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帝凰之永夜-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四章 冰释前嫌2
燕博将力道控制得极好,两半歃血令上,一边仍旧系着那根黑色的锦绳,一边则系着那段黑色的流苏。两半歃血令,正面,骷髅头与匕首各有一半,背面,“歃血”二字也被一分为二,两半歃血令一半占了字的一边。
燕博这一番举动,委实惊呆了欧阳烨与玉荣夫人。二人惊疑之下纷纷猜测燕博是否不知他此举是何用意?否则,燕博怎会主动破坏歃血令的完整!
燕国皇族众人皆知,一旦歃血令被破坏,不再完整,虽然煞血卫仍会效命于手持半块歃血令之人,可是煞血卫却不会再为手持仅半块歃血令之人办任何事,最多也只是在手持仅半块歃血令之人遭遇性命之危时出手相救,护其安危罢了。
有人会问,燕博为什么宁愿掰开歃血令,破坏歃血令的完整,失去煞血卫的效忠,也不愿再另外打造一块歃血令呢?
其实,燕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太子都想,燕博也想再另行打造一块歃血令送给燕清秋,这样燕清秋日后既能指挥那六名煞血卫,又不会妨碍到燕博指挥煞血卫,可是不能啊!
两百年前,当时的天成国九位异性王接连发动叛乱,天成大陆狼烟四起,最终天成国破,九位异性王建立了如今的天成九国:四大国——大梁国、赤冰国、大章国、凤鸣国;五小国——惠国、燕国、良国、颖国、萧国。而这场叛乱,史称:九王之乱。
当年。天成国的都城,正是位于如今的大章国境内。占了地理位置之便宜,近水楼台先得月。大章国的开国皇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带着军队冲进天成国的皇宫的,并且抓捕了上千名天成国皇族,其中也包括天成国最后一任天子——轩辕言。
成功占领了天成国皇宫后,大章国的开国皇帝就命人在皇宫门口挖了一个巨大的坑,那个坑究竟有多大呢?这么说吧,大章国的开国皇帝用了整整一千人。挖了整整五天五夜,五天后,大章国的开国皇帝才站在巍峨的宫墙之上高声喊停。
之后。大章国的开国皇帝做了一件让世人闻之都不寒而栗的事——
数千名被绑成粽子的天成国皇族被身穿甲胄、手持长刀的士兵压着跪在巨坑的边沿,数千人沿着巨坑边沿整整跪了满满一圈啊,之后,手起刀落。鲜血飞溅……
大章国的开国皇帝用十分残忍的方式。坑杀了被俘虏的上千名天成国皇族,其中包括天成国最后一任天子轩辕言,以及近三万天成国皇城禁军!
被屠杀的上千名天成国皇族,以及那近三万的天成国皇城禁军,他们被一刀斩下头颅后,尸身就被他们身后行刑的士兵直接推进了他们身前的巨坑中。当时被斩首的人一批接着一批,巨坑里的无头尸身叠了一层又一层。
起初巨坑里的尸身一点点累积叠压,最多就是令人觉得可怖罢了。到了后来,鲜血横流之下。原本的巨坑逐渐变成了一个装满鲜血的血坑,那些被屠杀的上千名天成国皇族,以及那近三万的天成国皇城禁军的无头尸身,以及头颅,就那样漂浮在他们自己流出的血液上,那血腥的场面,让人只看一眼就可以吐得昏天黑地。
两百年前的那日,天成国皇宫门前的天都是血红色的,让人作呕的血腥味足足在天成国都城盘桓了数月才逐渐消弭。
而两百年前,全天成大陆的人都知道,天成国最后一任天子轩辕言拥有一尊不知从何而来,却极为稀有的血玉雕琢的有初生婴孩儿那么大的观音像,轩辕言视其为珍宝,并将观音像摆在他的寝殿侧殿中日日供奉。
后来,面对天成国破,上千名族人、近三万的下属被屠杀,轩辕言连眼都没眨一下,可他临死都死死抱着那尊用血玉雕琢的观音像。
轩辕言被斩下头颅后,他的尸身同样被他身后行刑的士兵推进了他身前的那个巨大的血坑中,若不是他怀抱着血玉观音像,还真让人无法分辨出他的身份。
因为轩辕言是最后一个被斩杀的人,所以,在他死后,无人可杀的大章国开国皇帝就命人将那个巨坑填上了,挖坑用了五天五夜,填坑仅仅用了一日半的光景,当时是何种情景,可想而知。血玉观音像也就此与三万余人的尸身、鲜血被一同掩埋地下。
直到长达两年的战火终于平息后,九国诸侯都已经割据一方,自立为皇时,那尊血玉观音像才被大章国的开国皇帝想起来。
后来,大章国的开国皇帝命人掘开那个巨坑,从已经腐烂到只剩白骨的骨头堆中翻出了那尊血玉观音像。
血玉观音像在被深埋两年后重见天日,无端端地就从原本的鲜红色变成了黑红色,原本慈祥和蔼的面容在阳光的照耀下竟然变得十分诡异、充满戾气。
当年见过刚刚被挖掘出来的血玉观音像的人都说,鲜红的血玉之所以变成黑红色,是因为血玉观音像在地底吸收了太多人血和戾气所致,血玉观音像里面装满了天成国皇族的冤魂和戾气……
大章国的开国皇帝在看见那尊血玉观音像后,竟然大惊失色,在众目睽睽下竟然直接从龙椅上摔到了地上,口中还直呼:“他回来了,他回来了,快!快把他摔碎,不然他会缠上我的,快摔碎!”
捧着血玉观音像的士兵虽不明所以,却仍旧听命地当众砸碎了那尊血玉观音像。
血玉观音像被砸碎后,大章国的开国皇帝命人将血玉观音像的碎片分为九部分,自己留下一部份,其余八部份分别送去了:大梁国、赤冰国、大章国、凤鸣国、惠国、燕国、良国、颖国、萧国,这八国开国皇帝的手中。
大章国的开国皇帝还在八个装着血玉观音像的碎片的锦盒里各附了一封亲笔信,信的内容到是一样的,都只有短短几句话:当年观音像随言入土,吾今掘出发现竟与言甚像,恐言化作厉鬼,今一分为九,九国各藏一份,诸位建国不易,为皇不易,万望各位好生看管!
说白了,就是大章国的开国皇帝看见被重新挖掘出来的血玉观音像面容竟然很像当年被斩首的轩辕言,以为是轩辕言的冤魂附在了血玉观音像上,惊恐之下就将血玉观音像砸成九份,让其余八国与他自己的大章国一国保管一份。大章国开国皇帝觉得,这样做,轩辕言就算想化身厉鬼附在血玉观音像上也不能了。
当年,燕国开国皇帝燕赤天所分得的那一块血玉观音像的碎片,就是后来燕赤天用来雕刻歃血令的那一块。
燕赤天分得的那块血玉观音像碎片无巧不巧的正是观音像的一大半面部,虽然只有一大半,可仔细琢磨下,到也真有几分像已然惨死的轩辕言!
燕赤天觉得这样一直留着那块血玉观音像碎片十分不吉,正巧当时燕赤天已经在着手建立煞血卫,正缺一个可以当做信物的东西,燕赤天便命当时燕国最好的玉器工匠将那块血玉观音像碎片打磨雕琢成了如今的歃血令。
让人觉得不寒而栗的是,当年,雕琢那块血玉观音像碎片的玉器工匠正直壮年,平日里身体也是十分康健,可就在他雕琢完成歃血令的半个月后,却被邻居发现暴毙家中!不过,玉器工匠走的时候到是十分安详,在睡梦中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醒来。
得知玉器工匠莫名暴毙家中的消息后,燕赤天就觉得歃血令十分邪气,三思之下,燕赤天便命身边近身伺候的宦人将歃血令送去了当时燕国香火最鼎盛的慈安寺,并将歃血令放在了如来佛祖的佛像脚旁,让燕国万民前往慈安寺上香时可以一同供奉,以求消除歃血令的邪气。可后来燕国国政不稳,燕赤天终日忙于国政,渐渐地便将歃血令一事抛诸脑后了。
燕赤天这一忘,就将歃血令在慈安寺放了十余年,直到后来燕赤天的身体情况急转直下,太医告知燕赤天他的时日无多,想到辛苦建立的煞血卫需要新主人接手时,燕赤天才想起被他遗忘了十几年的歃血令。
当燕赤天命人将歃血令取回燕国皇宫时,歃血令已经没了十余年前让人见之便不舒服的那种感觉,相反,歃血令在哪里,哪里便弥散着一股浅浅淡淡的檀香味,是寺庙里才有的那种檀香味,让人闻之心神舒畅、心境开阔。
那之后,燕赤天吩咐初代煞血卫,其一,他薨逝后,煞血卫日后只有见到歃血令才算是见到主人,没有歃血令,即便是下一任燕国帝王,煞血卫也无须听从其命令;其二,倘若歃血令被破坏,不再完整,不论缘由如何,煞血卫不再为手持残缺歃血令之人办任何事,最多在手持残缺歃血令之人遭遇性命之危时出手相救。
这两条铁律在煞血卫中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燕博这一代的煞血卫都不曾有丝毫改变,反而越发在煞血卫心中根深蒂固。(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 冰释前嫌3
两百年间,有不少燕国帝王都曾试图打造出第二块歃血令,并且,他们还费尽心力地收罗到了与歃血令颜色相近的黑红色血玉石,可即使是燕国乃至天成大陆最好的玉器工匠,尽管他们能惟妙惟肖地雕琢出歃血令上的每一道纹路,却无法模仿歃血令本身所携带的那种独特的檀香味。
仿造的歃血令,即便是掩埋在数目众多的檀香堆中放置数年之久,刚取出来那一阵虽然也带着一股浅浅淡淡的檀香味,可时日一久,那种浅浅淡淡的檀香味也会消弭殆尽,哪怕只是用清水洗洗,檀香味也会减少。
但是,真正的歃血令,即便放进沸水中翻煮,捞出来以后,那股浅浅淡淡的檀香味依旧存在,依旧让人闻之心神舒畅、心境开阔。如此,真假立辨。
即便是其余八国所看管的那八部份血玉观音像的碎片,也只能雕琢出歃血令的外形,却无从模仿歃血令所携带的那种独特的檀香味。
没有人知道,歃血令本身所携带的那种独特的檀香味从何而来,只知,如今,两百年过去了,歃血令本身所携带的那种独特的檀香味依旧存在,仿佛歃血令本身就是一块玉石化的檀香,可这种事情,连燕国三岁小儿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因为歃血令在最初并不携带这种独特的檀香味。
光有其形,又有何用?所以,这也是燕国历代君王,以及燕博都没办法重新雕琢仿造一块歃血令的原因。
先祖们尝试了不知多少次都无法做到的事。燕博深知他更没有办法做到。所以,燕博根本没想过要再打造一块歃血令,可若想让煞血卫既保护燕清秋。又保护他自己,燕博只有用这种下下策——将歃血令一分为二。
虽然,破坏了歃血令的完整,日后燕博将失去许多便利,可燕博在掰开歃血令的时候,连眼都没眨一下。
面对燕博将歃血令一分为二之举,玉荣夫人虽惊疑。到底年纪大了,经历得多了,许多事还是能忍住不开口的。但欧阳烨这个常年混迹军中的威远大将军就不同了。他性情耿直,就算是在燕天面前也憋不住话,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是以,惊疑之下。欧阳烨当即就出声道:“你可知。一旦歃血令被破坏,不再完整,虽然煞血卫仍会效命于手持半块歃血令之人,可是煞血卫却不会再为手持仅半块歃血令之人办任何事,最多也只是在手持仅半块歃血令之人遭遇性命之危时出手相救,护其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