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第620章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620章

小说: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里觉得反感,心想:为什么不干脆连官兵都向外国租借好了,说不准雇佣兵还更给力呢。

    心里是这样想,司徒南却不会说出来,同时也意识到,也是时候开始重整海军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289 武汉新政(二)() 
心不在焉,上一章搞错章节顺序,把278章写成288章,内容没错,不影响阅读。编辑太忙,要修改只能找他们,但……大家将就看吧。

    下面是正文。

    “主要还是没钱。”

    宋子文理所当然道,海军要购买大舰,那陆军还提出百万大军和建设装甲军呢。政府要社会改革,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方方面面都得要钱,实在没钱去实现什么大舰队计划。

    再说,全世界海军“放假”,各国大力消减海军,买一两条旧舰充充门面,训练军队还差不多。

    “现在陆军的人数太多了,我还准备消减军费呢。”宋子文摇摇头,想穷兵黩武得看有没有条件,现在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把百姓肚子填饱,不然下面会造反,好不容易取得的局面毁于一旦。

    “你这样想是对的,我支持你。不过,也得给别人一个念想。”司徒南笑道。

    “你是说?”宋子文好像想到了什么。嗯,他这个当家人的可不容易。

    “海军迟早要复兴的,现在我们发展钢铁、造船业就是为了将来造舰准备。这样吧,你就答应海军,在湛江港造一条战列舰,等我们有了造舰的能力后,再继续建造更多的战舰,这样好堵住他们的嘴。

    技术方面可以找德国佬,你看克虏伯把船厂都搬到新唐山就知道德国人憋了一大股劲,他们会同意的。”

    司徒南道。

    德国佬是天然的“盟友”,他们空有技术却处处受人挤兑,而快速发展的南华、中国市场给德国工业巨头的天赐良机,双方的合作应该是比较真诚的。

    “好吧!”

    宋子文爽快地点头。

    心里算了一笔账,湛江港刚从法国人那收回来,造船工业几乎空白,要从无到有建成一条战列舰,至少也得好几年,几年后,中国的状况就会大不一样了。

    江水滔滔,顺流而东。附近龟山、蛇山上,炮台居高临下,随时横锁长江。

    外舰几乎看不到了,商船越来越多,美中不足的是,江水把南北分割开来,不利于两岸交往,粤汉铁路到了武昌就停住了,自能和汉口对岸的京汉铁路隔江相望。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总不能老是靠渡船吧?”

    从汉口回来的渡船上,司徒南忍不住向宋子文抱怨道。

    “长江大桥啊?我也想!”

    宋子文无奈地摊开手,辛亥那年就有人提出修建长江大桥了,现在也有人重提,不过宋子文计划几年后再看看怎么样。

    “有哪些困难?”

    司徒南问道。

    “造价大概要一亿以上,现在政府拿不出这笔钱。国内也没有这样的技术。”

    宋子文解释道,看了司徒南一样,见司徒南有些意动,笑着撩拨道,“要不你试试?”

    “我?”

    长江大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司徒南微微一愣,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宋子文把问题推给自己。

    美国旧金山那边准备修筑跨海大桥(金门大桥),伯利恒公司积极推动此事。

    此外,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一百多年前就有本事在大江上架桥了,因此在技术上跨越这短短的长江应该没问题。

    司徒南还知道,金门大桥建造很顺利,从伯利恒公司采购的几十万吨钢材百年后还健在,将来在长江上,中国建十座八座长江大桥一点也不多。

    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至少对司徒南而言是这样,不过对宋子文他们来说,事情就更麻烦,说不准要拖十年八年呢。

    就当为中国桥梁事业立个榜样吧!

    司徒南想了一下,点头答应。“建桥没问题,不过得有回报。”

    “那是当然。只要不离谱,比什么都重要。”

    宋子文一口答应,他就知道司徒南会答应的。心道:老板就是这样,性子有点懒,很少会过问具体的事,不过,如果你要他出手,多半不会拒绝的。更重要的是,他金口一开,国外的资源就会向国内倾斜,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长江大桥最后落在美华铁路公司身上,美华铁路公司拥有粤汉铁路,粤桂铁路等国内重要铁路的股份,同时还投资高速公路,实力雄厚。

    大老板一声令下,美华铁路公司只好承担这项投资大,见效慢,投资效率不算太出色的工程。

    说干就干,宋子文回去以后,第二天就成立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自任委员长,实际上是却是个空头司令。

    司徒南向洛杉矶发报,委托威廉大学着急美国桥梁专家访华。

    茅以升教授刚下课,校长办公室秘书就通知他,校长有事找他。

    前几年,茅以升获得卡耐基梅隆大学工程学博士后,就收到威廉大学的邀请,成为威廉大学工学院最年轻的教授,这个勤奋聪明的中国人,在美国建筑工程学界已经非常有名了。

    之所以接受威廉大学聘任,主要因为一直接受威廉基金会的资助,同时威廉大学对华人学生比较多,气氛友好,学术自由,同时这家名校非常慷慨大方。

    茅以升走进校长办公室,态度恭敬问候道:“斯特拉顿先生。”

    “茅。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行程有变,暂时不去南华进行学术了,你要回你的祖国去。”

    斯特拉顿笑道,心里有些不舍,放走一位才华横溢的教授对威廉大学是个大损失。

    “什么?”

    茅以升心里一跳,武汉成立新政府,政府要发展工业,大修铁路的消息传到美国,加州的华文报纸上常常看到这些吧报道,让不少中国留学生看到复兴希望,学成后就回国。

    茅以升也不例外,准备完成对南华的学术访问后,就回国看一看,没想到机会来得这么快,真是喜出望外。

    “消息是从威廉基金会传来的,中国政府准备修筑长江大桥,他们希望得到外国技术援助。威廉大学就是受邀单位之一,我准备推荐你带队去进行地质勘探考察。”

    斯特拉顿解释道,眼神复杂地看着茅以升,心道:这只鸟一飞就不回来了。

    “太……好了。我马上出发。”茅以升激动得涨红脸,恨不能立刻飞回那片魂牵梦萦的土地。

    “嗯。你先冷静。”斯特拉顿摆摆手,让对方冷静下来,又道;“除了大桥,那边可能还有铁路工程,城市规划等项目,你还得准备更多的人手……好好干吧!茅,你会名扬世界的。”

    斯特拉顿最后不忘鼓励道,心里把司徒南忍不住狠狠地把司徒南数落了一顿。出了茅以升,单是土木工程系,就“损失”一半的教授以及大量优秀的毕业生,那些家伙不是跑到南华就是中国去。

    正好美国工程建筑技术发展迅猛,并不是每个专家都有机会主导芝加哥百货大楼或者曼哈顿帝国大厦工程的,他们同样渴望把自己的本领展示出来。

    南华、中国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舞台,他们轻轻一勾搭,美国教授、专家就动心了,到东方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样,对于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没什么比“一展身手”更有诱惑力了。他们渴望机会。

    从校长室里出来,茅以升的心火热火热的。

    和他一起回国的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人才,两年前那股“到南华去”的热浪,如今变成了“回家去”,席卷全球。

    ……

    “茅以升?”

    司徒南随手从书桌上美国发过来的电报,无意中看到看到茅以升这个名字,记忆中好像对这个名字有点印象,想了一下才想起茅以升是何许人也,就笑了。

    茅以升固然了得,但中国何止一个茅以升,最重要的是让这些茅以升都能展现自己的才能。

    “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刚才我唤你吃饭都没反应!”

    何仙姑笑着进来,刚奶完女儿,脸上带着母性温柔的笑容。

    “为了大桥的事。美国那边的专家联系好了,没想到带队的居然是个中国人,我高兴。”

    司徒南微微一笑,被何仙姑提醒,才发觉肚子饿了,便出去用饭。

    “那太好了。”

    何仙姑点点头,有些高兴道,“武汉就是江河太多了,得多修几座桥,出入才方便。”

    “说得也是。”

    司徒南赞赏地看了何仙姑一眼,一眨眼,当初那个无助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变得成熟了,嗯,眼光也不俗。

    ……

    茅以升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武昌街头,人流熙熙攘攘,人们腰杆挺直,看外国人的眼神里也少了一些“自卑”。

    从船上下来,一路见到不少工地,整座城市处在有序的“混乱”中。

    “知道你要回来,我心里高兴啊!就过来接你了。”汽车里,罗忠忱亲热地拉着茅以升的手道。

    他是茅以升的恩师,原是唐山交通学院的校长,现在是武汉交通大学的校长兼交通部铁路规划发展司司长。

    “谢谢老师。真没想到国内变化那么大,武汉政府看起来真的想办些事情,连老师你这种清高的人都当官了。”

    茅以升感慨道。

    唐山交通学院前身是唐山路矿学堂,已经有差不多三十年历史,当时为了培养中国铁路事业人才创办的,为中国铁路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山海关、津浦线等重要铁路就凝聚了这家铁路学校师生的心血。

    民国后,中国,特别是北洋政府统治区域,铁路事业几乎停顿,让人失望,相反,南方政府大力发展铁路事业让罗忠忱等大批铁路工程人才欢欣鼓舞,纷纷南下也不难理解了。

    “说得也是。不过,我当的官跟报纸上的政客不一样,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技术官僚。只要能为中国交通发展做贡献,我才不管南方还是北方政府呢。你大概也是这样想的吧!”

    罗忠忱潇洒道。

    茅以升点点头。

    中国缺少工程人才,茅以升的回来让他兴奋不已,两师徒一时有说不尽的话。第二天,师徒两人就跑到长江边去考察大桥的选址。t

    ♂♂

290 武汉新政(三)() 
汉阳铁厂,这座钢铁联合体倾注了司徒南和宋子文等人的心血,被作为民族复兴的标志被给予厚望,不仅生产各种钢铁,也制造各类装备。

    由汉阳铁厂和扬子机器公司组成的武汉工业集团占据中国一半的钢铁产量(东北地区日企不算),90的铁轨生产,很快又要生产船用钢板、建筑钢铁、特种钢材以及各类大型工矿业装备。

    为此,美华公司在未来十年内将计划投资2亿美元!是美华财团在国内投资中最大的一笔。

    汉阳铁厂,巨大的平炉伫立在司徒南面前,这里的空气都含有一丝炙热的气息,让人兴奋。

    “好家伙!生产没什么问题吧?”

    司徒南问道,290武汉新政(三)听说铁厂又建了一批平炉,就想过来看看。

    站在他身边的是汉阳铁厂的前任总裁,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