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传说-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嘴张得很大,两只眼珠子已经鼓了出来,看得出他死得极为痛苦。
吴志远强压内心作呕,缓缓走到那人身旁,低头仔细去看,但那人全身血红,根本看不出身上有何伤口。吴志远拔出背后的桃木剑,以剑尖去拨弄那人的尸体,惊讶的发现,那人全身的皮居然已经被扒了下来!这具身子只是一具没有人皮的尸体!
吴志远骇然失色,连忙再去看那人的脸部,他脸部的皮也被扒掉,但相貌仍能辨别得清楚,吴志远再三辨认,发现此人正是宝林堂的那两名手下中的一人。
“他怎么会死在这里?月影他们呢?”吴志远心中有些焦灼,宝林堂的这名手下葬身于此,是不是说明月影抚仙和孙大麻子也已遭不测?
沉静了片刻,吴志远再去看面前这具尸体。他发现了一个极为诡异的问题,在坊间流传的满清十大酷刑的传说中,扒皮一刑位列十大酷刑之首,据说是在人的头部割开一道极小的伤口,然后向内灌注水银,水银极重,无孔不入,随着水银的流淌,同时将人的皮活生生的扒下来。即使是这种酷刑,人的耳后、腋窝、指缝等处还是会有一点皮残留,不可能扒得一点不剩。但眼前这具尸体却是一点皮都不剩,仿佛一整张人皮被完好无损的如脱衣服般被扒走一般。
吴志远看得触目惊心,虽对眼前的这具尸体大惑不解,但又无法找到答案。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到一阵沉闷的声响,他循声一看,只见尸体旁边的石门居然缓缓的被推了开来。
第四百一十九章 门内白脸
吴志远盯着那缓缓打开的石门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只见随着那石门的开启,门内缓缓地伸出一只肤色煞白的手,那只手五指纤细但指甲很长,从手指到手臂没有一丝血色,惨白骇人,十分诡异。
石门只开了一道不大不小的缝隙便停了下来,那只手缓缓地伸向倒在地上的血尸,一把抓住了那血尸的一只胳膊,就将那血尸往石门里拉。
这一幕令吴志远看得心惊肉跳,他呼吸急促,也不知哪来的胆量,暴喝一声:“住手!”
吴志远的话音刚落,石门后伸出的那拉着血尸的手突然停了下来,半张脸从门缝处慢慢的露出,那张脸白得吓人,一只血红的眼珠在门缝边死死的盯着吴志远。
吴志远与那血红的眼珠一对视,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身体后退了几步。他强压心神,“哐啷”一声拔出了手上的血影魔刀,一道血色寒光在萦绕在石门前这块狭小局促的空间内。
门后那半张白脸看到了吴志远手中的血影魔刀,突然发出一声凄厉的怪叫,同时用力一拉,将那血尸的身体迅速向石门内拉去。
眼前这具全身血红的尸体到底是谁,吴志远并不知晓,况且这具尸体也已经彻底绝气,再无救活的可能,所以吴志远并不想为了夺回这具尸体而与石门后那怪物拼命。但此时见那具血尸被怪物拉进石门,也不由得心中一急,冲上去就要抓住那血尸,将他从那怪物的手中拉回来。
然而当手已伸在了半空时,吴志远顿时一犹豫,这血尸全身是血,该从哪里下手?如果这尸体有毒,那自己这样盲目的去抓住尸体拉扯,恐怕会因此而中毒。
就在吴志远犹豫得这一瞬间,那血尸被石门后的怪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拽向了石门的缝隙处,只听“咔嚓”的一声,石门打开的缝隙太过狭窄,那血尸撞到石门上,居然卡住了。因为速度过快,门内那怪物又太过用力,尸体被撞得骨头断裂,鲜血四溅。
吴志远大吼一声,举起手中的血影魔刀就朝石门的缝隙处冲了过去,也不管那具尸体是何情况,对准石门内那张诡异的白脸就要砍下去。
石门内那怪物已然发现了吴志远的动机,见吴志远举刀砍来,猛地发出一声“嗷嗷”长叫,惨白的手拽住血尸的胳膊用力一扯,只听“咔”的一声,硬生生的将那血尸的胳膊给扯了下来。那怪物的半张诡异的白脸连同扯下的那只血尸的胳膊一起隐进了石门内,几乎是与此同时,石门“轰隆”一声被关了上来。
这一瞬间发生得太快,快到吴志远手中举起的刀还没来得及劈下,就见地上的血尸被石门一撞,立时一个翻滚,滚到了吴志远的脚下,仰面朝上,面部依然是那副骇然的表情。
吴志远本能的猛然往后一跳,两脚刚落地,就听到一阵细微的“簌簌”声从石门旁边的石缝深处传了出来,他竖起耳朵仔细去听,却不敢走到那石缝前查看,因为这具血尸就是从那石缝里倾倒出来的,那石缝内必定藏着可以将人皮扒光的怪物。
“簌簌”声越来越清晰,仿佛那怪物正在从石缝深处向外面爬来,吴志远用力地握住了刀柄,手心里都沁出了汗珠,目光紧紧地盯着石缝。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吴志远紧绷着神经,不敢有一丝松懈,随着爬动之声越来越清晰,石缝里突然传来一声“咯咯咯”的叫声。吴志远顿时一愣,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因为那叫声俨然就是一只公鸡在叫。
难道那石缝里是一只大公鸡?吴志远不由得在心中失笑,如果真是这样,那未免有点太不可思议了。公鸡能将人的皮生生扒下来,这比任何诡异事件都令人难以置信。
吴志远用力的眨了眨眼,屏气凝神再次朝那石缝看去。就在这时,石缝里缓缓地爬出了一条通体血红的大蛇。
那条蛇并不粗,只有成人手臂粗细,但蛇身极长,约有三四米,游走了半晌才将整条蛇身从石缝中爬了出来。最令人惊诧的是它全身都是血红色的鳞片,没有一丝杂色,那血红色与地上那具血尸的颜色一般无异。
那条蛇在地上盘旋片刻,突然蛇头昂起,爬到了那具血尸的身上,紧接着蛇身在血尸上不断游走,很快在血尸身上将长长的蛇身悉数盘起,血红的颜色混为一体,已经分不清哪里是蛇身,哪里是血尸了。
吴志远不明白这条蛇在血尸身上盘起蛇身是何意图,只能远远的站在一边观望。就在此时,那蛇的蛇头微转,突然看向吴志远,蛇口一张,咽喉深处发出一声清脆的“咯咯”声。
听到那条蛇居然发出鸡的叫声,吴志远心中的好奇大过了恐惧,他瞪大了眼睛仔细去看,就发现那条蛇的蛇头上长着一个鸡冠状的肉瘤,那鸡冠肉瘤颜色也是鲜红似血,与蛇身的颜色混成了一体,所以不用心去看,根本不容易发现。
看到那蛇头上的鸡冠肉瘤,吴志远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虽然不知道眼前这怪蛇的来头,但其头上生有鸡冠,就足以令他心惊胆寒。他曾听人说过,头生鸡冠肉瘤的鸡冠蛇乃是蛇类成精之兆,不得冒犯,谁如果冒犯了它,必定会走霉运。
这鸡冠怪蛇并未对吴志远发起攻击,所以吴志远自然不敢轻易冒犯,唯恐避之不及,就在他打算转身走回头路的时候,突然看到那鸡冠怪蛇昂起蛇头又是一阵“咯咯”怪叫,紧接着蛇身盘在那血尸身上不断蜿蜒旋转。
吴志远定睛一看,顿时大吃一惊,只见随着那鸡冠怪蛇蛇身的缓缓旋转,其身下那具血尸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干瘪下来,仿佛全身的鲜血都被那条鸡冠怪蛇慢慢的吸干,但令吴志远赶到不解的是,他并没有看到那鸡冠怪蛇张嘴去吸身下那具血尸的血,自始至终,那鸡冠怪蛇的蛇头都是昂起的。
只在眨眼间,那具血尸便由刚才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变成了一具干尸,全身的肉便似是被风干了一般,紧紧地贴在骨架上,骇人至极。
鸡冠怪蛇缓缓停下了蛇身的旋转,昂起的蛇头再次看向吴志远,它的蛇口突然全部张开,旋即又合拢,与此同时,头顶血红色的鸡冠状肉瘤突然变成了紫色。
吴志远看着鸡冠怪蛇的变化,心知不妙,这鸡冠怪蛇想必对自己起了杀意!
第四百二十章 六丁六甲
在民间传说中,鸡冠蛇头顶的鸡冠如果由血红色变为紫色、黑色或者其他的颜色,就预示着这条鸡冠蛇已经起了杀心,马上便会做出攻击的行为。吴志远是第一次见到鸡冠蛇,对它的认识也仅仅是来源于耳濡目染听来的传言而已,此时见那鸡冠蛇头顶的鸡冠肉瘤由红变紫,顿时眼皮一跳,心叫糟糕。
果然,鸡冠怪蛇的蛇身缓缓舒展,由先前的盘身之势渐渐伸展开来,蛇身很长,等它将整条身躯完全伸展开后,石门前的地面上弯弯曲曲的全是它血红色的蛇身,几乎连插针的地方都没有。
一般来说,蛇身的长度与粗细是成一定比例的,很短但又很粗的蛇极少,而很长但又很细蛇同样也不多,然而眼前这条鸡冠怪蛇却是个例外。这陵墓地宫之中处处透露着诡异,见到再离奇的东西也并不为过。
吴志远见那鸡冠怪蛇蛇身再度昂起,心知此时已经避无可避,这鸡冠怪蛇乃是老蛇成精,在民间的传说中它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吴志远虽没有亲眼见过,但眼下性命攸关,转身逃跑已是不可能了。紧急之中,他突然想到了茅山道术中的六丁六甲符。
六丁六甲符是茅山派中一门类似于请神的道术,但与请神又有极大的不同,请神一般需开坛做法,步骤严谨,且请到的神仙需附身在人身上,方能大显威灵,而六丁六甲符则是一门符篆道术,六丁为六丁玉女,六甲为六甲神将,这门符咒则是驱使六丁玉女或六甲神将为己用,可请出十二位神仙,也可只请其中的六丁或六甲,具体要请六神还是十二神,要看所画的符和口中所念的咒。这六丁六甲十二位神仙不一定要附身于人,这一点与请神有所不同。
师公在那本手抄的笔记中提到过,说“夫六丁六甲者,中可以降龙伏虎,入阵兵刃不伤”,这话的意思即为如果六丁六甲符咒施在人身上,那么这六丁六甲十二个人就会刀枪不入。
蛇属阴,鸡冠怪蛇自然脱不了蛇类的范畴,所以必定也属阴,六丁六甲之中,六丁玉女为阴符,而六甲神将为阳符,要克制这条鸡冠怪蛇,还得请六甲神将才行得通。
可眼下吴志远孤单失群,根本找不到六个人可以来充当六甲神将,幸好这六丁六甲符并不要求必须附身于人,所以吴志远急中生智,从两旁找到六枚石子,在面前一字排开,然后自己盘膝而坐,双眼闭合,捻起指诀。
“吾呼六位神,元阳甲子君,急来急速应,愿君济吾身,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吴志远早已熟记笔记中的符咒,连忙摒除私心杂念,口中以极快的速度默念道。
这几句咒语快速念完,他双眼突然睁开,伸手在六枚石子上方虚空画符,同时继续念道:“玉清大将,六甲宣行,真符速召,往赴坛场!敕!”
这一个“敕”字脱口而出,吴志远已同时虚空画符完毕,右手食中二指朝面前的六枚石子一指,那六枚石子便似是获得了生命一般,顿时有了灵性,突然在地面上跳动起来。
吴志远手捻指诀端于胸前,双目紧盯着那鸡冠怪蛇的动静。鸡冠怪蛇蛇头高昂,似乎在等待最佳攻击时机,见吴志远此时端坐在地上,以为是可乘之机,突然蛇头后昂,如拉满弓的利箭般超吴志远疾射而来,蛇头在半空时,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
这鸡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