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俏鞅保龀指鸲つ舷露冉竺鹘颉2还庥Ω檬鞘改辍;蛘叨改甑氖虑椋鞘焙虻拇竺鞴Ωⅲ锉浚肫渥髡降辈皇俏侍狻
这么多年的奋斗,终于折腾出来个样子了。朱永兴畅想着,既欣慰,又有些忧虑。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虽然不全对,可还是有些道理的。天下太平下来,那些读书人是不是就有精神来跟我作对了?新政会不会遭受到新生的阻力,什么纲常、礼义是不是又要被放在首位了?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于一国,大凡初时都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同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然环境渐渐好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
看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我不敢说已经找到了全新的道路来改变这一切,因为这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但纵使我不成功,也要将这个思路留诸后世。
朱永兴叹了口气,定了定心神,提笔端端正正地在纸上写下“皇位继承法”几个字。
即便年纪不到三十,即便身体健康,但天有不测风云,朱永兴必须有所交代和安排。其实臣子们担心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传承意味着稳定,意味着国本不动摇。虽然现在这个儿子的血统有些小问题,但总是皇子,断没有自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妻儿便无所依靠的道理。
犹豫再三,朱永兴苦笑着摇了摇头,终于没有把柔、嘉两位公主写进顺位继承人的名单之中。儿子被承认有继承权便够了,再惊世骇俗恐怕就过分了。
《皇位继承法》、《人权保护法》、《皇权法案》,这是朱永兴准备陆续付诸实施的三大宪政法律。借此,一个近代化、一个皇权受到限制、一个有稳定传承的国家才算是有了架构,至于完善并深入人心,那就用时间来完成吧!
打赢这场国战当然值得欣慰,不使华夏子民沦入愚昧、麻木、僵化、落后、闭塞的深渊;但能否使中华矗立不倒,紧跟或引领先进大潮,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则是更重要的事情。
在世界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守旧因循、原地踏步,便意味着落后,落后便要挨打,不管这将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总是避免不了的结果。
也正因为朱永兴看得远,看得深。所以才有比别人更多的忧虑和担心。建奴被灭,天下太平,别人可以欢呼,可以庆幸和平的到来,庆祝安定生活的开始,朱永兴则依然要殚精竭虑。前行的障碍还有。却已经变成了人们心中的固有传统,变成了已经持续数百年的思想和观念。
这更加艰难,更耗时间,更需耐心和巧妙的引导灌输。正因为如此,朱永兴虽然还年轻健壮,却不得不心存忧虑,担心万一老天不开眼,自己有个闪失,心血便白废了。
四十年哪。两代人的时间,我就有把握使大明帝国焕发出持久的荣耀,建立起稳定先进的传承机制;二十年呢,稍显仓促,不过应该也无大碍;十年,那便只能是以权威强制推出各项政策,施行各种律法,生硬在所难免。只能寄希望于以后缓解完善……
现在呢,也就只能按照十年的规划进行下去。纵然日后有反复,但在走过弯路、经过动荡之后,希望国人能够重新认识到自己的正确,改弦更张,再走上正途了。也就是说,纵然不能一切如意。朱永兴也要在中华的历史上留下一个先进模式的影子,使后人能够对此思考、争论,或者依循。
……………
昭武元年十一月初六,东北风已经再度刮起,大地上覆满白霜。冬天的寒意越来越浓。
而辽东前线的捷报,以日夜三百里的加急速度传到京师,立时让人心沸腾起来。
“大捷,大捷,辽东大捷,王师尽歼建奴叛匪,奴酋玄烨以下尽被生擒……”报捷信使大汗淋漓地奔驰在京城的大街上,声嘶力竭地大喊。
“大捷,大捷,王师光复建州,建奴被尽数剿灭……”
“大捷,大捷,王师剿灭建奴叛匪,斩首数万……”
信使沿途所进,所有的官民百姓都沸腾起来,没有鞭炮,却有无数的锣鼓家什,以及纵情的欢呼雀跃。
建奴虽颓势难挽,但到底还是一息尚存,不彻底剿灭,便总是一块心病。如今算是尘埃落定,最后的一点点担心也没有了,太平年月真的到了。
而此时,朱永兴正与内阁官员在殿内议事,说的则是“中华民族”这个称谓的含义,以及将来使用这个称谓所带来的影响。
“……泱泱大国,首先是气度和胸襟,以及海纳百川的包容。没有这样的心胸,只禀持于狭隘的汉家观念,不仅不能使万民齐心,更易使他族生出隔阂,形成动乱之源。”朱永兴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语气并不激昂,但却在阐述一个使国家稳定并扩大,且杜绝日后某些分裂分子借口的大道理。
“汉、蒙、藏、回、傣、苗、彝等民族,但服王化,归心中华,便皆是我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一员,朝廷岂能自外推拒?华夷之辩从春秋时起,历经血统、地缘,现在已是到了第三阶段,便是以文化(礼仪、道德、思想、服饰等的综合体)来区分。对此,朕深以为是。所以,四夷之民长有重译而至,慕中华之仁义忠信,虽身出异域,能驰心于华,吾不谓之夷。然中国之民长有倔强王化,忘弃仁义忠信,虽身出于华,反窜心于夷,吾亦不谓之华……”
强调中华民族的多样性是非常必要的,这在法理上为大一统的国家提供了依据。、蒙古、新疆等皆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部分,任何分裂分子想以种族为借口制造动乱,都是痴心妄想,都是夷,为中华所不容;而汉人中的败类,也不会因为其民族的关系,而被宽恕赦免,更被开除了华籍。
忽然,外面的声音嘈杂起来,最后竟是喧沸冲天,似乎只有一个个声音在天地间回荡。
“……大捷……大捷……”
“………王师大胜……剿灭建奴……”
这轰响沸腾声越来越大,听得越来越清楚,最后,所有人都终于听明白了。朱永兴还勉强绷得住,不少阁臣却有些失态,身子都不可控制的哆嗦起来。
内阁首相张煌言更是猛地起身,榔的一声,身旁茶盏被衣袖带倒,摔到地上变得粉碎。他是资历最老的阁臣之一,更是受尽了苦难,今日终于灭此朝食,如何能不激动?
“微臣,微臣为吾皇万岁贺。”副相宗守义最快平抑了心情,起立躬身施礼,“吾皇英明神武,天降圣君,复中华,灭鞑虏,文治武功,直追太祖。”
朱永兴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微笑不语,这场大战是他期待的,借此威望暴涨之机,再加上他之前的准备筹划,诸般举措可以实施了。
“微臣为吾皇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阁臣也反应过来,躬身施礼,山呼作贺。
……………
明军在秋末初冬的攻势令建奴人心惶惶,为了稳定人心,建奴不战而退便暂时不能选择,起初的战况似乎表明也未必就没有抵挡明军的可能。但雷霆一击便在建奴稍觉有点希望的时候。
突袭兵团突然渡过鸭绿江,绕过长白山岗后(今抚松县地域),杀进了建州腹地。两万五千名骑兵风卷残云般地扫荡着满人村镇,杀、烧、抢,将满人辛苦积攒的越冬食物尽皆变成了人吃马嚼的粮秣。随后,突袭兵团过濛江(现靖宇县),屠辉南,攻占梅河口,分兵四掠,将集中于赫图阿拉(现新宾县)一线的建奴主力身后变成了到处是火光和浓烟,以及四处奔逃的建奴。
就在建奴主力稍做调整,准备分兵迎战的时候,当面明军的攻势突然异常猛烈起来,显然,在时间上两支军队事先便有过约定,而且建奴主力的异动又为明军所获悉。
攻击至第二天,在铺天盖地的火炮轰击下,明军已经突破了建奴的防线,并展开兵力,欲将建奴合围于靠近朝鲜方向通化和白山。孝庄带着康小三等王公贵族于防线被突破之时便弃赫图阿拉,向西北方向经清原,绕过梅河口,向辽源逃窜。
王公贵族逃窜,建奴军队损失惨重,只有少部分在明军合围完成前逃出,其余则都被围困待毙。而孝庄等王公贵族仓惶窜至辽源,正是奉诏赶来增援,却一直裹足不前的卓布泰、达福所率人马的驻扎地。
或许卓布泰、达福之前还有着犹豫不决,对明廷的条件不愿甘心接受,等见到孝庄等人的惨状后,最后的一丝幻想终于破灭。当晚,卓布泰、达福就率军包围突袭了孝庄等王公贵族的营地,杀了反抗者,擒拿了大半人等。随后,卓布泰、达福派出使者,前往通知明军,其部反正投诚了。
稍有些意外的过程,但却不是太意外的结局。只不过卓布泰、达福的反正投诚,缩短了剿灭建奴的时间,使这场攻势变得完美。
至此,建奴成建制的军队已不存在,星散流窜的残余虽然还要花些时间搜剿,但战争却已经可以划上句号了。
几十年的大战,千万人的牺牲,浴火重生的大明,回顾以往,朱永兴感慨万千。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大胜无疑就是一股扬帆的风。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华辉煌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在历史的长河中,几十年,上百年,似乎也只是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但在中华的历史上,一件件大事却被以浓重的笔墨记录下来,让后人记住那走向辉煌的一个个阶梯。
昭武二年(1665年),昭武帝颁布《大明帝国宪法章程》,明确提出了“虚君”和“皇在法下”等理念。以此为标志,司法正式确定,征收税赋的数额亦要经内阁多数同意方可施行……千百年来,至高无上的皇权第一次有了成法做为限制。
同年十月,昭武帝拜晋世子李嗣兴为征夷大将军,率水陆兵马五万,于台湾出发,征伐吕宋。至十二月底,明军已分别于海上和陆地取得决定性胜利,兵围马尼拉。十月攻城乃下,尽屠男性西班牙成人,俘虏之妇孺则向西班牙政府索金赎买。随后,明廷在吕宋派驻文官,进行统治。
昭武三年(1666年),昆明军区总指挥夏国相拜征蛮将军,讨伐缅甸,数万大军势如破竹,掸族为之呼应8,ww⊙w。协助,联军直抵缅甸国都阿瓦城下,缅甸王室南逃,阿瓦城被轻松攻取。随后,缅甸割地赔款,明军遂停止脚步,与掸族换地,转而驻兵缅西北。不战而取密支那。
同年九月,东北军区混成第一旅由黑龙江将军于七率领,从驻地宁古塔(现瑷晖)进抵雅克萨,围城之后开始猛攻。沙俄侵略军虽拼命抵抗,却难挡明军猛烈炮火,死伤惨重。停战、乞降皆不被接受。两日后,明军攻破雅克萨,尽杀罗刹人三百余。随后,明军跨过黑龙江,不断筑堡建垒,以每年百里的速度向北扩张。
昭武五年(1668年),兰州军区总指挥晋王李定国派部将高得捷、王辅臣分别率兵进驻归化城和嘉裕关。至此,明军已经有了在西北大规模展开军事行动的实力。
昭武九年(1671年),黄、淮河道全面治理完成。中河河道也已开挖完毕。昭武帝亲至中河河口,主持这旷古未有的大喜事。随后,查如龙入阁任副相,陈潢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