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慈禧-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我早就是大人了,”小威廉鼓起了胸膛,对着自己的父亲喊道,“父亲,您说是不是?”
腓特烈含笑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和英国王室比起来,德国皇室的子嗣未免太少了,三代单传,“是的,弗里,你已经是一个男子汉了。”
小威廉拍拍手,他的左手因为有点残疾,所以一直都带着白手套,他开心的笑了起来,“我希望可以在看到这位中国的太后!她很漂亮,衣服也很神秘!”
腓特烈笑了起来,维多利亚公主担忧的望着自己的丈夫,“母亲发来电报,说这个东方的太后,可能不仅仅是来观光的。”
“当然不是来观光的,不过你放心,英国的报纸不是说了吗?”腓特烈说道,“她是一个务实的统治者,能看清现实,她清楚中国的实力,不会对英国怎么样的,”腓特烈很矛盾,他很欣赏英国的风格和方式,但是自己的立场在这里,他是德国的皇太子,一切事情的处理,做出的行为,应该从德国的立场上出发来思考。
“薇薇安,你不要再说这些话了,要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女人干涉政务的,你的地位很尴尬,”腓特烈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妻子,“首相大人也是这样想的,虽然他从父亲加冕之后就一心想谋求和平的环境,但是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德意志的权益,尽管我们没有和英国抗衡的意思。”
ps: 欧洲大卷徐徐展开!
五、德意志国(三)()
“尽管贵国没有和英国人抗衡的意思,”威廉一世走了之后,务实的俾斯麦也不顾及中国客人的舟车劳顿,立刻就开始了会议,太后笑盈盈的说了这么一句,“但是贵国成为欧洲大陆的新霸主,这是无疑的事实了。”
“我们只是为了统一德意志而已,”俾斯麦眉头微皱,“保证德意志帝国的利益。”
“当然,当然,我并不是挑拨贵国和别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关系,但是,要知道,欧洲大陆就这么大,你强盛了占了多的资源,其他国家就要减少,地缘政治就是这样,我听说贵国并没有海外扩张殖民地的意思,那么说来,”太后继续说道,“贵国是准备就在欧洲大陆发展了?”
俾斯麦并不否认,硬邦邦的说道,“欧洲大陆的稳定是德国稳定的基础。”
“当然,亚洲稳定也是中国稳定的基础,”太后笑道,“我听说皇帝陛下是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即位的?那贵国将来就是要防备法国是第一要务了?我看欧洲的局势,欧洲大陆上,只有贵国、法国、英国堪称强国,别的都不足一提,英国是岛国,他对大陆上的领土并不关心,只要维持均势就可以了,这也是他们光荣孤立的政策所决定的,所以,归根到底,欧洲的局势,就是贵国和法国的关系决定了,您说对不对?”
“您说的很对。”
“贵国拿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又赔偿到了那么多钱,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贵国不怕法国人将来报复吗?”
“德国不惧怕任何国家的报复。”俾斯麦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个远东来的女人以为就靠着几句话,就想谋求到什么利益,这也未免太小瞧自己了。
慈禧太后哈哈一笑,“当然,我相信日耳曼民族不惧怕任何报复,我不知道贵国是否知道中国的历史,在公元前,有一个国家,是中原核心地区最富庶的国家,他应该成为一个时代的终结者,统一中国,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太差了,处于四战之地,四面八方都是敌人,没有海洋的阻挡,这个国家在抵抗四处的侵略战争之中渐渐消亡,我说这个,只是想提醒贵国,贵国的形式也是这样,南方有奥匈,西边有法国,东边有沙俄,海上还有英国,啧啧啧,对于贵国的未来,我表示很担心呢。”
“那和贵国又有什么关系呢?”俾斯麦反问,“难道远在万里之外的贵国,也准备兴师动众,围攻德意志帝国吗?”
“不不不,我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太后摇摇头,“我希望和贵国结成联盟,共同发展,共同抵抗未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这时候只是一个非正式的会谈,首相也只是带了自己的外交大臣,军队的领袖,被称之为德意志统一的三大功臣:罗恩、毛奇并不在现场,“结成联盟,我需要军队的同意,而且,”俾斯麦冷冰冰的说道,“而且我们已经准备好和俄罗斯和奥匈帝国的联盟,目前对于远东,没有任何打算。”
这是很婉转的拒绝了,太后也不生气,继续笑眯眯的说道,“我刚刚和我的大使说过这句中国人的古话,叫做远交近攻,就是说远处的国家适合交好,近处的国家是攻伐的对象,我从未听说过三个国境接壤的国家可以达成联盟,这种情况,大家都很清楚,维持不了多久,奥匈帝国和俄罗斯人在巴干尔半岛都有利益要求,贵国和俄罗斯之间,只隔着一个波兰大公国,连绵的中欧平原,并没有什么阻拦,而贵国又和奥匈帝国接壤,两者都是德意志昔日最大的公国,且不说将来会发生战争,当然我们都知道,首相大人这么做是为了孤立法国,怕腹背受敌,这方法当然没错,我也是很乐意看到法国人倒霉的。”
“孤立法国,维护欧洲现状和保障德意志帝国安全,在我看来,是一样的,”俾斯麦说道,“德俄关系是德国外交的基础,贵国要是想在远东对付俄罗斯人,我们是不会站在贵国一边的。”
慈禧太后心里巨震,脸上却是纹丝不动,“我何时说过要对付俄罗斯人了,首相大人说笑了。”
“三国同盟之中,奥匈帝国和德国在远东并没有利益所在,您除了想对付俄罗斯之外,还能对付谁呢。”俾斯麦微笑。
“不不不,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家,没有对付任何国家的意思,”太后连忙解释,“但是我们和德意志帝国有一样的过去,对于国家的统治遭受到了外国的威胁,并且,我认为,我们两国是新生的国家!”
五、德意志国(四)()
“神圣罗马帝国绵延到今天,不知道多少年了,”其实是太后根本不知道多少年,所以只是用了很多年这样的词语,“统一西欧大陆的帝国,现在终于看到了复兴的曙光,贵国的神武的皇帝陛下和明智的首相大人,联手开创了德意志帝国的辉煌,可要是想维持下去,首相大人以为,这个辉煌,三战三胜的辉煌,可以延迟到什么时候?”
“太后,你到底想说什么?”俾斯麦平静的说道。
“统一战争几乎得罪了所有的邻国,当然,当然,为了国家的统一嘛,这是必须要做的,就想中国也先后得罪了英法俄,主权问题不能商量,只能用铁和血。贵国现在的局势不平静吧?”
“殿下您的情报很灵通,”俾斯麦眼中露出浓浓的不屑,“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矛盾的。”
“但是首相大人真的能把矛盾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吗?”太后悠悠说道,“大家都是明眼人,就不要说假话客套话了,我可是知道德国人是最务实的,中国也是刚刚稍微有了一点发展,我就说实话吧,无心对外扩张,只是想好好的发展国内,这一点我相信和首相大人肯定是保持同一个观点的。”德国人这时候巴不得安安静静的消化洛林和阿尔萨斯的煤矿,那里有空还管着外头的闲事。
“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当然不会和贵国有什么领土纠纷,或者核心利益的冲突,也不会有着能彼此呼应的协同能力,这点我很清楚,但是两国都有共同的目标和敌人,为什么不在一起,好好协作呢?”太后微笑,“我是来做生意的,喜欢大家一起赚钱。”太后站了起来,伸伸懒腰,“今日有点倦了,有什么正式的交易,请和我的外交大臣谈吧,驻贵国的大使我也十分信赖,都可以沟通一下。”
俾斯麦起身,送了皇太后出去,转过头,看着坦然自若的庆海,“贵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太后,您来德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太后在起居室翻阅国内电报寄出来的要件,高心夔在边上问道,“来英国,一是来结交英国上层人士,二是购买军舰等武器以及机器,三是网络洋人之中洋务的干才。可为何来德国?微臣倒是有些想不通了。”
“他能打败法国人,就值得我来,”太后放下手里的册子,国内基本无事,恭亲王受了世袭罔替的王爵,军机处依旧,皇帝处置政务也很稳妥,太后放心了,抬起头对着高心夔说道,“要知道,前几年,法国人还敢开着军舰来威胁我们的。”
“那太后的意思,是来德国,寻求和德国人结盟共抗法国人?”
“没错,德国人得了大便宜,正想法设法保全自己的胜利果实,所以就算我们帮不上什么忙,但是能在远东帮着他们拖一拖法国人的后腿,想必也是可以的。还有就是想要买一些德国的军火设施,我现在不需要继续买入火枪大炮,我需要制造的设备和制造的系统,”太后说道,“买鸡蛋,还不如买母鸡,自己生蛋,一劳永逸。”
“英国人有一句话,微臣倒是觉得在理,洋人们的军械是好,可是咱们自己若是想自己造,还是不能够。”郭嵩焘说道,他已经从法国赶来,看着脸色,似乎收获不大。
“是不够,”高心夔说道,“可咱们可以学,这学,还省去了无数弯路,直接上手,把洋人最好的东西学来,英国人不肯给咱们的东西,咱们就问别的国家买,买不到一流的,二流三流也都可以,就不能是残次品和淘汰品。”
“对咯,”慈禧太后笑道,“我呢,出来一趟,公费旅游不容易,所以要多走几个国家,若不是法国人傲慢无比,拒绝了我的访问要求,我还想去看看凡尔赛宫呢,若是我也能在那里加冕就好了,”太后打了一个响指,“中国大清朝尊贵无比的皇太后,统领南海东海黄海的岛屿,东亚各国的保护者,这个名头怎么样?恩?”
唐五福连忙拍马屁,“太后娘娘配不上,凭谁还配得上呢?要我说,若是要在凡尔赛加冕,那必须再加一个,法兰西国的统治者,才是极好的呢!”
太后哈哈大笑,“若是有那一日,我必要火烧罗浮宫!”
“总是要和德国人合作,别的国家,都是十分傲慢,只有这样的新兴国家才有可能平起平坐来谈合作的事情,对付法国人是一个事,还有别的事,” 太后指了指东方,“还有别的人要对付!”
五、德意志国(五)()
“中国人要购买德意志最好的军火设备和机械,你们怎么看?”威廉一世放下了手里的单子,上面写了中国人想要的东西,“这些可是一大笔钱。毛奇?我的参谋长?”
“我只负责军队的战斗部分,陛下,”德意志统一三大功臣之意,参谋长毛奇就坐在桌子边,他是一个干瘦却十分挺拔的老头子,“不过对于中国人的一点,”毛奇带着老花眼镜看着手中的纸,“他们要求德国派遣武官对他们的军队进行训练,陛下,这不得不说,是安排不少退役士官一个很好的去处。”
中国领土辽阔,若是每个省份都能派出士官,这能解决掉不少因为统一战争极具扩招应征入伍而如今无法安置的军官和士兵,毛奇是参谋长,所以他觉得这点很不错。
威廉把视线转向军政大臣罗恩,罗恩也对于此十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