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第7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都城。
皇帝收到信函,怒不可遏,立即召来了军机大臣以及丞相等人,其中包括燕北荣与燕北秦。
面对云少然从南部传回来的信函,皇帝怒道:“南孟真是太过分了,朕有心放他们一马,迟迟没有发兵,他们倒是当成是朕怕了他们,竟敢在大燕境内做出这种事情来,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应该如何?”
郑云生看了看燕北荣,又看了看燕北秦,像是有些为难,他的反应太过明显,皇帝一眼就看出来了,喝道:“郑爱卿有话直说,何必遮遮掩掩。”
“皇上喜怒,臣只是愚见,不当讲啊。”
“朕让你讲你就讲,是愚见还是高见,朕自会分辨。”
皇帝说这话,可有说是正中下怀,郑云生开口说道:“皇上,臣以为,这次南孟显然是知道咱们大燕准备了粮草,随时都可以发兵,所以故意挑衅,也许是为了试探大燕的耐心,也许是为了刺探敌情。”
皇帝认为言之有理,便示意他继续说。
“皇上您仔细想想,南孟已经失去了先机,他们要向攻打大燕,现在对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所以有极大的可能是想先闹出点动静来,然后让大燕的百姓跟官府都慌乱起来,再要是攻打大燕,南孟给的威慑力已经足够,百姓自然会比遇到盗贼的时候更加慌乱,因为这些盗贼太过凶狠,百姓没有接受过跟将士们一样的训练,怕死都是正常的。”
郑云生这次显然是做了准备的,要不然他临场发挥肯定说不出这种话,在什么情况下能做好准备呢?除了事先就知道这件事情,或者说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没有其他的解释。
皇帝听了郑云生的话,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南孟与大燕之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怎么就这么巧,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这种事情。
南孟跟大燕鲜少有生意上的往来,因为两国关系紧张,最近更是没有南孟的人到大燕,也没有大燕的人去南孟,那么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来的?是不是有人跟他们里应外合,还是别的原因?
皇帝对此事是非常愤怒,显然不会善罢甘休,燕北秦没有说话,因为他很清楚,这样的意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父皇动怒,一怒之下下令发兵,那么南孟与大燕这一站就无法避免,战争起,这乱子就多了,到时候想要做些什么事情,也就比现在要轻松多了。
燕北秦觉得疲惫的是,不仅要警惕南孟那边,还要警惕自己人,这才是他觉得失望的地方。
他知道燕北荣对他痛恨不已,恨不得他消失才好,这样他就能稳坐太子之位,没有人跟他抢了,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位皇兄竟然会为了皇位出卖大燕,将大燕放在最危险的地方,而他还想着浑水摸鱼。
如果不是因为燕北荣是他的哥哥,或许他早就派人将这个乱臣贼子给杀了。
燕北秦不是舍不得杀了他,而是不能杀,父皇最宠爱的儿子就是燕北荣,若是他死了,父皇一定会追查到底,这个时候要是将矛头对准了他,很多事情都得不到解决,父皇年纪大了,加上身体不好,他也不忍心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燕北荣至少不会死在他的手上。
丞相还是比较冷静的人,思考一番说道:“皇上,老臣以为事有蹊跷。”
丞相话音刚落,燕北荣就皱了皱眉头,只是动作很小,除了他自己之外没人发现,燕北秦与他左右站着,更是没有可能当着皇帝的面盯着他的脸看,自然也没有看到这细微的动作。
丞相继续说:“南孟若是真的要刺探敌情,绝对不会是用这样的方式,老夫知晓南孟有一位国师,会些法术,南孟大王手中有这样一位高人在,怎么可能不加以利用?而是用了最愚蠢的方式来激怒大燕,这不是明摆着逼迫大燕发兵嘛,老臣细想,若老臣是南孟大王,那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郑云生哼笑:“丞相,您和南孟大王总归是不一样的,臣听闻南孟大王残暴不仁,嗜杀成性,会有这种极端的行为也很正常。”
第1408章 父皇,您倒是发兵啊!()
皇帝没有声音,眯着眼睛似乎在想着什么,郑云生说的有道理,丞相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到底哪种可能,他们不是南孟的周子承,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南孟大王在搞鬼; 可皇帝确定的是,大燕百姓受到了威胁,甚至死了好几个人,这可是摆在眼前的事实,若是南孟不给出回应,此事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良久,皇帝看向燕北荣询问:“德王,你认为呢?”
燕北荣先被点名,像是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及时回话:“父皇,儿臣以为此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会发生暂且不说,当务之急是安抚南部的百姓,最近两国关系紧张,边城百姓本就担心受怕,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万一再出什么内乱,那就不好了。”
皇帝一直关注着南孟到底是故意还是另有隐情的事情不放,倒是将这个问题给遗漏了,幸好燕北荣提醒,因此皇帝对燕北荣这次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
“德王说的对,当务之急是安抚南部的百姓,此事朕会书信一封,让云少然将军代为安抚,并且派将士在城内驻扎,要是有什么意外发生,也好立即反应过来。”
“父皇说的对,以防万一没有什么错。”
皇帝满意的点头,而后又看向燕北秦:“太子的意思呢?你一向不主张朕发兵,这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可有话要说?”
“父皇,儿臣并不认为先前不发兵是错误的,如果当时就发兵了,那么百姓死的或许会更多,但是现在,儿臣赞同父皇发兵。
燕北秦此话一出,不仅是皇帝震惊,就连燕北荣都是面色大变,燕北秦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岂不是打乱了他后面的计划?
燕北荣心里在想什么,燕北秦多少是能猜到一些的,他就是想让他一直不赞同发兵,等到不得不发兵的时候,父皇就会知道谁才是值得他信任的皇子,谁才是有一统天下魄力的皇子,父皇若是对他改观,那么下面他要做的事情也会跟着简单起来,而他这个曾经忤逆父皇命令的太子,就会举步维艰。
他怎么能让燕北荣得逞,父皇虽然愤怒,但理智还是有的,不会轻而易举的发兵,前几天他跟云揽月闲聊的时候,云揽月说的一句话他记住了,她说人真的是非常奇怪的,如果一味的有人劝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那个人反倒是偏偏要这样,还会心里不爽快,可若是突然有人赞同他的意见,说是没错就该这样,那个人反而会自己去想,如果这样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样做真的是对的吗?
他从来不会研究这种东西,但是云揽月说的很对,人真的是这样的,所以他为何不尝试一下,反其道而行呢?
皇帝拧眉:“太子的意思是发兵?”
燕北秦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父皇,儿臣之前一直反对发兵,那是不想让边城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想着能不起战事那是最好,可现如今边城百姓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死的那些都是大燕的子民,儿臣必须要保护的人被南孟的人杀害,这样的仇恨怎么能就这样算了,依儿臣看来,最好父皇先派兵十万,暂且不攻击,只是驻扎在那里就行,看南孟还敢不敢轻举妄动!
十万大军,大燕拿得出手,可燕北秦这转换的也太快了些,他们都跟不上他的节奏了啊。
皇帝本来也没想到要发兵,被燕北秦这么一说,倒是在想着倘若真的发兵了,要面临的问题会有哪些,一直时间做不了决定。
“太子所言,诸位爱卿可有意见?”
军机大臣个个都是敢说的人,平日里肯定都是很有意见,太子从未有过如此鲁莽的时候,所以这会儿他们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应皇帝了。
按照他们对太子的了解,太子殿下是绝对不会说一些没有依据的话,更何况是这么打的事情,很有可能这件事情太子真的是这么想的,要跟南孟撕破脸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最为臣子的他们,是不是跟跟着太子的意思呢?
郑云生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太子都这么说了,他要是反对太子说的,那就是给德王添麻烦,可若是不说,皇帝会不会认为他们和太子都是一样的想法,到时候真的发兵了可怎么办才好?
皇帝才是真的为难,太子今天给了他太大的惊吓,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只好将视线放在云长青身上:“今日平青侯怎么不说话?可有什么想法,说来朕听听?”
云长青知道一定会轮到自己,刚才已经把自己要说的话都想好了:“臣和太子是一样的想法,既然已经危害到了百姓的安危,那么理应发兵保护百姓,皇上向来都是臣民第一,虽说镇守南部的是臣的儿子,可国难当头,男子汉就该是为国洒热血,皇上不必顾念臣的情绪。”
云长青说的好听,将皇帝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借口说成了是为了他考虑而询问的他,的确,云长青的情况比较特殊,驻守南部的是他的大儿子云少然,那可是以后要继承云家的人,断然不能出事,皇帝顾虑到也是正常。
也现在连云长青都说了没关系,而且他的想法跟太子一样,都希望皇帝发兵,皇帝这下子是完全懵了,这才意识到,其实是他自己不想发兵。
之前有太子劝阻,他就将没有发兵的原因放在了太子身上,如今太子要求发兵,那这不发兵的原因该放在谁的头上?皇帝想到要发兵,就想到了孩子南孟受苦的燕北璃,他对不起那孩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今他想要保护这个女儿,却发现原来是这么的难。
皇帝每天晚上都会想起端妃,每次都会想起他跟端妃的女儿,因为两国关系紧张,他现在都不知道燕北璃在南孟到底过的怎么样,有没有被人欺负,又或者,她是不是还好好的活着。
第1409章 撕破脸()
皇帝的内心是崩溃的,一个个都不按常理出牌,该说要发兵的人说百姓要紧,该说百姓要紧不发兵的人倒是让他发兵,是不是都在耍他?这个重担一下子砸在他的头上,他该怎么办才好?
最重要的是,皇帝根本就不想发兵,他要是发兵了,燕北璃可怎么办好?
燕北秦就是抓住了皇帝这个心思,现在最不希望燕北璃有事的人是父皇,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担心自己说了让父皇发兵,父皇就真的会发兵了,要不然这种话他敢开口吗?也不怕回去之后被云揽月打一顿!
皇帝沉默良久,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这才开口:“发兵是办法,不发兵也是办法,朕认为倒是不用操之过急,这个时候发兵,南孟那边一旦得到消息立即出兵攻城,那么百姓死伤会更重,南孟大王之前写了信函给朕,朕想起来那封信还没回过去,此事朕要亲自质问南孟大王,如果南孟大王没有回信,那朕就立即发兵,就算是站也绝不退缩。
皇帝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异常坚定,看来是已经决定这么做了,不需要他们再多废话了。
皇帝想要知道燕北璃现在是什么情况,如果南孟大王连他的信都不回,那就说明燕北璃凶多吉少了。
众人从御书房出来,都是心思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