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203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03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凌实的衣服,跪着用嘴合住了凌实的要害处。

沈怀镜在会客小厅等到院子里飘荡着菜香,凌实才迈着四方步出到在会客厅。凌实起床后,听说来人是侯大勇派来地人,侯大勇非常人可比,虽说符皇后已死,但是符家小女又进了宫,听宫里传出来的风言风语,符家小女会是新任的皇后,凌实不敢怠慢,正准备朝会客厅走的时候,忽然想起自己的钦差大人,用不着急急地走过去见侯大勇使者,便转回房间,虽说凌实的精力已经一泄如注,可是和美如花的歌女调笑一番也别有滋味。

凌实拿够了派头,这才摆出钦差大人的威严走了出来。

沈怀镜见到凌实,老老实实地行过礼,给足了凌实的面子,才道:“我是西北面行营都招讨使帐下沈怀镜,奉招讨使之命,特来迎侯钦差大人。”

凌实很气派地坐在上位,他心里明白自己任钦差大人的事情瞒不过这些耳目众多的达官贵人,而且自己一路走得极慢,侯大勇肯定早有耳闻,不过,以侯大勇的身份能派人不远千里到京兆府来迎候,实在是给足了自己的面子,让他颇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凌实在朝堂中见惯了大人物,大人物说话总是慢慢的、轻轻的,只有小人物说话才声大如牛,此时,凌实在沈怀镜面前就很有大人物地感觉,他慢条斯理地说道:“京兆府距离同心城颇为遥远,招讨使派人到京兆府来迎侯,实在是愧不敢当。”

沈怀镜诚恳地道:“灵州和同心城附近常有党项人的小股骑兵活动,党项房当人十分凶残,最喜欢割人肉来生吃,所以,招讨使派下官来早早迎侯,为大人带路。”

凌实惊奇地道:“党项人虽说残暴,可是我还没有听说他们有吃人的习惯。”

沈怀镜心道:这个凌实还有些见识,不象有些朝中有些人物那样白痴。便解释道:“同心城虽说唐人的城池,党项房当人却占去了近百年,现在党项房当人都把同心城当作他们的祖地,西北联军攻占了同心城,党项人就被激怒了,所以他们抓住中原人,都要好生折磨一番,生吃活人的事情发生了十几起了。”

听到沈怀镜这么一说,凌实倒信进去了九分,他脸上已微微变色。。嘴上却道:“我是天朝上臣,难道怕了党项人不成。”沈怀镜笑道:“诏讨使派出人马,正在全力围剿这些党项人,相信等到钦差大人走到同心城的时候,党项人早被杀得干干净净了。”

凌实听了此语,心道:既然这样,我这一路还是慢慢地走吧,最好是在灵州和侯大勇见面。

沈怀镜脸上堆着笑,又道:“钦差大人一路上鞍马劳顿,我在这里带了一些高山上的特产,最能解乏,请大人笑纳。”凌实这一段时间收红包收多了,心里承受能力变得极强,根本没有推辞,笑道:“沈郎想得太周到了,这一路上,把骨架都要坐散了。”沈怀镜暗骂一句:连一句假意推辞的话都没有,害得老子准备了好大一篇说辞,站起身道:“今天晚上,在下在翠红楼为钦差大人接风,请大人赏脸。”沈怀镜告退后,凌实把沉沉地一盒子土特产打开,不禁瞪大了眼睛,倒吸了一口凉气:盒子里面全是爱煞人的银两。

就在沈怀镜在京兆府拖住凌实的时候,郭炯正在凤州执行侯大勇的命令,进行着全方位的乾坤大挪移。

郭炯因为白霜华之事,比梁守恒晚出发一天。郭炯带着十几个亲卫,一路快马加鞭,春风得意马蹄轻,他们很快就追上了梁守恒,郭炯和粱守恒两人紧赶慢赶,于十一月初到达了凤州。

粱守恒对于侯大勇散尽家财支撑西北战事的作法有是意见地,西北战事固然重要,可是西北战事毕竟是一场需要由朝廷主要承担费用的战事,为了守住同心城,抽空凤州三年来辛苦积蓄的财力是十分不明智的,侯大勇顾头不顾尾的做法。和以前深谋远虑的思路迥然相异。

粱守恒在郑州时,只是录事参军事,他在朝中没有什么后台,估计要想进一步发展难上加难,当上刺史,全靠着侯大勇大力提拔。梁守恒对于侯大勇存在着深深的知遇之情,因此,梁守恒左思右想,在出了同心城不久,下定了决心写了一封劝谏信,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希望节度使三思而后行。

军士送走此信后,梁守恒这才解除了思想负担,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若节度使能接受意见固然好,若不能接受意见,自己执行起来也就少了一些心理负担。

侯大勇接到梁守恒的劝谏信后,在心里对梁守恒的人品大大的赞扬了一番,西北节度使互调的事情现在还属于机密,在黑雕军中只有石虎、郭炯和钱向南三人知道。粱守恒不知道此事,有这种想法极为正常,能够给自己写信,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说明梁守恒担当地方官是合格的,他能够看得出问题,并敢于指出问题;二是这说明梁守恒为人方正,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也因为他的方正,所以涉及阴谋诡计的机密事情不能让他接触。

凡是成就大业的帝王中,身边总有两类,一类属阴,专门站在帝王身后玩弄阴谋诡计;另一类则属阳,代表着帝王正大光明地治理百姓,为百姓造福,让百姓沐浴在帝王的皇恩浩荡之中。在创业的时候,帝王们更加倚重属阴的谋士,而在守业地时候,属阳地官员更受重用。在侯大勇身边,钱向南属阴,而梁守恒属阳。侯大勇下达了一个命令:在凤州,粱守恒听从郭炯的命令。粱守恒接到这个命令之后,无奈地长叹一声,郭炯明知其中缘由,却不能说破,只能不咸不淡地相劝几句。

郭炯和梁守恒两人回到凤州后,郭炯在四州守军之中挑选精壮之士,而梁守恒则在开始动用凤州税银,派人到若尔盖去购买战马,同时派对人到京兆府购买精铁、弓弦以及弩弓的配件。

侯大勇节制三州的时候,为了提高三州铁匠营的水平,把成、阶两州的铁匠营全部集中到凤州,经过两年的经营,官营和私营铁匠营的生产水平大大提高,成为远近闻名的铁制品生产、销售中心。侯大勇最初只是要求梁守恒把官办铁匠铺里的存货和几位掌火地师傅带到同心城,但是,梁守恒出发之后,侯大勇便最改变了主意,他命令把官办铁匠铺的所有财产及人员全部带到同心城,这样做,虽说有些对不起继任的雄胜军节度使冯继业,但是,为了同心城能够快速发展,这种釜底抽薪之事也不得不为。

而凤州城内不少人在铁匠营做工,铁匠营效益很好,工匠及小工们的工钱也颇为丰厚,每月十发工钱的时候,就成为凤州大开肉戒的时间。听到铁匠营要迁往同心城地时候,铁匠铺的小工们开始慌乱起来,他们舍不得铁匠铺丰厚的收入,可是听说同心城是座胡城,他们对于迁到同心城又很有些疑虑。

第一百三十三章经营同心(十九)

郭炯根据侯大勇的授意,在凤州的大街小巷,用白色的石灰制土很多标语:“同心城是中原故土”“一切为了西北,一切为了同心”“凤州人和同人心连心,手牵手,本是一家人”“一人省一口,支援同心城”。

这些雪白标语的内容让凤州的老百姓很是担心,标语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凤州城内的老百姓去支援同心城的胡人,因此,大多数刚刚有些小钱的老百姓总觉得这些标语就如一只只伸出来的手爪,挥舞着扑向自己刚刚有些鼓起来的钱袋,老百姓通过各种门路,向衙门里的小吏们打听情况,幸运的是,小吏们都没有接到要求额外增税的通知,标语刷了十多天,衙门仍然没有增税的企图,凤州城内的老百姓这才放下心来,同时又迷惑不解,既能不从老百姓头上摸钱,那写这此标语又有什么用处?

当然,大街小巷的这些标语是有用处的,只不过局外人不清楚而已。

每个人掌握的权力和他思考的问题是一致的,超出自己权力的思考只能是杞人忧天,没有用处且徒增烦恼。侯大勇坐镇西北,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他就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有句成语叫“高屋建瓴”,就是形容侯大勇这类高官的思维角度,这里面有恭维,却也含有真实的成分。而普通人家只管得到一亩三分地,思考问题就限于“老婆孩子热坑头”当高官的“高屋建瓴”和百姓的“老婆孩子热坑头”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太平盛世就到了。

站在侯大勇的角度,他既要抽空同心城,又不能做得太过分而让人抓住把柄,侯大勇就“高屋建瓴”地想到三招,一是让郭炯刷标语,这既是哄老百姓,更是哄后来的冯继业,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二是此次搬迁,侯府并不在搬迁之列,侯大勇要等到钦差大臣宣布任命以后,才正式把凤州的家眷搬到灵州去,这样也可以掩饰侯大勇抽空同心城的意图;三是侯大勇在郭炯离开同心城之后,写了一封奏折,主要是向陛下报告西会州地三万多党项强敌仍在虎视着同心城,大战随时可能一触即发,另外,还报告了定难节度使准备把堂妹嫁给辽国南枢密院使一事,最后,表示自己大公无私,集中凤州的财力到同心城,武装西北联军,为国家为人民分忧解难,尽到一名臣子应尽的职责。

当然,侯大勇使出的三招,全部都是事实,只不过,任何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解读,了解内情的明眼人在事后分析就能洞察真相。不过,洞察真相是一回事,能否抓到把柄是另外一回事。抓到把柄并让当今陛下柴荣相信更是一个大问题,所以,侯大勇才敢于在这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手段,抽空凤州的财力用以提高同心城的实力。

这个时代交通和通讯都极为困难,老百姓难以了解到外部事务,只有通过衙门外贴出来的告示和地下传言来打听消息,前者消息神龙不见首尾,后者内容矛盾重重,这就搞乱了老百姓的思维。让许多人家陷入了两难境地,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按照“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原则,经过艰难选择,大多数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匠人,因为铁匠营有着丰厚的工钱。就选择了跟随铁匠营迁到同心城,而工钱相对较低的小工,大多数选项择了留在凤州城内,小工们的选择极为现实,凤州城总是需要铁匠的,这些手艺好的大师傅走后,他们这些小工的工钱或许就要涨起来。

凤州城内地商人却有不同的选择。

凤州经过三年的发展,已成为西部的一个商贸中心,各地商人云集在凤州,商人集中在一起既能增加商机,又能降低商业成本,“到凤州发财”已成为流行在各地商人中的一句口头蝉。商人和普通老百姓不同,商人注重信息,信息来源的渠道更多更广,因而对时机的变化远比那些平常百姓敏锐,当郭炯和梁守恒回到凤州,着手搬迁铁匠器之时,商人们就意识到风向有些不对,西蜀商人、粟特商人、回鹘商人、江南商人和本地商人,纷纷找到郭炯和梁守恒询问究竟。

每天拜访郭炯和梁守恒地商人太多,把他们俩人弄得不胜其烦,侯大勇在凤州之时,提出了“亲商、重商、护商’要求,商人在凤州的地位远比其他地方要高,郭炯和梁守恒都亲身体会到商人对繁荣凤州所起的作用,且由于侯大勇多次给他们打招呼要重视商人,因此,两人虽烦,却仍然态度友好的接待了来访的商人,不断地耐心解释。两人分别接待了十几个有头脸的商人后,想到凤州商人有数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