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248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248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依依把双手一摊:“我说的就是办法,而且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李海云点点头:“怪不得你不参加!我得好好想想,是不是真退社。”

    邓欣看着李海云认真的表情,再看看宋依依丝毫没有玩笑的脸,默然了。

    家里人建议她参加,是为了拓展人脉,如果真像通知的那样,接下来会有一段时间没有四校的联动活动,这还真是没什么作用了。

    要不再看看,等学完了那本书,考完试,易经社会怎样活动。如果还是在校内活动的话儿,那自己也退了吧。

    打定主意后,邓欣轻呼了口气。

    李海云也说出了想法:“我再等等,如果易经社一直都不去景点,不四校联动,那我就退社。”

    李海云和邓欣的想法不谋而合,邓欣也不藏着,立刻附和:“我也是,要是一直这样,我就退社!”

    这时,正巧苏明回到宿舍,只听到邓欣的后半句:“你要退社呀?”

    自从那件事之后,邓欣对苏明就心存芥蒂,但因为是同学,也不能不搭理人,遂不冷不热地应道:“是呀!”

    苏明倒是接了一句:“不挺好的,为啥要退?”

    李海云知道邓欣不待见她,就接了话茬:“不去景点了,就窝在学校学习,太没意思了。你不退社吗?”

    苏明回答得非常干脆:“不退,我觉得挺好的!”

    众人也没人再在这个话题上说什么,各干各的事儿去了。

    很快,学校里的学生因为新生事物——社团,带来的躁动和热情就退却了。

    几乎所有人的生活,都重新回到学习的重心上来,毕竟绝大部分学生都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对将来步入社会的憧憬。

    宋依依现在发现了个好去处,就是中医学院的图书馆,那里的藏书并不算丰富,但也有上千册可供学生阅读。

    宋依依决定用最多三年的时间,把这里的藏书全部看完。

    于是,下了课,除了去食堂吃饭,宋依依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里度过的。在图书阅览室中,先登记借阅一本选中的书籍,放在书桌上。然后用很短的时间,写完当天的作业,就开始她每天的阅读任务。

    宋依依的阅读速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快,不过她奉行低调的原则,每天只尽量坐在角落里不显眼的座位,看一本二、三百页,或者两本一百多页的书。

    大部头的书籍,她已经问过姬教授,在假期时会帮忙借出来。

    阅览室里一排排桌椅都坐满了人。好在天气渐暖,大家约定俗成地把最前边那扇窗户打开,以便能有新鲜的空气及时补充进来。

    其中,有不少人在读书时,还会做摘抄或者读书笔记,态度非常认真。

    一天,一位坐在宋依依旁边的同学,纠结了半天,终于压低声音对宋依依说:“同学,看学术方面的书,可不能像你这样走马观花地看!”

    “你是看得快了,照你这速度一天能看完一本吧,数量上去了,可是质量呢?”

    “这里的好多书,在外面都见不到的,你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把好的地方记下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随时还可以再看,多划算!”

    “我看着你岁数不大,做为老大姐我才提几句的。”

    宋依依有些发窘,之前是尤老师委婉说过记课堂笔记的事儿,现在又有一位热心大姐提到记读书笔记的事儿。可是,自己不是懒或者不会学习,而是真的不需要啊!

    只好避重就轻地说:“谢谢,我看书一直都快,记性也还不错,呵呵。”

    旁边的这位大姐同学,不赞同地看了宋依依一眼,就不再理会她,而是抓紧时间做自己的读书笔记。

    这一切都落入了这几天也在图书阅览室中的曹赫眼里,他就在宋依依的斜后方,因为那位大姐同学说话的声音低,他只能听个大概意思。

    不过,对于宋依依说自己记性不错,倒是上了心。难道宋依依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曹赫之所以出现在图书馆里,是因为他寻着宋依依跟过来的,就为了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位蒋家的干亲。

    曹赫那天从莫斯科餐厅回到家,就去找他爷爷,把看到的、听到的,全部讲了一遍。

    两人都是一样的担心,可别抱错了大腿,给自家惹来麻烦。经过分析,爷孙俩最后取得一致的看法,先不急着站队,事情要一步一步地来。

    那么,第一步先冷静下来,旁观京城各大家族的动静。

    曹赫想,闲着也是闲着,就先观察观察宋依依究竟有什么出色的地方,能够让蒋家认了干亲。他对此真的非常好奇。

    回到学校,曹赫就在想着以后如何慢慢疏远景宁熠的办法。

    景宁熠竟然因为手腕的伤,通知他们四校联动活动暂停,每个学校自己组织社员学习。

    这下曹赫不愁了,不用得罪人,还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他开始为自己的疑问寻找答案。迅速摸清宋依依每天在学校里的活动路线,确定下来就跟着去图书馆。这样既不会引起宋依依的注意,又可以不耽误自己的学习。

    其实,宋依依早已发现了曹赫的意图,但发现他只是暗中观察,并无恶意,就对他置之不理了。

    可是,却也不得不承认,曹赫虽然功利,想着让曹家在自己手上更上一层楼,但却极为谨慎,从不冒进。在这方面也算是难得了!

    周末放学后,冯德萱挽着宋依依的胳膊,跟她一起往校门走。

    冯德萱上午的时候,就跟尤老师请了假,她要下午放学后,去校外买双春季穿的鞋。

    得了出门的批条,在课间休息,冯德萱马上跟宋依依说:“老幺,放学时,等我一起走,我要去买鞋。”

    宋依依应下后,就为她出主意,去哪里买鞋好。

第四百五十四章 围堵() 
冯德萱倒是直接:“其实我愿意穿布鞋,我在家练武时,穿的就是千层底的布鞋,既舒服又吸汗。”

    宋依依随心所欲惯了,就像她觉得纯棉布的内衣舒服,就一直坚持穿这种材质的内衣。

    石凤竹还特意在她来京城前,为她缝制了几件纯棉内衣,就担心不好买。毕竟现在时兴一些新兴的化纤类衣物,许多纯棉布的衣物,被时髦之人嗤之为老土!

    那时的纯棉布被后世称为土布,颜色比较单一、质地并不细腻,总之外表看起来的确有些丑。并不像后世经过改良工艺之后,生产出来的纯棉料子,能够在市场中拥有着自己的领地!

    各大百货商店根据老百姓的喜好,调整供货的比例。纯棉布内衣因为不好看,供货量已经越来越少了,常常缺码断号,甚至缺货。

    宋依依很是理解冯德萱关于习惯的说法,遂说道:“那也不是不可以,学校里有不少人穿的都是布鞋。”

    冯德萱摇摇头:“我来上大学前,家里人因为知道我的这个怪癖,所以特意嘱咐我,让我买皮鞋穿。说京城里的人大多都穿皮鞋,让我从一点一滴做起,尽量融入现在的生活!”

    旁边一直竖着耳朵在听的彭秋艳,低头看看自己脚上穿着的布鞋,若有所思。

    秦耀祖做为老大哥,听到这里立刻给出自己的意见:“冯同学,我建议你还是买皮鞋。”

    看到宋依依和冯德萱都抬头看向自己,秦耀祖很是有种面对家里弟妹的感觉,立刻把心里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穿皮鞋的好处很多,你们听我说啊。”

    “一是美观,打上鞋油,鞋子亮的都能照出人影来,样式也时髦,穿在脚上,会给人提气不少!”

    “二是它比布鞋防水啊。虽然都说皮鞋不能见水,但根据我的经验,偶尔沾上水,只要及时擦净,就没事的。”

    “布鞋就不行了,它遇到水就湿,尤其冬天的时候,赶上雪天,去外面走上一趟,棉布鞋就湿得嗒嗒的。”

    “三是它省钱呢。你们看着买双皮鞋挺贵的,但你们想啊,一双皮鞋只要精心些,穿个十年八载的肯定没问题。”

    “我单位有个老同志,人家一双皮鞋穿了二十年,鞋底磨漏了,重新换上个鞋底。仍旧是把皮鞋擦得亮亮的,接着穿,从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来是双旧鞋。”

    宋依依噗嗤一声笑出来:“班长,你可真厚道,我猜你单位的那名老同志肯定会被起外号的!”

    秦耀祖哈哈大笑起来:“可不是,大家都叫他‘李大皮鞋’!哦,他姓李,是我们单位的老知识分子。他知道后,也不恼,每天把皮鞋擦得更亮了。”

    宋依依想到后世有些中看不中用的皮鞋,不由感慨道:“这皮鞋的质量可真好!当然这李同志也爱惜东西。”

    冯德萱一听,更是下了决心:“那我还是去百货大楼买皮鞋吧。”

    秦耀祖觉得是自己的建议得到了认可,非常高兴:“冯同学,你的钱够不够?不够的话儿,我这里可以先借给你。”

    冯德萱立即感谢道:“班长,谢谢你,我钱够用的,我来报到前,家里多给我带了些钱。”

    再说校园里,有不少本地的学生放学后,也都陆陆续续地往校外走。

    在大门口,宋依依和冯德萱就遇到了同样回家的曹赫和马远山。

    马远山倒是与宋依依和冯德萱更熟一些,直接看着冯德萱问道:“你这是要出校啊?”

    冯德萱很自然地答道:“嗯,我出去买双鞋。”

    马远山随即给出建议:“买鞋去百货大楼吧,那里的鞋样多、鞋号全。”

    冯德萱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越发觉得马远山人不错,就笑道:“我就是想去那里的。我只是在学校里听说百货大楼有名,就想着去看看。”

    说着话儿,四人出了学校大门。

    宋依依、冯德萱就和马远山、曹赫分开了。

    宋依依有些不放心冯德萱,一个外地人,万一迷路了怎么办:“虽然我给你画了路线图,但你真的能找到?要不我给你送过去,再回家。”

    冯德萱两手一掐腰:“怎么滴,不相信我!我跟你说,我方向感好着呢。当初我第一次去穗城,就自己一个人,拿张地图,走的忒明白!”

    宋依依不由笑道:“二姐,你行啊,这才一个月就学会说这里的方言了,还忒呢。”

    冯德萱马上笑嘻嘻地说:“我这不是入乡随俗嘛。”

    宋依依故意说道:“这‘忒’字可不是正宗的京话,它是冀省方言,尤其在唐市和保市用得最勤。可别到时有人说你邯郸学步呀。”

    冯德萱一呲牙:“随便,谁愿意说,谁说!我就是觉得有意思才学的,呵呵。”

    两人说说笑笑,过了马路,往胡同里越走越深。

    在一拐角处,突然蹿出来五个人,迅速散开,把宋依依和冯德萱围在中间。

    其中一名穿着土黄色大喇叭裤的男青年,上下打量了宋依依和冯德萱好几眼,嘟囔道:“还他娘的,真漂亮!”

    旁边一名穿花格衬衫,外着青灰色夹克敞着怀的龅牙小子,凑到喇叭裤旁边:“大哥,刚开始看到画像,我还不信有那么好看的人,现在一看是真的,真人比画上面的还好看!”

    喇叭裤一拧眉:“闭嘴!别说有的没的!”

    然后,抬起头,看向宋依依:“你就是宋依依,对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