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木匠-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绚丽的光芒,他的思维似乎变得比以前更加得迅速了,心境也更加得平和了。对了!坦克,履带!装甲战车在这种泥泞的小路走不动路不就能通过履带来完美解决这一难题吗?至尊宝一下子兴奋地从床上跳起来。
第200章 禁雨诀()
至尊宝一下子想到了装甲战车上面也可以装上类似的履带,履带的制作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橡胶制的另外一种是金属制的。可惜这两种材料如今对于至尊宝来说都非常难取得。
橡胶要在清朝的时候,中国才开始在云南引进使用,本来倒是可以用到铁制的履带,但是凭他们现在的进程和条件,只能希望早日攻下河南开封在慢慢找可以制造大量铁质装备的作坊。
不过还好,至尊宝透过这神奇的扭蛋,看到的不仅仅是来自坦克履带的灵感。还激发了体内那些现在属于他却不是很会运用的鲁班阴阳秘术,其中就有一个法术是专门可以叫停大雨的。
脑海中对于禁雨术的口诀和作法仿佛浮现在眼前,至尊宝嗖地一下从床上起来出了营帐。看到外面仍然下着倾盆大雨,要是期望着明天就能雨过天晴,想来是不大可能了。
于是,至尊宝口中暗念口诀,“天上龙王真勤快,连着下了三天雨,浑身上下湿漉漉,求你收了大神通,拨云见日好想见,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着!”至尊宝念完口诀,手中宝剑一指天,只听见天上忽然一下电闪雷鸣,雨下得比之前更大了。
至尊宝还在疑惑这禁雨诀怎么不起作用了,片刻过后,雨就慢慢停了下来,想来是龙王最后再多下一些雨就收工回家了。
天上这时出现了一轮皎洁的明月,池塘田间能清楚地听见蛙鸣和蝉叫。至尊宝欣喜若狂,这个时候不能再浪费前进的大好时间了。
他也是万分不情愿地吩咐下去,三路先锋官连夜起来继续前行。士兵们还在想将军怎么如何急功近利,这么大的雨如何能行军,可当他们穿上还有些湿漉漉的布甲走出营帐时,发现外面已经能闻到下过雨的清新空气混着芳草泥土的清香,完全可以出行了。
“简直是太神了,将军说明天就能继续行军,没想到现在就雨过天晴了。我还一直以为这雨会下上十天半个月呢!”
“去去去,你可别乌鸦嘴了,我们再拖下去,还怎么到得了河南开封。真是老天开眼,助我们一臂之力,别磨蹭了,快起来。”
于是士兵们全然没有抱怨之声,而是都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完毕,继续前往河南开封。
这时三路先锋官又派人来求助至尊宝了,即便现在天晴了,可是装甲战车由于长时间陷在泥地里,根本没有办法拉出来,而且雨一停古代人可能还知道地面的摩擦力变得更加大了,阻碍了装甲战车的推进。
至尊宝心中早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他亲自骑着战马赶上前面的先头部队。
“将军,真是不好意思,还要劳你亲自过来一趟。只是这装甲战车实在太过庞大又太重,陷在泥地中,我们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将军这次来是不是想到能把它弄出来的方法了。”韩信本来面对陷在泥地里的装甲战车完全束手无策,陷在看到至尊宝来了就像是见到了救星一般高兴。
“嗯,我也是刚刚想到的方法,也从来没有尝试过,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你们也不用自责,这装甲战车本来就是我发明的,这要说之后发生的故障和麻烦都应该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至尊宝把这次装甲战车上影响的闪电战进程全部怪在了自己头上,让先锋部队的士兵们心头一暖。
这时至尊宝命人从山林中砍回若干巨大的圆木铺在装甲战车的前面,最前面的一根紧紧地贴在装甲战车的第一个轮子处。
将军这是要干什么?士兵们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韩信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至尊宝接下来准备干什么。
至尊宝又在装甲战车的前面用一根十分粗的麻绳绑着车头命人往前拉,后面他则身先士卒带头在后面推。韩信心想这不是和他们之前的方法一样吗?只是没有前面的几根圆木,难道就是因为这几根圆木就能够将装甲战车从泥地里托起。
这时大家也不能再怀疑至尊宝的做法,跟他一起使劲在后面推动车尾,前面也有更多的士兵加入进来使劲地往前面来。
装甲战车动了!士兵们能清楚地感受到原本陷在泥地里的装甲战车被一点点地往前推动了,心中都异常的兴奋。看到士兵们光顾着高兴,手上的力气减少了些许,至尊宝大声喊道:“哥几个再加把劲,很快就能把这装甲战车拉出来了。”
由将军这么一喊,士兵们从喜悦中惊醒,不敢懈怠纷纷手中又比之前更加使劲,有些咬紧牙关脸色都涨得通红。
最终随着一声“咔哒”,装甲战车被整个从泥地中拉了起来,士兵们都抱在一起欢呼。
至尊宝已经跨上马背,在上面大声喊道:“大家稍作休息,接下来还有好几辆装甲战车等着大家从泥沼中把他们拯救出来了,好了我要去另外另外先锋官那里去教他们此法了。大家继续努力,胜利终将属于我们飞虎军的。”
有了将军的鼓舞,士兵们在韩信的指挥下,稍作休息之后一鼓作气将剩下的几辆装甲战车全部从泥地里拉了出来。
另外的两位先锋官那里也经过至尊宝的指挥,将装甲战车悉数拉出,看着行军速度有恢复正常士兵们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李达是个大粗人又心直口快,这拉出装甲战车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对他来说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他拉住至尊宝缠着他,让他说出这其中到底是什么缘故。
但是等到至尊宝耐心地讲解道装甲战车是通过几根圆木带来的更小的摩擦力而能够向前推进时,李达整个头都大了。
他求饶道:“行了将军,我李达是个粗人,这东西以后还是讲给我大哥李易听吧,他一定对这东西特别感兴趣,我们还是抓紧时间赶路吧,再晚了,项羽的部队就要赶来了。”
至尊宝看着李达一副不求上进的表现也只能笑着摇了摇头,好在脑袋不好使四肢还算发达,打战的时候李达没少杀敌,至尊宝也就不想多加批评,骑着马又重新回到了后面的队伍中。
第201章 上茅房的英布()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飞虎军整体的实力发挥到最佳水平,一路上飞虎军披荆斩棘,眼下只要攻下前往河南路线上的最后一座吴越的城池就能进入河南的边界了。
说来这些吴越的官员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因为他们发现飞虎军似乎向着某一条路在不停地进发,每个地方上的官员都烧着高香希望飞虎军不要打到自己家门口。不过事事天注定,至尊宝早就计划好了行进河南开封的道路,沿路的郡县在怎么求爷爷告奶奶,该打到的还得打。
直到至尊宝的飞虎军打得快出吴越了,他们才发应过来,原来他们是要向河南进发啊!这简直是疯了了!但不说吴越地区的兵力因为全部聚集在钱塘,所以当初飞虎军当时攻入钱塘打了个他们措手不及,所以其他地方的官员就大都不敢反抗了。可是河南不一样,那里势力比起吴越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很简单,河南再往北就到了南楚和大契丹的边界处了,项羽自然权衡再三,不惜放弃在自己的吴越驻扎更多的兵力,而把军队都放到南楚北方的边界处。
所以至尊宝的飞虎军一意孤行,继续深入到河南,那么势必会遭到多方力量的攻击。不过好在暴风雨之前总是那么的平静,最后一座地处吴越北部的城池谯城不攻自破。里面的县令主动到城门口迎接远道而来的飞虎军,还为他们接风摆宴,弄得至尊宝不知道这县令唱的是哪一出,还以为他要在饭菜中下毒。后来多次经过银针检验才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孙将军,下官何德苗有失远迎,失敬失敬。”酒宴上谯城的县令何德苗恭敬地向至尊宝赔不是。
“我早就耳闻你们飞虎军乃是虎狼之师所向睥睨,我早就知道赵吉那老小子在吴越嘚瑟不了多久了,这不将军你就来收拾他了。你是不知道啊,我知道您来拯救我们吴越的百姓,我是恨不得飞到钱塘去向您表忠心啊。我老早就在这里大开城门,恭候你多时了。”谯城的县令对至尊宝一顿溜须拍马,丝毫没有把至尊宝当成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反贼,把他视为是拯救吴越百姓的人。
不过至尊宝是什么人?经过了好友项羽的出卖和吴越王对自己的历练,他早就不是当初初来南楚乍到的鲁小鱼了。又兼之前的三项穿越神器的加持,心智变得更加得高了。
“何大人不必如此多礼,你能不做无谓的抵抗,开门迎接我们,我已经很高兴了,还奢求什么呢?在其他人眼中我们可是乱臣贼子啊!”至尊宝毫不忌讳地讲道。
在何县令听来却很不是滋味,按照至尊宝的话,如果他们飞虎军都是乱臣贼子,那他一个为乱臣贼子打开城门,并且款待他们的朝廷命官,又算是什么呢?吓得他头上直冒虚汗。
至尊宝仰天大笑,“何大人不要在意,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何县令当然是俊杰咯。”
“将军谬赞了,将军谬赞了,对了,下官想起来还有一道美食还没有端出,我亲自去为将军拿来,请将军在此慢用,我去去就来。”说着何德苗找了个借口起身离开了。
至尊宝也不留他任他自去,他端起酒杯品尝着古代自酿的美酒,这是不同与现代工艺的酒,有一种别样的风味,十分的爽口,“嗯,真是好酒,来,众位将士我们满饮此杯。”
说完至尊宝自己一干而净,士兵们看至尊宝如此大将风范不畏畏缩缩,也跟着喝下一整杯。
旁边的韩信担心地问道:“将军,这何德苗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我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热情的对待我们,即使像之前我们攻打的城池,即使知道自己打不过来要装模作样反抗一下,以表示他们已经尽力了,这个县令倒好,直接帮我们把城门都打开了,还省了我们不少炸城门的炸药。”
至尊宝摇晃着手中的酒杯,“哼,这何德苗应该是我们这一路过来最有城府的一个官员了吧。怕是他想得远比我知道的远的多。”
另一边,何德苗没有来到厨房,而是把自己的心腹手下叫道身边,“张威,你跟着我的时间最短,底子最干净,现在我要你为我去做一件十分机密的任务。你快马将这两封书信分别交给河南商丘和周口的两位郡守,告诉他们反贼马上就要到了,让他们早做准备。”
“诺!”张威没有一声多问就转身而去。
何府外那个何德苗的心腹手下张威骑着快马出了城,过没多久后面又跟去了一个身影,隐藏得十分巧妙,一直与前面的马匹隔着一段距离,等出了城之后,只见后面那人陡然夹紧马肚挥动马鞭,让马一路飞奔。
前面的张威似乎也发现了后面有人在跟踪他,也加快了速度想要甩开后面的人,更是从腰间的袋子中摸出一直飞镖看准后面的马上的人掷去。
后面那人口中暗骂了一声,不慌不忙地弯腰躲过那一镖,等到前面的张威想要再掷第二镖的时候,原来他之前那一镖是被后面的那人接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