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秋-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杀入营。
“杀!”一些蒙古汗子,纷纷上马,近百蒙古汉子弯弓搭箭的从营内冲出,呼啸着冲向明军,但明军抬手一铳,打到一片,然后抡铳猛砸,蒙古人纷纷落马。
很快明军就冲入营内,惨叫声顿时四下骤起,蒙古的男女老幼抱着包袱,在帐蓬间乱窜,汉子们骑马向四面八方奔逃,却被明军骑兵无情杀戮。
在营地内,到处都是东倒西歪的尸体,营地外绿色的草地,都成了猩红色。
谭泰一刀斩杀了一名蒙古汗子,回头看士卒们正在杀戮牧民妇孺,营帐内到处都是头颅、断臂和血肉模糊的肢体,空气中充满了刺鼻的腥气,粘稠的血液汇集成条条溪流,不禁挥刀喊道:“别杀了,留着有用!”
油在古代是比较贵重之物,百姓一年也吃不上多少油,明朝社会发展,商业社会带来的生产变革,就是生产能力和组织能力的一个提升,也就是要让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品得到提高。
原来可能吃饱,生活就算好了,但以明朝现在的标准,得能吃肉,能吃油,能吃水果,才能算好。
明朝在宁辽鼓励百姓种植大豆这种经济作物,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机会,高一功等人还有北方的官僚们,已经准备在辽宁开设榨油的作坊,油买到江南,榨油剩下的豆渣,则用来养殖牲畜,特别是杂食的猪。
但是对于养殖放牧,汉人并不擅长,所以留下这些妇孺,能够帮助他们养殖,形成一条产业链,丰富肉食,提高国民特别是军队的身体素质。
他一声吼完,周围的明军才停止动作,但也没剩下多少人了。
谭泰见此,忙吩咐一队人马看押,然后一拔马缰,便大声命令道:“走!随本将直扑吴克善的王庭!”
(求支持正版)
第1263章仓皇北迁
草原上没有什么城池,部落的营寨一旦被发现,很容易被攻破,但是也正是因为没有城池,牧民于四野放牧,想要将他们全部消灭也很难。
明军虽然将沿途发现的部落和牧民都给予消灭,但是消息还是先一步传到了吴克善的王庭。
王庭坐落在辽河与新开河的交汇处,周围水草肥美,科尔沁的许多贵族都居住于此。
吴克善从沈阳无功而返之后,担心威望降低,怕各旗不听号令,所以没有将人马还给各旗,依然留在王庭。
就在明军袭击了左翼前旗时,王庭在半日后,也得到了明军进攻的消息。
王庭一时大乱,两个时辰后,两万科尔沁的勇士,护着近一万多牧民,向北而去。
另外还有骑士向四方奔出,通知各个部落,迁徒到黑龙江附近呼伦湖和捕鱼儿海地区暂避兵锋,同明军捉迷藏。
因为西迁准备不足,又容易被明军算准路线,吴克善只能带着部众向北逃至慌凉的地带。
幸好现在是春季,天气日渐暖和,向北还可以接受,他们可以赶着羊群,边走边吃,但是明军在科尔沁草原没有补给,用不了一个月,必然粮尽而退。
中原王朝无法占据草原,很大的原因就是粮食得不到解决。
假设一个民壮,一天吃一斤米,他一次能运一百斤每天走四十里,那从边关将粮食送到一千里外的草原上,那他去的时候要吃二十五斤,回来在吃二十五斤,就只有一半的粮食能运到军队手中。
南京到上海才六百里远,一千里还没有深入草原,如果是两千里远,那运输粮食的困难性就更加不可想像了。
中原王朝占据版图,有两个条件,一是地方有用,二是能够长久控制,如地没用,又难以控制,那王朝是没有**占据那一块地的。
所以明朝想要控制草原,就得想办法从草原获得补给,就需要草原的部落臣服,需要有人来交税。
吴克善估计的没错,如果明军一个月内找不到他,那明军只能粮尽南归。
事实上,明军携带的粮食,只够深入草原二十天,便必须南归就食,不过明军夺取了一些战利品,可以延长作战的时间。
一块牧场就只能养那么多牛羊,所以科尔沁虽然是十多万人的大部落,但不是聚集在一起,而是分配牧场之后,几百帐,近千帐的散布在草原上,王庭的帐数多一些,贵族和牧民共计有万人。
两万蒙古骑兵在吴克善的率领下护卫着牧民,一路向北急行,心急如焚的他甚至没有等附近的蒙古人赶来,只是让人通知一声,便匆匆向被北逃去。
队伍中一辆马车内,布木布泰与福临共乘一车。
这时福临心中百味陈杂,他从北京逃到科尔沁,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科尔沁在关外立国,可是结果只能说他的想法太天真。
吴克善一开始也对他恭敬有加,只是他这个舅舅并不是善茬。
在发现关外的满人被明朝击败后,吴克善对他的态度便立时冷淡起来,将他丢在一边,还要走了大清皇帝的玉玺,反而自己称了蒙古大汗。
这块玉玺,据说是大清从林丹汗手中所得,而林丹汗又是北元一代代传下来,具有很大的政治意义。
福临在科尔沁的日子并不好过,落地的凤凰不如鸡,许多科尔沁的贵族觉得他当过大清皇帝,肯定带出来不少好东西,便想着法子勒索他,不给便对他进行羞辱。
好多次都是布木布泰将他护下,劝他忍辱负重,用太祖十三副铠甲起兵,创立一藩基业的故事来激励他不要放弃,让他借着科尔沁的力量,寻机会崛起。
这种寄人篱下的日子,让福临十分痛苦,但好在他还有个念想,可未想到还没有一年,他的舅舅吴克善也不行了,也被明朝追得如丧家之犬,他又要跟着开始逃亡,这便让福临有些心灰意冷了。
想到这里,福临不禁一叹,“母后,看来我大清以无复国的希望,怕是连我的性命也不保了!”说完,福临不禁潸然泪下。
一旁的布木布泰对这个儿子着实有点失望,没有雄主的样子,不过眼下的情况,她也没有办法,“额娘也没想到,你这个舅舅这么没用,连只有四千人守卫的沈阳都打不下来。皇上你别急,他靠不住我们就再想办法。”
福临很绝望,“还能有什么办法,科尔沁这次兵败,我们能不能逃脱都是问题,况且”
布木布泰打断他,不想让福临往坏处想,“皇上,哀家一定会保住你的性命!如果科尔沁不能待,哀家就带你去金国。豪格现在是金国之主,我们母子势穷投靠他,对他没有威胁,他为了搏个好名声,一定会收留我们。况且他与明朝为敌,必不会示弱于明,我们投靠他,金国定然不会拒绝,以示与明朝分庭抗礼之心。”
这两人在马车内正说着,这时队伍后面却忽然一阵骚动,行进在队伍前面的吴克善勒住马缰,回头张望,却只见身后浓烟滚滚,他顿时大惊失色。
这必然是明军烧了他未来的及拆除的营帐,他没有想到明军来的这么快,脸上满是惊惶。
在草原上行军,还是谭泰、张存仁这一批降将,要厉害一些,特别是谭泰,当年在后金就与蒙古人打过仗,经验丰富,知道打蒙古就在于一个快字。
只要咬住了蒙古人,他们就算是马背民族,有牛羊要照看,有老弱妇孺,也走不快。
“大汗,明朝的马军追上来啦!”吴克善身边,他的弟弟博尔济吉特察罕惊呼道:“咱们快走吧!”
吴克善不发一言,忙挥马快走,但是军队快走容易,牧民却快不起来。
牛羊就是蒙古人的粮食,丢掉这些牛羊,骑兵就算跑了,他们也只能饿死,而且牧民还驮着帐篷等物,没有这些东西,蒙古人怎么在寒冷的北方生存?
一行人没走多远,后面忽然便传来蹄声滚滚,一大片人马出现在他们身后几里处。
吴克善见明军眼看便要追上,心中一凛,回头怒道:“该死!南蛮子此番还真要赶尽杀绝不成!”
后面明军蹄声如雷,奔驰在前面的明军看见远处无数人影,拥着车辆和成片的牛羊而行,心中一个个都一阵狂喜。
“冲啊!”谭泰、秦尚行、赵慎宽等将,纷纷把出刀来,向前一指,明军骑兵便呼啸着,排成密集的阵型,如一层层的长墙,向蒙古人冲去。
第1264章墙式冲锋
眼见着身后的明军骑兵冲杀过来,蒙古人无法逃脱。
吴克善虽心里不愿意,但是只能勒住马缰,停下来迎敌,否则整个科尔沁就会全部完蛋。
“噌”的一下,吴克善猛然拔出弯刀,看了看身后的蒙古勇士,没有废话,只是朗声道:“为了大蒙古!”
众多蒙古勇士闻语,明白大汗的意思,也纷纷举起了弯刀,但是却未说话,只是凝目望着吴克善。
后者目光缓缓扫视,看到一张张稚嫩和苍老的面庞,心中百感交集,他将刀往冲来的明军一指,嘴中便是一声大喝,“迎敌!”
说完,他就一拔马缰,向队伍后面奔去,蒙古勇士们也知道现在只能一拼,要是让明人夺了他们的牛羊,他们会饿死在北地的荒原中。
呜呜呜~的号角声吹响,在科尔沁草原上,上演了一副壮丽的战争画面。
明军马军如同洪水,向蒙古人冲刷而来,马上就要将草原上逃命的科尔沁人淹没,而这时随着号角声,科尔沁的男人们,纷纷跨上战马,向着与队伍迁徒的反方向汇集,对明军发动迎头冲锋。
在两边护卫着牧民和牛羊的蒙古汉子,纷纷调转马头,举起弯刀,放声怒吼,“长生天在上!保佑草原的儿女!”
随着吴克善往回奔,迎击明军,他身后的蒙古人越来越多,等脱离牧民和羊群时,在他的汗旗之后,已经有两万科尔沁的勇士。
蒙古的妇孺们,赶着车辆,回头张望,看见男人们纷纷转身迎敌,将与强大的明朝人决战,为她们争取逃脱的时间,不禁泪眼朦胧。
不过这种事情,草原上时有发生,蒙古的女人,坚强无比,她们急挥马鞭,赶着车辆,不能让汉子们的付出白费。
车上坐着脸上长满褶皱的老妇人,则将年幼的孩子,搂入怀中,抱紧了他们的头。
脱离了牧民之后,吴克善勒住马缰,身后的蒙古骑兵,立刻在汗旗后面汇集,片刻间就出现了一个前少后多的锋矢阵形。
此时明军如墙而进,每面墙的骑兵,紧紧挨在一起,同排骑兵间只隔三尺的距离,也就是说,这次对冲没有交错而过,想要破墙,就必须杀掉迎面撞来的明军,否则就会被明军撞飞。
而这样的墙,不只一道,一共有二十道墙,每到墙之间相隔大概十步的距离。
“死战!”眼看着明军就到眼前,相距不过两里,吴克善将刀一指,身后的蒙古勇士纷纷举起兵器,跟随着怒吼起来,“死战!”
两万蒙古骑兵,立刻开始前冲,战马从慢跑,慢慢加速,最后到达极致。
明军骑兵见此,也纷纷提速,第一排的骑兵,身上穿着胸甲,脸上戴着鬼面,战马的头部,也有甲片包裹。
骑兵的身躯随战马起伏,融为一体,前排的骑兵马头并进,锋利的马槊、三眼铳也在同一条线上。
谭泰等明将,见蒙古骑兵加快了速度,他冷笑一声,不觉双腿夹紧马腹,挥鞭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