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766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766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日上午开始,沈阳开始紧闭诸门,次日下午时分,城上的士卒和青壮正往城墙上泼水,白茫茫的原野上却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号角,蒙古大军终于杀来了。

    张家玉与谢迁等人,就在城头指挥布防,听见动静,忙裹着披风冒着风雪,站在城头观看。

    蒙古人的速度,比预料之中的慢了一天,这是因为他原先走冰冻的河面,比较好走,等改道之后,踩着厚雪而行,所以慢了一些。

    在十里外的旷野上,一大片骑兵出现,他们骑在马上缓慢行进,战马呼出的白气,让他们仿佛置身云雾中一般。

    这些战马腹部都裹着毛毯,马蹄抱着棉布,所以不畏严寒。

    此时,前面的蒙古骑兵拿出号角,仰头吹响,凄厉的号声在原野上回荡,杀气腾腾的骑兵无边无际簇拥着大汗仪仗前行。

    吴克善这此亲领大军出征,科尔沁出动两万勇士,另外其他各部蒙古凑了两万五千人,向沈阳进军。

    漠南各部有没有孤注一掷他不好说,但科尔沁的所有勇士,却都压在这一战上了。这可以说是东蒙古最后的大军,这一战他们必须取胜。

    这时他已经看到了眼前的沈阳城,努尔哈赤起家夺沈阳时,可能还没他这么多军队。

    他已经打听清楚,明朝在关外的驻军只有一万,而沈阳最多五千人,他的人马将近明军的九倍,他有信心取得胜利。

    看着远处的城池,这时吴克善忽然将马鞭指向城池,对身后的儿子们下令道:“你们谁给本汗绕城骑射,先挫明军的士气!”

    沈阳城中没有什么火炮,吴克善决定先给明军一个下马威,向明军展示一下蒙古勇士骑射的本事,震慑守军。

    “父汗,我去!”吴克善的第四子,当即一拔马缰,领着三千骑兵,向沈阳冲去。

    关外天气寒冷,护城河早已冻住,明军也没时间布置拒马,骑兵可以直接冲到城下。

    蒙古骑兵戴着毡帽,身穿臃肿的棉衣,手持弓箭,猛夹马腹,三千骑兵声势浩大,如滚滚洪流向城下冲去,以期望给明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

    城上的谢迁见此一声冷笑,蒙古人打算用骑兵攻城么?他当即挥手道:“将自生铳队调上来!”

    三千骑兵距离城墙越来越近,凶神恶煞的蒙古骑兵,眼看城接近百步,纷纷将弓箭搭在弦上,准备抛射一波箭雨上城,射死上面的明军,但就在这时,意外陡然发生,奔在最前面的数匹战马忽然一声悲嘶,轰然向前摔倒,将上面的骑士甩飞。

    城墙上,明军铳手连续击发,骑兵还没有进入骑弓的射程,就接连被火铳放倒。

    本来是想给明军一个下马威,未想到被明军当头打了一棒,不过这也不能怪吴克善,他这些年都在科尔沁享福,并没有南下和明军交手,思维还停留在十多年前,不知道明军火器射程和射速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一时间,冲在前面的骑兵连续落马,尸体被后来的大群战马践踏得血肉模糊,惨叫声一片,后面的骑兵见损失大,吓得纷纷调转马头,不敢再继续向城池方向奔驰。

第1254章一触即发

    蒙古人以前攻城拔寨,往往都是用庞大的骑兵,冲过去骑射一波,以铺天盖地的箭雨来杀伤敌人,震慑敌军,但这一次却撞在铁板上了。

    其实随着火器的发展,火铳的射程和射速提高,骑射袭扰的战术,必然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火枪射两百步,骑弓的有效射程,普遍在七十步以内,火枪比骑弓的射程远太多,而排成三列的火枪手,形成的连续火力也比弓箭猛烈的多。

    这样射程不如人,连续性和威力不如人,骑兵绕着骑射,不是死催的给火枪手当靶子么?

    这时的骑兵除了直接突袭,尽快接近搏杀,包抄炮阵,以密集的阵型撞击敌军之外,骑射的威力可以说已经大大缩水了。

    城下骑兵连连栽倒,冲到一半的骑兵,仓皇的拔马撤回。

    吴克善看见突如其来的变故,大吃一惊,众人面面相觑,一脸懵逼。

    中原一战,长年为大清作战的蒙古八旗,大多覆灭在了孟津渡口。

    明军还没打到北京,北方剩下的蒙古兵便先逃回了草原。

    这也就是说,现在草原上的蒙古人,并没有多少人熟悉明军的战法,也不了解现在明军的兵器变化。

    同吴克善一样,他带来的大多数蒙古王公们,都是在草原享福的主,并不知道时代已然进步了。

    这也是游牧的悲哀,大约就是在这段时间内,曾经让东西方世界,感到颤抖的游牧民族,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走向没落。

    这是时代和历史的滚滚向前,火器的兴起,注定游牧将要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父汗,一定是自生火铳!”吴克善的第三子弼尔塔哈尔忽然开口道。

    他奉命出使金国,在长安见识过着种火器。

    大清灭亡之后,一部分原来为清国效力的官员和细作,害怕明朝的亲算,逃入了金国,为金国带去了不少东西。

    清军占据北方,为满清效力的汉人不在少数,他们不可能出关去投寄人篱下的顺治,只能改投金国,躲避明朝的清算。

    比如自生火铳的图纸,就是傅上瑞之子傅有春带入金国,他甚至还说服了十多名工匠一前前往长安。

    傅有春为沾杆处做事,北京被明军攻占后,明军抄出了大量密探的资料,不过因为当时明朝内部政治动荡,所以抓捕不及时,让许多清廷细作逃入了金国。

    傅有春不仅逃去,年在南京活动的傅有年也丢了发展不错的商号,卷款逃入了金国。

    这些人的加入,实际上使得金国继承了部分清国的遗产。

    豪格能豪气的赠科尔沁五千杆鸟铳,也是因为金国的兵器,取得了突破,正逐步淘汰鸟铳。

    弼尔塔哈尔曾经在金国的兵器工坊内,看见了这种射速快,射程远的火铳,当时他便非常震惊,想要购买这种火器来装备科尔沁,但是金国也才刚生产不久,自己都没有装备,自然不会给科尔沁,不过豪格先赠送五千杆鸟铳,表示等以后多了,可以卖给他们一些。

    吴克善并不知道什么是自生火铳,不过骑射绕城的计划失败却是事实,现在骑兵绕城等于送死,他只能寒着脸,挥手道:“大军先扎营寨,打造器械,准备攻城!”

    他身后的弼尔塔哈尔闻令,忙挥手道:“退后下营!”

    当下四万五千蒙古大军,便开始在原野上扎营,无数白色的蒙古包开始出现在沈阳城外。

    蒙古人远来,并没有什么攻城器械,也没有攻城的火炮,不过蒙古人很快就砍伐树木,制造了许多登城梯、攻城锤和几十架投石机出来。

    出战不利,让吴克善谨慎起来,他对此战十分重视,目的是为了带着蒙古诸部在沈阳抢一波,让蒙古诸部对他有信心,今后能过好日子。

    他这次的主要目的是抢,然后掠夺人口。

    当然能占据辽河平原,自然是好事,如果占不住,明军起兵来夺,那他就退回草原,等来年大雪来领,明军不便行动时,他再来一波,值到明军不看袭扰,退出辽河平原。

    蒙古人的目的主要是掠夺,加上人口少。所以不能死太多人,因而吴克善尽量做到准备完善。

    正月十六,上元节刚过,城外蒙古大营内的号角声,便使得沈阳上空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谢迁等人来到城头,注视着蒙古军在大营内调动,片刻之后,三支大军便从营地内鱼贯而出。

    其中两支大概五千余众,往东西两面城墙而去,另外一支有一万多人,簇拥着器械,进攻城池北面。

    “看蒙古人兵力分布,应该是东西佯攻,北面主攻。”谢迁分析道:“他们留南面不攻,看来是想让我们主动放弃沈阳。”

    张家玉点点头,“吴克善在科尔沁称汗,他急需要一场胜利来鼓舞人心,稳定蒙古各部,但是他先错了对手,不该来惹大明,他想夺沈阳那是痴心妄想。”

    “我要是吴克善,肯定先稳住大明,然后再征伐不服的蒙古部落,统一蒙古之后,再与大明抗衡,但是他不从弱小的蒙古部落开始统一之业,却先来招惹我们大明朝,实在是死催的,愚蠢至极!”谢迁附和一句,然后挥手道:“击鼓备战!”

    他身后将领一抱拳,不多时,城上明军战鼓擂起,四千多明军,在城上迅速集结,一万民壮也进入了各自的位置。

    这一次明军准备的并不是很充分,城上没有重炮,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守城器械,不过火药和火器到十分充足,但好在蒙古人远道而来,器械也不多,而且他们也并不太善于攻城。

    谢迁觉得只要城内火器不消耗完,那守个把月应该没什么问题。

    城内的明军有一营外加四个司的兵力,有佛郎机等老炮七十余门。

    谢迁在南城只放一个司337人把守城门,东西两面各有五千蒙古兵进攻,则各方一部人马,有1012人把守,北城是蒙古人主攻的方向,有一万人从此进攻,所以放一部加一司的兵力,共计1349镇守,火炮有七成都布置在北城,剩下两个司674人,则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城头,另外一万民壮将协助防守。

    此时就在明军于战鼓声中布置妥当之时,北城外,一万蒙古大军已在城外列好了大阵,大战已然一触即发了。

第1255章攻城受挫

    蒙古大军展开阵型之后,一万人如同潮水般滚滚涌来,前排的士卒拿着盾牌弯刀,扛着登城梯向前冲锋,后排的弓箭手,拥着攻城锤和抛石机紧随在后。

    蒙古士卒高举着盾牌,挥舞着弯刀,士气高昂的向前奔跑,凄厉的号角声激荡着,催促他们前进,大军在地面展开,就像白色的大地上,爬满了蚂蚁一样。

    城墙上,各处敌台和马面上,明军将士们紧张的戒备着,火铳手们装好弹药,正捕捉着目标,各门火炮旁炮手则正观察着敌军的大型器械。

    谢迁等人一路走到北面的瓮城处,蒙古人的士卒已经冲过来,炮群也正在架设。

    他看了片刻已经明白蒙古人的战术,就是前面的刀盾手负责登城厮杀,弓箭手压制城头,掩护刀盾上城,车则轰击城墙,破坏敌台和马面,摧毁城墙上的防御工事。

    古代的城墙,并不是一条直线,他上面也有从城墙上凸出来的部分,便于射杀城墙脚下和攀爬上城的敌军,这些工事就是马面和敌台。

    “大帅,撞城槌!”明军将校指着一根由近百人推动的巨木惊呼道。

    辽宁四处都是森林,这为蒙古人制造器械,提供了便利,不过蒙古人毕竟不善于攻城,制造的器械还是有些不足,只会造些弄他们祖宗学会的几样东西,并没有什么创新。

    如果是明军攻城,别的不说,至少整出一排盾车出来,推到城下形成一道墙,以保护弓手。

    眼下蒙古人的器械,对于蒙古人来说,可以算做豪华了,但是在善于攻城拔寨的明军看来,就简陋许多,只有数百架登城梯,一辆攻城槌,十多架抛石机而已。

    其实这到不是吴克善不想造更多的器械出来,一是他觉得这已经很多了,二是时间不允许,他既怕明军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