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嫡裔 >

第56章

嫡裔-第56章

小说: 嫡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华向着镜中微微一笑,只见那里面的娇人儿顾盼含情,风姿如画,果然是好模样。她笑着道:“快些取了衣裳换了吧,莫让老太太等得急了。”

一番梳洗完毕,若华才扶着瑾梅的手出了吟华苑,向垂花门而去,却正遇见大夫人与若瑶母女二人也带着丫头正向外行去。若华少不得上前福身道:“母亲。”

大夫人脸色微动,挑眉道:“二小姐今日倒是打扮得庄重,终究还是知道这万寿节上马虎不得,别让太妃娘娘以为杜家慢待了二小姐才是。”

若瑶冷冷瞧了若华一眼,嘴角勾起一丝轻蔑得意地笑容,却是连礼都不见,向着大夫人道:“母亲,咱们走吧,可别误了朝贺的时辰。”

若华看着大夫人与若瑶的模样,心下有些奇怪,照说若瑶被送入祠堂应该是十分恼恨自己才对,怎么这次相见非但没有向着自己撒泼,反倒是这么副模样,难道是……若华想了想,却是笑了起来,若真能把那桩棘手的婚事让给若瑶,那才是天大的好事呢,她可不想被肃郡王的野心给连累了。

垂花门前停了数辆马车,老太太带着若华坐了打头的一辆,大夫人带着若瑶坐了后边的,二夫人自然是带着若梅若芳紧跟着,又有伺候的丫头随行的婆子下人,浩浩荡荡竟然有数十人向着宫城西门而去。

到了西安门,却见宫门前早已停了许多马车,还有许多的下人们都在这里候着,才知道早已有许多府里女眷已经到了。又得了消息,进了宫门便不能再坐车,丫头婆子们也都不能再进去伺候,只能主子们自己进去。

若华扶了老太太下了马车,又亲自端着盛着贺礼的填漆扣盒,跟在老太太身后,大夫人见了,忙上前来与二夫人一道扶着老太太,若瑶几人则跟在若华身后,进了西华门,跟着引路宫人向内宫门行去。

远远便见好些身着品服的夫人和打扮地光鲜夺目的小姐们站在内宫门前低声说笑着,还有些与杜府一般寻常的官宦女眷则是立在后面,满眼新奇地瞧着高高的宫墙和巍峨的殿堂啧啧称奇。

见杜家几位夫人小姐过去了,那群诰命夫人里有人笑道:“是杜家老太太和夫人们过来了,我去迎一迎。”

说话的正是京府丞府上王夫人,她一脸欢喜之色迎上前来,上前扶住老太太道:“老夫人您也过来了,快来歇一歇。”

老太太笑着拉着她的手道:“亲家夫人也到了,我是来长长眼的,难得能得沐皇恩,沾沾太后娘娘的喜气。”

王夫人笑着点头道:“您也是有福气的,瞧瞧府上这些小姐个个是容貌不凡又是性情极好的,夫人们也孝顺。”

老太太笑着应了几句,这才带着众人在后面站定,静等着到了时辰的叩拜朝贺。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陆陆续续来了许多夫人小姐,彼此有相熟的便拉着手笑着见了礼说上几句,一时间内宫门前倒也热闹非常。大夫人站在人群里,远远瞧见了戴夫人,顿时想要上前问上几句,却又碍着老太太也在,若是问起来,怕是不好说话,只得暂且不提此事。

只听京中钟鼓楼上金鼓铜钟齐鸣,一时间鼓乐喧天,宫城之上又燃了各色烟火,鞭子声不绝于耳,众位夫人小姐忙都整肃仪容,收声敛笑垂手而立。

待内宫门大开,一位年岁稍长的内侍抱着架拂尘出来尖声细气地道:“诸位诰命夫人请随咱家进去朝见太后娘娘。”只听悉悉索索地衣服摩擦声,站在女眷最前面身着品服大妆的十余位夫人跟随着那位内侍进了内宫门,余下的女眷也都恭敬地立着,不敢有半点怠慢。

又站了一会,终于出来数位年轻的宫女手里捧着铺着大红万字不断锦帛朱漆大盘立在众人跟前,若华悄悄瞧了一眼那宫女手中的大盘,心里揣测道,怕是要收贺礼了,她望了一眼自己手里的扣盒,淡淡一笑。

她身后的若瑶却是扫了一眼若华手中的扣盒,一脸的不屑,看那扣盒的样子只怕里面是什么吃食或是不值钱的小物才是,果然是没见识的,这么个场面上还拿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出来糊弄,真真是**份。她掂了掂自己手里的戗金盘子,这里面的物件一准能让太后喜欢。

果然,那几位端着朱漆大盘的宫人让诸位夫人小姐都把自己送的贺礼放在盘子里,一时间众人忙都将贺礼呈了上去。宫人一一接下,待要走到老太太跟前时,却只见方才那位内侍又自内门中匆忙走出来,却是向着一众女眷道:“哪位是工部杜员外郎府中二小姐?请随咱家进去。”

众人一时都愣住了,互相瞧着这位杜二小姐究竟是谁,怎么会独独得了恩准进内宫去。杜家女眷更是吃惊不已,老太太又惊又喜地回头望着若华,大夫人与若瑶却是如同一脸不愿相信地瞪着她。

若华自己也是吓了一跳,只得硬着头皮上前福身道:“臣女杜若华见过大人。”

那内侍瞧了她几眼,笑着点头道:“杜二小姐请随咱家进去吧,太后娘娘要见您。”

若华更是心里七上八下,怎么会惊动了太后呢,自己不过是寻常府邸的小姐,与宫中素无来往,蒙此恩召却不知所为何事。却也来不及多想,只得道:“有劳大人,臣女这就随您进去。”

顾不得再理会内门前心思各异的众人,若华低着头碎步随着内侍进了内门,又走了许久,才在一处殿落门前停下了脚步。

内侍回身对若华道:“杜二小姐请先在此稍候,容咱家进去通禀一声。”却是十分有礼地模样。

若华忙欠身道:“有劳大人了。”

她不敢乱瞧乱看,只怕又违逆了什么宫中规矩,只是低着头等着,待那内侍再来请了她时才又跟着进去。

先前进来的诰命夫人们此时都垂手立在殿外,静候太后的召见,却见那位内侍引着若华过来,都是大吃一惊,只有那位王夫人瞧了一眼若华,又低下头去,全然一副早已知情的模样。若华却不敢多打量她们,只是抱着自己的贺礼跟着进了暖阁。

暖阁殿内正位上坐着一位穿着明黄金凤褘衣,头上簪着十二尾金凤展翅正钗一身贵气的老夫人,旁边陪坐着的正是袁太妃,二人不知说着什么笑语宴宴。

见若华进来,二人都停下口望着她,若华情知那位必然就是太后娘娘,上前几步福身拜倒:“臣女见过太后娘娘,太妃娘娘,祝福寿安康。”

太后却是慈眉善目和气地笑着点头:“快起来,让哀家瞧瞧,听说是十分出众的人品呢。”若华依言上前几步低着头垂手恭立,并不敢抬头。

太后拉着若华的手上下瞧了瞧,笑着道:“果然是端庄有礼,难怪你喜欢。”这话却是向袁太妃说得。

太妃笑着道:“连您都这么说,可见是没有错的了,她是个重情的,上回为了救我,差点就……”叹了口气,又回转过来笑道:“瞧我,怎么在这么个好日子又提起这些来了,真是该罚,太后娘娘莫要怪罪才是。”

太后却似浑然不觉一般,笑道:“已是多年的姐妹了,却还说这些个,可不是该罚。”又向着若华道:“多大年岁了,可许了人家了?”

若华羞红了脸,低声回道:“今年已经及笄了,还未有……”声音越发小了,渐渐不闻,像是羞臊得紧。

太后笑着拍拍她的手:“是了,姑娘家害臊了,倒是哀家不该这么直喇喇地问你。”又瞧了瞧若华笑着道:“只是不知哪家这么有福气,能娶了你去。”

太妃在旁笑道:“太后娘娘若是喜欢,倒不如点了她进宫陪着您,岂不是好事?”

若华心里怦怦直跳,却是着急地紧,可千万别真点了自己进宫,宫里可比外边更加复杂难测,她宁可做个寻常的小姐,也不愿意做什么宫中的贵人。

太后却是摇摇头叹道:“若是点了她进宫,那才是真的拘着她了,这宫里规矩多,又是整日没个消停的,倒是委屈了她。”她笑着瞧了一眼袁太妃,道:“琰儿那孩子不是还没有纳妃吗,这不正好是一对儿。”

太妃脸色一紧,忙笑道:“您怎么忘了,这孩子可是我认的义女,怎么能跟琰儿结亲呢,于礼不合呀”

☆、第八十九章 万寿节(下)

太妃话音未落,只听进来的宫女福身禀告道:“皇后娘娘到了,肃王妃也来了。”

太后笑道:“她怕是见了那群夫人才过来的,快请她进来吧,让肃王妃也进来吧,都是自家人不必客套了。”那宫人应着退了下去。

太妃轻声问道:“皇后的身子可好些了?年前听说是病了一场,只是说是不便让人进来探看,我便不曾进宫来瞧瞧。”

太后苦笑着摇摇头:“她素来身子弱,又是个要强的,人前人后只是勉力撑着,不愿让人看出半点来,终究还是害了自己。”

太妃叹道:“皇上待她也是极好的了,只怕就是看不开,心思过重才落了一身病。”

太后点头道:“可不就是这么个理。”

若华站在一旁颇有些尴尬,只得低着头装作什么也没听见,怕她们说出些什么宫廷秘闻来,自己反倒不该听,如今她心里只觉得沉浮不定,太后此番召了自己过来,只怕不是见见那么简单,方才那番话倒像是试探之语,只是连太妃都不知就里,这才是怪异之处。

只听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只见一位身着大红百鸟朝凤褘衣的明艳女子款款上前,凌云髻上明晃晃的凤钗珠钿随着步子摇曳葳蕤,身后还跟着一位穿着品红蹙金云霞翟纹霞帔的年轻女子,模样却是寻常。

皇后与肃王妃一前一后上前给太后、太妃请安,太后让宫女扶住二人,笑道:“快些坐下吧,正说到有趣之事呢。”二人这才笑着起身,依着位份落了座。

若华此时紧走两步上前福身道:“臣女给皇后娘娘请安,给肃王妃请安。”

皇后笑着道:“好标致的姑娘,快上来让我瞧瞧。”又伸手拉着上前的若华细细打量,笑道:“母后与太妃娘娘只管藏了这么标致的姑娘在此说话,竟然也不让臣妾认识一番,究竟是哪位府里的小姐这般出挑?”

太后笑着道:“是上回在玉佛寺救下太妃的那位杜二小姐,哀家也是才召了她进来,哪里就避了你了。”

若华只觉得皇后的手十分冰凉,颇有些虚弱无力,却在听到自己的身份时不自觉地紧了紧,她抬眼看时,却只见皇后脸上那温和如常的笑容,还有一旁不住打量自己的肃王妃,殿中的气氛有些诡异起来。

太后却是笑呵呵地接着道:“方才,我还说这孩子与琰儿倒是般配,琰儿不是还未纳正妃么,这么个出色的人品倒也配得上,只是家事略略差了些。”

“这倒巧了,”皇后抚掌笑道,“方才肃王妃还与臣妾说起,要请臣妾给定桩喜事呢,就是想求了这杜二小姐为肃王府夫人,怎么母后也想到这位二小姐了。”

若华恨不能有个地缝钻进去,这群人都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了,当自己是待价而沽的货品了,谁想要谁拿去,恼虽然恼,只是心里却是不住地嘀咕着,千千万万别落在肃王府里了,她可不想不连累。只是嫁给荣亲王……她一想到那张冰冷不苟言笑的俊颜,脸上有些发烧,却是依旧垂首不语。

太后也笑了起来:“还真是巧了,可见这一家有女百家相求正是如此,岫鸾你怎么想着去求了皇后这么桩亲事,你那府里不是好些位夫人了?”

肃王妃忙起身道:“只是闻听杜家二小姐人才出众,又是智勇双全,臣妾想着府里终究没个极好的,能为王爷分忧,所以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