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岭村笔记-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羽哥,少跟他废话,扁他一顿再说,在宝庆镇一看见这老头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不是什么好人。”
“子明,你身为军人这么对待老百姓的啊!少在那鬼叫鬼叫的,站一边去,先把事情弄清楚。”刘潇儿道。
张子明放开陈老头,鼻子里哼哼两声,像一头发怒的老黄牛,从口袋里扒出一根变形的烟点上,退到一边抽闷烟去了。
孙教授和刘潇儿过去把陈老头扶起来。陈老头明显是吃了什么大亏,身上脏得难看,一把老脸被摸得黑糊糊的。等他喘匀了气,孙教授这才开口问他。
“你不是送了我们上岸,就回去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墓室的石椁里。”
“石椁都是空的有暗道,这里面根本就是走不出去的。”陈老头慢慢说道。
“暗道?!!!”我们惊呼道。
刘潇儿好像也想起了什么,问陈老头:“对了,我明明在云雾山油茶作坊里听到了有人开门的声音,那门是不是你开的?”
陈老头咳嗽了几声,点了点头。
“原来你一直在跟踪我们!”刘潇儿也有点愤怒了!
“我早就知道你们是冲着林太白古墓来的,但是没有我,你们休想进得林太白的古墓!”
“你什么意思?”
“你们知道怎么进林太白的古墓吗?”
我赶紧从胸前的袋子里拿出地图给陈老头看,陈老头一副鄙视之像,“那张地图是假的!”
我心里一阵咯噔,“假的?不可能!我们就是凭借这张地图进到这里面来的,现在只是一时还找不到迷失森林的入口而已。”
陈老头哼了一声,“我早已中了这个古墓秘咒,是个快要死的人了,这个隐藏了快千年的秘密,也是该揭开的时候了,免得我死之后,世上无人再知这座古墓的秘密。”
“你少在这乱扯,快说,你是怎么跟踪我们,怎么出现在这座古墓里面的。”
“狗屁古墓,这是一座**虚冢!”
我们叫住张子明,看来陈老头此人知道甚多,且听他往下说。
陈老头从腰间摸出一束烟,装在烟锅子里,点上抽了起来。
“我们家祖上就是曾盗过这座古墓后逃生的盗墓之人,你们要想知道这座荒村古墓的所有事情始末,听我慢慢跟你们道来。”
第三十五章 昆仑山下的亡国
西域三十六国中有一国,名乌秅国,《汉书乌秅国传》载:“乌秅国,王治乌秅城,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四百九十,口三千七百三十三,胜兵四百七十人,东北至都护汉所四千八百九十二里,北与子合,蒲梨,西与难兜接。。。。。。”(这些是学术性知识很是枯燥,我不想多写,朋友们只要知道了这个西域小国‘乌秅国’就可以了。当然,有些内容只能当是虚构,毕竟是小说哈,谢谢!)汉时的乌秅国在今叶尔羌河上游和喀刺昆仑山之间,多山,饮水大部水大部分来自雪山,地势十分险峻,历经沦桑,后族民搬至了昆仑山中,不知所踪。
乌秅族人对昆仑山极为崇敬,他们的历代国君得昆仑山神所传的世间奇术,带领乌秅族人躲过世俗种种磨难,神鬼莫测。
经时代变迁,西域的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等等诸国,消失在了茫茫撒哈拉沙漠中,乌秅国受时局波动,这神秘一族已隐没于昆仑山里,偶游历于青海省中、西、南、西南各处,渐又成势力。
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乌秅国已改名为北盘陀,国君鹘尔洛,占据着今青海大片地域。
公元1038年,北盘陀东北方的大片土地被李元昊统一,建立大夏王朝,称之西夏。李元昊统一西夏后不断对宋(时值北宋/宋仁宗时期)发动战争,稳定了东边中原的局势,然后不断向西扩张。
西夏君王李元昊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枭雄,为了生时尊荣,他穷兵黩武,东讨西伐,南掠北夺,生性凶残暴戾,反复无常,处世以一已之利为天下任,临国的北盘陀自然成了他眼下掠夺的对象。
北盘陀国君鹘尔洛纵使通晓神鬼之术,但论实力远不敌西夏国力,于是几次三番派出使者,望能与西夏和平共处,万世千秋。李元昊哪里应允,随即对北盘陀发动灭国之举。传说中的鹘尔洛通晓神鬼幻术,能招天将阴兵,无奈北盘陀国力太弱,在强大的西夏铁骑面前,一百不敌其一。纵使鹘尔洛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保北盘陀不遭灭顶之灾,更何况鹘尔洛年事渐高,北盘陀一族再也没有昆仑山神所传神术的继承者,鹘尔洛精元渐损,无望之际,北盘陀大巫师说西南古乌国有一物,名为地母凤凰,又叫幽冥珠,若能得此物,必保鹘尔洛延年益寿,保住盘陀族人躲过劫难。
鹘尔洛闻之大喜,当即亲自集能人异士前往西南古乌国,把北盘陀的防务交给了大巫师,鹘尔洛离开没过多久,李元昊便一举灭掉了北盘陀,当然这是必然的。
且看鹘尔洛一行化作道僧游人,翻山越岭,离开昆仑深藏之地,前往传说中的西南古乌国。古乌国在今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山下,等他们到时,早已是荒破残城,鹘尔洛找到了古乌国王的陵墓,才得知早在千年前此物就已经被统一中原的秦国一将军张苘盗走,且张苘盗得幽冥珠后便隐退到了江东之地,幽冥珠随即不知所踪。
鹘尔洛得知北盘陀已被纳入了西夏李元昊之下,心痛不已,当即发誓必找回幽冥珠与族人雪恨。于是率众人前往中原江东之地望能找得张苘的墓葬盗出幽冥珠。但为避李元昊追杀,改姓为林,自称太白,故人称‘林太白’。。。。。。
三十六、盗墓奇闻(1)
“原来林太白此人是一个西域小国的国君啊!”我听着陈老头的讲术联想起了孙教授给我们讲的赵构南逃出海偶得幽冥珠之事。至少现在明白了我们前来坟岭村探寻的所谓林太白古墓其实是一座西域君主墓,但是如果按时间推算的话此墓的年代还不至于有千年之久。至于林太白此人被世人传得神乎其神,会使神鬼幻术能招天将阴兵我心里确不已为然,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的国家也不至于被李元昊所灭了!且听陈老头继续往下说。
林太白隐居之后在江东一面凭借着自己的手段积累财富,一面行善好施,用自己的所知帮你识相看风水等事,渐渐成了江东一带出了名的奇人。当他与随从找到张苘之墓时,才发现早已被人洗劫,他在当地百姓口中套出原来张茼墓在千年前即被楚霸王项羽所盗。项羽战败乌江后,幽冥珠也不得所踪了。林太白只得云游中原四处,终不得幽冥珠之去向。
林太白已料自己时日无多,西夏越发强大,知复国无望便在江东怡养天年。直到历史机缘之下金灭北宋,宋皇室第九皇子康王赵构给了他幽冥珠与古乌国大祭司录,才知世间果真有此物。但林太白剩时不多,无法参透大祭司录中的玄机始终打不开紫金玉盒。
赵构建立南宋之后,林太白自知赵构终将索回此二物,他不想让此物留与别人,动了永据之心。时值天下大乱,林太白若再回西域叶落归根,太过招眼,听闻宝庆河中上游地势极偏,崇山峻岭,森高林密,一派人烟罕至的原始景象,是一处王法管不到的地方。
林太白化作游僧前往,用他那一套勘地的秘术为自己寻得一风水宝穴。为掩人耳目,以避开乱世为名,在那迷蒙山岭间修了一处世外村庄。林太白倾尽自己在江东的所有财富,然后用他那**幻术驱使了许多的流民前往,为他修筑陵墓。等所有工序完成之后,修筑陵墓的人相继互残而死,林太白也自是死亡入陵,至此这个陵墓以及幽冥珠的事迹便消散云烟。
孙教授和刘潇儿听到这里也不免啧啧称奇。张子明本来对这陈老头还嗤之以鼻,一副极为不满的敌对态势,但听到此处也痛改挨了打似的难看表情,一愣一愣地静心听着陈老头的讲述。我心里也不由对眼前这位看似糟糕的老头子肃然起敬,人不可貌相这话始终没错。
陈老头抽完一袋烟,我忙给他点上,问道:“据我所知,林太白古墓之事还能扯到朱元璋和陈友谅,您老给我们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陈老头疑惑地看了看我们,孙教授赶紧客气地帮忙补充道:“既然您什么都知道了,我们也不必隐瞒,不错,我们这次真正的目的正是要揭开这个古墓秘密,寻出足以震惊世界的幽冥珠!来这之前我们也做了许多的准备,翻阅了许多的资料。”
陈老头道:“林太白是西域国君,在中原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资料,你们所谓的资料多半不太可信。要说起与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关系,还得从那首歌谣说起‘幽冥珠,坟岭山,揭开凤凰惊世间’。”
“正是正是,这不就是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来宝庆剿灭陈部老巢时听到当地的歌谣吗?”我忍不住打断了陈老头的话问道。
“这是误传,听我祖上相传歌谣乃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所做。”说着陈老头叹了口气,又道:“如果不是因为朱元璋那次挖陵,也许林太白的陵墓也就不会有一批批的盗墓贼前去探寻了,至使现在我们陈家庄的人出生便有秘咒遗传,一生痛苦。”
陈老头又长叹了一声,眼神迷茫,好像想起了以前的什么陈旧古事,张子明性子急,忍不住问了句,陈老头这才娓娓道出了一段盗墓奇闻!
元世祖忽必烈灭宋之后一统天下,元朝算是个短命王朝,只有九十七年历史。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由于黄河泛滥,数十成百姓被征修黄河。百姓从河中挖出只有一只眼的巨人石像,早已谋划起事的义军借此编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举国上下各路诸侯响应反元,一时烽烟四起!
经过几年混战吞并,最后只剩下了三股势力,即南边的张士诚,中西的陈友谅,以及淮北的朱元璋。朱元璋势力相对要弱,他任用刘伯温为军师(刘伯温:具有鬼谷子的秘术、诸葛亮的谋略、苏轼的文采为此人是也!),先灭掉了张士诚,然后与陈友谅争锋天下。
在开始的较量中,朱元璋局势十分不利,被陈友谅打得连连败退。一日,朱元璋苦于战事想找军师商议对策,侍者说军师去了营前一高粱地旁赏月(他们不是数星星,实为观天象)。
我学生时代醋爱语文、历史、地理,这些与历史有关的情节是凭现在脑海里对历史的模糊记忆,虚构而成,没有时间去取证,各位朋友还请谅解!
三十七、盗墓奇闻
(历史问题太敏感,加个纯属虚构好些,呵呵)一日,朱元璋苦于战事想找军师刘伯温商议对策,侍者说军师去了营前一高粱地旁赏月。
朱元璋到时发现刘伯温正看着高粱地沉思,朱元璋不解,上前正想问刘伯温,刘伯温口吻神秘,轻声道:“主公且看。”
明月当空之下,一片片淡黑的浮云从一块高粱地上空飘过。高粱地里,正有一只尺许长的大地鼠围绕着一根饱苞高粱,在月下显得十分诡异。
地鼠围着高粱杆转了许久,一对闪着贼光的小眼偷瞄四处,然后爬上了高粱。眼看爬到了饱苞之下心中一阵窃喜。正待吃时,由于高粱杆无法承受地鼠的重量便弯下腰来,随之将地鼠狠狠地摔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