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返大隋 >

第263章

重返大隋-第263章

小说: 重返大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罢,孤今天就也为爱妃写上一首。”
  杨广很有诗才文赋,不是被人吹捧的才赋,而是真真切切的才能,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的文才甚至可以在当今天下排到前三。写诗,对于他来说,真不是什么问题。
  提笔,略作沉吟,杨广很快挥笔而就,一首诗跃然纸上。
  萧美娘站在一侧,轻轻吟诵。
  “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一口气将这首乐府诗念完,萧美娘望向杨广的眼中充满着崇拜之色,丈夫的这首乐府诗,果然并不丝毫落于易风那首,虽然少了些儿女情长,但却更添几分大气。整体来说,易风的那首倒像是篇艳词,而晋王这首却是大气了得,格调更高一档。“好诗,大王妙手成章,果然诗赋才气无双。”
  杨广也有几分自得的看着桌上刚写就的这首诗,他自小得诸多大儒教授,到江南之后,更是网罗了大批才子,娉为王府学士,平时与他们一起诗文唱和,说到写诗作赋,这份能力无人不服。
  等萧美娘赞叹的差不多了,杨广才招呼说:“爱妃,你且坐,我有话要跟你说。”
  萧美娘嗳的一声,坐到杨广面前。
  “大王要跟奴说什么?”萧氏问,刚刚她心情激动,此时白皙的脸颊上升起两朵娇艳的红晕,眼光之中更是霞光流动,胸脯起伏着,越发的显得妩媚迷人,杨广看的都不由的入迷。
  “啊。”杨广定了定神,又瞧了瞧萧美娘一眼,缓缓吐了口气,说道:“爱妃,我想跟你说的是,这次入京,是我多年来谋划的最关键之时,能否从太子手中夺下东宫储君之位,就在这次了。若是这次我们发动攻击却不能奏效,那也许我就再也没有这个机会了,甚至,会更糟,要么成功,若是失败,则可能连如今的地位都保不住。我知道你不太喜欢易风,可是眼下不是谈这些的时候。这次入京,易风对我的大业至关重要,甚至有可能成为左右成败的关键筹码。我希望这个时候,你能暂时放下对他的那些成见。”
  萧氏的眉头挑动,睁大眼睛,“易风真的站在大王这边,愿意全力支持大王吗?”
  杨广点了点头。
  “你给他许了什么诺,答应了他什么条件?”
  杨广摇了摇头,“我确实给他许诺,让他提条件,可是他什么条件也没有提,但却发誓会全力支持我,完全站在我这边。”
  萧美娘微微有些意外,她本来以为易风肯定会借机提条件,这个时候她就可以以此在丈夫面前给这个私生子种下一些猜忌的种子,挑拔下他们父子的感情。可谁知道,他竟然什么条件也没提。甚至丈夫主动让他提条件,他也没提。她仔细的思考着,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易风现在不提条件,那是他有更大的目标,想获得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什么?难道他想等丈夫将来成为太子,甚至是成为天子之后,想要争夺储君之位?这不可能,他只是一个私生子而已,怎么敢有这样的非份之想?她想要提醒丈夫,可是话到嘴边,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了。她并不蠢还很聪明,他知道这个时候丈夫对那个私生子早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种看法了。眼下这个时候,自己若是说出那样的话,只怕会让丈夫以为自己只是一味的想要挑拔离间他们父子关系,自己会因此被丈夫看清,甚至会被疏远。她不想这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没有半点好处。
  想到这里,她吞下到嘴边的话,脸上也换了一个笑容,有些违心的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易风如今真是越发的懂事明大局了。大王放心,易风都知道如此,妾身又怎么会不顾大局呢。其实,妾身对易风也没什么偏见,大王莫要误会了。或者说,在大王的眼里,妾身就是那种不明是非,一味妒忌的蠢女人不成?”
  “爱妃如此娴慧,怎么会是妒妇蠢人,孤一时说错话,爱妃可莫往心里去。”杨广笑着陪礼道歉,不管如何,看到如今易风和萧美娘两人先后的态度,这让他心情轻松了不少,也对这次进京的夺嫡大战更添信心。(未完待续。。)


第282章 谣言四起

  (感谢飞航在天、头疼也不行、james242、南阳火的支持,特别感谢头疼也不行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谢谢!)
  ………………………………………………………………
  雪后初晴,天地间到处粉妆玉砌,皓然一色,杨广的王驾车队也重新上路,在王旗的指引下,车队缓缓驶出虎牢关,继续向关中进发。易风站在虎牢关城楼上,目光远送。
  连日来与杨广密会暗议多日的易风,并没有继续跟随杨广同行。看到杨广的车驾远去之后,易风收回目光,转身下城楼:“我们回荥阳!”
  虽然护送进贡的大批战马的队伍还在黄河以北,但那支一路打着武州总管旗帜的近卫团却已经刚渡过了黄河,正向荥阳赶来。易风已经和杨广秘会完毕,赶回荥阳正好与队伍相会。
  当天午后,八百近卫举着易风的大将军总管旗进入荥阳,易风带着旗卫们与之汇合。
  曾经的荥阳郡如今的荥阳县,城内官府上下以及大家豪强富商等,纷纷前来迎接。对于这位在开皇十八年末冉冉上升的政治新星易风,荥阳城上下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易风不但是位大将军总管刺史带郡公衔,而且人家还已经是位货真价实的皇孙王子,这可就是实实在在的猛龙过江了。尤其是看着易风居然带着八百武装整齐威风凛凛的骑军卫兵,他们就更不敢轻心了。易风的这支侍卫骑兵。其架式威风甚至比起几天前刚从这里过去的那位扬州大总管晋王殿下还要威风几分。不少人都想借上机会,看能不有搭上这位皇孙。官员们想趁机借助易皇孙这条线,搭上皇太子的船。将来博个更好晋身之阶。但更多的荥阳的豪强富商们,则更看重的是这位易总管还是个财神爷。谁不知道这河南的单家、徐家、王家等东边几州的土豪,就是因为早早搭上了这位易皇孙的船,如今早就赚的盘满钵满,甚至还都为家族子弟博得许多官身,不管是发财还是升官,这都是足以让他们羡慕万分的。要知道。就在前两年,当今天子曾特别下诏颁令,宣诏商人工匠及子弟不得担任九品以上官职。这条诏令对于那些工匠商人们来说。简直是个极大的打击。尤其是对那些地方上有钱的富商们来说,这条诏令让他们失去了许多保障,成为栏中那待宰的肥猪而已。
  看到徐、单等家族搭上易皇孙后,如今不但生意做的更大。而且人家还成功的博得了官身。成功的突破了皇帝的那条禁令,根本不用再时时担忧人怕出名猪怕壮了。
  当然,迎接的人中,也并非个个是如此欢迎态度。在一众人中,荥阳最大的家族郑氏,这个曾经关东顶级豪门,如今依然威风不减多少的大豪门,就不有家主前来。郑家家主推辞抱病在身,只派了一个旁枝庶子前来。那态度十分明显,他们并不想拍易风的马屁。
  这个结果让荥阳上下许多人疑惑不解,他们都知道郑家这些年还能保持这个势力,皆因他们早早的投靠到了太子杨勇一边。如今太子嫡子易风路过,这郑家本来更应当卖力巴结才对啊,怎么却如此冷淡呢?
  “郑家看来还记着当初北上时抢了他们家的地下军械坊之事呢。”魏征在易风边上笑道。
  “事情只怕没有这么简单啊。”易风也早注意到了郑氏家族对他到来的冷淡反应。当初他北返燕山,黑铁卫拦截刺杀,易风恼怒之下,直接出手把郑氏名下实际上为太子所有的荥阳郊外山谷中的那座地下军械坊给突袭了,并且把那军械坊洗了个干净,走时把工匠都给全一个不剩的带走了。尉迟恭,当时就是易风在那里收下的小铁匠。不过郑家应当并不清楚易风真正的身份不是太子之子而是晋王之子,但郑家如果不知道这层关系,可现在却依然如此冷淡反应,那从侧面反应,他们肯定也是得到过一些幕后指点的,而且这指点也只能是来自东宫方面。要不然,郑家哪来的胆子敢得罪主子的嫡子?易风心里冷笑,看来从长安方面传回来的情报也不够全面。如今外面都传天子皇后和太子都对这位失落民间多年的皇长孙极为期盼回京,可现在仅透过这简单的一件事情,易风就已经更加坚定,太子绝对不会真的忘记之前的恩怨的。
  “郑家好大的狗胆,竟敢如此无礼,让某带队兄弟去郑家亲自为大帅问候下郑家家主,看他是不是真的病的快死了。”尉迟恭大声的说道,似乎故意要把话说的城门口所有迎接的荥阳人听到。他当初本来是雁北的铁匠,结果却被弄到了荥阳那个作坊里卖命,几乎等于是囚禁起来的。虽然他早知道了那事其实是东宫的人幕后操纵,但对于郑家也依然毫无感情。他巴不得能有机会,亲自上郑家去出当初的那口鸟气。
  易风笑笑:“郑家天下名门,郑郎君有恙,我本应亲自去一趟府上探望,不过一路车马疲惫,一身尘土也不适合冒然上门拜访。敬德,你是我义子又是门生,过去和郑家还有些渊源,你带一队弟兄,多备些礼物,就代我亲自去一趟郑家拜访下郑老爷子。记住,不得失礼。”
  虽然易风口里说的是不得失礼,可是在城门前的那些荥阳人听来,却已经是透着彻骨的寒意,甚至是杀意了。不少原本直受郑氏打压的一些荥阳家族,这个时候心里甚至不由的幸灾乐祸起来。郑氏数百年大族,雄踞荥阳,过去哪家不得看着郑氏眼色过日子。如今好了,终于遇上一个能治他们的了。
  老黑得了易风的首肯,咧嘴一笑,笑的很是有些得意,大手一挥:“走!”
  登时一队五十骑兵马蹄响动直冲入城,向着郑府而去,那份杀气腾腾毫无摭掩,哪有半分是去拜访的样子?至于刚才易风说的多带礼物,更是一点没带,带的只有他们的刀枪剑戟。站在迎接队伍里的那几个郑氏庶出子弟,此时脸都全白了,站在那里,浑身颤抖着,出来说话也不是,离开赶回去报信也不敢,左右为难。
  易风倒是没有丝毫为难他们的意思,让尉迟恭去稍稍为难下郑家就好,表明下态度。真要怎么样郑氏,易风没那个想法,也不会那么鲁莽,毕竟郑氏不如从前了,但也还是关东顶级豪门,特别是和关东各大家族甚至是关陇各大新贵们的联姻,错踪复杂,盘根错节,牵连极广,易风做的过了,到时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只是控制在一个小层次的话,是没什么关系的。
  入城之后,与荥阳上下一番寒喧过后,打发走了那些人,还没清静下来,魏征拿着一封书信进来。
  “京师过来的密信。”
  信打开,易风仔细阅过,不由的眉头紧皱起来,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
  他人还没有到京师,但却已经有人把他弹劾了。
  上本弹劾他的人有御史台的,但也不全是,仿佛突然之间,京师大兴城里,他这位即将入京的皇孙一下子又引人注目起来,不过这一次却不是什么好事。京师大街小巷到处都在传播着关于易风的小道消息,各种各样都有。但绝大多数都不是什么好的消息,更多的是一些造谣。甚至有人故意把易风曾经在燕山绿林中的经历晒出来,还大肆捏造易风是如何烧杀抢掠,奸淫打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