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反穿记-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笱Ю矗保哺D谕獾募杆笱ё叛芯课飨牡慕淌诜⒘搜牒
因此,这场研讨会的规格是相当的高,丝毫不亚于著名教授或者是知名专家开办的学术研讨会。
为此,金珠的压力有点大,一方面是怕自己准备的资料不全,不足以说服别人;另一方面则是怕自己不能很好地解释出自己的知识来源与出处。
幸好,系里的领导为了照顾她,给了她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这一个月,除了正常的上课,其他时间金珠基本是在图书馆过的,周六周日的时间还得去帝都图书馆或者是国家图书馆,因为本校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一个月后,金珠走进了系里的小礼堂,这次研讨会的与会人员一共有六十来位,除了本校历史系的老师和教授外,还有来自q大、人大、师大、南大、川大等高校的多位专攻西夏史的资深教授,此外还有来自香港、台湾、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几位西夏史研究员。
在会上,金珠先是宣读了自己修改后的论文,然后开始引经据典,她的论据多半是从唐、五代十国和宋这一时期的史籍、典籍或者传奇话本等中找出来的,因为传奇话本中不光有文字介绍,有的还有那个年代的插图。
金珠上一世就看过这样带插图的文字话本,因而这一次她也同样把精力放到了找寻这些书籍上。
此外,金珠在宁夏的时候也参观了西夏王陵里流传下来的壁画,她会根据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推断出他们的服饰、头饰特点以及所属的社会阶层。
还有,前段时间在波士顿的时候金珠也没少去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查询资料,她的论文就是在哈佛大学的图书馆里完成初稿的,回国后在谢晋华和谢晋华的博导邓教授指点下又修改了两遍。
当然,金珠去年跟着谢晋华查阅的宁夏、山西、陕西等地方志也受益匪浅,里面也有一些关于那段历史的介绍。
在大量翔实的材料面前,金珠的口才与文章征服了与会的绝大部分人员。
发言结束后,令金珠比较意外的,除了正常的学术讨论,大家普遍质疑的是她到底读了多少典籍和史籍。
要知道,很多做了一辈子研究工作的老学究都未必有金珠这么丰富的史学知识。
“杨小姐,我听说你对契丹的历史和文化也很有研究,我看过你写的那篇论文,能不能问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你在三年之后再度寻找那个村子?”一位日本的研究员在组织者提醒研讨会结束后向金珠问道。
他一开始对金珠写的那篇关于找到契丹后裔的文章是嗤之以鼻的,可仔细研读之后,他觉得跟以往的那些哗众取宠的文章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为此他特地带人去了一趟云省,找到那个村子,经过多方考证,相信了那确实就是契丹人的后裔。
从那之后,他对第一个发现契丹后裔的人有了兴趣,特地研究了些金珠的资料,觉得这个女孩子实在是不简单,年纪轻轻的居然有了这么多成就,不光是对契丹历史熟,对西夏历史也熟,对唐史更熟,看过金珠写的几部长篇小说,他相信金珠对唐史的了解绝对不次于他这个研究了唐史一辈子的人。
金珠听完翻译的话,思忖了几秒钟,笑着说:“是因为他们的头饰和服饰,还有一把刻着狼的镰刀,这几样无不告诉我,这绝对是一个来自北方的少数民族,于是,我对他们有了兴趣。”
接着金珠把暑假去云省的经历说了出来。
“我是一个学历史的,本身就对民族的迁徙和变迁感兴趣,一直就想找机会再去探访一下那个村子,后来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了,我只能说,我的运气很不错。”
“这不仅仅是运气,如果你没有翔实的历史知识,你根本不会一直对他们念念不忘。”另一位教授用汉语说道。
“我想知道,你今后的专攻方向会是什么?”又是那位日本教授。
“这个我没有想好,大学毕业后我会做邓教授的学生,继续念几年书,好好充实一下自己。”
“有没有兴趣出国念几年书?”美国的教授问。
“不好意思,我是一个学华夏历史的,出国念几年书就没有必要了,毕竟我们才是正宗的华夏历史传承者。当然了,如果有机会,我很愿意去国外的大学转转,因为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有的历史资料散佚在国外,很多孤本或善本的书籍珍藏在你们的图书馆里,我希望自己能有机会拜读一下。”
“杨小姐,我觉得以你的才学完全可以做研究了,有没有兴趣来我们学校做一个汉语言学教授?”一位韩国的教授问。
“暂时没有这个考虑,未来几年之后就说不准了。”
“杨小姐,很多史学家都认为日本和你们华夏民族的渊源很深,说我们的先祖就是当年秦始皇派出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和他的童男童女,我想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是另一个日本的教授。
“这是不是有点跑题?”金珠看了一眼前台就坐的组织者。
“没关系,研讨会早就结束了,现在是自由时间。”对方笑道。
“我对秦朝的历史所知不多,不过我知道徐福东渡日本肯定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至于徐福和你们的先祖有什么渊源,这个就看你们自己怎么讲了,但有一点很肯定,你们的文化传承肯定出自于华夏文明,不知您以为然否?”金珠把球推了过去。
“跑题了,杨小姐,我想知道的是你凭什么觉得一把镰刀上刻着的东西就能代表他这个民族的图腾?”一位台湾口音的教授问。
“因为我也是一个少数民族,我知道我们苗人喜欢把自己本民族的图腾刻在银饰上,绣在服饰上,雕在门楣上,镌在芦笙柱上,我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想要努力记住的印记。”
一场好好的研讨会,最后变成了一场金珠答教授问,这些教授们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的跟学术有关,有的跟学术无关,不过这些教授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都想把金珠收到门下。
这个学生太出彩了,做他的老师绝对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能在教学中跟金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很容易出研究成果的。
可惜,金珠早早被定下来了。
由于这次研讨会是在本系的小礼堂举办的,因此学校的内网有现场直播,故而金珠这次在研讨会上的表现很快通过网络传播出去了。
别人看了金珠的表现除了赞叹就是震惊,唯独康学熙看了之后陷入了沉思。
他再次怀疑起了金珠的身份。
金珠熟知的这段历史恰恰是康学熙最熟知的这段历史,那个时候西夏虽没有建国,可也有着近似于独立的政权,而且因为中原政权的分割和动荡,没少入侵邻国的土地。
还有契丹,契丹彼时已经建国,也一直觊觎中原的土地,数次挥师南下,他和金珠的父兄都不止一次跟契丹人或西夏人交过手。
故而,他完全有理由相信,金珠之所以能找到契丹的后裔,能还原出西夏的风俗风貌,绝对是借助了上世的知识。
原本,康学熙是想再次去找金珠确认的,谁知偏偏不巧,他儿子那几天突然着了凉引发了小儿急性肺炎,康学熙抽不出时间来,也没有心情去琢磨别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康学熙没有足够的证据来驳斥金珠,因为上一次他找金珠求证的时候金珠是极力否定自己的身份,这一次他同样拿不出什么有新意的证据来,他有的只是一种感觉,而他的感觉又来自他的上一世。
而他是万分不愿在不明了金珠身份的前提下先把自己的秘密暴露了,他也是一个怕麻烦的人。
金珠是不清楚康学熙的纠结的,因为黎想回来了。
由于黎想是和李睿钊、于嫃以及李老爷子一趟飞机回来的,因此,他回家的第二天便接到了李蒹葭的电话。
其实,这真是一个巧合,黎想也是上了飞机才知道他们也在飞机上,只不过人家是商务舱,他是经济舱。
可李蒹葭不信这是一个巧合。
加上她也想见见这位传说中的侄子了,于是,便给黎想打了个电话,这电话号码自然是问李睿钊要来的。
“珠珠,你说我该不该去见她?”接到电话,黎想抱着金珠问。
他实在是腻味了李家没完没了的纠缠,可他担心如果他不露面的话,对方会不会把气撒到金珠头上。
“阿想,偶尔任性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她伤不到我们的,大不了我和你一起留在美国生活,她的手还不够长。”
金珠知道黎想刚和去年的那几家大公司又签了一年的广告代言,拿到了二千多万的代言费,再加上他卖给康学熙的主题公园创意设计费一千万,这些钱他定期存在了金珠的账户里,足够他们在任何一个国家体面地生活了。
更别说,金珠自己的名气也很大了,这一次研讨会过后,当时便有三家海外的大学给她发出了口头邀请,请她去教授华夏史。(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章、不惧
金珠和黎想两个拿定了主意不去见李蒹葭,为了躲开李家的纠缠,黎想特地带金珠去了一趟杭州,正好金珠赶上了一个元旦假,两人去看望了一下麻春生,顺便又从杭州去了一趟苏州,黎想接了一份园林设计的活,想去苏州找点灵感。
从苏州回来,已经是一个五天之后了,到家后,黎想到底还是去见了一趟李蒹葭,因为在杭州的时候李蒹葭又给他打了个电话,语气很不善。
其实,李蒹葭想见黎想也没有什么正经的大事,她就是想看看这个在外人眼里十分优秀的戏子见到她会有一番什么样的表现。
要知道,李蒹葭是十分看不上黎想的出身的,一个山里女孩的私生子,从小没有父母教导,跟着一个农村老太太长大,能有多少见识能有多少学识?
就算顶着一个状元的头衔进了q大,那又能说明什么?不还是进了娱乐圈,不还是靠着自己的脸混饭吃吗?就算拿了一个所谓的建筑设计奖,谁知道真实的情况是怎么回事,一个娱乐圈的明星,有的是钱,想买点什么荣誉还不简单?
可现在的问题是,老爷子十分喜欢这个编外的孙子,自家哥哥虽然不说,心里只怕也是惦着他,要不然的话,也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说好的不认这个私生子,可私下却没断了来往,也难怪袁媛会有这么大的怨气了。
其实,李蒹葭很不喜欢自家父亲和二哥的性格,做事一点也不干脆利落,温吞不说,还爱感情用事,经常在关键时候分不清轻重,比如说当年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二哥不想着帮父母抚平伤痛却一个人不声不响地跑了,一点责任心也没有,害得母亲伤心之余还要动用大量的人力来找他。
说句实话,如果当年不是他这么任性,何至于冒出来一个什么莫名其妙的黎想?何至于让他们夫妻反目,何至于让袁媛一个到手的少将飞了,何至于八十多岁高龄的父亲要跑到美国去动手术?
总之,现在李家的一切麻烦都是源于李一方当年的逃避和不严谨的生活作风,明知道家里都乱成一锅粥了,他还有闲情在外面游山玩水玩女人。
当然了,腹诽自己的亲哥哥同时李蒹葭更恨的是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