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风起北方 >

第25章

风起北方-第25章

小说: 风起北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成了仇视。于是他决定离开外国雇主的生意,转而开始帮助华人、特别是从国内到南洋一带做生意的国人,赵天一的大伯父赵怀榆二伯父他们在南洋的生意就被刘义选上了,一番毛遂自荐之后成为老赵家在南洋的生意总办。

    国内风起云涌的反清运动并非没有影响到南洋华人的生活,也有不少人支持孙大炮等人的同盟会、复兴会等革命党组织,也有人秘密的加入。刘义的心里面也对国内的事情很感兴趣,他也想满清退位,归政于汉人;但他心里面不赞同孙大炮“前门驱虎后门迎狼”的救国政策,也很反对靠出卖国家利益来换取独立和新生。这些想法得益于他在英国的三年生活。早在他在英国人手下做事时,因为工作出色,被有幸派到英国本部去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让他对大英帝国的强大有了更新的认识。英国,每一个公民都活的很自信很张扬,在他们眼里,所有海外的殖民地都是他们大英女王的,更不要说英伦三岛的土地了。英国人眼里,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出卖国家的领土都是犯罪,哪怕他打着国家独立这面大旗!所以对孙大炮之流靠出卖国家领土来换取外国势力金钱支援和外交扶持很是不屑,自然也对他们采取的救国方法不感兴趣。在刘义反抗的心里面,埋藏着的是另外一个火种,这个火种就是实业救国;英国之行时,看到遍布英伦三岛各地如森林般竖立的高大烟筒,各地工厂里面传出的轰隆隆的机器鸣叫,刘义的心里就充满了震撼和激动。何时自己的祖国能够这个样子?

    他开始的时候并非不支持革命党人,但每看到革命党人起义之后,地方上就是一片狼藉,除了死人之外就是各种民生全部被破坏一切都得从头开始。所有被破坏的都是中国的城市乡村、被烧毁的都是国家的财富和建设、被杀害的都是中国自己人、被损伤的也全都是整个中华民族。从哪那个时候起他改变了对革命党行事的看法,默想着自己的救国之路………很漫长遥远且曲折难行,他需要同行者、需要志同道合的人,他也清楚自己这一辈子很有可能什么也做不出。之所以从家族中出来,除了自己的行为不想家族生意发展受到影响和牵连,也是因为家族中不允许他这样想法的人存在。这次到内地,他并不是来山西拜见赵家人的,而是想在国内寻找看看,有没有一个和自己志同道合想法一致或者接近的人。到山西只不过自己第一次来内地,很多地方不熟悉而已,等到稍微熟悉一些就准备到各地走走看看。

    进入国内,果然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城市贫乏农村落后,一路北上沿途所见到的,更是让他的心沉到了谷地。数千公里的道路两边,几乎看不到工厂的痕迹,更不要说高竖的烟窗,倒是破败的房屋村落和面黄肌瘦的老百姓看到了不少。只走到湖北汉阳的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时,才看到六七个正在冒烟的烟窗和一片工厂模样的厂房,大喜之下的刘义知道这里就是人称“香帅”的晚清名臣张之洞花费了巨大金钱和精力引进的洋务派产物………汉阳铁厂。也被西方列强称为中国觉醒的标志、中国工业蹒跚起步的象征。到了这里,刘义就不准备再向北走了,他认为汉阳这样一个地方,有着中国最接近西方的所在,一定有自己想要找的人在里面。谁知道他在汉口停留了七八天后又失望的继续北上了,因为他看到和听到的和自己所希望的相差甚远,加上革命党人在刚刚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敌对双方还在为争夺汉阳兵工厂的控制权而大打出手;所有人眼中全部是想着如何杀死对方,根本没有一个人去关心国家的事情。中国人的老观念和老想法………想要治国,先要拿到对国家的绝对控制权,不允许任何非政府或直接控制之外的东西存在,所以这个时候刘义去寻找他的“同志”,自然会落空。还有一个让他北上的原因就是,当老赵家派来跟随在刘义身边的人听说他要专门停留在此看冒烟的工厂时,就随口说了一句话……“山西遍地都是”。

    也就是这么一句随便的话,勾起了刘义再一次北上的心思。等他真正从张家口进入归化城,就被成片的“工业区”所吸引,在包头地区的看到大范围工业基地,更是让他激动不已。和郑好一样,刘义也以为自己置身于英国的某一个城市某一个地方;宽阔平整的马路、随路可见的汽车、高大的烟窗、密布的厂房、轰鸣的机器都让他生出一种错乱的感觉,这里、这里还是中国吗?特别是当刘以义知道这些工厂最早的从一九〇四年就开始修建投产时,更加的感觉到不可思议。现在的中国,除了那些自誉为“革命家”、“救世主”之流的人争权夺利尔虞我诈外,竟然还真有这么一位实干家,他的心里顿时生出一种马上见到这个人的冲动。住在老赵家,终于打听到了这位赵天一的很多事情;幼时就聪明、随后出洋,在美国学习之余还能购买土地置办工厂,更是发现了油田,还在国内开办工厂。回国之后更是建立了一系列的工业体系,有很多他在英国人那里也都没有听说过;食品加工方面,像什么方便面、火腿肠等他绝对是第一次听说和见到。而当他在包头看到一家汽车制造厂时差一点以为自己的眼睛看错了或者是出现了视觉错误!震撼是莫名的。这些工厂还属于比较隐秘的工业生产,只不过刘义凭借他在英国长桥奥斯丁汽车制造公司参观过的记忆,仅仅凭借在工厂外面几眼的观看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就算是这样,也将刘义震惊的不轻,他可是连做梦都没有敢这样做过;汽车制造工业可是包含了钢铁、电动、马达(发动机)、传动、焊装等多个工业知识,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尽管他也看到赵天一汽车工厂里面有不少外国人。

    有了这些认识,刘义就迫不及待的要求赵怀榆等人将自己介绍给赵天一,想早一些和他认识。可赵天一这几个月实在是太忙了,东奔西跑的,很难准确知道他的下一个去处。这次他们一伙人也是在太原等了二十多天时间赵天一才从北京回来,知道他要给太原军事学校的学员上课,才有了机会说清楚,和他见上一面,这就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看到刘义看着自己,赵天一心里觉得好笑,就主动先开口到:“刘总办是吧,感谢你为我大伯二伯他们的生意操劳,还亲自从南洋岛遥远的北方,赵某在这里谢过了”,说完,双手抬起做了一个拱手的动作,想了一下又觉得不怎么合适,就上前一步向对方伸出了自己的右手。正在仔细观察赵天一的刘义被赵天一的这个动作给惊醒了,连忙下意识的也抬起手来拱了一拱,看到对方伸出手来也马上伸手去握。这种西方的见面行礼方式,也只有在外面戴过的人明白,虽然现在国内也开始出现握手礼,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官场和生意场上的人都还是弯腰作揖。

    两个人握完手,坐下之后刘义的心还没有平复下来,他再次震惊于赵氏家族未来族长的年轻,就这么一个年纪轻轻的留美学生晋商后裔就自己建起了那么一大片工厂,连山西整个省也在大兴土木,工厂一个接一个的拔地而起。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他准备了一肚子想要问赵天一的话就落在了后面,因为他在平息心态的时候赵天一已经开口说话了。

第一卷 三十四章 海军规划() 
第一卷三十四章海军规划

    听赵天一这么随和的问话,刘义也马上放松下来,毕竟多年和英荷等外国人打交道的他也不是一般人。半起身恭敬的回答到:“说不上什么好章程,自己在下在南洋和两广一带多年,加上为洋人做了很多年事情,跑的多自然也就看的多些。不过到山西之后的所见所闻,我才感觉自己的孤陋寡闻和见识浅薄,刘某也真是小瞧天下英雄了。南洋之事如今看来也是小事一桩,在下倒是对少族长在国内兴办工厂企业,大力发展民族工业,而且能够取得如此势头和成就倍感吃惊,还请少族长能为我解惑”。冷静下来的刘义一想不对劲,自己今天可是抱着解剖赵天一的心思来的,怎么能让他先对自己提问呢?于是对赵天一的问话很快带过,立即转头向赵天一提出问题,希望能够从他的嘴里听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看着刘义满怀希冀的目光,赵天一也不好再催着他回答自己什么问题了,只是莞尔一笑,端起桌上的香茗,向刘义示意,轻喝一口到:“刘先生好口才,一下子把话题又抛给在下了”。刘义听言尴尬的一笑,但又听对方称自己“先生”而不是之前的“总办”,知道对方已经基本上认可了自己,没有因为自己的唐突二生气,也就放下心来继续说到:“在下一路南来,经过众多地方,除了在汉阳一带看到几许厂房和工厂之外,其它各地可以说寥寥无几。袁总统虽然已经颁发了工业令,号召国人大力兴办工厂,但多以农桑蚕丝和棉花为的纺织业为主,很少有以机器制造和其它重工业为主的工厂。只有在山西,在阁下父子管制的山西,出现了大批的这类工厂,而且还是在袁总统的命令之前,甚至在清帝退位之前,这就让在下非常的吃惊和不解。即为赵氏家族的雄厚财力吃惊,又为贵父子的远大见识和报国雄心所感动。说实话,不是每一个有钱的商人都会为了国家民族而抛弃这些财富;也不是每一个有钱人都愿意让整个家族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事业而全部投入。我对赵。。。。。。”。

    “哈哈哈!刘先生是在说那些工厂是吧!来来来,我们到我的办公室去聊,难道刘先生对工业也这么感兴趣,恰好我对工业建设也有一些想法,我们正好聊聊”。就在包括了赵怀桑赵怀榆等众人惊愕的目光中,赵天一打断了刘义的话,他可不想让这个看起来很精明怎么一说话就这么激动的家伙再说下去。还好这是在自己的家里,满屋子也都是老赵家一家人,没有被外人听到。赵天一并不是怕外人知道什么,只是有些话不适合在这种场合说,他自己的父亲和几个伯父到现在还不清楚自己的野心,别让几句话给吓住了。所以赶紧止住刘义的话,把他带到办公室再说,反正他也正有认识这个家伙,在南边发展自己海军的计划;正愁找不到地方和人选,没想到这个刘义就送上门来了。

    到了赵天一自己的办公室,他就没有再限制刘义的问话和说话,两个人“千里有缘来相会”一般一谈就是三个多小时。从工业发展到国民经济,从工业强国到发展国防等等都相互畅所欲言,都有一种惺惺相惜相见恨晚的感觉。当刘义问到为何在很多工厂里面看到很多洋人时赵天一就高兴的大笑起来,这是他在美国留学期间除了购买土地发现油田和开办各种工厂之外的另一大得意杰作。平时一个人想起这事都会笑上好久,现在有人问起那更是要说的清楚。“你问那些洋工人?他们全部都是美国人,而且一个个全部都是技术熟练的工人,那是一九〇七年下半年到一九〇八年时间我在美国招的。美国人不知道怎么了,从一九〇七开始很多工厂企业因为资金不够而大量倒闭,美国各城市街头一下子就出现数百万美元工作的工人。而这个时候我在国内的工厂已经开业,正好急需大量数量工人,于是就花钱从这数百万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