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嫡裔 >

第111章

嫡裔-第111章

小说: 嫡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华闭了闭眼,其实众人心里都清楚,若真的让肃郡王得手了,漫说是离开了京城,就是天涯海角也难逃他的追捕。她能体会东阳的感受:“好,我去跟太妃娘娘说一说。”东阳在她怀里抽噎着,高贵不知人间疾苦的皇族宗室们如今要面临的是更为残酷的厮杀。

第二日,若华给若梅去送添箱,坐在马车上撩开一线帘子已经发现素来安静地王府外街上已经多了好些身份不明的人,都在打探着马车和王府的动静,还有一路远远跟着的,若华心里有数,却并不遮掩,依旧光明正大地坐着印有荣字的皇族马车到了杜府跟前。

高贵着大红喜字灯笼的府门前,二夫人带着丫头婆子等着了,看见马车过来,慌忙迎上去,给若华请了安,这才陪着往里走去。

若华微微笑着:“三妹妹在哪一处呢?”

二夫人原本为了这桩婚事满心欢喜,想到多等一个月,好歹把嫁妆准备的丰盛些再办,谁知道得到若兰带来的消息,又看见京里这几天接连查抄了好些王府和勋贵府邸,急急忙忙地把婚事办了,虽然是万不得已,却还是有些遗憾,又担心若梅留在京中会不会有什么危险,一时竟然笑不出来,只是扯了扯嘴角:“在老太太房里呢,王妃可要过去瞧瞧。”

若华点点头:“过去与她说说话吧,我也有事要与老太太和夫人说。”

见了她过来,老太太和若梅若芳都迎了出来,若华拦住她们不叫行礼,快步向房里走去:“今儿是来给三妹妹添箱的,我有几句着紧的话要交代。”老太太也早就知道了消息,当下带着二夫人和若梅若芳进到房中坐下。

若华把京中和宫里的形势大略说了说,低低叹了口气,道:“如今京里形势不明,但绝不是好事,先前我不赞同老太太回徽州,现在看来,这倒是好事,至少可以避开去,只是需要尽快启程,还有二老爷和二夫人,吏部的文书已经下来了,那些宴请和访友索性都免了,速速收拾行李借着这个由头快些走。”

她回头看了一眼若梅:“三妹妹成亲之后要留在京中,但也无须太过担心,毕竟她不是与宗室最为亲近的人,若是日后王府与王家有什么,一时半会也牵连不到她,我也会提前安排她离开的,二夫人你尽可以放心。”

二夫人不想这个时候若华居然还想着他们的安危,更是替若梅想了后路,一时感动地落泪道:“王妃这份情谊,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的,就是若梅日后也会感念……”

若华苦笑着摇摇头:“我今日来也是你们在京里最后一次相见,如今王府被人盯着,我出门也是不方便,想来那边也很忌讳我和姐姐一道出现,所以正日子那天我就不过来了,还请老太太、二夫人和三妹妹见谅。”

老太太她们不想情形竟然已经这么糟了,却都是担心若华姐妹的安慰,想劝了她跟着一道走,若华笑着摇摇头:“王府离不得我,王爷如今更得我在后面安顿好,他才能不分心。”

老太太含着泪:“想不到这青天白日还会有这等大祸,幸好我们早一步做好了安排,不然咱们只怕也要被牵连进去。”二夫人也是一副后怕的样子。

说了许久话,若华又交代了若梅有事使了丫头到牙行来说话,这才准备走了,老太太也不敢留她,只能流泪送着。

看着一干亲人都是流泪不语,目光中的关切自己看得分明,若华一时鼻酸,忙别过头去不敢再看,六小姐若芳与她最是亲厚,听到若华之后那般艰险,更是哭得不能自己,顾不得规矩,上前两步拉住她的手,泣道:“二姐姐,你一定要好好地……我在徽州等你的信……”她的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再也禁不住泪落不止。

若华擦了泪,含笑拉着若芳:“好妹妹,你放心吧,等你到了年岁,我就一定接了老太太、姨娘和你一道过来京里,给你寻一门好亲事。”

若芳红了脸,丢开手去躲在老太太身后,口中嗔道:“二姐姐使坏,这会子还取笑我。”姐妹俩的玩笑倒让先前愁云惨雾的气息略微淡了一些,若华向众人欠了欠身,终究别过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百六十七章诀别

第一百六十七章诀别*

☆、第一百六十八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第一百六十八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回到王府,牙行便已送了消息来,肃王妃这两日日日进宫陪皇后说话,肃王妃沈氏的表妹这几日却是在王府住着,传闻说王妃有意要把她说给郭家。大将军府这几日车水马龙,不少武官频繁出入,看来皇后已经与肃王一派有了某种约定,要一起动手了。

她无奈地垮下身子躺在圈椅里,想不到自己好不容易不用受制于杜家,却卷进了最危险的皇位之争,朝着瑾梅苦笑道:“还有什么更糟的消息,一概说了吧。”

瑾梅却是低声道:“还有一个,却是兵马司指挥使齐家传来的,这几日齐大人告病在家,除了大将军府,哪里都不曾去,就连肃王府小世子生辰宴请的帖子都婉拒了。”

若华眼前一亮,兵马司是兵部的,前不久睿郡王获罪才代为接管京中防卫,按说应该是肃郡王的人,可是如今看来,他怕是郭家的人,而且对肃王未必忠心,只怕还有些嫌隙才是。

若华吩咐道:“让进去的人设法打探清楚齐家与肃郡王究竟有什么瓜葛。”皇后身后的郭家与肃郡王一派虽然是合作,各取所需,但未必能够那么紧密,只要能知道他们各自的要害稍加利用,不难让他们内讧。

“今日您不在府上,宫中有内侍传话来请太妃娘娘进宫。”瑾梅轻声道。

若华登时一惊,拉住她:“太妃娘娘怎么说?”

“太妃娘娘让人转告内侍,说身子不好,已经病了好些日子了,怕是不便进宫。”瑾梅道。

是皇后!太后如今怕是借着参佛的名义被软禁在寺院里,宫里只有皇后和王贵妃,皇后要把太妃召进宫去,必然不是好事,看来这场大乱就要到荣亲王府了。不过现在最危险的还是怀有皇嗣的王贵妃,若是皇后等不及只怕很快就会对她下手。

若是王贵妃死了,那可真是要大乱了!皇上便已是名副其实的无后,那即便是从前无心作乱的宗室,怕也要想着分一杯羹,肃郡王的举动就是名正言顺了!若华一惊而起,不行,至少要确保王贵妃和那未出世的孩子无事。

若华咬牙一字一句地道:“替我更衣备车,我要进宫。”

瑾梅大惊失色,这时候进宫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忙劝道:“王妃,这节骨眼怕是不能冲动行事,不如等王爷回来商议之后在行事也妥当些。”

若华摇摇头,萧琰必然不肯让自己以身犯险,但如今多耽搁一会,王贵妃只怕就多一分危险,她不能冒这个险:“快些去办,你随我一道去。”

瑾梅拗不过,只得吩咐了丫头们碰了品服衣裳头冠来,替若华换上,心里却是忐忑不安,想要再劝几句,看若华一脸平静坚决的模样,只得咽回去。

待到换好衣裳,若华回身对锦画道:“若是等王爷回了淇园我还不见回来时,你便告诉王爷我进宫去了,让他尽快送太妃娘娘和郡主出城,一刻也耽搁不得。”

锦画听出意思了,一时急的哭了出来:“王妃,您别吓奴婢,这会子进去怕是……”若华轻轻笑了笑,再不多言,带着瑾梅快步出去乘车向宫中去了。

到了宫门前,因着不是召见没有旨意,只能下车候着,待内侍一层层宫门去通禀,若华与瑾梅便立在门前。

“一会子你就在这等着我,若有人问,就说太妃娘娘身子不好,我是来向皇后娘娘回话的。”若华低低声说着。瑾梅强忍着心中的不安,应了。主仆二人再不说话,只是静静等着。

不多会,有小内侍笑着出来道:“皇后娘娘召荣亲王妃觐见。”若华整了整身上的霞帔品服,向瑾梅微微一笑,随着那内侍进了朱红的宫门。

瑾梅看着她越走越远,一时哽咽得快要落下泪来,又怕人瞧见,只能回身走到马车上,掩了帘子痛哭不止。

“荣王妃不愧是太后所赞的忠勇可嘉,为了太妃娘娘的病还特特进宫来求见,倒让我有些吃惊了。”皇后高高坐在坤宁宫正殿的凤椅上,似笑非笑地道。

若华欠身道:“臣妾不敢,只是怕皇后娘娘有事要与太妃娘娘商议,特来回话,望娘娘恕罪。”

皇后慢慢摸着手上戴着的赤金嵌宝长护甲,拢了拢发鬓:“这个节骨眼上还敢入宫的,可真是少见,荣王妃果然与众不同。”

若华心跳微微加快,皇后已经完全不掩饰了,可见他们已经将大内宫中掌握住了,没有什么需要避讳了,才敢这般光明正大,既然她不再掩饰,自己也不必废话了:“臣妾来是为皇后娘娘分忧的,娘娘如今身处危险之中,臣妾不能坐视不理。”

皇后听得笑了起来:“荣王妃又何必说这等妄语,谁人都知皇上如今正在清理宗室,但凡有谋逆之心的一概除掉,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荣亲王呢?”她说着,身子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嘲讽地看向若华,再无从前那贤淑高贵的模样。

若华也摇头笑了起来:“臣妾自然知道王爷树大招风,从前深的皇上重用,难保会不会栽在小人手里,荣王府说不得也会与那几座王府一般获罪抄查,只是娘娘,您真的以为您能安然无恙么?”

若华看也不看上面一脸冰冷的皇后,径直在下位坐下,让宫女奉了茶来:“臣妾尚在闺中之时,就听不少人说起肃郡王年少有志,果敢坚毅,颇有当年文皇帝之风,皇上更是十分看重,着他在中书省办差,民间有谣言说皇上百年之后必然是要这肃郡王继承大统。”

皇后以为她会说出什么来,想不到说的却是这些人尽皆知的事,不耐烦地叩了叩扶手:“那又如何?”

若华却是看向皇后:“不过可惜时不与人,贵妃娘娘有了身子,皇上大喜过望,对肃王也有些淡了,只交给他工部营建的一些差事,却没有再说让他回中书省,其中意思想来肃王也是清楚了,否则他也就不会与郭老将军商议共同行事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若是此时撒手而去,肃王纵然有把握能压制住宗室,从荆州调兵一路勤王进京,终究欠缺一个‘正’字,他非是皇上所出,其父忠亲王也不过是文皇帝御嫔所出,即便借势登上皇位也不过是篡国之贼,宗室之中有这许多亲王郡王,皆是出身高贵,只怕会激起民愤兵变,朝中众臣也未必肯臣服,所以他要求娘娘你给他这个正统的身份。”若华不急不缓地道来,“如果臣妾猜的不错,肃郡王一定是与您约定,待登位之日就封您为太后,郭家所掌兵权俱不收回,可是如此?”

皇后脸色微变,依旧不言不语坐在凤椅上看着若华,目光中闪烁着危险的幽光。

若华恍若未查,只是接过宫人奉上的茶吃了一口,感叹道:“果然是好茶,只可惜臣妾粗鄙不识茶道。说来着肃郡王与娘娘此番合作对肃王而言,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娘娘所求不过是太后之位,与郭家兵权,以此掌控朝政,而肃王却是得以继承大统,日后这江山都是他的了。”

若华有几分笑意,望着上面的皇后:“只可惜娘娘选错了人,肃王虽然如今应了娘娘这许多,但他终究是多年老谋深算,早就在朝中要害之处安插不少亲信,日后他一旦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