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江南岸(正文完结)by张鼎鼎 >

第88章

江南岸(正文完结)by张鼎鼎-第88章

小说: 江南岸(正文完结)by张鼎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点冒险。 
  刘武更不用提,他是个白身,连秀才的功名都没有,不说宗室,就是官家的千金也不会下嫁的,至于刘文……吴管家在说到他的时候,很有点犹豫,后来还是在刘文的追问下才吞吞吐吐的说了出来。 
  说起来,刘文的条件是最合适的,无论郑定辉拿不拿得到爵位,他都有个举人的功名,但是——世间的是,一牵扯到但是,那就都有了问题,但是刘文才卷到那样的官司中。 
  虽说现在那官司也结束,看起来他也是被诬蔑的,可深宅内院的妇人们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而过去的经验也告诉他们,没有不偷腥的男人!是,七娘说自己诬告,可,也许她又是撒谎呢?否则她怎么不说郑定辉?不说刘武?不说孙锦?——不要说这些人不在,那些妇人是不会去考证这件事的。 
  好吧,就算是这次七娘没撒谎,但你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还没娶亲,总是有些问题,没有身体上的问题,也有心理上的问题,说不定你就喜欢偷人家的小妾丫鬟呢! 
  男人朝三暮四没有什么,但你总弄点这事,我的宝贵闺女嫁过去可不是要有生不完的气,丢不完的脸了吗?那郑定辉拿了爵,也就是个三等的,咱划不来冒这个险! 
  当然,虽这么说着,那些有些破落的,或有什么打算的,到底不愿意放弃刘家的这条线,在几个男性都不行的时候,那主意就打到了女孩身上,虽说这女孩出身也不好,可是父兄父兄,父亲不在,那就看兄长了。 
  她的几个兄长,两个都是有功名的,家中又有产业,还有那松花蛋,这物件可是个好东西,没看目前只有几个大酒楼中有卖吗?价钱还贵的很!这女孩就算不知道配方,将来也能搭起根线,让咱们和那郑钧下似的,也做这门生意! 
  知道了原因,刘家人都有些无语,刘武和英儿是有些怨郑定辉的,可是再想想,也不能怪他,又不是他告的刘文!而刘文则有些无所谓,一直到现在,刘大郎都还有点浪漫主义情怀的,虽然自己也知道不现实,可也不怎么愿意靠说和结亲的。 
  他对自己的事不在意,却对英儿的事留心的很,思忖了两天,决定让英儿和刘武先回去,现在郑定辉还没封下爵,上来的还只是点小鱼小虾,待定下后,就不见得了,虽只是一个三等爵,可也难保不会有人起歪心。 
  他这边计划着,正巧那边孙鹏也要走,他家老太爷病重,急招他这个嫡孙回去,刘文知道后,就决定让他们一起走。 
  “大哥,这妥当吗?”郑定辉知道后,道,“这结伴而行,万一妹妹对他……” 
  “那也是个良缘。” 
  “啊?” 
  刘文叹了口气:“一切就看他们的缘分吧。” 
  在内心中,他是想一直留着英儿的,可是他年前都暗示过刘武了,也拿了孙鹏做刺激,结果到现在也没见他有什么动静,英儿那边,在看到刘武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小脸一红的症状,这双方都只有兄妹之情,他若硬要他们凑在一起,也不美。而孙鹏……孙鹏虽有种种的不好,到底人还正派,对英儿也是真心,若他们真的彼此有意,总比其他什么烂谷子的强。 
  他都这么说了,郑定辉自然不会再说什么,只是抓紧动作帮着英儿和刘武准备东西,他们来的时候并没有带什么东西,但回去的时候却带的不少,除了刘文郑定辉早前为他们准备的东西外,另外还带了两个丫鬟两个小厮,以及七娘和灿儿。 
  果然就和郑定辉所想的那样,当周山睿的签子到的时候,郑家没有任何犹豫的就放了人,虽然郑洪新之后大病一场,冯月娇指天骂地,但还有谁去理会他们?原先给过各种许诺的此时一个都找不到,反而是自家的家人,跑了好几个,特别是其中一个叫小娥的,临跑前,还拐了冯月娇的大半首饰,直把冯月娇气的吐血,当下又向上京府递了告纸。 
  只是先前上京府理会他们,更多的还是因为郑洪新有可能会被封爵,现在傻子都知道是半点可能都没有的了,这个告纸自然被遥遥无期的押后了。 
  上京物价高,郑家先前是大手大脚,现在郑洪新又要吃药,没过几天,郑家就支持不住了,冯月娇只有卖了两个丫鬟去雇船,她手中不宽裕,也不敢像先前那样无所顾忌,就雇了一条中等船。 
  这种船舱室不多,又非常逼仄,再加上郑洪新还吃着药,舱室中的气味非常难闻,冯月娇呆了一会儿就出来了,刚出来,就看到一艘两层高的上等船从旁边经过,她妒忌的看着那上面宽大的舱室,微一出神,就看到一个小女孩蹦蹦跳跳的从里面出来,身后,还跟了一个妇人,顿时,冯月娇的身体僵在了那儿。 
  七娘…… 
  七娘! 
  七娘此时也看到了她,她先是条件反射的一僵,然后慢慢的笑了起来,再之后,她拉起自己女儿的手,转身向那边走去。 
  结束了,都结束了,她噩梦般的过去都结束了,从今以后,她会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更好的生活! 
  刘武和英儿离开了,封爵的旨意也下来了,就和先前郑钧下说的那样,三等伯爵,封号为忠勇,在下来之后,刘文一变拿着爵服研究,一边不时的看下郑定辉——这小子,哪里忠了?又哪里勇了? 
  不管是不是名副其实,郑定辉也总算是有了爵位,而这也代表着,他可以参加朝会了。这一日,他早早的就被叫起,换上衣服,挂上朝珠,他的爵位不高,但在官位上,也是相当于五品的了,因此这一身爵服就是大红的。 
  他本就长得英气,又整是生机勃勃的年龄,再穿了这么一身衣服,更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站在那里,只让人想到皎皎少年,英姿勃发这样的字眼。 
  “大哥,我去了。” 
  刘文是个懒得,虽然来到这里后也养成了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可也没有天不亮就出屋的习惯,不过因为今天是郑定辉第一次去早朝,他也出来相送,他点了下头,看着郑定辉上马,再看着他的背影在黑暗中消失,微微的,也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这样的年轻,这样的活力,他好像……从来也没有过? 
  想到过去,他站在黑暗中,一时,也有些呆住了。 
  而在那边,郑定辉当然不知道,自己换身衣服,就给刘文带来些冲击,他有些兴奋的来到宫中,又在外面等了一会儿,然后才随着众人一起进了皇宫。 
  天空中的阳光突破云层露出一条缝隙,随着缓缓打开的大门,是占地辽阔的广场,以及,层层绵延的台阶。这个来过几次的皇宫,在这一刻,终于在郑定辉面前展现出了它的宽广以及,威严。 
   
   
   
  第四卷:烽火连天 
   
   
   
  第一百一十章 
   
  六月的天已经很热了,英儿在窗前用功的抄写着《金刚经》。 
  “敬鬼神而远之。” 
  这是圣人的教导,也是刘文给刘家立的规矩。刘家敬神,可不必凡事问道于神佛,这种姿态和正规的读书人也相同,所以虽然在这村中有些扎眼,可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英儿过去抄过《诗经》,抄过《论语》,这《金刚经》却还是第一次抄,这第一,是为了磨自己的性子,在先前,她虽和这村中的女孩子格格不入,到底也还能参加参加她们的聚会,碰到谁生日,也会你两个鸡蛋,我三个鸭蛋的一起对对,而自从她从上京回来,就再没人敢叫她参加这种聚会了,哪怕是花婶,见了她也是战战兢兢的,唯恐说了那句话惹到她。 
  这件事,她出来前,刘文对她已有了叮嘱,只是不免还有些遗憾,她是不太能和其他女孩子玩到一起,但这种被孤立的感觉,却也是不太舒服的。 
  “怪不得大哥让我们在县里买房子,这村中,的确是不太适合居住了呢。只是这县城中的房子,又都不太符合大哥的要求。” 
  其实原本刘文是想让他们到华安的,不过因为顾及着郑洪新,还是让他们先回了刘家村,郑家虽然被打击了下来,可在华安毕竟是老门老户,还不知道有多少关系,那郑家娘子又是个有些疯狂的,万一闹出什么,可不怎么美。 
  不过虽然暂时不到华安了,刘文也没有回刘家村的打算,所以在刘武英儿回来的时候,也对他们做了买房子的叮嘱,王普县的房价便宜,他们虽不富裕,银子用在这里却还是充足的,所以他也提了不少条件,比如要三进的院子,要有井,要有园子。 
  王普县只是一个小县城,这样的房子毕竟不多,有的那几户也没有卖的打算,再加上他们这边也要忙着收割,这事,也就耽搁了下来。 
  不过英儿此时抄《金刚经》,更多的,还是为了心安。郑定辉封爵了,这是好事,可也是有危险的,她虽年幼,却也看了几本史书,再加上也经历了郑洪新的官司,就总觉得这离朝堂越近,也就越有危险。 
  特别是她先前还问过刘文什么时候回来。 
  “总要过个一两年的。” 
  “一两年?” 
  “也许那时候我能补个缺,或者,让你二哥立住了脚。” 
  刘文说这句的时候是很轻松的,但她却从中听出了危险。二哥已经是非常能干的了,大哥还这么说…… 
  “小姐,外面来了个尼姑。” 
  她正想着,青儿进来道,她停下了笔:“什么地方的尼姑?若是规矩的,就拿十文钱给她。” 
  “茶花姐已这么做了,她却说不要,她说她是拜菩萨的,不要银钱。” 
  “那就给她一些干净的斋饭好了。” 
  “她也不要斋饭。” 
  “那她要什么?” 
  “她说她们菩萨教的,就是宣扬菩萨的经义,说若是小姐愿意的话,想来给小姐讲经。”青儿说着,两眼希冀的看着她,这样的尼姑是少见的,因此也很是令她神往。 
  英儿皱了下眉,想了想道:“就说谢谢她了,我们家都是读书人,学的是圣人言论,这菩萨的话,将来有缘再听吧。” 
  听她这么说,青儿很有些失望,但还是出去给那尼姑说了,那尼姑听了,很是遗憾的往院子里看了看,然后念着菩萨的名号走了,青儿看着她的背影,更遗憾,难得碰上这样的高人,小姐却这么错过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有尼姑上门,英儿也是有些心动的,只是想到刘文的叮嘱,这才将人打发走,青儿出去后,她在心中微微的叹了口气,继续抄写经文,无论是神佛还是圣人,她只愿自己的兄长能够平安。 
  元州的刘家村依然还是田园似的步伐,他们最担心的,是这次的收割,以及不久之后的栽种,他们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上京,已经处于水深火热。 
  戎族。 
  这是一个几乎所有珠人都知道的民族,他们知道这个民族就在自己的边界外,知道这个民族凶残,几乎所有的大珠人在幼年时都听过这样的恐吓:“再不睡,戎族的就来抓你了!” 
  可是,这种东西就和现代人所了解的鬼怪、老猫一样,只是一种意识形态中的东西,也许会害怕,可总会觉得那离自己很远。平民百姓如此认为,朝堂上的人也是这样认为,所以当有一天,吉安关开,戎族兵分两路而下的时候,上京……或者说整个大珠朝都没有半点的准备。 
  戎族人兵分两路,一路从利州、农州直逼上京,而另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