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第6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的恐怕没什么困难,不过,周副主席,不是要让我们把他拉过来吧?这我可一点把握都没有,这个人要能拉过来,当年在广州,巫山他们就办到了。”
“没让你们把他拉过来,”周EN来摇头说:“我们和国民党有协议,不再他们军队和政府中发展组织,况且,庄继华是什么人,我比你们更了解。我的意思是,你们利用与他的私人关系开展工作,这个人是比较念旧的,要不然,民诚你这次能顺利完成任务?剑魂,他在张家口就不会放你们一马了。”
听周EN来这样说,黄民诚和宣侠父这才点点头,提起张家口,宣侠父忽然想起被开除的张慕陶、许止戈等人,他们被开除党籍后就离开同盟军。
对张慕陶的行踪宣侠父还是比较了解的,张慕陶此后变得极为偏激,先后在北平、上海、香港鼓动反蒋,担任过阎锡山的高级参议,既反蒋又反共,坚决反对国共合作,在山西组建新共产党,现被关押在山西第一监狱
吴止戈却不知去向,说来此人与宣侠父的关系最密切,是他的直接上级,对开除他的党籍,宣侠父非常失望,他想对问问周EN来是否知道他的情况,却最终没有开口。
“伯陵,大本营决定调你去一战区,担任一战区前敌总指挥。”在周EN来与宣侠父黄民诚宣布任务时,蒋介石在大本营的办公室里召见薛岳,薛岳是从第三战区赶来的,南京之战后,庄继华北撤,薛岳出任地上战区前敌总指挥,以天目山黄山为基地,频频袭击京沪杭地区的日军交通线,有力牵制了江南日军的行动。
薛岳两眼平视前方,他不知道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调他去一战区,而且一战区实力很差,这个时候去一战区不是件好事。
蒋介石平静的看着薛岳,改组一战区最先是庄继华在开封会议期间提出来的,庄继华不相信程潜,他明确表示南昌之后,他就再也不相信程潜了;而宋哲元意气消沉,加上重病缠身,已经告病离开部队了。一战区正好掩护五战区的侧翼,因此一旦日军突破一战区,就能插入五战区的侧后,五战区就有被日军包围的危险。
“按说委员长有命,我应该服从,可一战区现在兵力薄弱,还有程潜不是在那里吗,这个时候调我去……。还请委员长明示。”薛岳试探着说。
“没有别的意思,”蒋介石说:“我对一战区的状况有些担心,程潜将军大本营另有任命,徐州之战后,李德邻将接替他担任一战区司令官。不过独木难支,让你担任他的副手,好好协助他。”
“据我所知,一战区的兵力薄弱,最有战斗力二十九军中的张自忠已经被调到五战区了,汤恩伯部也调到五战区了,现在的兵力只有十来万人。”薛岳为难的说。
“日军主力现在深陷徐州战场,连十四师团都已经抽调到津浦路沿线,准备增援徐州。”蒋介石说,日军的调动没有瞒过军统,何应钦和蒋介石都判断日军是要增援徐州:“你去一战区就是要组织兵力向邯郸发起反击。”
薛岳心里盘算了下说:“如果要卑职去一战区,卑职请求委员长向一战区增调…,至少三个军。”
蒋介石楞了下,他没想到薛岳居然会向他提条件,可想想一战区目前的部队,除了商震的二十集团军外,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已经大为削弱,其余的就是东北军余部,实力确实不足;他沉默一会说:“伯陵,现在我们很困难,目前武汉地区的部队整编尚未完成,暂时还无法抽调部队北上。”
此刻武汉周边驻扎的部队都是从南京地区撤出的部队和四川湖南调来的部队,除了唐式遵的二十三集团外,其余宋希濂的二十七军,王敬久的七十二军、胡宗南的第一军、俞济时的七十四军、黄杰的税警总团改编的八十军都在扩编和整编中。
“可以一战区目前的兵力很难取得什么效果。”薛岳抗辩道:“如此还不如以静制动。”
“现在调兵北上也来不及了,”蒋介石说:“这样吧,等徐州那边结束后,我就调兵北上。”
薛岳无奈的站起来:“卑职遵命。”
蒋介石这才高兴的笑了,他站起来,走到薛岳身边: “伯陵,放心吧,军队整编已经快完成了,到时候我们就有五十万像德械军那样的部队了,到时候我给你调给你十个师,足够你大展神威了。”
说完之后,他哈哈大笑,现在他心情十分轻松。这次整编部队,很大部分装备是从德国购买的,希特勒虽然下令让德国顾问回国,但却还没有断绝中德贸易,淞沪战役一开始,蒋介石就下令购买了三十个师的德械装备,另外重庆又提供了二十个师的装备,把洪君器积攒东西彻底搬空了。
战场上的形势,让蒋介石有资格这样轻松,徐州战场形势大好,无论是济宁还是临沂,中国军队对日军都呈围攻之势,二十四集团军紧紧咬住矶谷廉介,廖耀湘和郑洞国则死死挡在矶谷前进道路上。新三十八师、五十二军、五十九军三面围攻中岛,包围圈越缩越小,中岛频频求援,八十五军横在板垣与中岛之间,掐断了中岛和板垣的联系。
求月票支持。。。。。。。。。
求月票支持。。。。。。。。。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十节 虎啸(八)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二章 津浦路防御战 第十节 虎啸(八)
对中国来说,战场形势前所未有的好,天空中飞翔的中国战机将成吨炸弹扔在日军阵地上;地面上数十万中国军队对日军展开围追堵截,临沂济宁兖州,中国军队都在猛烈进攻,中岛今朝吾和中野直三频频求援,板垣征四郎、矶谷廉介、下元熊弥拼命解围,山冈重厚在兖州苦苦支撑,一场空前的胜利就在眼前,中国各地民众都屏住呼吸,注视着徐州这场战争。
东京,日本内阁和大本营召开紧急联席会议,首相近卫文麿破天荒率领内阁成员出席大本营作战会议,由参谋副总长多田骏负责介绍战情,可会议开始前,接到宫内省大臣木户的电话,天皇对战局十分关注,要求召开御前会议,内阁和陆军省、大本营主要将领都要参加。
近卫立刻率领内阁所有成员和大本营主要干部进宫,在皇宫中开会,依旧由多田骏主持负责介绍战局发展。
皇宫里,多田骏花了一个小时,从山西、内蒙到华中、江南的局势一一向天皇和内阁讲解,重点是徐州附近的局势。讲完之后,多田骏就坐在杉山元的后面。
裕仁的脸色有些苍白,说话的声音依旧很柔软,跪坐两侧的文官和武将却无一不战战兢兢,面如土色。
“杉山大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那里出错了?是大本营还是参谋部陆军省的责任?去年你在这里说,三个月即可解决支那事变,为何持续到现在?”
面对天皇的连串质询,杉山元额。角冒汗,头深深低下:“臣的判断失误,这是臣的责任,”说到这里他又抬起头:“不过,帝国的国力远超支那,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现在已经这样了,我们只能打下去,否则无法向国民交代。”
裕仁面无表情,端坐在御座上,。宽大的礼服一丝不苟,袍带整齐的放在膝前,只剩下眼珠子在缓缓转动。
“内阁有哪些策略呢?”柔软的声音继续问道。
近卫文麿心中早有计较,立刻答道:“臣以为支那能。向帝国发动攻击,是因为有德国和美国在后面支持,支那空军的飞机是在美国购买的,部队装备大部分是德国购买,臣已经命令外务省向德国和美国交涉,要求他们严守中立法,停止向支那出售武器,支那就再没力量向帝国进攻了。”
说完之后,近卫偷偷看了眼御座上的那个神,神依。然没有动静,他连忙把头埋下,过了一会,那个声音又响起了。
“美国和德国会停止向支那出售武器吗?”
“请陛下放心,臣已经命令驻两国大使与德美政。府交涉,德国正在谋求与我国签署共同防共协议,我们的要求他们一定不能拒绝,美国与我国的经济联系紧密,我们的要求他们也不会拒绝。”外相广田弘毅恭恭敬敬的答道。
“徐州战局,参谋本部有那些对策?”
“陛下,参谋本部。拟定了几条措施,”多田骏答道:“第一,向从本土向山东增调五百架飞机,其中三百架来自海军;第二,立刻新编二十个师团,这些师团全部派往支那;第三,立刻从满洲抽调一个师团,从内蒙山西各抽调一个混成旅团增援徐州;第四,加快新型飞机研制;第五,争取蒋介石政府接受我们的条件,实现停战。”
多田骏说完之后,房间里陷入一阵沉默,良久,裕仁又问:“二十个师团什么时候能编成?”
“一个月内可以编成三个师团,三个月内可以编成八个师团,其余部队可以在半年内编成。”多田骏答道。
“一个月?”裕仁轻轻的重复了一句:“徐州前线能支持一个月吗?”
多田骏额角冒出一层细汗,远水解不了近渴:“陛下说得是,不过寺内寿一大将已经调了两个师团增援徐州前线,这两个师团可以解中岛将军之围,稳定徐州战局。不过臣认为,以目前支那在徐州展现的实力,仅仅增加这两个师团无法攻克徐州,所以臣已经下令,一旦中岛将军解围之后,部队应暂时撤往泰安以北,重新制定打通津浦路的作战计划。”
“从满洲和内蒙抽调部队后,若苏俄发起进攻,参谋部有计划吗?”
“陛下,参谋部认为,苏俄目前不会对我们发起进攻,他们目前的采取的是防御态势。而且外务省认为,由于德国在欧洲的行动,苏俄更关注欧洲局势。”
今年上半年希特勒提出将捷克苏台德地区划归德国,欧洲局势顿时紧张起来,世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欧洲,发生在中国的战争已经滑落到三版了,这也是广田弘毅有信心说服德美的重要原因。
裕仁没有继续发问,而是默默的思索片刻,良久才叹口气:“世界本是兄弟一体,奈何纷争不息;近卫首相,与支那政府接触还在进行吗?”
近卫文麿扭头看着裕仁恭敬的说:“与支那政府谈判的事情,上海梅机关正在实施,已经有些进展了。”
“支那事变已经消耗帝国实力,拖延了帝国的发展,陆军省错误估计支那实力,要尽快结束这种局面。”
裕仁的话让在场的重臣们心中大惊,明治维新之后,天皇虽然是国家领袖,神一般的人物,但天皇很少过问具体事务,更不会直接指责大臣,现在裕仁居然打破这个惯例,说明他心中的焦虑已经十分严重了。
战争爆发前看起来极端虚弱的中国,战争爆发后居然爆发出如此强烈的力量,照这样下去,别说三个月,就算三十个月也不会投降。在座的都是日本的顶层精英,完全明白,以日本的国力根本无法支撑长期战争。
杉山元脸色通红,他知道裕仁实际指责的是他,去年这个时候,他在裕仁面前信誓旦旦的保证三个月结束战争,现在他必须承担这个责任,可是他心里却不服气,征服支那是帝国几代人的心愿,这个愿望终于在他手上开始了,支那现在虽然表现出一点力量,但他坚信,这只是昙花一现,帝国支撑不起长期战争,支那就更支撑不起长期战争,历史最终会给他杉山元正名的。
离开皇宫,杉山元向内阁提出辞呈,内阁和大本营商议后,接受了他的辞呈,但陆相之职由谁接任却产生分歧,大本营推荐板垣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