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隋萧后 >

第77章

大隋萧后-第77章

小说: 大隋萧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及我们。他们要是有加害我们的心早就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况且那李靖将军刚才来见我,言语恳切,应该是出于本心。何况那中原才是我们真正的家,他李唐若真有诚心接我们回去,那么我们又何必小家子气甘愿在他乡做个寄客呢?那终究不是长计啊!”‘

简儿是刚才萧后和李靖交谈的时候在场,所以了解的比别人多一些,跟着萧后劝大家道:“说起来,这李唐现在的皇帝还是娘娘的表侄儿,那窦建德和隋没有如何关系,还能善待我们,这李唐也是打着尊隋的旗号,又如何不能善待我们?何况现在在唐入仕的很多官员正是以前隋的旧臣,如果唐王对我们不好,岂不是要寒了他们的心?”大家这才微微放了心。

萧后和蔼的看着杨政道说:“政道,我们要回中原,是因为我们的家在那儿。这里再好,对我们来说也是异乡。你离开了这里,可能就没有多少机会和以前的朋友一起玩儿了,可你在中原会遇到更多的朋友,他们会教你许多你不知道的东西。你不是一直想去看看江南是什么样子吗?这回回去以后你就有机会看了。中原比这里大得多,它会开拓你的视野,让你看到一个你以前一直向往却没有见到过的世界。”

萧嗣业在一旁说:“是啊,那里可比这定襄城大得多,可漂亮了,政道要是去了保证都不想回来了!再说,有哥哥我陪着你,你还担心到中原没有玩伴儿吗?”萧嗣业比杨政道大了几岁,又从小跟着萧后一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走了不少地方,所以对中原有着深刻的记忆。

秦氏也笑道:“是啊,政道,你知道吗!你奶奶还有我、我们大家,都在无时不刻在思念家乡。政道这么大了,还没有到爷爷和爹爹的碑前祭奠一下呢。”说完眼圈一红,忙扭过头去,免得大家看到她的眼泪。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头朝外看的陈公公突然惊喜道:“来了!来了!他们来了!”大家立刻不说话了,头向外面大路方向,竖着耳朵细听,果然听到一阵马蹄声由远到近,越来越明显。不多时,马蹄声在门外停了下来,康苏蜜和张勤等人从门外走进来说:“娘娘!准备好没?”

萧后笑道:“我们准备好了,就等着你们来呐。”

康苏蜜说:“那就请娘娘和小爷上马车,我们启程吧!”萧后点点头,和简儿及几个一直跟着自己的几个贴身侍女上了马车,杨政道、萧嗣业已经陈公公则上了马,一行人连夜向李靖的大帐驰去。萧后掀开帘子看着渐渐远去的府邸,在夜幕下显得格外冷寂,知道这里将在自己的记忆中渐渐模糊,心里又有几分怅然,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这里的树,大多还是她带人种的,种的时候还是小树苗,现在已经长成树荫能遮阳避雨了;这里的地砖,似乎还有她在上面徜徉过的痕迹,不知来日谁又会在上面停留。在这段中原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是这里给了她一份安稳,这回去了,那是永别啊!天上月朗星稀,一改前些天大雪飞扬的景象,似乎也是想把这份安稳的感觉留存在离去的人心里。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二十五节 在路上

第二十五节  在路上

李靖统领的大军已经来到,在定襄城里驻扎成为有规模的营地,听说萧后一行人要到来,立刻命军士列成队列,煌煌的燃着火炬,迎接萧后的到来。

萧后的队伍渐渐的近了,看到军营那边灯火通明,中间站着的那员大将,应该就是传说中与经常与汉朝的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的唐朝大将李靖吧!一个个不免心里有些紧张起来。

李靖见康苏蜜和萧后到了,下马步行上前迎接。康苏蜜见此,也下了马,行礼后递上投降表对李靖:“康苏蜜今天投降大唐,不求什么高官厚禄,只望大唐能善待我定襄城的百姓,我在这里替定襄城的父老乡亲谢谢李将军了。”

李靖接过投降表说:“酋长深明大义,我李靖这里深感敬佩。护民爱民是我大唐的宗旨,在这一点上尽请酋长放心。虽说这定襄城已归我大唐,一切事务仍由酋长主持。”

两人客套完了以后,李靖来到萧后车前,这时简儿已经先下了车,打起了车上垂着的帘子,静等萧后下车。李靖上前一步对萧后行礼说:“娘娘深夜来此,请恕李靖有失远迎!”

萧后下车,萧嗣业和杨政道早已下马,赶紧上来扶。萧后对李靖笑着说:“将军客气了,我们这孤儿寡母的没有去处,前来投靠将军,还请将军不要嫌弃!以后回长安还要仰仗将军一路照应。”

李靖说:“这个请娘娘放心,在下已经安排好了,今天已晚,请娘娘好生休息。在下还有任务在身,不能立刻送娘娘回长安,请娘娘在这军营里曲呆一些时候,待在下把这定襄城内的各项事务安排妥当以后,就亲送娘娘回长安。”说着将萧后及康苏蜜等人一起说说笑笑的迎进大帐内。

李靖将定襄城内的各项事务交接完毕以后,便护送萧后、杨政道等人回长安。虽是春季到了,寒冷还未退去,一路上仍是天寒地冻的,口里一呼出气就化成白雾。可是这路上要回家的人,心里却是暖暖的,有点儿紧张,又有点儿期待。萧后顺着简儿掀开帘子车窗的一角,看着外面的景色来打发行程的无聊。塞北的景色有些荒凉,却又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宽广壮美,或许只有这样的地方,生活着的人才会有着与中原人民完全不一样的性情,豪迈,粗犷。

过了雁门关,越来越向南,中原的痕迹就越来越明显了。萧后充满热情的看着前面,发现自己虽然离开这里已经十年了,心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她突然觉得,回到长安后就是有刀子放在她的脖子上,她也不后悔今天的选择。

前面出现了一队差役,压着一批人在行走。萧后有些诧异,对着车外骑着马卫护她的张勤问道:“不是中原现在已经平定下来了吗?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犯人,他们是犯的什么罪?应该不是逃兵吧?”

张勤微微向车内行了一个礼说:“回娘娘的话,那些人不是逃兵。前些年战争频繁,国家动荡不安,不能让百姓安于耕种、事桑蚕,就是种了地,养了桑蚕也很难收获,收获了也被乱军抢走,归不了自己的腰包,于是种地养桑蚕的人越来越少了,人们都养成了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习性。现在倒是国家平安了,民风已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勤劳淳朴,坑蒙拐骗的多了,顺手牵羊的多了……如此等等,现在政府面临首要任务就是解决这些事情,否则就是突厥等边界的危患解除了,国力也很难得到恢复。至于那些不肯在家乡务业到处游晃荡浪的闲散人员,一经发现就遣送回家乡让他们好好成家立业。新法还规定,男二十、女十五就要成家,以增加在战争中锐减的人口。”

萧后说:“这些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啊!想叫懒散惯了的人变得勤劳,那是不容易的。”

张勤说:“是的,所以国内现在要励精图治,改变民风,鼓励农桑。皇上已经下令诏书,一到春耕的季节,所以的地方官员都要带头下地劳作。皇上他自己则带上群臣在田地里举行耕种仪式,他还亲自耕田,体验农夫的幸苦。上一回出现了蝗灾,京师地区闹蝗灾,皇上见到蝗虫了,他捡了几只,说‘老百姓以谷物为生,却让你们给吃掉了!不如你们来吃我的肠胃吧!’举手就要把蝗虫往自己嘴里放,生生吞下肚去。当时周围的官员都劝说那玩意儿不能吃,吃了会得病的。皇上说‘朕是要为民受灾,哪顾得上自己躲避灾害!’”

说的萧后和简儿都笑了起来,萧后说:“要说这位皇上,年纪虽然不大,倒有几分天子的气概。”

张勤说:“还有我们的长孙皇后,也是好样的,一到养蚕的季节,就在宫里带着命妇举行养蚕仪式,还亲自种桑养蚕,为天下做表率。”

萧后听了,有些感慨,对简儿说:“这才是母仪天下的风范。”

简儿笑道:“那是因为当今皇上的支持。如果当初先帝也是这般处事,娘娘说不定比这为长孙皇后做的还要好呢!娘娘何必这样扬彼而贬此?”

萧后淡淡一笑说:“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你做过的事就是做过,没有做过的事就是你没有做。设想的再完美,没有去实施出来一切都是空谈,要么是魄力不够,要么是能力不够,总之那些成绩不会白白的放在哪一个人头上。在事实面前,没有机会给我们那么多的假设,我的确不如这位长孙皇后。”

简儿说:“那又怎么样呢?我知道娘娘不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就让她去优秀去,我们就做一个欣赏的旁观者。不能和她一样的优秀,做一个欣赏者还是可以的吧?”

萧后一下子笑了出来,说:“简儿不愧是我的知己,安慰我也是这样的深入我心。”

第七章 辗转突厥 第二十六节 再见南阳

第二十六节 再见南阳

经过长途跋涉,队伍离长安越来越近了,已经能看到长安城的关楼了,太阳已落了山,看来明天就能到了,今天天色已晚,李靖命就地驻扎。萧后突然听到有寺庙的晚钟声音传来,似乎在不远的地方,一下子勾起了萧后对往事的一些回忆,尤其是想起了已经削发为尼的南阳公主。萧后问张勤:“这附近有寺庙吗?”

张勤说:“这几年战争频繁,很多人为了混口饭吃出了家,修建了很多寺庙。自从高祖建朝后,为了解决人口锐减的问题,下令关闭了绝大部分,遣送了很多僧人尼姑回乡还俗,只留下真正修佛的寺庙和僧人。这附近如今只剩下一座相国寺,离这里不到几里远。”

萧后说:“哦!那你带我去看看,自从离开中原,我已经好久没有理佛事了,今天和佛有缘相遇,说什么也要去参拜参拜。”

张勤说:“这个容易,待我去禀报李大人,为娘娘安排一些护卫。”

萧后摇摇头说:“不用动那么大的干戈,我只是去拜拜佛而已,就你、简儿、助儿,再带两个护卫就可以了,政道和嗣业他们都不用惊动的,这几天的军旅生活让他们特别着迷,就让他们跟着李大将军好好学些东西吧!只我们几个人加一个马夫足够了。”

说着话,简儿已经让人备好了马车,遂上了马车,张勤等人依旧骑了马,几个人踏着黄昏上了路。马蹄敲在古道上,发出“答答”的回响,沿路都是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回家的行人。萧后看着路上充满生活气息晚归场面,突然想起这样熟悉的场景,离自己已经很遥远了,好像还是自己很小时候经历过的,自从嫁给杨广之后就很难见到了,做了皇后以后,更是无缘相见。

到了相国寺,张勤和侍卫下马,萧后等人下了车。天色渐暗。因为是傍晚,没有人来上香了,所以寺庙外显得很冷清,门开了一尺多宽,不知为什么没有关上,只有两棵大槐树和两座石狮子分别守在门外两旁。哦!不!那右边的的槐树下停了一辆马车和就,还拴着几匹马,难道是夜晚来求宿的过客?

张勤一看,那坐在马车上马夫位置的人他认识,便上去问话:“咦!你不是宇文大人的马夫么?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难道是宇文大人也在这里吗?”萧后一听宇文大人这个称呼,心里一紧,立刻也上前一步,听他们说话。后面的简儿等人也跟着。

那个宇文大人的马夫行了一个礼说:“是的啊!宇文大人听说他的夫人,就是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