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返大隋 >

第462章

重返大隋-第462章

小说: 重返大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漠北铁勒自立铁勒汗国了?”易风哈哈一阵大笑,“好事啊,正好如今我们没空去理会草原上的破事,既然铁勒人这么聪明的知道前来请降归附,那么就承认铁勒汗国为我大隋的一个蕃属国吧。希望达头听到这消息后,能硬一把,好好的跟铁勒比划比划。”
  “可若铁勒打着我大隋的旗号,也许因此就取代突厥,而成为草原新霸主了,不得不防啊。”李密向易风道。
  “铁勒要想取代突厥,哪有这么容易。突厥虽遭遇新败,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一个是元气大伤的旧霸主,一个是新兴的联盟,这二虎相争,必定激烈热闹。咱们先给挑战者铁勒多些鼓励嘛,若是到时突厥人真干不过铁勒,咱们到时再转头给突厥人鼓鼓劲就好了,总不会没热闹看的。”(未完待续。。)


第492章 急怒攻心

  开皇十九年,四月二十日。
  杨广站在百尺高的五牙大战舰的五层甲板上,战舰逆风而上。
  白色的旗帜在杨广的头顶上随着风卷动着,猎猎作响,江风拂起杨广身上白色的披风,抽在他的脸上。一身白麻的杨广为父亲戴着孝,在蔚蓝的天空下,十万扬州军自扬州出发,分水路两路并进。扬州军全军素槁,披麻戴孝,向京师进发,犹如一片洁白的云朵在移动。
  杨广眺望着茫茫的大江,望着江上的千帆竟扬,岸上的百军齐发。所有的将士都为皇帝举丧,杨广对于此次出征,是心怀壮烈的,他一直以为,皇帝皇后是更看重他,更认可他的,他一直都认为,皇帝皇后一直都准备让他取代杨勇来继承这个王朝。可是该死的杨秀,居然敢弑君弑父,敢篡位夺权。而杨勇,居然也恬不知耻的敢在太原继位。不,这个帝国是他的,这个天下是先皇留给他的,谁也不能抢走。
  “建平,可有了河东的消息?”
  “回陛下,昨日得到的消息是杨林率二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已经马邑城下。马邑城中朔州总管杜彦闭城不纳,杨林兵临城下,强行闯关夺取马邑,并解除了杜彦与一万马邑守军的军械。如此看来,杨勇对杨林是已生猜忌,暗为防备。而杨林也跟杨勇是内里不和,虽然杨勇封杨林太子,可却又不肯让杨林率兵入关,明摆着是防着杨林呢,杨林强行闯关夺城。也表现强硬,明摆着也是不肯跟杨勇一道啊。臣觉得。陛下终究是杨林生父,血溶于水的亲情。怎也好过杨勇那个谋杀其生母元妃之人啊。何况,杨林也是个聪明之人,杨勇只是一个庸人,跟随杨勇早晚得落个败亡结局。而陛下天纵英明,天下称颂,他支持陛下,岂不正是明智选择。”
  这些天,杨广每天都要问几遍关于河东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杨林的动静态势。更是一日数问。就算是在行军途中,杨广也是如此,今天在战舰之上,杨广已经是第七遍询问关于杨林的消息了。每一次,张衡都尽量恭敬认真的回复,不敢有半点不耐烦,甚至每次还得尽量多做出一些有利的分析。
  杨广现在对于杨林的情况有些执迷的态度了,一天得不到杨林已经正式支持他,杨广一天就心下难安。吃不香睡不着。
  杨广都快有些走火入魔了,可也不怪杨广如此。杨林手握二三十万兵马,占据着幽州府以及代北地区,可谓是兵强马壮。特别是现在紧邻着杨勇,若是杨林能够站出来坚定的支持自己。那么杨勇就完蛋了,别说跟自己争夺抢攻关中京师。他就是连离开太原都难。有了杨林的支持,这场夺位战争根本就没有什么悬念。他的兵马只要一到武关,相信关城守将立马就会开关迎接。不出三月。他就能平定天下叛乱。可若是杨林不肯表明态度,或者说杨林干脆跟杨勇一起,那麻烦就大了,虽然他心里怎么也不相信杨林最后会选择跟杨勇一起合力。可等不到确切的消息,他就是难以心安。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得到的情报显示,那位太子似乎更加倾向于他们。虽然还没有对皇帝的册封诏书做出回应,可却已经强行闯关拿了马邑,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他们欢欣鼓舞,起码这在他看来已经是杨勇和杨林公开决裂的象征了,也许再过一会,就能收到河东传回的急报,杨林已经发兵攻打雁门关了。
  杨广绝对会是一个好皇帝,比杨勇和杨秀更适合继承大隋,有杨广继承天下,会给天下带来持续的繁荣和富强。天下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天子,一个如杨广这样的天子,而非如杨勇这样的庸君,杨秀这样的暴君。而且自从当年选择支持晋王之后,他的命运他家族的命运都早已经跟晋王绑定在一起了。杨广称帝,授他为御史大夫,一旦皇帝争位失败,虽然不说株连九族,但他身死名消,亲人流放肯定是必然,家族也将因此衰败。
  当年晋王让易风返回燕山,就是因为当时的易风曾经跟晋王说过,让他回燕山,收拢整合燕山盟,成为一支塞上的势力,一支关键时候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可以盯住并州的汉王杨谅,在夺嫡关键之时,他就是一支奇兵。谁能想到,当初杨林的那番话,如今都成了事实呢。不但成了事实,而且已经远非一枚伏棋可言,他成了一支谁也无法忽视的力量。甚至在如今这般天下棋局中,他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枚棋子,一枚完全可以左右天下局势的棋子。
  在张衡看来,杨林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实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他可以肯定的说,当年晋王答应杨林让他返回燕山的时候,就绝不会想到,这个流落民间多年的私生子,一个绿林中的小马贼头目,因缘际会之下,居然会拥有如今这样大的影响力。在他看来,杨林其实不应当犹豫,三位称帝的皇子,谁强谁弱一眼就知,况且他又是晋王私生子,更不应当犹豫了。他觉得杨林犯了个错,犯了一个大错,如今他的犹豫,他的暧昧,他这样态度肯定已经惹恼了皇帝。现在皇帝也许为了胜利,只能把这些不满放在心底,可一旦等将来皇帝平定叛乱了,到时杨林肯定就得悲剧了。
  “也许不管杨林表现如何,到最后他都免不了鸟尽弓藏吧,毕竟,他只是皇帝的私生子,就算皇帝愿意,萧后也肯定不愿意让杨林抢了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啊。”张衡心里暗暗的想着,看来自己得注意一点,以后得跟杨林尽量保持点距离,要不然,肯定得受牵连。他这些年来支持晋王。卷入这夺嫡之战中已经算是十分疲惫了,他不想功成之后。再卷入一次皇子夺嫡的战争中去。
  河东,河东。
  河东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杨林跟杨勇打起来没有?
  杨广的心思很快又转到了河东方面,他现在甚至觉得,当初突厥人要是干脆把杨林打败了,还更好一点。起码没有了杨林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局面更加清晰明朗,他也不用如现在这般的提心吊胆。
  一帆快艇从后方迅速划来。
  “圣上,河东消息,有河东消息到。”快艇上的人刚登上战舰,已经得了消息的军官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把消息大声的朝着五层甲板上高喊了。甚至顾不得因此失仪了。
  “快上前奏报。不,朕亲自下来。”杨广听到这消息,面露激动之色,他等的太久了。
  一阵急促的小跑,等不及的杨广直接跑到了一层的甲板上去听消息。
  “禀报陛下,太子已经兵过雁门!”信使见皇帝到来,慌忙下跪,一面大声禀报着。
  “杨林已经率军过了雁门关?”杨广脸上露出兴奋激动之色,顿时只觉得胸中一块大石头落地。浑身松畅,这种感觉,真是说不出的美好。“太子攻下雁门关了?”
  信使突然跪在地上,“雁门关守将韩僧寿开关。放太子入关,韩僧寿与十万雁门守军归附太子。”
  “韩僧寿弃暗投明了?哈哈哈!”杨广开心的大笑,“这个韩僧寿也是员猛将。韩擒虎的弟弟,韩洪的哥哥。统兵多年向未偿一败,相当了得啊。当初朕也多次向他示好,可惜他却一直不肯理睬。不曾想,如今镇守雁门雄关,面对太子,却倒以十万兵开关而降了。哈哈哈,不过弃暗投明,也是识时务,还不算晚。嗯,建平,你说朕该如何赏赐韩僧寿啊?”杨广得意洋洋的向张衡道。
  跪在地上的信使伸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狂冒出来的汗珠,欲言又止,急的不得了。
  “还有什么消息,一并说了,朕赏你黄金百两,一会下去领赏。”杨广大方的道。
  “启禀陛下,韩僧寿率十万雁门守军开关降附太子之后,太子率二十万兵马入关,又汇合十万雁门军,并高颎一起乘势向太原进军,一路上连破诸关隘军镇。。。。”
  “等等!”杨广大叫一声,打断了信使的禀报。
  信使抬头,畏惧的望着笑容已经凝固在脸上的皇帝杨广。
  “等等,你刚说什么,太子入关之下,与高颎一起向太原进军?高颎,伪相高颎?原来朝廷的那个尚书左仆射高颎?”
  信使小鸡啄米般的不停点头。
  “说,高颎又怎么在太子军中?”
  “据报,高颎因觉伪帝杨勇昏庸无能,太子杨林兵强马壮,便思退路,因此伪帝派高颎往马邑犒赏杨林兵马之时,于雁门关与韩僧寿密谋,最后约定弃伪帝杨勇而改投太子杨林。因此,高颎亲往马邑见太子,面谈投效之事,而韩僧寿开关迎接太子入关。。。”
  “等等等等等等,你停一下,朕怎么越听越糊涂了。”杨广揉捏着自己的太阳穴,“你说,你说高颎也投了太子杨林?”
  “回陛下,正是。”
  “高颎也投了杨林,这不对劲啊,高颎老贼向来固执,怎么可能投杨林?这不对啊。”杨广不停的念叨着,“然后呢,然后呢,朕问你然后呢!”凭着直觉,杨广觉得事情越来越不对劲了,一种可怕的感觉升上心头。
  “然后,太子与高颎、韩僧寿率三十万兵马直入太原城下,韩僧寿之子韩孝基半夜打开了太原城门引太子兵马入城,高颎独自进入城外贺若弼大营说服贺若弼按兵不动,太子殿下因此兵不血刃拿下太原城,天亮之后,伪帝杨勇下诏以太子监国摄政,都督内外诸军事、节制天下兵马。。。”
  信使还未说完,杨广已经锵的一声拔出了玉具首佩剑,猛的一剑剁下了信使的脑袋。
  信使无头的颈腔中殷红的鲜血喷射而出,足有一丈多高,血液喷上天空然后如雾般洒下,将持剑站在那里如雕塑一般的杨广染的殷红。杨广依然保持着那个挥剑的姿势,嘴里不断的喊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都是假的,假的,这人是杨勇派人的奸细,间谍,是来扰乱朕军心士气的!”
  江水涛涛,船帆幢幢,江风吹动,血雾落在脸上慢慢汇聚成流,流入了杨广的嘴角,是那么的腥,那么的涩,那么的苦!
  望着涛涛江山,想着突然恶化的局势,杨广心口突然没来由的一阵剧烈绞痛。手中剑铛郎一声掉在了甲板上,杨广一手紧紧的按着心口,一心扶着战舰栏杆,身子佝偻起来。
  还处于皇帝暴起杀人震惊之中的一众人中,张衡第一个察觉到不对,立即抢上前一步,却已经看到皇帝脸色惨白如惨,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滴下。
  他不由的一下子慌了神,一把抱住皇帝,一面已经带了哭腔的喊道,“陛下,陛下,陛下哪里不舒服?”喊了几句都没见到杨广回应,连忙冲着身后的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