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崇祯十七年秋 >

第4章

崇祯十七年秋-第4章

小说: 崇祯十七年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申年(1644年),李闯破京师,刘理顺一家十二口投环俱死。王彦本欲同死,却听刘理顺言:“唔本庸才,能中状元,皆皇帝之恩。今山河破碎,天子殉国,吾乃大臣,不得不死!吾花甲老朽,死则死已,于国无碍,然士衡弱冠,却有辅国之才,有用之躯,岂可轻言生死。今旧都尚存,国有半壁,尚有可为,当速速南去,力王狂澜,了为师之愿。”

    随后便是一路南逃,直到现在。

    这一晚,诸多人物,诸多画面,在他脑海中犹如浮光月影,直到天空中泛起一丝朝霞,他才慢慢收回思绪。

    天亮了,王彦见的第一个人是老火头李麻子。当他端着一碗白饭出现在王彦面前时,王彦心中居然是欣喜的,看来逃走的事,并没有影响到这位老人家,于是王彦笑了。

    可李麻子看着他却是满脸的哀伤,他将那碗白饭放在王彦面前,伤感的道:“将就吃了吧!本想给你做顿好的,可是闯王在山海关吃了败仗,现在已经退出北京往山西撤了,河南山东诸地官绅又都发动叛乱,大军已经得不到粮草,老头我就只能给你做了这一碗白饭。”

    “唉~一路走好吧!”李麻子不禁一声长叹,不知道是惋惜王彦,还是担心赵军的未来。

    在山海关吃了败仗,吴三桂不是已经降顺了吗?听了李麻子的话,王彦不由的一呆,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

    李麻子见此,以为他被这碗断头饭吓住,也不知该如何劝慰,便索性多留些时间给他,于是又叹了口气,便走了出去。

    此时王彦原本平静待死的心情,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惊涛拍岸的震撼。

    他虽然不知道山海关发生了什么,可细想之下,已然明了。

    崇祯朝以来两线开战,有这样一个现象,凡是剿贼有功,表现出色的人才,多会被派去征伐建奴,而后又败于建奴之手。击败高迎祥的卢象升,打得李闯只剩十八骑遁于商洛山中的洪承畴俱是如此。

    这时王彦脑海中一幅幅尸山血海的画面不断浮现,他终于相信了梦境中的预言,脸色顿时煞白,整个人也如疯了般,满是恐惧的颤抖道:“披发左衽,不从者斩!”

    那不是恶梦,是上天给他的启示,可他却什么都没有做过。

    在京师时,以报国无门为借口,整日纵情于青楼之所,不思国危若累卵,致使君父殉国。如今猛然惊醒,想要为改变大汉族之命运,不使历史重演蒙元之祸,奈何已是将死之人,有心无力。

    一时间,王彦心中满是懊悔,两行眼泪涌出,“天啊!我都做了些什么?”他这碗断头饭又怎么吃得下去呢?

    大半个时辰后,王彦便被士卒架着拖到营外。

    这里已经集结了数千赵军,李闯兵败的消息不胫而走,军中流言飞起,士气低落,军卒们你一言我一语,场面着实混乱。

    赵军如今可谓身陷死地,北直隶为建奴所占,山东河南官绅又发动叛乱,已经重新打起明旗,四处抓捕大顺委派的官员,追杀大顺的军队。

    环顾四方,赵军已是方圆数百里内唯一的一只大顺军,已是被抛弃的孤军,可谓四面皆敌。

    此等时刻,大军要重整士气,正好可借王彦头颅一用。

    “开始吧!”一脸寒霜的赵应元对身边小校道。

    架着王彦的士卒见了小校眼色,便将他丢在大军之前。

    昨日箭伤并未处理,王彦如今失血过多,一丢便倒在地上,但身为堂堂举人,怎么能如此死去,他咬着牙坐了起来,却见一名武士握着一把大刀走来,他知道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也好,那就与这个世界告别吧!

    王彦忍着疼痛,找准了方向,由坐变跪,郑重的向南遥拜太祖高皇帝,再拜湖广的高堂,而后转过身来向北面跪拜大行皇帝,最后才坐等饮刃。

    王彦的举动让举着大刀的武士微微发愣,刀硬是没落下来,赵应元不禁皱了皱眉,而他身后一身着官袍男子亦是眼前一亮,能有此气度,必然是我儒家子弟啊!

第5章 献计谋,拥藩抗清

    八月时节,烈阳高照,炙热的天气让人烦躁。天空中不见一丝风,树上的叶子也不见摆动,午时的阳光照下来,着实让人无法忍受。

    树林里数千大军或躺或靠的躲在树荫下,一个个俱是没精打采的样子。

    在德州地界时,赵应元所部还有一万余众,可如今却只剩下四五千老弱。

    四月,山东德州乡绅明朝御史赵继鼎,主事程先贞,大学士谢升之弟谢陛发动叛乱,推举明宗室庆藩奉国中尉朱帅钦为盟主,假称济王,号招远近,山东之地群起响应,一月时间便占领济南,德州,等四十余个州县。大顺在山东的统治瞬间崩塌,闯军主力西撤,赵应元也不得不舍了山东,往西而去。

    然而大军还未离开山东地界,便又惊闻李闯再次兵败,还折了蕲候谷英,被清兵一路追杀,遁入山西的消息。

    此时李闯在一片石兵败的消息已经传遍北方,大顺朝推行的助饷之策,使得官绅深恶痛绝,河南各地忠于明朝的官绅也乘势拥起,清军趁虚而入,拿下黄河以北的怀庆,彰德,卫辉三府。

    西行道路顿时便被阻断,无奈的赵应元只得带着大军在山东与河南之间流串,然而大军得不到补给,加上军中又谣言四起,使得赵部大军逃兵不断,几月间人数便缩水一半。

    看着好不容易拉起的人马逐渐减少,赵应元心里满是苦涩。

    此时他靠在大树上,铠甲在他身上斜挎着,原来的威严之气以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身的疲惫与颓废。

    为这只大军担忧的不止赵应元一人,王彦也在思考着他能做些什么。

    他没有死,是源于他读书人的身份。

    临斩前他望南而拜的举动,让赵应元身边的杨王休心中戚戚,同为圣人门徒,便将他保了下来。

    赵应元如今的处境也确实需要士人辅佐,需要谋士出谋划策,便同意了杨王休的请求,将死刑改为杖二十,免了王彦一死。

    虽然侥幸不死,可原本就失血过多的王彦,也被这军杖打得昏死过去,随后伤口溃乱,他又高烧不退,待人清醒时,大军以到了河南境内,也就失去了寻找许嫣嫣的时机。

    这让他心中担心,却也没有办法,他腿上箭伤很重,根本不能行走,只得老实的让人抬着随大军行动。

    待伤好些,勉强能够下地,已是一个月后,找到人的希望已经不复存在,他便安心下来帮着杨王休处理些营中杂务。

    本来王彦就算死也不会从贼的,可是他现在却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活下来,不使得梦中场景在人间出现。

    这两日大军又转回山东地界,营中粮草已经不够三日之食,再得不到粮食,大军必然彻底崩溃,可以说如今已经到了赵军的最后时刻。

    赵应元所部虽然还有四五千人,可和所有的农民军一样,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是赵军的家眷,正真能战之士不过四五百人。

    这点人马连大一点的寨子都打不下来,只能从些散落的村落弄点给养,但是天下大乱这么多年,能抢的早被抢完了,四五千张嘴如何够吃呢?

    对于如今的情况,王彦心中早就料到,赵军与主力隔绝,已成孤军,想求生,只有投降一途,而与建奴相比,同文同种的大明无疑更容易让其接受,况且赵应元与扬王休都曾是大明官员,一个做过河南副将,一个做过兵备道,如今再降大明两人也容易接受。

    看时机已然成熟,王彦便想着乘着大军歇息,乘机劝降赵军。

    大树下赵应元与扬王休交谈着,脸上写满了沮丧,待看见王彦走过来,原本就不好的脸上,就更加沮丧了。

    自从王彦伤好了,便一直帮着扬王休管理营中粮草,一切道也井井有条,让两人少了许多烦恼。只是最近营中时常粮尽,每次王彦出来便是催粮,二人见他下意识就又以为营中粮尽了。

    “士衡,可是营中粮食又将食尽?”待王彦走到跟前,扬王休苦着脸道。

    王彦微微一愣,随后反应过来,向二位行了一礼,”尚够三日之食!”

    见不是催粮,二人不由得都松了口气。

    这些日子来,王彦虽然帮着处理营中事物,可赵应元知道他并没有归心,平时并不主动来见他,此时主动寻来,必然是有事要谈,当下便抬头看着他,等他道来。

    “赵将军!扬大人!如今粮草已经越来越难以获得,即便度过这几日,今后又该如何?二位大人可有决断?”

    赵应元这样的人,在乱世打滚多年,绝非什么草包,心中自然有其一套想法,只是因为权衡利弊,一时做不了决定,王彦今天要做的只是稍微引导而已。

    他的话让赵应元一阵沉默,一旁的扬王休见了只得开口道:“士衡可是有什么对策?尽可直说!”

    王彦微微一笑,又是一礼,“如今顺军主力一败再败,再无东进可能,我军陷于山东与主力隔绝,已成孤师,进不能攻城拔塞,获得补给,退不能杀出重围,与主力汇合,已然陷如绝境,将军何不早做打算,投降大明!”

    赵应元其实早有投降的想法,只是还下不了决断,他听了王彦之言,已经有些意动,只是他在大顺朝已经封了威武将军,如今带着一点残兵败将投降明朝,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而且北面还有个清朝,实力似乎更为强大,虽然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去做千夫所指的汉奸,可毕竟那也是一条出路,因此他没有回答王彦,而是想听他再分析分析。

    “士衡让我投降大明,可如今山东之地与豫北已然落入清庭之手,我便是降了大明,也还是困于山东啊!”

    见赵应元有些意动,王彦本来还有些欣喜,可听了他的话,他不由得震惊不已。

    山东不是被济王光复了吗?

    怎么转眼间又落入清庭之手呢?

    王彦没想到不到三月个月时间,山东再次易手,他险些喷出一口老血!

    细问之下,他才得知,刚才赵应元与杨王休就是在谈论此事。

    从他们口中,王彦才知道,六月间多尔衮先是派降臣王鳌永以户、工二部侍郎的名义招抚山东,而后又派遣固山额真觉罗巴哈纳、石廷柱统兵南下。

    大汉奸吴三桂打败李自成,攻取京师后,曾发誓言“终生不与明朝为敌”,此时也恬不知耻的为清庭摇旗呐喊,大张文告言“摄政王拣选虎贲数十万南下,牌仰山东等处速速投降”。

    六月二十一日,清军进抵德州城外,济王朱帅钦与诸多官绅仍欲拒命,不愿降清,只是手下部众皆是乌合之众,连连战败,不敢再与清军作战,而且又得不到龟缩于江淮一带的史可法等人支援,德州知州张有芳唯恐清军会有屠城之举,贻祸地方,四处游说,加之清庭暂时取消了剃发令,济王被迫解散部众,上表降清。

    山东大批州县,就这样拱手让于清庭。

    听完扬王休的叙述,王彦心中一阵绞疼。

    历史上弱如南陈,尚思北伐,光复山河,而大明尚有山河半壁,南京内六部齐全,能战强军五十余万,比之晋、宋南渡的情况要好太多。南方诸臣却顿兵不进,坐看故土沦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