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珠玉在仙 >

第25章

珠玉在仙-第25章

小说: 珠玉在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岳湖楼的东西能进京,靠的就是这盒子。

    以杜如海的商业眼光,女儿画出这种盒子,他要不推广才奇怪呢,杜家的师傅又都是出色的,七、八年的时间完全能把这做成精品,将来岳湖楼进京的路子…可就让她堵住了。

    堵住就堵住,杜若香想了想心就安了,这倒不是她和岳湖楼的人有像杨家一样的仇恨,而是这岳湖楼虽然进了京也成了皇商,但外地人不了解京里的规矩,这老板又有点穷人乍富的飘飘然,结果就让人给整了,在京里没两年就被取消宫廷供奉,灰心丧气的又回去了。

    这样一算,岳湖楼不进京反倒更好,他们当初走的也好,要是等到定王登基,说不准又是另一个杜家了。

    用了人家的点子,但极可能保住了人家的命,杠若香心里就不愧疚了。

    ……

    凡事说到底,杜若香最想保的就是杜家人的命。

    今天已经是七月二十四了,听何氏串门回来说,沈皇后算日子也就这几天该生了,她嫂子尤夫人带着自己的儿媳妇,这些天将京城的大小寺庙和道观都拜了个遍,力求不管是东方的神仙还是西方的佛爷,都要保护皇后娘娘母子平安啊

    何氏就是在水月观“巧遇”尤夫人的,她说了不少吉祥话也帮着添了不少香油钱。

    宫里的事尤夫人虽不好跟何氏详说,但话里话外暗示沈皇后怀的一定是男孩,沈家就要重新起来了,何氏巴结她是不会错的。

    一定要是个男孩,一定要能养大,一定得当个明君,最好在九岁前就把定王先宰了,一定要保证天下太平,让妖魔鬼怪不敢到人间做乱…

    这样算着,杜若香都替沈皇后肚里的孩子揪心,你说要什么人投胎才能完成这么多任务呢?

    ……

    七月二十五日的早上,杜若香醒来就觉得很闷,她连念了两遍**才精神些,然后才听到外面滴滴嗒嗒好象下雨的声音。

    “昨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的,地面倒是还不湿,三小姐只要加件薄外衫就行了。”过来服侍她梳洗的乳娘苏氏边翻衣柜边说道。

    “是不是雨没下透,怎么这么闷啊?”还加衣服呢,杜若香都想少穿了,“霜儿姐姐,你把窗户打开通通风吧。”

    本来早晨起来是该开窗通风的,但今天不是下雨吗?现在三小姐嫌闷热霜儿却担心她着凉,犹豫着望向苏氏。

    “我的话就不管用吗?”杜若香看她这样就更烦了。

    一向好脾气突然就板着脸了,霜儿吓了一跳忙去开窗,结果窗户刚开一条缝杜若香就皱眉:“快关上快关上外面烧什么呢这么难闻?”

    什么也没有啊?乳娘和丫环们都觉得杜若香今早的脾气有些莫名其妙,但小姐再小也是小姐,尤其是她等一会儿见了夫人,要是说她们伺候的不好…

    好在杜若香理智还在,她也向来不是迁怒人的性子,就算烦的家人都看出来了,也没往丫环的身上怪,她就是下雨气闷。

    可能小孩子对换季敏感吧,何氏也没怪谁,只是吩咐苏氏她们照顾三小姐再细心些。

    ……

    七月二十四晚的那雨下起来就不停了,这也不是什么倾盆大雨,连下了五天路上也不算泥泞,京城里也没有会发水灾的担心。

    只是下雨天干什么都不方便,而且是不是这雨真没下透,大家心里都逐渐烦闷起来,家里人外面人火气都很大,据说发生了不少打架斗殴事件。

    而杜若香头一天就闻到的怪味,现在也有不少人闻到了,有的反应比杜若香还厉害,头晕呕吐的不少,这事还惊动了官兵去找怪味的源头,可惜什么也没找到。

    杜家现在也不认为杜若香当时发脾气有什么奇怪了,小孩子体质弱,比大人更先感觉不舒服是免不了的,听说外面病了不少人,何氏还专门又请汤郎中给女儿看了,结果证明杜若香非常健康,当娘的才放心。

    汤郎中走的时候还特别告诉何氏:“这些天下雨后生病的人不少,本来京里的郎中都找不出原因,可昨天大慈寺的大师们沿街告诉大家,说佛祖托梦,这雨水里有不洁的东西,让大家不要喝生水,家里有井的注意将井口盖上。”

    “是吗,这些天下雨我们都没出门,还有这个事?不过我们家井水一直没盖也没事啊。”何氏意外,大慈寺是京城第一名寺,里面的僧侣向来很持身份,记忆中他们还从没有这样沿街宣传的。

    “这佛祖托梦的事咱们没亲见也不好说,但我们医者也是不主张喝生水的,这些天下雨不停病人增多,可能真与井水有关,还是小心点好。”汤郎中道。

    何氏点头称是,谢了汤朗中的热心,亲自送他出去。

    外面雨还在下,怕女儿着凉何氏没让她跟着,杜若香乖乖坐在椅子上,寻思着汤郎中的话。

    这雨水岂止是不洁,她在七月二十六那天发现的,本来因为雨天有异味让人烦,她没有注意雨水本身有什么问题,何况出入又是打伞的,身上沾不到雨。

    还是二十六那天下午杜先生让她们姐妹画雨景,杜若香走到窗户边不小心雨点溅到了她左手上,她擦手时怔住了,雨水沾上她带的纳戒,上面的珍珠没变色,是雨水成了黑的

    黑色代表是魔气…杜若香还怕弄错了,又接了一小杯雨水将戒指放进去,果然杯里的雨水变成了淡黑色,再把戒指拿出来又成了无色的。

    魔气不是太重,但这样的水喝下肚去肯定不好,杜若香就把纳戒里的回春丹取出来,往自家井里撒了一点。

    怎么现在这么早就有魔物出来了?杜若香自发现下雨是妖魔在做祟,她就每天晚上出门去找魔踪,顺便把沿街的井里都撒点回春丹的药末。

    杜若香总共就一瓶回春丹,二十颗,这丹药治凡人的重病,只要不是那种生死簿上已经勾掉名字的,手指盖大小的一点就管用。

    杜若香在救宋大运父亲时用了一点,在自家井水里撒一点,周围井里各一点,这才消耗了一粒,她本来计划今晚再走远点用第二颗,结果汤郎中的话帮她省了丹药。

    汤郎中对神佛的事向来是选择与医道不抵触的相信,杜若香却对这事信了十分之九,她的纳戒已经测出了魔气,妖魔现世神佛来降伏,顺理成章啊。

    剩下十分之一的不信还是对大慈的僧人们,这个也是她戒指测出来的,寺庙里包括方丈在內的众僧,没一个有佛缘的,而且据杜若香暗中观察,个别僧人的那个品行…上西天绝对没门,下地狱倒是容易。

    这样的僧侣会有佛祖托梦吗?杜若香决定今晚去大慈寺那边看看。

    ……

    晚上驾着手帕变的云朵出门,是杜若香早就练熟的了。她的乳娘苏氏仍然睡在外间,但杜若香从来不蹬被子,也不会半夜醒了要水喝,苏氏以为她一觉到天亮,所以只是三更时过来看一次就行了。

    睡安稳的人作息时间也是固定的,杜若香再试过很多次,她乳娘都是准时外面打三更时醒来,然后点油灯进来看看她。

    掌握了这个规律,杜若香只要在三更前回来就行了,苏氏之所以睡的稳,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因为她以为三小姐要出来一定要经过她住的房间,而房门是从里面反锁的,钥匙在她枕头下面,她是做梦也想不到杜若香能从二楼开窗飞出去,何况床上还有个假人偶呢。

    杜若香脚下的云朵飞得很快,一会儿就到了大慈寺不远处,她本来是想进里面看看的,但现在离了半里路就放弃这念头了,原因也简单,大慈寺现在灯火通明,诵经声她在这儿就能听见,飞近了还不让人发现了。

    经声传这么远,应该是寺里所有僧人都在念经,不过没听说大慈寺里的僧人平时也这么勤快啊?难道真是佛祖显灵了

    杜若香再待了一会儿,又发现另一件事,现在天仍在下雨,她驾的云朵是法宝,站在上面没淋到雨,但一路上雨不停,偏是在这大慈寺附近,正确说是在能听见**的地方,雨居然都不下了?

第三十四章 谣言

    第三十四章 谣言

    (插图)知道**能挡雨,杜若香就寻思这雨果然不是正常的,应该是魔物弄出来的,魔出现肯定是要害人的,但这么小的雨发不了水灾,含的魔气又太小,人就算喝了也不过是不舒服,死不了的。

    那它费劲下这么些天雨干什么?

    ……

    杜若香不知道魔想干什么,她只是听素音师父提起魔就没好话,于是心里也认定了,凡事有魔的地方就没好事

    为这个,杜若香担心的一晚上也没睡好。

    不过下雨这些天,几乎每个人都闷闷的,杜若香的沉默寡言也不会吓着何氏,毕竟连一向晚上看书看的忘记睡觉的杜长宁,在白天捧着书本都懒洋洋的。

    何氏只觉得大家都不对劲,在杜长平也说困,今天不想去店里了的时候,还是和杜如海说了昨天汤郎中的话,“要不我们也往大慈寺添些香油钱?”

    杜家并不专门信什么,烧香上供之类向来是逢年过节大家都去他们才去的,而且这笔钱是公中出,何氏现在不过年不过节的要往寺庙送钱,怎么也得跟当家主请示一下。

    杜如海成天在外,对大慈寺宣称佛祖托梦的事也听说了,老实说,他也不怎么信,大慈寺里哪有高僧能感动佛祖的,多半是那些僧人借着下雨想赚香火钱吧。

    杜如海本来不想当冤大头的,但看家里几个孩子都没精打采的,妻子也有点害怕的样子,还是同意了:“去拜拜也好。”就当求个心安。

    杜若香一听来精神了:“我也要去。”正好进寺里看看有没有佛祖显圣的迹象。

    “外面还下着雨呢,哪有小孩子这时候出门的,”何氏自己也没打算去,“春红,你和杜旺一块去大慈寺添些香油钱,告诉方丈等雨停了我会带少爷小姐去上香的,你再求五个护身符,两位少爷和三位小姐的。”

    听何氏什么时候也没忘了两个庶女,杜如海挺欣慰,就低声哄杜若香,说雨停了就带她去逛街,想买什么都行。

    杜若香知道是不能出门了,爹娘关心她的身体,她难道还能不听话?

    看小女儿很乖巧的不再开口,杜如海很满意,本来这些天雨不停他了心里也有点烦,好在家里妻儿都不会给他添堵,他也决定让家里人放松一下:“那平儿今天就不用去店里,宁儿还有香儿她们也歇一天,这卧房总比书房暖和,一会儿我和先生说。”

    听说不用去店里,杜长平心里也好多了,其实平时他还是挺勤快了,就这几天脑子发沉,看那些账本就和看天书似的。

    大少爷不去可以,当家主的得风雨不误,何氏送丈夫出门,叮咛路上注意之类的话,就带三个孩子回了自己的住处。

    这样一上午三个亲骨肉都陪在身边的事,何氏也很少享受到,儿女逐渐长大,要做生意要考功名,都是要勤奋刻苦,她是不能总把男孩子养在内院的。

    今天是杜如海放了儿子的假,何氏闷了几天的心情也好多了,母子几个坐一起说说笑笑的,大概一个时辰后,春红从大慈寺回来了。

    春红也是何氏的陪嫁丫环,她长的不如已经成了周姨娘的秋兰好看,但人比周姨娘聪明,知道自己的样子要真给姑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