,政府会拨出足够的款项,每位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待遇都得到保障,你们要谨记,这是高度保密计划,关乎国家民族未来,要做好隐姓埋名好几年时间的心理准备。
健雄,你待会就找我要你们小组的经费。”
施士元激情说道。
他们要利用本地开采的铀矿石,把铀矿石碾碎,提炼加工,得到黄饼。
然后用火车运到四川某处秘密工厂,进行下一步工序。
黄饼经过加工,萃取,提炼,得到气体的六氟化铀。
如何从气体六氟化铀分离出铀235,这是非常大的考验。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也考验这个国家的工业能力,有没有足够多的电。
总之,过程非常复杂,保密程度极高,极少人知道真相。
“老师,气体扩散法就一定行么?为何不考虑电磁分离法呢?”吴健雄参观完,忍不住问老师。女性的细腻,此刻在她身上体现出来。(。)
ps:分割章节,给章节提题目很麻烦。写完一个主题我就传上来。接下来,就以大章的形式写完吧。
第二章 南下还是北上?中华联盟!()
德国灭亡波兰后,并没有继续往东进攻苏联。
希特勒这个最反动的反/共/产/主/义分子,居然在最后关头虚晃一枪,调转枪口南下进攻法国。
欧洲局势变化之快,出乎英法的意料,此刻英国人后悔,当初不应该放纵纳粹,企图把纳粹引向苏联,祸水东引,这战略没有成功,张伯伦被希特勒耍得团团转,绥靖政策破产,张伯伦黯然下台,死硬派丘吉尔当政。
德军兵分三路,由西向东分别是,进攻荷兰比利时的b集团军群,进攻阿登森林的a集团军群,进攻马其诺防线的c集团军群。
阿登森林位于比利时、卢森堡、法国三国交界处,丘陵地形,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进攻前,德国工兵就潜入阿登森林,把进攻沿途的树木锯开一半。
表面看阿登森林树木茂密,沿途的树木只不过是伫立的多米诺骨牌,德国坦克轻易就撞倒树木,从森林中碾出通道,数十万大军源源不断地通过阿登森林,出现在法国腹地。
法国人没想到德军坦克从森林里冲出来,德军一下子出现马斯河北岸,马斯河防线非常薄弱。
古德里安指挥的第19装甲军辖3个装甲师轻易就攻占法国要塞城市——色当!
色当这个战略要害,好像一直是德国人的宝地,百年前的普法战争中,德国人在色当战役中打败法国,踏着法兰西帝国的尸体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
这次也不例外。
强渡马斯河是计划关键,德国飞机对马斯河防线狂轰滥炸,德国重炮向对岸发炮,马斯河南岸的法军几乎崩溃,古德里安没在城里休息。就命令工兵连夜塔桥,第二天一早德国坦克部队就冲过马斯河,迎面对上增援过来的一个法国步兵师。将他们击溃。
接下来,德军和法军展开一场坦克大战。结果德军大胜,古德里安根本没时间庆祝胜利,就争分夺秒行军,去抄英法联军的后路。
马斯河一役,仅有一个不满编的法国步兵集团军根本无力招架,此时法军主力不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就是在比利时,和英国人一道抗击德军b集团军群。
马斯河防线被打穿。死神的镰刀降临,无论是马奇诺防线还是比利时的法军,都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他们要输了!
后来的局势却是如此,法国兵败如山倒。
希特勒欣喜若狂,丘吉尔却要不惜一切代价挽救困在敦刻尔克港的英国远征军,实施后来大名鼎鼎的发动机计划。
(不过若是输了这场战争,发动机计划好像意义也不大了。)
一个半月,仅仅一个半月,法国就灭亡了。德军兵不血刃就开进了巴黎。
纳粹铁骑横扫欧洲,给世界各国上了一课,原来仗可以这样打的。法国人的军力并不差,装备甚至还要先进一些,输就输在观念上,他们太墨守成规了。
……
“精彩!德国人给我们诠释什么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好好地上了一节课。”
“又是一个卧薪尝胆,励志故事。”
武汉,军委会,李、白、司徒勇、邓铿、苦艾等大佬讨论欧洲的战争。不仅他们关注欧洲战场,总理府也在时刻关注。
武汉如此。东京如此,南华如此。莫斯科和华盛顿也是如此。
人们再次见识到闪电战的厉害,甚至被德军的强大吓到了——德军秒杀世界第一陆军!
德国人的胜利让军委会受到鼓舞。他们坚信他们走的道路是正确的,要求总理府同意新一轮扩军计划。
“扩军500万?不!我不答应!没那么个必要。”
宋子文一听就不干了,军方居然提出扩军500万,他很是惊讶,接着又问了一句,“要对谁开战?”
对谁开战?
答案有三个,分别是英法,苏联和日本。
对英法开战,主要是为了收回租界,欧洲爆发战争,英法无暇顾及东方,不用扩军也可以收回租界,租界是瓜熟蒂落的结果。
那么,还有谁?
日本还是苏联?
李白、司徒南这些军方将领有不同意见,海军和陆军意见也不一样,陆军要北上,海军要南下。
这战略选择不好选择,北上还是南下?
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利弊,军方和总理府没商讨出个明确结果,不过达成共识继续扩军,总理府同意把军队规模扩大到300万,改名为国防军,国家转入半战时状态,动员退役军人参加入伍,职位向女性开放。
开完会,宋子文、林一民、宋美龄、苦艾几人聚在一起,谈论局势。
宋美龄首先说话:“又让他猜对了,德国人轻易就打败法国,世界第一陆军就这样德性?”
她口中的他,自然是司徒南,开战之初,司徒南的电报就来到武汉、新唐山,他预测德国会战胜法国,欧洲局势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更本性改变,武汉和新唐山要做好准备。
宋美龄对此不信,没想到司徒南的话又应验了,好胜的她输了一场,忍不住把气撒在法国人上,口气尖酸评论法国。
苦艾不接话,心里暗暗震惊,司徒南发给他的信息中,不仅预测战争走向,还特意提到阿登森林是战役的关键。
这说明了什么?
如果司徒南不是预测能力极强,就是收集情报的能力极强,对他的话应该保持一致的态度——相信他。
苦艾没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见宋美龄看过来,他笑着摇摇头:“结果出乎意料,我们对欧洲的情报收集能力有限,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日本和苏联上。根据情报显示,日本和德国可能会签订秘密条约,日本人坐不住了。”
说完。看了看宋子文。
德国人最想结盟的还是中国,无论是进攻苏联还是进攻英法,两国都有合作空间。开战前,两国大规模军事和工业合作。国防军的很多装备都和德军类同,军中对德国态度友好。
既然德国人能做到,那么和德军同出一源,规模更大,又有战争经验的中国国防军,没理由干不成?
陆军和空军跃跃欲试,海军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东南亚英法殖民地是更合适的目标。资源丰富,作战难度低,就算不用陆空军插手,海军自己就能搞定东南亚,尤其是法属安南。
不过为了照顾军种友谊,海军希望陆军派出几个山地师、丛林师加入南下作战中。
军心可用,然而,宋子文对比并不积极,顾虑重重,军政两届没达成共识。
就经济界。军工利益集团和生活消费品利益集团也有不同声音,尽管他们一致对外,积极地向欧洲出口各类物资。商人的声音传递到致公党内,这也是宋子文并不主张立即参战的原因。
“无论南下还是北上,首先都要和南华取得共识,双方要结成更加牢靠的联盟。”林一民开口道。
宋子文点点头,发动战争,石油和橡胶,这两样东西是中国最需要的,南华正好可以提供这两样,尤其是橡胶。美华化学公司已经掌握合成橡胶技术,但从质量和成本考虑都不如进口南华橡胶划算。
“真让人头疼的选择啊!先看着办吧。看看日本人怎么动作!”
宋子文有些头疼道。
按理说,中国首先要对日本下手。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岛,但日本海军势力强大,宋子文和军方都不想和日本人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