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夜明 >

第468章

夜明-第468章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遵谦迫不及待催马从南门进城。城内的厮杀还没完全平息;明军正在围攻清虏最后的据点——县衙。
    街道上到处是尸首;多数是百姓的衣饰。这一仗打得太过艰难;明军死伤惨重;士卒们的杀心全被激发出来了。
    明军攻入城内一路挥刀;沿途遇上;不辨何人;一刀于净。躲在家里堵住大门的百姓多数逃过了一劫;谁敢出现在街道上;哪怕跪地求饶也难逃一死。
    破城后的狂喜与同伴惨死引发的报复心交杂在一起;士卒们把军纪都忘得于于净净;包括郑遵谦;但不包括孙之敬。
    孙之敬比郑遵谦进城要晚;他一入城立刻吩咐亲兵持令旗维持秩序。此时;盱眙城的街道上除了明军;已见不到活人。
    县衙的战斗也结束了;听说抓住了二十几个头目;孙之敬匆匆赶过去。
    相距好几条街道;他看见郑遵谦正叉腰在站在县衙门口的开阔地上;明军士卒正在从县衙里往外押人。
    孙之敬走到近处;正看见一个花白胡须的老者被押到郑遵谦面前。
    郑遵谦知道孙之敬来了;回头解释道:“这就是盱眙的县令”他扭过头去;问那老头:“你就是朱则正了?”
    老头直着脖子;高昂着头道:“不错”
    郑遵谦骂道:“你是盱眙人;也是汉人;我王师到来时;你不献城投降;反而顽固抵抗;你脑壳坏了吗?”他也心疼部众损失惨重;骂人反而没了平时的水准。
    老头道:“我是大清盱眙县令;只恨不能守住此城”
    郑遵谦恨城内汉人守军远胜过女真人;一入城就找来几个俘虏审问;得知盱眙城汉军都是县令朱则正召集来的。朱则正是本地人;朱家又大家族;在盱眙很有威望;散尽家财募本地壮丁守城;让明军吃足了苦口。否则;只靠城内驻扎的那五百八旗兵马;盱眙县城真可能一战可下。
    “好好好”郑遵谦连说三个好字;咬牙切齿;“听说你朱家一族都在城内;我就让一家老小陪着你给满清皇帝尽忠去。”
    他摆手朝一边亲兵下令:“给我屠尽朱家人”
    孙之敬刚要准备阻拦;朱则正脸孔扭曲道:“你们不是自诩为王师吗?连老弱妇孺也不放过;也敢称王师。”
    “我呸”郑遵谦一口吐沫钉在他脸上;“杀了你一家就不是王师了?老子还要把你朱氏家族屠杀于净”
    亲兵听命后嗷嗷叫;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外跑。现在盱眙四门都被明军控制;城内百姓插翅难飞。
    朱则正猛然用力挣脱;像发疯一样扑向郑遵谦。
    郑遵谦一皮靴揣在老头的膝盖上;狂笑道:“哈哈哈;老子还以为你不怕呢”
    孙之敬等郑遵谦稍稍冷静些;小说劝道:“履恭;朝廷有令;破城后不得屠戮百姓。”

第682章 难民
    第一份战报送入南京城时;翟哲正在与三个侍从聊一些江南的风俗。
    桐城张秉因、义乌朱之锡和徽州汪斯淳;这三人年纪相仿;都只有二十出头;是大明最幸运的年轻人;其中以张秉因最得信任。
    摄政王谈兴甚浓;话题从扬州瘦马到钱塘跳潮……;包揽江南万象。
    翟哲在宁绍总兵任上时;曾亲眼目睹过吴越男儿钱塘跳潮;一条条白花花的身子如大鱼在汹涌的潮水中翻腾;让他想起水浒传中说的浪里白条。
    那是勇者的游戏;他曾在跳潮男儿中募集了不少水师兵丁;现在都已成长为宁绍水师的骨于。
    扬州瘦马;大明的摄政王到现在也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张秉因听摄政王询问;不敢隐瞒;把自己了解的扬州瘦马一一告之。
    他入幕摄政王府前曾在风月场浪荡过。也不怪他;这曾是江南士子中最流行的游戏。如果没去过青楼;都不好意思参加社友聚会。顾炎武甚至以得了花柳病为荣。
    翟哲表面神色不变;心里对扬州瘦马厌恶十足;仅裹小脚一项;他就无法接受。那是一种畸形的审美;也是一种摧残扭曲的心态。
    张秉因知道摄政王崇简憎奢;最后道:“从秦淮河坊被清理后;扬州又被清虏占了一年;现在已经极少有人豢瘦马为生了。”
    翟哲一言揭出真相;道:“只怕是盐商的日子不好过了;瘦马没了销路吧”
    户部改盐制对江南的影响极大;徽州盐商作为江南最富庶的团体;将要慢慢退出大明的舞台。如果不能顺利转行;十有**要家道中落。
    张秉因等三人整日陪在翟哲身边;只听他说话的口气;也能知道摄政王对朝堂一些敏感事件的真实态度。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们也是懂的。
    三日正说到热闹处是;紧急军报不受限制;侍卫把江北的急报送进来。
    翟哲接过军报;三名侍从自然闭上了嘴巴。
    军报是逢勤发来的;明军首战攻下盱眙县城;夺下了洪泽湖畔的战略要地。但捷报中暗藏两个杂音。明军郑遵谦和孙之敬部损失惨重;需休整一段时间才有再战之力;另郑遵谦因本部兵马损失惨重;为泄私愤在盱眙县城内大开杀戒;斩杀百姓数千人。
    看完军报后;翟哲心中怒气隐隐的压不住。
    出征之前;他召来几位将军三番两次强调军纪;没想到首战就发生了这等事。郑遵谦只是总兵;没有来南京;逢勤和李志安也脱不了于系。
    他卷起战报;道:“张秉因;把这份呈文送到兵部;请柳随风彻查此战以定赏罚。”
    张秉因躬身接过来;不敢多问;口中答应;转身出去。
    两淮区域自古以来与南北皆不同。
    两淮盐场天下闻名;因此造就了富庶扬州;同时也养活了一群走私盐枭。但两淮多年来苦于淮河洪水泛滥;常有饥荒发生;凤阳、盱眙都在此列。两淮宗族势力极强;民风剽悍;百姓穷则思变;当年明太祖靠着两淮一帮凶悍之人起兵驱走了蒙古鞑虏。
    明军在淮扬开辟战场;与本土豪强搞好关系十分重要。所以翟哲才在开战之前公告天下;免除各地三年的税赋。
    所谓豪强也是墙头草;谁对他们好;他们也就倒想某一方。
    翟哲盛怒之下把呈文送到兵部;柳随风没有急于做出举措。果然不假;半个时辰不到;张秉因又气喘吁吁的跑回来道:“柳尚书;摄政王传令此事暂且缓一缓。”
    柳随风口中答应着;回头把捷报放入抽屉的最下一层。
    大战才爆发;摄政王不会随意处罚大将。郑遵谦即使有过;但也攻下盱眙的拿下首功。朝廷对武将苛刻会让将士心生不满。
    如果北伐战事进展不顺利;过几个月郑遵谦难逃责难。反之;这件事不会再有人提起。为防引发争议;他把此战的主功记在孙之敬身上。
    淮扬之战是一根引线;很快要引爆大半个大明。
    翟哲原本想在南京坐镇;但盱眙的变故让他对那里的局势有些不放心。
    他熟悉军中结构;郑遵谦在盱眙斩杀数千百姓的消息肯定隐藏不住;但绝没有可能这么快出现在军报中。
    从急报上标注的日期看;收复盱眙在三日之前。逢勤正在淮安城外与济尔哈朗对峙;没有机会踏足盱眙城。郑遵谦不会在军报中提及自己滥杀无辜;那么一定是孙之敬给逢勤上的密报。
    军中争功是常有之事;但这件事一旦被郑遵谦知道;看似亲密的兄弟之交很可能会反目成仇。
    六月中旬。
    大将军亲兵卫总兵鲍广率三千兵马护送摄政王翟哲离开南京;过江进驻扬州。
    明军首胜;摄政王突然来扬州压阵;让淮扬诸将绷紧心中的弦。
    扬州府运河两侧稍现活力;但远不如从前的繁华;盐商遭打击后;这里很难再恢复往日的景象。
    扬州府现在到处是难民。
    北民不断难逃;除了少数手艺人;多数人只会种田;江南人多地少;这些人到了江南也没有生计来源;造成这几年苏松等地盗匪乞丐渐多。宗茂在任南直隶总督时;命江防水师严防北民南渡;并把苏州和松江等地乞丐驱赶到江北;姚启圣到南直隶后延续此策。
    明军收复扬州后;曾没收委身清虏乡绅的土地分给北民;但只是杯水车薪。盱眙县令朱则正拼死守城;恐怕也是担心明军收复盱眙后没收他家所有田产吧。
    募兵也是难民的一个去处;但更多的人还是指着南直隶府开设的粥棚为生。
    听闻摄政王驾临扬州城;姚启圣抢先一步过江;安顿接待事宜。翟哲骑马不乘轿;他虽然命府兵驱走沿途的大部分难民;但很多东西还是逃不了摄政王的一双利眼。
    翟哲本为监督战事而来;到了扬州后才发现江北的局势比自己想象的要复杂。翟哲去年在江岸斩首多铎并四千女真俘虏祭祀扬州死难百姓;在扬州的名声很好;扬州本地人多设生祠供奉。
    姚启圣在运河边接上摄政王大驾;一直陪在翟哲左右。他以前不会骑马;江南文人没几个会骑马。就是知道摄政王不喜乘轿;他特意学了骑马;今日终于派上了用场。
    他是于练的官员;从安庆到湖广再到南直隶;没有一处让翟哲不放心。
    翟哲在路上没有多问;一直等入城安顿下来;才问:“扬州府的难民是怎么回事?”

第683章 思变
    摄政王开口询话;俨然带有不满之意。
    换个旁人这可能是坏事;但对姚启圣这样的精于的官吏;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什么叫上达天听?聪明的人从不会让机会白白从手边溜走;姚启圣专门学会骑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陪在摄政王身边多几句说话的机会。
    “王爷”姚启圣没有急于回答翟哲的问题;而是先用一个庞大的背景引出自己的话题;“流民一直是大明难中之难;思宗在位十七年;勤于政事;最终致江河沦陷;不是败于满清之手;而是败给了日益壮大的流民。”
    翟哲道:“不错”
    姚启圣道:“江北流民南逃;对满清是坏事;但对大明不一定是好事。王爷去年收复扬州;宗尚书和下官掌南直隶事;在扬州募集了府兵三万;李将军在扬州府又驻有大军;仍然盗匪不断;本地百姓深受其害;甚至有人抱怨不如归满清治下。”
    翟哲脸色微变;此话乃大逆不道。不过他执心不重;不会因为有人说不好的话而见怪;皇帝也难免的被人骂;何况他只是摄政王。
    姚启圣不怕翟哲发怒;接着说:“朝廷运粮过江的禁令尚未解除;扬州粮价如今是三两银子一石;一江之隔的镇江则是二两银子一石;走私不断也是盗匪众多的原因。”
    限制粮食过江是为了削弱满清实力。江北百姓因此受难;也是无可奈何之事。虽有走私;但有禁令和没有禁令的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
    上位者不是来听你诉苦的;你要是做不好;有的是人愿意坐这个位子;姚启圣深谙做官之道。
    他接着说:“流民不可聚于一地;否则没有重兵弹压;定会生乱。今宗尚书命人在湖广和浙江等地勘察矿山;矿、银皆不缺;唯缺人手。江南几家造船坊和武器工坊多雇佣本地人;薪酬颇高。沿江走私者运粮到江北;贩人到江南;只要有利可图;禁令就会催生暴利。”
    “只靠粥棚救济;流民整日无所事事;滋生事端。昔日安置流民需要将田地和粮食;今日各地工坊兴起;又多了一个容纳流民之处;臣请重编大明户制;让北民入南户。”
    以前大明安置流民时;常由朝廷主导;救一时之急;灾荒过去;流民各归原籍。姚启圣的思路是在大明原有安置流民的思路上更进一步;把流民彻底转化为手工业者。
    翟哲沉思片刻;问:“年初宗茂曾去两淮盐场;你见过他?”
    姚启圣脸色大变;摆衣襟跪地道:“宗尚书曾与臣谈及过流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