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668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668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他几次接近顶端,可又重重的摔落下来,他不知道他的对手王彦和朱以海是什么心情,反正他现在是满脸的苦涩。

    终于,终于,他做了几年的梦破碎了,这场长达数年的较量,总算是结束了。

    虽然结果让唐王感到苦涩,可是他内心却忽然有了一种解脱感。

    此时,他已经不想和王彦较量,指想能够安全落地,退出这场风波,“南京城已经被高一功控制,我们逃的出去吗?就算逃出去,鲁王会怎么对待孤王?”

    唐王一连两问,特别是他就算逃出去,鲁王会给他好脸色么?他也有些不好意思见鲁王!

    现在除了逃走,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张家玉肃然抱拳道:“殿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京师岂无殿下可用之人,卑职不信权奸可以只手遮天,我等护着殿下直冲城门,看谁敢阻拦殿下!只要我等全力以赴,护着殿下出了南京,鲁王以一己之力,不可能对抗楚藩,必然不会伤害殿下。”

    唐王眉头皱了皱,张家玉的神情,让他心中微震,大明朝恩泽天下二百余年,忠于帝室之人,并没有死绝。

    “逃出去了又怎么办?”唐王内心震动一下,可在现实面前,他的心实在火热不起来。“不能占据南京,孤就算逃出与鲁王合作,也不会是楚王的对手,只会给天下带来更大的灾难,白白便宜了北虏!”

    张家玉却说道:“殿下,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击败楚王,可是楚王想彻底击败殿下,也不可能。浙江水师和郑国姓的水师,远胜于楚藩的水师,就算打不过,我们还可以占据台岛和吕宋,为大明朝留下火种啊。”

    唐王听到这里,心中一叹,朱以海唆使他伏杀王彦,夺取政权时,就说过,就算他们失败,还可以出海,他当时没有当真,没想到现在还真要走这一步。

    眼下他们还控制福建和浙江两地,王彦一时间不可能占据他们所有的地盘,他们现在开始往海外运送物资,迁徒人口,还有些时间。

    “我们的人都暴露了吗?有没有没被发现的?”唐王忽然开口问道。

第1117章越墙而出

    唐王突然这么问话,显然是同意了张家玉的意见,去台岛或是吕宋,他尚可做小国之王,为大明宗室保存一份力量,有朝一日中原变色,朱明江山尚可延续。

    几人听了唐王的话,反应过来,王化澄与几个幕僚,清理了一下收集的消息。

    片刻后,王化澄说道:“通济门有个百户,水门方面有个总旗,石城门的方向,也有一名低级的军官,不知道暴露没有。”

    千户以上的军官,反正已经被锦衣卫一网打尽,现在就剩下一些虾兵蟹将,不晓得有没有被锦衣卫发觉。

    “锦衣卫力量有限,不可能连这些小校也一一监视,肯定会有躲过捕杀的!”张家玉开口说道:“王府太危险了,我们要赶紧出去,再派人一一联络。”

    “锦衣卫堵了门,我们怎么出去?”王化澄问道。

    “现在高一功和锦衣卫还忙于抓捕,稳定南京街市,一旦他们抓捕完毕,必然会来进攻殿下府邸,我们必须趁着他们没到,赶紧离开王府!”张家玉在赣南监过军,带过兵打过仗,比唐王府里的幕僚要能应对眼下局势一些,他说着向唐王行礼道:“殿下,现在只有让捧日军,同锦衣卫打起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我们才能越墙而拖。”

    “好!”唐王沉默了一下,才缓缓的点了点头,自古以来政治斗争失败的人,多没有好下场,被毒杀被淹死,非正常死亡的比比皆是,“安排一下,我们赶紧出发!”

    唐王这一点头,跟随他多年的捧日军,便被他放弃了。

    心软的人,成不了大事,也做不了上位者。

    王府门外,因为突然出现的几名汉子,锦衣卫和官兵已经同捧日军打了起来。

    几名捧日军见锦衣卫要拿人,立刻一起动手,同堵在门前的锦衣卫发生了冲突,但是锦衣卫毕竟是明军中的精锐,各个身怀绝技,而捧日军是宗室子弟,再怎么练,也不可能比得上真正的精兵。

    一名捧日军小旗冲上来,遇上一名普通的锦衣卫,那锦衣卫狠狠一拳,击中小旗下巴,小旗惨叫一声,身体便倒飞回去。

    捧日军都是宗室子弟,本来对朝廷就满怀怨恨,现在锦衣卫又来堵门,他们早就忍无可忍,终于纷纷冲了过去。

    近百名捧日军就这么和官兵、锦衣卫在王府门前扭打在一起。

    拳头、腿脚,牙齿,身上能用的家伙,都成了他们的武器,吼叫声大骂声成片响起。

    不过两边都没有接到明确的命令,还能把握分寸,锦衣卫人手不足,怕一旦动手,唐王会乘机跑掉,捧日军在此种情况下,也不敢主动让事件升级,双方都还比较克制,并没拔刀,拔刀了性质就变了。

    锦衣卫是活魔王,宗室出身的捧日军也不是省油的灯,都是常常在南京城内惹事的主,打架斗殴是常有之事,根吃饭没啥两样,大家都懂规矩,打架只动拳头不拔刀,只要不出人命,事情就不算大。

    双方拳脚相向,可是还都没有拔出兵刃,一个个只是用拳头扭打。

    在前门的捧日军将领叫朱器,比唐王的辈分还高一辈,与唐王父亲朱器一辈,唐王得唤他叔叔,不过他祖上是太祖皇帝二十三子唐王朱的庶子,所以爵位很低,是底层的奉国中尉。

    像他这样底层的宗室,活的还不如普通人,他随着逃难的队伍一路逃到广州,朝廷又顾不上他们,甚至急于甩了他们这个大包袱,他一家没了生活的来源,而因为宗室的身份,商人也不敢雇佣他,他便只能去码头做最低等的苦力。

    当时明朝的财政几乎是处于崩溃的边缘,物价奇高,他的工钱还不够他自己吃保,更加不要说照顾家人。

    在他妻儿饿得不行时,他听说了唐王在救济宗室,与是也跑到唐王府邸寻求接济。

    那时唐王就将他的俸禄摆在大厅上,但凡有困难的宗室,来了便可直接去取,绝大多数的宗室,都是一拿十多两银子,唯有他每次只拿一两,刚好买点米救急。

    几次下来,唐王发现了他,觉得他很有品行,便让人给他送去了不少银子,帮他买了屋宅,并让他到王府做事。

    他爵位虽然不高,可是因为唐王看重他的品行,他又属于唐藩一脉,所以很得唐王的重用,他也感激唐王的帮助,对唐王忠心耿耿。

    朱器的武功不错,简洁犀利,一个人应对两三人,却丝毫不落下风,但其他捧日军的士卒却被打得极惨,他们对付地痞流氓,权贵的家丁还行,可是远远不是锦衣卫的对手,一个个被打得满地哀嚎,连百户官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掉了两颗门牙。

    朱器见手下被人欺负,血涌上头顶,哪里还忍得住,眼睛都红了,他大吼一声,一跃而上,一脚将一名士卒踹出去一丈多远。

    他见一名警衣卫百户,正骑着他手下一名百户猛捶,正要奔着那名锦衣卫百户而去,王府内忽然跑出一名侍卫,穿过混乱的人群,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朱器神情一变,唐王下令让他攻击锦衣卫,吸引官兵的主意,可以眼下的局势,捧日军就全部交代在这里了,唐王殿下是舍弃了他们。

    一时间,朱器的神情黯然,不禁回头望了王府一眼,心中有个东西破裂了。

    朱器一失神,一名锦衣卫上来就是给他一拳,将他打得后退几步,那锦衣卫得手后,立刻又抢上前来,朱器心中杀机顿起,拔出刀来,直接迎面狠狠捅入那锦衣卫的腹部

    唐王殿下可以舍弃捧日军和他,但他却不能不忠于唐王殿下,朱器猛地拔出带血的战刀,顿时一声怒吼:“杀了他们!”

    周围厮打的人马,微微一愣,可是拔刀就是一个信号,两边人马反应过来,顿时纷纷拔刀,霎时间刀光大作,打斗瞬间变成了你死我活的拼杀,而且谁都停不下来。

    官军这边负责指挥刘体仁,见已经动刀,立刻也改变了策略,不在等援兵过来,为了防止唐王逃脱,立刻拔刀喊道:“攻进去!”

    一时间,锦衣卫和官兵都集中向王府正门,开始冲击唐王府。

    在府邸内的院墙边上,几名侍卫搭了一架梯子,一名侍卫正向外攀爬,保障院墙外的安全,不一会儿,跳过院墙的士卒便确定了外面没有情况。

    这时王妃和世子,以及几个侧妃还有几个小王子,也赶了过来。她们每人抱着一个包袱,一步三回头的走来,眼中漏出了深深的不舍和对王府生活的眷恋,而在她们身后跟着的宫女,更是大包小包,没有一点逃命的觉悟。

    唐王一见,顿时就火帽三丈,“东西全都给孤放下,否则你们也不要走了!”

    张家玉看见这一幕,也是一阵头大。

第1118章一个时代的没落

    南京城内的官兵和锦衣卫开始清洗唐王的属下,除了极少处发生火并之外,总体来说南京城内,并没有发生大的骚乱。

    这主要是应天府派出了大量的衙役,高一功分出一部分人马,维持秩序,加上南京内城里主要居住的都是富人权贵,黑帮无赖和恶棍主要在外郭城,所以南京治安尚且稳定。

    当然军队内部的火并,多少影响到城中的治安,不少被杀散和逃脱的拥唐派的士卒和军官,逃入民居,官兵和锦衣卫进行追击,误杀和错杀,在所难免。

    不过,有官兵和锦衣卫控制,应天府的官差在街面巡逻,倒也没出什么大乱子。

    通济门,城中的混乱还在继续。

    百户韩常是通济门的城门官,但在此驻守的军队,有三百多人,另外两个百户与他一同驻守,附近还有近千人马在城墙或是街道上巡视,随时都能赶来支援。

    另外两个百户,一个叫赵廷迁一个叫周荣,都是从武学卒业的武生,许是觉得大局已定,赵周两人心情极好,在城头上高谈阔论。

    楚王是武学祭酒,武学生都是他的门生,两人是绝对的楚派,思想上也深受王彦的毒害。

    两人说着,唐、鲁两藩掣肘楚王殿下,使得朝廷力量不能集中,这次两王自作孽,居然欲图谋反,现在被朝廷镇压下去,今后朝廷在无人掣肘楚王殿下,楚王就能全力练兵备战,光复旧河山。

    王彦在教育武学生和太学生时,有意的降低皇帝的重要性,可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靠忠君思想来凝聚人心。

    现在突然说不要忠君,就会使得人忽然没了信仰,人心就没法子凝聚,就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和迷茫。

    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广阔疆域和众多人民,怎么才能凝聚在一起,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想象体存在,才能保持国家不分裂,不混乱,所以王彦提出煌煌大汉的观念,用忠于大汉来取代忠君,使得整个天下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将天下的人凝聚起来。

    这就是从旧王朝,向民族国家的转变。

    这样一来,以前将士打仗,除了当兵吃粮之外,就是忠于君王个人,现在是忠于大汉族。君王是一个体,而惶惶大汉却包括了士卒本身,他们不仅是为朝廷打仗,也是为了他们自己战斗,所以武学生大都十分激进,民族主义难免抬头。

    周、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