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北方-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射击声和人倒地时痛苦的哀嚎声。少尉对这种密集的枪声很是熟悉,那是*发出的声音,看来对方是有备而来,手拿g98毛瑟单发步枪的自己士兵,在战壕里面是对付不了手持这种武器的法国士兵的。
听着四处密集的*声音,少尉有些惊讶,法国人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装备了如此之多!就在他想要派人支援第一道战壕时,就见几个士兵跌跌撞撞翻进了自己所在战壕。到了近前一看,原来是上士弗雷德;在见到连长之后,弗雷德马上喊叫到:“是远东、黄皮肤、是中国士兵,是他们打过来了!”也不知道这夜里弗雷德是如何看清楚对方士兵是黄皮肤的。
中国士兵!埃里克少尉虽然有些惊讶但比上士要好的多。中国战狼雇佣军团到法国的事情上面已经通知下来了,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被当做二线预备队使用的,是不敢上前线的,今天怎么就打上来了呢?对于中国人,德军中看法和评价各种各样的都有,有人说中国人不堪一击,有人说中国人软弱可欺。当然,也有人说中国人很厉害的,这个人就是埃里克少尉的直接上司…第四营营长路德维希凡安德里少校,他可是从远东青岛回来的老兵之一。对于中国军队和中国士兵,营长私下里可没有和埃里克少尉少聊,所以少尉知道现在的中国军队绝不是脑后拖着大辫子时期大清兵可以相比的。
这些东西在埃里克少尉脑子里面快速的转了一圈之后,他就赶紧将弗雷德几人拉住,然后朝前面的战壕看去,眼见第一道战壕里面自己人已经不多时,就大声喊叫起来:“*两枚,目标第一道壕沟,立即投掷”。发布完这道命令之后,他又对身边掏*的弗雷德上士说到:“你马上带人将坑道里面的备用机枪全部拿出来,今天我们碰上对手了”。*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中,上士带人快速的向后面跑去,此时远处的敌人冲锋道路上,也出现了一团团爆炸的火光,埃里克少尉知道,这是自家炮兵的火炮在进行拦阻射击,心里面不觉的松了一口气。有自己炮兵的帮助,加上第二道战壕成倍的重机枪,守住这里还是有可能的(此时德军各部队基本上都是重机枪,轻机枪德军都不怎么装备,一战德军就是这样的)。
远处,炮弹爆炸的火光中,不时看到有影影绰绰的人被炸上半空,更多的黑影则冲过了火光,冲到了第一道战壕附近。少尉摸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又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眼前。刚才的两拨*投掷效果,让他并不是很满意。之前就曾做过实验,士兵站在第二道战壕里面,只要用尽全身力气,是可以将m17长柄*投掷到六十米外的第一道战壕里面的,至少百分之五十的士兵可以做到。但刚才的两波*,投掷到目标地的只有可怜的五六枚,连平日的一成都不到,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少尉不知道的是,他的士兵平日里面投掷*时,没有敌军的射击干扰,全都部是站直了身体将*扔出去的,力道自然十足。可今天、现在,士兵已经打了一会儿仗了,力气多多少少有些损耗;更重要的是,在敌军射击火力的干扰影响下,几乎所有人都是弯着腰将手里的东西扔出去的,力道不足自然投掷不远。当然,德军的*虽然没人投入到第一道壕沟里面,在外面的爆炸仍然给冲锋的第五师官兵造成了一些伤害,*爆炸后总会有些乱飞的弹片,击中一些倒霉的士兵身体。
眼见自己的*无法给进攻的敌军造成威胁,眼见聚集在前面壕沟的敌军士兵越来越多,准备开始向第二道战壕发起进攻时,埃里克少尉急切盼望的两挺g08重机枪被上士带人抬了上来。此时敌人对第二道战壕的攻击已经开始,天空照明弹白惨惨的光影下,已经有敌军士兵成稀疏的散兵队形弯腰向前攻击了。看他们弯腰,不停闪动腾挪跑动的身体,少尉清楚这是一群战场经验非常熟悉的士兵;法国士兵是在战场血的教训之下才学会这些的,看来这些中国士兵也点不差,不、只强不弱啊!
听到熟悉的突突突声音时,埃里克少尉这才将握紧的拳头放松,自己的机枪开始射击了。不过他又有些急切,因为他看到了之前熟悉的一幕,那些跳跃奔跑的士兵在机枪响起的同时又扑倒在地上,有些躲进了先前的弹坑,有些爬在一些尸体后面,只有少数一些来不及反应的人被机枪射中倒地不起。几秒钟时间机枪扫射范围内没有一个站立的人,这让少尉感觉很是不适应;之前法国人可不是这么干的,他们可是继续冲锋直到机枪子弹打完或者他们人死的差不多才退下去的。
两支军队士兵冲锋作战方式之间巨大的反差,让埃里克少尉适应的不了不了的,可这种不了不了的感觉还没有消失,让他更加不适应更加目瞪口呆的事情在战场上发生了。随着自家三挺重机枪的不停射击,随着对方士兵倒地躲避或者中弹倒地,只见从敌人冲锋队伍后方飞起几颗炮弹,准确的落在自己机枪阵地周围,自家的机枪就那么第被炸没了。如此近的距离!敌人的炮兵是怎么干到的?少尉可是真的在照明弹的光影里面看到炮弹闪着火光是从前面飞过来的(当年军训教官说能看到*从云里钻下来,所以在这里就说说德军军官可以看到*,不过那个时候*飞行速度不是很快,夜间估摸着能看到)。
这是、这是敌军的迫击炮,一定是迫击炮,要不然不可能从如此近的距离有炮弹飞过来。埃里克少尉马上就清楚了是怎么回事,也明白之前自家第一道防线机枪快速消失的原因。对于迫击炮,少尉还是知道不少的,自己的部队炮兵也有这种东西装备,只是数量很少而已。现在中国军队里面有,他一点儿也不奇怪,只是不明白他们是如何随军冲锋时携带那么笨重的武器的;德军部队中装备最轻的迫击炮也是imwa型迫击炮,射程不足一千米,运送却需要六名士兵才行,中国人也是这么做的?
就在少尉胡思乱想时,密集的炮弹落到了第二道壕沟附近,有不少竟然直接落到壕沟里面,炸起一团团血雾,随之响起的就是自己士兵的哀嚎声。敌人要上来了,这是少尉的第一想法,想法虽然有,可他也只能和其它士兵一样将身体尽量放低,蹲在战壕里面,没有人敢将头露出战壕。刚才已经有人做出过榜样,只不过刚伸出去脑袋就被子弹打的稀烂而已,战壕边上暴起的一团团土雾告诉众人敌人的子弹是多么的密集。经验告诉自己,这是敌军的机枪在射击,可他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重机枪;简单估算一下,朝自己防区阵地射击的机枪最少有七八挺,甚至更多。
少尉估算的不错,这些确实是机枪,数量也差不多,不过大多是轻机枪而不是重机枪。战狼雇佣军团连一级装备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进攻他防守的阵地为第三师第五旅第十七团一营的两个连队,机枪数量自然有七八挺之多。为了掩护士兵进行冲锋,两个连队的所有机枪都在朝德军第二道战壕进行压制性射击,直到自己人冲锋到战壕跟前。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四九章 战狼在行动(3)()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四九章战狼在行动(3)
连跑带爬的埃里克少尉到达第三到壕沟时,他所防守的第二道战壕里面已经是爆炸连连,火光冲天;被从外面投掷过来的*爆炸后密集的弹片打击下的德军士兵,立刻死伤一地。一两颗*爆炸形成的威胁可能有限,就像先前在第一道战壕里面,德军士兵向冲进战壕的敌军士兵投掷的一样,爆炸后虽然会伤到一些敌军,但也因*数量过少,效果也就不明显。但是当十几、甚至几十枚*投掷到一个相对小的范围之后,其爆炸效果远远大于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从第一道战壕冲锋的中国士兵,在到达距离第二道战壕三十米左右的地方之后,所有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动作,那就是爬在地上掏出自己的*,取下后盖,拉出拉火绳,等手里的家伙冒烟之后就奋力向第二道壕沟里面投掷了过去。同样投掷*,全身站立和半蹲、卧倒这三种投弹姿势,所投掷的距离也是不同。正常情况下都是站直身子投出的最远,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蹲着和卧倒这两种姿势哪一种更远,想一想就知道结果,是卧姿比蹲姿投掷的要远。所以现在别看冲锋的士兵都是卧倒以后扔*,却比刚才德军士兵在壕沟里面蹲着要远,三十多米,是一个合格士兵都可以随便扔到。这样一来战壕里面半蹲着的德军士兵就悲催了,被接二连三飞过来的*炸的鬼哭狼嚎;恰巧后面的迫击炮也发射过了一颗颗炮弹,第二道壕沟里面的德军结果可想而知。
跑到后面第三道战壕里面的埃里克少尉,脸色煞白的看着前面的战壕。自己的连队在此地驻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参加的大小战斗最少也超过了十多次。和法国人每一次的交手,自己部下虽然有伤亡,但比起法国士兵的伤亡,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可今天晚上这一仗,自己战死负伤的部下,比起全连之前,不、全营之前伤亡总和还要多。中国人怎么会这样冲锋,这样打仗,法国人以前可不是这么干的;他们只会排着队向前冲,没有闪躲,没有跳跃,更没有*,迫击炮也没有如此使用过。
和被虐的不像话的埃里克少尉相比,他的上司,营长安德里少校抗压能力就好很多。之前这个方向上的战斗,他已经通过手里的望远镜看到了,虽然晚上照明弹光线下对战斗细节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对方冲锋、自己机枪射击、对方迫击炮轰击、士兵投掷*,自己部下二连伤亡惨重退回来的大概情形还是看到了。攻击自己阵地的是中国军队不是法国人的消息,在接战后几分钟安德里少校就知道了;中国军队的真实战力在青岛战役时自己就已经领教过了,当然是他们对付日本军队的时候领教的。
那个时候安德里还只是一名尉官,在日军进攻崂山仰口湾战斗结束之后,曾经去当时的战场看过,有幸看到战斗结束后撤退的中国军队。那个时候,那种轻便的迫击炮就已经装备了中国军队,一个普通士兵就可以抗着走;可惜自己回来向上面反应这件事事,却被急着要回国的上司忽略了。一支能打败击败过沙俄军队的军队,他的战斗力会是如何,安德里想想就知道,可笑自己的许多战友都还在轻看中国人,认为中国军队只是将手里的大刀长矛换成步枪,其它没有什么变化;现在他们来了,来和德意志军队作战了,并且已经击败了自己的部下。看来,今天的战斗会是一场恶战,如果没有后援,没有机枪火炮强大的支持,自己的部队恐怕在劫难逃。
中国军队拥有数量庞大的机枪,安德里少校可比埃里克少尉知道的多的多,当然对于机枪的厉害,他也比年轻的埃里克知道的更多。少尉也只是从参加索姆河战役之后感觉到机枪威力的,而他则是在更早的一九〇五年日俄战争之后就明白了。这位德国远东殖民地青岛的守卫军队,对发生在距离青岛不远的旅顺半岛上的日俄战争最是清楚不过;战后他们曾经看过一个有关俄军机枪射击冲锋日军的纪录片,里面的情形让安德里少校在以后的几个月内都有些发抖。一座高地上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就封锁住了四千余日军的进攻道路,最后还将其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