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国-第6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刘毅及其麾下主将的反应和对战局的敏锐察觉还是出乎了众人的预料,从战役发起到两军相对,燕军的速度令人叹为观止,倘若太史慈、徐晃、麴义三将之中任何人快上一步,或是大雪早两天停下!这些情形于禁等将想起已经有后怕的感觉,战场上的确没有如果,此战的战局也不容更改,可这青州一战不过是此次燕军进军中原的前哨,此次他们还有着消息上的优势可以把握先机,可接下来了?兖州之战略受挫折的燕军必将更为勇猛,稍有不慎便是丧师失地!
青州之战双方激烈厮杀之时,汉中也正打的如火如荼,张虎用马超司州铁骑先声夺人给予曹操大军不小的杀伤,可随即曹孟德对战阵运用的炉火纯青便表现出来,凭借兵力的厚势他利用各阵之间的配合与进退之间的默契就使得司州铁骑精锐再难做半点寸进而不得不退兵而走,其中马超亦是千方百计寻找敌军破绽,奈何曹军进军严谨,无懈可击,此时心中方才深信燕王及军师对当面之敌曹操的评价!
马超方退,张虎亲领大军顶了上来,双方与六马原酣战一场不分胜负,面对曹操处于绝对优势的大军,子才妙用疑兵之计,用汉中士卒混杂张绣长安营精锐假做燕军主力张辽的燕运营,这才让曹军在大战半日之后主动后撤!燕王之言果然不差,曹孟德深谋远虑,精通兵法,想要在堂堂两军之间战而胜之极为困难,但其亦不是没有弱点,或者也可说是他的优点,那便是多疑,心理战往往能起到奇效!
曹操的多疑在历史上是较为出名的,演义正史俱是如此,于是乎就有了诸葛亮华容道与汉水两处针对其性格做出的安排,可谓心理战的典范!但刘毅做出的判断绝对不是仅仅建立在后世对曹操的评价之上的,随着来到这个时代越来越久,朗生更为相信自己的眼光与判断,其余一切只能作为参考。今世从西园开始他和曹操之间有着很深的接触,一直将此人视为平生最大劲敌的他怎能不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对手?应该说刘毅研究曹操比之曹操研究他要更为细致全面!
对于王者或是上位者而言,多疑其实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品质,古往今来雄才大略之人又有几个不多疑?便在兵家之事中这样的多疑也有着极大的帮助。疑虑越多,针对其作出的安排也就会更加的细致周密,虽则兵法之中有着“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之言,可似刘毅曹操这样的统军之人明知此理也会去追求无所不备的,因为在战场之上任何微小的失误都足以左右整个战局,而一次大战的成败又足以左右乱世之雄的追求的大业,与战事之中对自己的安排多存在一些疑虑乃上善之道!
当然凡事过犹不及,过分的多疑就能给予敌手不少可乘之机并被其加以利用,尤其是在随机应变之时,战阵之上瞬息万变,很多时候都会要求指挥者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要做出重大的抉择,一般而言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出周详的分析的,凭借自己的经验与第一感觉行事就成了必然!在燕云虎卫二军达到汉中之前将战局尽量搅乱,多造成一些复杂而又选择多样的局面便是此次大战之中刘毅给汉中方面总指挥张虎提出的一个建议,亦是其研究曹操的心得!
人在一个领域之内取得巨大成就或是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地位之时,他们对于自己的判断必然是深信不疑,此乃人之常情没有例外,仔细分析曹操在另一个时空之中前后期的表现亦验证了这个道理!说出“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则无所不能”的他恰恰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荆襄之时从贾诩,益州之时纳荀彧说不得天下大势就会有所不同,说曹操“假众人,真主意”虽有偏颇之处可还是比较恰当的!
其实另一个汉末之雄刘备又何尝不是如是,他与曹操之间的区别只是前期过于颠沛流离信心遭受的打击太过严重罢了,而在他下益州夺汉中、进位汉中王声势一时无两之后也有了这方面的表现,关羽的荆州军在没有任何蜀中策应的情况下进军襄樊,包括之后坚持己见的一力伐吴在刘毅看来很可能就是在这种心态下产生的。麦城一败千古之憾,火烧连营英雄气短,苦心孤诣的大业就此付之东流!
这样的心态刘毅也不能避免,尤其是在拥有了今日的声望地位之后,战场之上的百战不殆使得他对自己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充满着无穷的信心,潜意识之中总会认为自己的见解就是高屋建瓴纵观全局。不过与曹刘双雄相比,刘毅有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那便是穿越带来的两世为人,千秋功过、王朝兴替,这方面的经验任谁也无法与朗生相比,他会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不可犯一言堂的过失,此外便是集思广益,真正运用集体智慧去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他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见解,心态之上亦要如履薄冰,至少天下一统之前刘毅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如此去做,无疑这样很累,可谁让他的目标是一统天下了?
用人不疑,人尽其才有着一个最大的前提,就是上位者对下属的能力必须有全面的了解,更要确定其对自己的忠诚,张虎相随刘毅十余年屡立战功,君臣之间极为相知,将汉中战局尽数付之朗生的信心并不在自己亲临之下,因此有关应对曹操的策略他也只是建议,对于坐镇一方的大员他是向来敢于放权的,冷兵器时代消息的闭塞使得遥控指挥不可能成为现实,事事恭亲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处处伤心!
当然对于燕王的建议张虎是极为重视的,与刘毅相处越久对这个主公却是越来越难以看透,也许这便是王者之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看人的眼光绝不会错,亦是无数次事实验证的结果,且其对曹孟德做出的判断与张虎自己也是不谋而合,如今只不过是牛刀小试!敌强我弱之时他更要利用好对方的这个缺点,只要顶过初始的一阵待张辽张合大军一到他回旋的余地就会更大,亦添此战的成算!
第八百八十七章 功过分明
(看到有书友指出最近的章节过于拖沓,小诸葛要解释两句,虽然这段时间收到了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写作之时还是全力以赴的,前文提到的燕地两年方略的革新一直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在叙述大战之时逐渐将其展现个人觉得很有必要,这两年对于刘毅而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将为他奠定最为雄厚的基础,须多费笔墨。
感谢r兄一再的月票支持,魔方兄各方面的努力,当然还有y兄和其他投出月票的书友,小诸葛能做的就是继续努力,希望书好人也好,狼三这本书能交到这么多的朋友,值了!)
汉中青州两处大战之时,刘毅却在邺城坐看战局变幻,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身为上位者只需要详观大略,事必躬亲就是诸葛亮那般的下场。一国之事何等反复细杂,别说一个刘毅,就是十个他也难以面面俱到。当皇帝,只要不是昏君就肯定是天下最为艰苦的工作之一,这份最有前途的职业也是最有可能造成过劳死的,如今以朗生的地位声望,除了一个虚名之外在幽州各州与真正的皇帝也差不了多少,如何将精力集中在重点工作之中就是他如今要去改变的。
在得到曹操突袭汉中的消息之时,刘毅是有过要亲自前往迎击的想法的,他虽有百战百胜之名可却从未在正面对决之中直接战胜这个今生最强的对手,徐州兖州两战双方都只能说是平分秋色,而在司州一战中曹孟德还通过策动韩张联军算计了刘毅一次,似乎朗生自从来到此世之后就尽是他算计别人了,被对手如此调动还是首次!单从战略层面而言那一次他已经败了,只是应对得当加上属下得力才能因祸得福,而运气这个东西可以期待,却绝不能等待!面对其他诸侯刘毅都可占据心理上的优势,唯独这个最大的对手始终与他分庭抗礼!
不过稍加思索这个想法便被他断然放弃了,张虎有多大的本事他是心知肚明的,也许在战阵指挥上刘毅亲临可以发挥士卒最大的战力,可汉中一战却还要涉及到与新降张鲁之间的协调,在此中张虎的周全与细致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从地形上看汉中毕竟是西北边陲之地,如今刘毅的战略重心就在问鼎中原,身为主帅他又岂能轻离此间?还有一个原因是心理上的,刘毅绝不愿被动被曹操牵制!
青州之战后两日,赵云与郭嘉贾诩二位军师赶到了前线,针对之前的战役会同五大主力军统领进行了深入的总结,此次未能拦住青州营实在非战之罪,徐晃麴义二人已是竭尽全力!仅仅一日一夜的激战龙骧营之伤亡就达到了一万六千余人,烈火军的数字与之大致相若,按战局推测,曹军的损伤当也要在四万上下,其中仅青州营就当不下三万,已经占了起总兵力的三成,就算谈不上大伤元气亦是伤筋动骨了,这对接下来的兖州之战是极为有利的,燕军并非没有收获!
除此之外两年方略之中刘毅与众人行之与军营的一系列变革也在此次殊死搏杀之中得到了最好的检验,燕军战力与士卒的身体素质较之两年之前都有了不小的提高,而这两者之间正是相辅相成。燕王提出的营养学这个概念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的确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当然这也是与幽州各州的兴旺富足分不开的,如今每个士卒五个月的伙食花费就要胜过十年前的一年还多,物质基础不足根本难以承担,且这个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向民间的普及还会越来越为明显。
青州之战只是刘毅问鼎中原之前的前奏,亦是周密策划的青兖战役的第一部分,接下来的兖州之战才是整个大战的核心,只要燕军能够一举夺下这个中原腹地,豫州荆州随时都在北地百万大军的威胁之下,到时刘毅将会在与曹操的对决之中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位置,因此这一战虽然未能全歼于禁的青州营,但赵云与二位军师言语之间还是给了徐晃麴义二将极大的褒奖,大战在即军心士气不可废,便是燕王在此想必亦是同样主张,当然两军将士此番的付出亦是有目共睹!
至于未能达到战略目标的责任,赵云只字未提,他的着眼点已经到了接下来的兖州一战之上,此前他便下定决心要将所有的责任归结为自己的指挥不力,与艰苦奋战全力行军的各军将领士卒无关!对此郭嘉贾诩二人都是极为赞赏,敢于承担责任本就是统帅所为,虽然心中肯定燕王是绝不会因为此战之过责备三将军,但为人下属者哪怕是情若兄弟该有的态度一定要表现出来,身居高位自然负担更多!
青州之战对于燕军而言有着多种的先天不足,但这并不能成为子龙原谅自己的理由,大哥如此重托,手中集结了几乎全军精锐,他就应该可以为人之不能为。从涙无痕刘信大战许褚曹彰到太史慈北平军赶到不过相隔一个时辰,随后而来的高顺辽东军及高览烈火军也都在两个时辰之内赶到了战场,可想而知倘若两军士卒可以阻击敌军多一个时辰,此战便是全胜之局,而这一个时辰的差异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也造成了赵云更多的遗憾,或许某个细节他做的再到位一些就能争取决定性的时间,自己派兵布阵之中是否有所缺漏还需好生自省。
燕军这些统军大将平素相处关系默契,一到战时抢起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