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山忍不住回头看董洁,两个人眼里都是由衷的欢喜。董洁伸手握住哥哥的手,问道:“你爷爷出门了?他身体好吗?”
他的太奶奶,就是外婆的妈妈,她去世了,外婆的父亲还健在吗?大山也赶紧打听。
罗伟遗憾的摇头:“太爷爷前年去世了。如果你们早两年来,还可以见到他老人家。太爷爷身体好的时候,他常常让人开车送他去海边,一坐就是大半天。他说他的故乡在海的那边,那边还有他最疼爱的小女儿,他常常念叨:也不知道现在姑婆过的怎么样了?一个女孩子年纪那么小就离开家人,做的又是那么危险的工作,太奶奶去世时挂着女儿都合不上眼……太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去看看,可是他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爷爷他们不放心,而且,我们一直也没有姑婆的消息。爷爷说解放前她做的是很危险的地下工作,连名字都改了,几十年过去,大陆又闹过文化大革命,是不是还健在,爷爷都没有把握……”
罗伟说到去世的亲人,脸上掠过一抹黯然,“爷爷身体还好,二叔开了一家农场,乡下空气好,爷爷他们都住在农场里。哎呀,他老人家要是知道你们来了,还不知道得多高兴呢。走,我领你们去农场!”
第二百二十七章 农场
美国的农业经营模式以家庭农场为主,家庭农场的规模一般有耕地二十到五百公顷。近几年来,有些农场被兼并,出现了个别的大型农场。
罗伟告诉大山,解放前,罗家举家来美,最开始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不同,很费了一番周折,才最后在这里站住脚。罗家的生计问题由罗士森一力挑起,他从经营餐饮酒店做起,逐渐扩展到贸易。
罗士森有两个儿子,他后来把生意交给大儿子,也就是罗伟的父亲。罗伟的叔叔罗中原上大学时,每到暑假,和同学结伴到农场做季节工,因而对经营农场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现在,他在郊区经营一家农场,经过多年的发展扩张,现有土地四百多顷。
除了种植玉米和大豆,有一个养有几千头猪的猪场,拥有四套拖拉机组和一台联合收割机。还养牛和美洲驼等家畜,农场有一片果林,种了各色水果,果林边上是未经砍伐的原生树林,林中有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时常有客人到这里来打猎。
除此之外,农场里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泊,里面放养了一些鱼虾蟹,每天都会向城里的酒店提供一部分新鲜的水产品。疏菜也种了几十亩,和果树一样,用的都是家畜粪便发酵后的有机肥。长势喜人,很受餐馆欢迎。
董洁对农场经营很有兴趣。她从前去过北京郊区的农场,是一对德国夫妻经营的,大片起伏的绿地、果林,草地上放养着成群的牛羊,木质结构的住房……其实做个农场主,对她充满了很大的诱惑力。
在她的追问下,罗伟说的更详细了。
车开了三个小时,早已经出了市区。路两边绿色渐渐多了起来,视野越发空阔,几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倒不觉得时间难熬。
接连拐了几个弯,沿着一条小路走。罗伟笑道:“我们到了。”
车子没有停,只是开的慢了些。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看不到邻家,这片广袤的土地,都属于罗家农场所有。
几座小山样的堆肥占据了农场的一大片地,铲车不停地在堆肥场上忙着倒堆、装车。
罗伟介绍说:“环卫部门把落叶等以有机物为主的垃圾运到农场,经过一年多的堆积,垃圾就会变成由腐殖质和水等组成的有机肥。除了农场自用,装袋后也进行销售,卖的还不错。这种产品原料来源丰富,不但不用花钱买,还能收取垃圾处理费。”
四五月,正是农作物欣欣向荣的生长旺季,大片大片的绿色,洋溢着勃勃生机。
车窗的玻璃早已经整个摇了下来,田野新鲜且充满泥土芬芳的气息迎面拂来,几个人的心情和窗外的阳光一样好。
车子绕过一片闪着粼粼波光的水面,远处树林的影子也被抛过去,大片灿烂到让人屏息的万紫千红的花海,很突兀的闯入大山和董洁的视线里。
她低呼道:“好多花!真漂亮!”
车子再往前开了一会儿,停了下来。
“二叔的儿子,哦,就是我们的堂哥,他在荷兰读的大学。郁金香是荷兰的国花,行销世界各地。在欧美小说、诗歌和绘画中,郁金香被视为胜利、美好、爱情的象征。它花色丰富多彩,早、中、晚花品种的花期能持续二个月多月,是国际市场和春季花坛的主花卉。堂哥毕业后帮着二叔打理农场,特意把这边的地留出来做花田……”
罗伟指着不远处忙碌的数人道:“现在是郁金香出货的季节,这时候大家都在花田里帮忙。诺,爷爷也在那边。”
他让兄妹俩个留在车旁等待,自己一路小跑着过去了。
郁金香有香味,不浓,但是像现在这样多到连成片,量变引起质变,空气中自然充满了沁人心脾的清香。它叶片秀丽素雅,抽生的花梗顶托着荷花似的花朵,有杯状型、球型、百合型、雏边型、单瓣或重瓣,大红、洋红、粉红、黄、橙、白、紫、黑紫等单色,或者一朵花有数种颜色,由近及远依次铺开,实在让生性喜欢鲜花的董洁喜不自禁。
“哥,这里真好,咱们要是也能有这样一座农场多好?住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该有多舒心啊,天堂也不过如此了。”
一路行来所见所闻,大山也着实喜欢,“土地原来还可以这么经营运作呀?以前还真没见过。”
他有些为难,“国内人均占有土地的面积太少了,想办个类似的农场可没有条件。如果哪天国家允许征地,哥一定送你一个有山有水有树有花、嗯,还有小木屋的农场给你!”
“哥,你说话可得算数。国内政策越来越宽松,说不得,再过一两年,征地的政策就放开了,到时候你可不能忘了今天的话,我可是很认真的帮你记着呢。”董洁拍掌喜道:“呵呵,咱们有现成的师傅可以请教经验,也学人家种花种菜种果树养鱼养牛羊……不求靠这个养家致富,挣的钱够请工人和维持农场基本运作就行。”
大山看到罗伟跑到工人间,弯下腰跟一个穿着蓝衬衣的人讲话。
他忽有所感,点头道:“农场环境这么美,空气也好,很适合老人生活。陈爷爷最喜欢摆弄庄嫁,他到现在还在院里种他的疏菜,总是抱怨可以利用的空间太小。外公外婆他们平时喜欢摆弄花草,把个阳台摆的满满当当……要是咱们有农场这样的地方,盖几座小木屋住,长辈们一定喜欢。在这样的地方生活,想活动手脚呢,就散步、钓鱼,去地里做点活也成,每天吃的是现摘的新鲜疏菜,对他们休养身体也有好处。”
“对呀,有了农场,咱们就把长辈们都接过来,他们肯定会喜欢上这种生活方式——”
※※※※
“小伟?”
正在指挥工人干活的罗中原,一回头看到跑过来的侄子,奇怪道:“你不在学校上课,怎么突然回来了?”这个侄子平时住在市里,周末周日常常有活动,而且已经进入大哥的公司帮忙,学着处理各种工作,很少回农场这边。
罗伟跟叔叔婶婶匆匆打过招呼,走到正蹲在花田里劳作的罗士森跟前。
他清了清嗓子,压抑下心里的激动,轻声道:“爷爷,有姑婆的消息了!”
罗士森手里的动作停了下来,他回过头,仿佛没有听明白,“姑婆?”
罗伟肯定的点头,重复道:“大陆的姑婆,有消息了!”
老人定定的看着他,眼睛蓦的睁大,他的手开始颤抖,“真的?真的是——大陆的姑婆?确定吗?”
罗伟赶紧搭把手,扶老人站起身,“真的,是真的!姑婆的外孙和外婆女来美国办事,受姑婆的委托,亲自找过来的。爷爷,你看那边,我都把他们领来了,他们拿来了一张您书房挂的全家福照片,还有姑婆现在的照片……”
“你太爷爷和太奶奶想了一辈子念了一辈子,今天终于——又有你姑婆的消息了!”
老人伸手要抹眼角的湿气,才发现手上还戴着工作时的手套。他哆嗦着摘下来,“快,我们过去,我要好好看看你姑婆的孩子们,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什么样子,我得看看她的照片、看照片——”
“爷爷,您慢点!”
老人脚下一趔趄,差点跌倒,多亏罗伟及时搀扶住了。他接过手套,递给跟到身边的二叔手里。
罗中原问他,“那边的两个年轻人就是你姑婆的孩子?”他有些不敢相信。消息来的太突然了,父亲和爷爷奶奶牵挂了几十年的亲人,真的找到了?
大山和董洁远远看见罗伟馋着一个白发老人急急往这边赶,也赶紧迎上前去。
“这就是我爷爷,罗士森。爷爷,他叫李悠然,旁边那个小姑娘名字叫董洁,他们是姑婆的外孙和外孙女。”
“爷爷,您好,我的小名叫大山,您唤我大山就行,外婆就这么叫我的,这是我妹妹小洁。我们俩个代表外婆,来看您老人家了。”
罗士森一手牵一个,不住的左右打量。
董洁摸摸鼻子,“爷爷,我长的像我妈,哥哥长的有几分像外婆。”
他仔细打量大山,“嗯,像,你的眼睛像你外婆,很漂亮,鼻子也象——你有你外婆现在的照片?”
“有,有。”大山急忙拿出来。
罗士森拿到妹妹的近照,就舍不得放手,眼圈立刻红了,嘴里喃喃念叨:“是她,是她,没错,是我妹妹!当年我们分手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小姑娘,你看——”
他把几十年前和几十年后的照片放一起做对比,“那时候她扎着两条辫子,多年轻,现在老了,都有白头发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亲人
四十多年,将近半个世纪,重新得到亲人的消息,罗士森的激动和欢喜溢于言表。
老人家握着大山的手,仔仔细细打听别后详情,动情处,数度湿了眼角。
“刚到美国,这边一切需要从头开始,好不容易安顿下来,你外婆和外公因为工作的原因,不断变动住址,竟然就此失去联系……文革时,老父亲还在世,听说国内批斗的历害,有亲属在海外的都要挨批,成为被改造的对象,挂念着女儿女婿,老人一晚一晚的睡不着……当年只说躲战乱,谁知道一走再没机会回去,老父亲老母亲带着对女儿女婿和故土的牵挂,遗憾的闭上了眼睛……”
相对于老人的激动,晚辈们表现的就冷静的多。
罗伟的父亲出公差,不在洛杉矶。他和罗中原兄弟俩个都在美国长大,对故土没有多具体的印象。到罗伟这一代,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美国人了,受的教育和思维方式都是美国式的,国语只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口语表达方面就更差了。
罗伟还有一个弟弟罗强,两人是双胞胎,兄弟俩一个在美国念书——长子嘛,可以就近跟父亲学着接触生意上的事,弟弟罗强则远赴加拿大留学。据罗伟讲,弟弟不喜欢做商人,他从小就对航天科技有浓厚的兴趣,他喜欢看的那些又厚又枯燥的专业书,罗伟是半点兴趣都提不起来。不过,罗强在学业上一向表现出色,深受导师的喜爱,将来有望做个科学家,进入航天机构做事。
罗中原也是两个孩子,一子一女。长子在农场工作,他大学选择的专业就是农业方面,学成归来后,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他身体强壮,而且勤劳,每天日出而作,开着一人多高轮子的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