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碰撞-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意思?”亚当姆斯问。
“以后你会明白的。”友玲小声答。
查奎纳又向他解释说,这4个家族后来都朝着各自的星辰向四方一直走到陆地尽头,然后又回到出发点,把它当成永久定居地。他指着脚下的土说:“那就是这里,巴尔希特所说的牌位,也正在此处。”
“终于真相大白了!”
“索图克朗要他们走向四方,而在他们启程之前,交给他们几块石牌,上面刻着训示,预言。法律,都是他们应该遵循的;其中还有一些警言,告诉他们如何避免迷路,如何抗拒诱惑。这些牌位原在蜘蛛母的孪生兄弟手中,经历了3次宇宙变迁一直传到我们这里。在离开地球时索图克朗要求霍皮人保卫地球,等着他下次回来。他说:‘因为我是开天辟地第一人,也是其最后一个。’说完他即高去,至今尚未返回。”
“这些石牌后来呢?”
“别着急!每支家族拿着一张石牌穿越了你们称之为美洲的大陆,从阿拉斯加到安弟斯山,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特定的路线,而蜘蛛母的孪生兄弟则继续保持着地球的规律性运转。后来各家族又回到了原地,一个个在此安顿下来。熊族第一个回来,定居在奥赖比,此地是梅萨高原西部第一站。此后,霍皮人的领袖均出自熊族。后来鹦鹉族由南而来,罐族由北,鹰族由东均陆续到达。”
“这些石牌是真有的了?”
“这是我们的秘密,你无权知晓。”查奎纳犹豫一阵,最后这样说道。
他用3个手指从挂在脖子上的小口袋里夹出一撮玉米粉,撒在地上。
亚当姆斯坚持问道:“这个秘密,您是不向所有的白人泄露,还是仅仅不让我一人知道!”
他又夹出一撮玉米粉给友玲,友玲也把它撒在地上。接着他又说:“我无可奉告。最好是先弄清楚您的朋友有何要求。”
亚当姆斯喃喃地说:“我也不知道还要说得多清楚。他等待您的帮助,以能驱走这颗彗星,他所关心的也就是这些。”
“那您呢,您没有办法把彗星赶走么?”老人也喃喃地问。
“要我赶走下个世纪才出现的彗星?根本不可能!要是提前二年知道,还可以发射一颗携带武器的人造卫星在太空爆炸,使彗星改变方向,这还需测出它的轨道,否则无济于事!”
“那么就毫无办法了,你们的科学就丝毫无能为力?”
“干嘛这样问我?您相信他的话么?您真的害怕世界末日,也就是怕这颗彗星会摧毁第四宇宙?”
查奎纳用目光征求友玲的意见,亚当姆斯更加确信他要得到友玲的许诺才敢把谈话继续下去,但友玲仍不动声色。她说:“只要玉米在生长,我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太和华还和我们在一起。但这颗彗星的到来,的确可能加速第四宇宙的毁灭,并宣告大清除日子就要开始。”
什么是“大清除”,巴尔希特也用过这个词。那么他也是个霍皮人么:亚当姆斯想。查奎纳好像猜透了他的心事,说:
“我才不相信他是霍皮人!他如果是霍皮人,就不会这样抛头露面。况且,我们的后代也没有预料未来的本事,就是你友玲,如果不是……”
说到此处,他突然转而对亚当姆斯道:“我请您向巴尔希特提两个问题,他如果答对了,我就把石牌给他……”
“我一定办到。”
“首先请他介绍一下第三圣约书,譬如说给您读几段,特别是有关第四宇宙毁灭的章节。您问他:‘按照第三圣约书,宇宙应怎样结束?’其次,您还可这样问:‘你是不是和巴哈纳很熟?’您听清楚了吗?”
“我没有听懂,但却记住了。巴哈纳是谁?”
“给您解释也没有用。他若不知巴哈纳为何人,也就无法回答问题,我也不给他办事。既然我们求助无人应,那么让世界消逝拉倒。”
“你们很怪……”
“你们要真知道我们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也就会让我们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奇書網了。可惜谁也不了解霍皮人。”
“你们把自己包得这么严密,所以就不会有人想了解你们,你们不愿意和外界接触,你们把旅游者都赶出去,不情愿别人提到你们。”
“这样说不符合实际。我们只是不愿意把霍皮人的思想拿去做交易,这等于出卖自己的母亲。”
“这么说来,谁也不能研究你们,写有关于你们的著作?”
“如果怀有善意,当然可以写。而且,假如您愿意像我这样生活,您可以和我一同住在这里。”
友玲忍不住哈哈大笑:“那真难为他了!”
他们离开村子时,早晨的骚动已经平静下来。友玲解释说:“他们都在地窖弄蛇哩!为的是准备明天的庄严祭典。”
汽车平静地驶向温斯洛。过了一阵她才说:“我小的时候,父亲告诉我造物主之所以把霍皮人安置在远离河流的地方,是要他们只能承受雨水之惠,也就是直接听命于造物主。”
“那他为什么偏叫你们受这个苦?”
“父亲说,人类到达第四宇宙的时候,发现了各色各样的玉米,各个民族都挑选一种,都争抢最大最好的品种,只有我们霍皮人的祖先知道谦让,叫别人先去拿,最后剩下的一个又瘦又小,半死不活的玉米穗归了他。他反而很高兴,因为这正是他在第一宇宙种的那一种,而且先人早已告诉他说,将来霍皮人的乐土是片自然条件严峻的土地。预言曾讲:‘无人羡慕你们,也就无人来掠夺你们的土地。’我希望这话能是真的!否则,霍皮人怎能安于贫困呢?”
“没有写这段历史的书么?”
“只有白人写过它,有的书也还写得公平,但我们没有自己的圣书。”
“你自己为何不写?”
“因为霍皮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也不想要它。他们很明智,这个社会之所以得以保存下来,正因为是保住了秘密。”
“为什么查奎纳刚才说:‘即使是你,未必全懂?’”
她不作答。他感到她永远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
第三章鸟
“……人类要一代代回首往事,如钟表之要上弦才不停止。”
“江河之于大海,如生命之于死亡:为其提供营养。”
“箭如要射中靶,就得相信矢与的两者为一。”
“时光有涨有落,却永不流失。”
“每一个生命都是浪潮冲到岸上的沙子。”
“每一个人只不过是上帝的一个恶梦。”
“生命是元形之中的一个地狱。”
亚当姆斯打算黎明即起,但却起不来。他头痛头昏,下了床站不稳又躺倒下去。过了一会儿他觉得清醒了些,但仍无比疲劳倦怠,似乎身体的一大部分已不属于自己。他望望半明半暗的卧室,似乎有什么物体藏匿在暗中,悄悄地窥视着他。他再振作精神,终于起了床。他到厨房取出藏在地板砖下的软盘又回到电脑旁。此刻他的头脑还处于半睡眠状态,但脑中浮现的那些句子依稀记得,他就不加思索地录进日记。自从与阿娜哀尔离异以后,他每天早晨都这么做。这类几乎是机械化的文字,他记下来就拉倒,从不看第二遍。
另外,他还打算把印第安老人说的话回忆一下,能记得的都写下来。
巴尔希特那边怎么样了?想到自己居然萌发了这种担心,他也觉得奇怪。他设想那边的情况:几个人发现有颗彗星可能会从太阳背后窜出来毁灭地球,一位落魄的科学家自命力叁星搜索者,把他的发现报告当局却碰了壁,某位高官被纠缠不过就通知了最权威天文台,但对方的反应也仅仅是耸耸肩:“是的,这颗彗星要过来,但距地球远着哩!”然而,听到这类危言耸听的话,当权者也会有点小小的波动:有这么严重吗?应该辟谣吗?或者该怎样防范于万一呢?对之深入研究?辨明真伪?公诸于新闻单位?果真那么做了,就会造成全球性的恐慌,最后不得不通令禁止传播,不许有人寻找庇护所。或者还是像此人所说的那样,赶快远离撞击点逃到澳大利亚去?或者至少先把家属转移到安全地带?
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可糟透了:如果预言属实,大国首脑也会束手元策,假如全球的一切力量能顺利集中起来,也许最终会找到个解决办法,譬如像巴尔希特提议的那样,寻找霍皮人的石牌,发现启动太空武器的密码。然而向全球发出这种一致行动的号召,其后果只会使大家作鸟兽散,任何有效的集体行动都不可能完成。所以政府首脑只能沉默,哪怕距灾祸来临只剩一个星期,或一个星期也不到,最聪明的办法不外是一字不提,任何人都会这样于的。等着等着,把自己的家庭转移到某一安全点,希望是搞错了,或是希望某个人超越常规,单独行事,启动太空武器并将之发射出去,在消息扩散前就把危险排除……
亚当姆斯摇摇头,自忖这种故事简直荒诞之极,不可能成立,也不可能发生,最好是找出编造这幕闹剧的人。看看他到底出于什么动机。
然而他无法忘记巴尔希特说的话,此人知道他真名实姓,而且向他提出了交换条件……告诉他克拉斯诺雅斯克事件的真象,而他则为之提供霍皮人的石牌。这个提议令他瞠目乍舌,因为该事件的真象是任何人也不晓得的!
40年后克拉斯诺雅斯克的反应堆才能打开,在这以前谁也不会知道里面发生过什么情况。他本人完全可以肯定打开后会看到什么遗弃在里面的111具尸体上,有核电站站长维克多·查普里明斯基签署的进入反应堆中心部位的命令,还有他拉·丰登教授书写的反对意见。他那时被派到该地帮助拆除这个核电站,而今天这个世界上最危险的核电站仍然在俄罗斯的土地上运转。因为查普里明斯基在核辐射发生之前正好进入了反应堆里,和里面的人员一起死了,也就成了英雄。而他拉。丰登教授则成了这一事故的罪魁祸首,要为这次无谓的牺牲承担责任。大家议论说,是他先提议进入,后来又袖手旁观,听任同僚死去。人人都相信这种官方说法,把他当成了懦夫,而站长查普里明斯基则被认定为俄罗斯核工业的英雄。实际上,此人不过是个追求名利而又十分自负的小人;而他与查普里明斯基的争执,并无见证人,唯一的证据埋在反应堆中,40年后,才能见到。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证据还能保存下来吗?
因此,美国情报机关和俄国当局一致决定要求拉·丰登教授从此销声匿迹,上面也不再追究责任。他先是犹豫,后来接受了这个条件,原因是追究起来,他完全可能身败名裂,甚至有牢狱之灾。
两年之后,军方委任他指导一个能源预测项目,但他得改名换姓。
毋庸置疑,他之所以答应给巴尔希特办事,去找印第安人的石牌,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方答应帮他平反。他并不相信那个故事,也无意去拯救那下个世纪的人类,接受巴尔希特的任务,只是为了找机会洗刷自己。
他把印第安老人的两个问题又读了一遍:“按第三圣约书,宇宙该如何结束?是不是和巴哈纳很熟?”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还要玄,他一点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友玲知道不少情况,但始终沉默不语,藏而不露,她到底是什么人呢?
亚当姆斯把梅萨高原之行的情况记在日记本上,再记下两人回来之后的情形。
他们回到温斯洛后,他先把友玲送到饭店,正好赶上她值班。一路上友玲显得心神不定,他想也许是怕迟到吧!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