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驻扎仁川的第一舰队移驻釜山,监视日本动静。”
“水师陆战队进入汉城待命,与朝鲜官军一同进发。”
“调集驻扎在凤凰城的辽东镇进入朝鲜……”
……
当吴与高名衡的计划说完以后,场上众人纷纷看着看向朱慈。
这时,世子李皑在李亻宗耳边轻轻低语几句。李亻宗眉头一拧,打破了沉默:“孤方才注意到,大部分的计划都是水师。虽然倭寇主要以在海上移动,但他们这一回冲入江陵城,毁城破衙,端的是跋扈非常。孤的担忧是,他们恐怕会深入内陆。水师陆战队的确是天下劲旅,但若是对方深入内陆,以一支水师陆战队之军力加上其余朝鲜兵马,这恐怕……”李亻宗担忧地看向朱慈。
朱慈思虑稍许,便觉得李亻宗的担忧的确有道理。
水师陆战队兵马最初始的时候只有六百余人,这一回排遣他们出战,是因为其中有相当大部分是日本武士。这些人是大明的外籍军团,花销低,战斗意志坚韧,对付同样是日本流浪武士组成的倭寇十分对症。
但水师陆战队扩充至今,又经历林庆业回归朝鲜军队的事情,一共只有千余人马。这样的人马,在三千里江山的朝鲜上实在是太稀少了。
至于朝鲜军队,因为军权异位的变动,正是军心动荡的时候,让他们打打下手已经是极限,再要做多的,显然会力有未逮。
按照原计划,是徐徐图之,等红娘子的辽东镇兵马进入朝鲜就不用担心兵力短缺。可是凤凰城距离汉城路途遥远,以倭寇之机动,朝鲜地方之糜烂,都可能留下让倭寇肆虐的时间差。
“等朱笛所部辽东镇兵马进入朝鲜,时间恐怕会来不及。”朱慈沉吟稍许,便道:“高爱卿,跟随水师陆战队一同去的,朕决定再加两个禁卫团。”
“陛下!这些都是宫中亲卫!”高名衡当然知道大明还有一直兵马,战斗力强大,是军中精锐选拔出来的荣耀之师。
可是,这些是皇帝陛下的亲卫啊。是保护皇帝陛下的,这一抽调,那岂不是皇帝身边的保卫就要出漏洞了?
朱慈不以为意,又似乎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朝鲜人,道:“禁卫军乃是各军强兵选拔出来的,朕每次作战时,都将身边的禁卫军作为后备军在关键时刻投入战场。每战必胜,攻无不克。区区一个倭寇算得了什么?况且,朕又不是将兵马都抽调走了。还有一个近卫团呢。”
不同于大多数人想象之中,中央的就一定是厉害的。
在王朝末世,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中央的力量太过于衰微,以至于让地方诸侯做大,天下大乱。
故而,一听高名衡又表示异议,不少朝鲜大臣都想到了这一点。
朱慈辟谣完毕,一旁的高名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还想说点什么挣扎一下,但一想到朝鲜大臣们的目光,他迟疑着,最终还是叹息一口气,道:“臣谨遵圣命。”
朱慈笑着颔首,站起了身:“诸位爱卿且放心好了,区区倭寇,还算不了什么。就算再来一个壬辰倭乱,我大明也一样可以轻易评定。”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众人轰然称是,一片谢恩的山呼之中,李皑轻轻地笑了起来,隐藏在众人的欢呼之中,显得格外另类。
第九十九章:朝鲜名将
汉城之内,出现没多久的太平气象骤然就被打破。
江陵大都护府被倭寇攻入,一连烧杀抢掠的消息转瞬就传入了汉城城内。一直到景福宫内会议完毕,大明出兵平叛的消息传出来,汉城城内的气氛这才稍稍安歇。
朱慈站在景福宫的宫墙里,静静地看着两个禁卫军整编团走出宫内,走向了位于北城的军营。
那里,他们将与一同集合起来的朝鲜官军出发,前往东面江原道与江陵大都护府平定倭寇之乱。
这几日里,朱慈都显得颇为忙碌。关于军事行动就需要皇帝陛下的应允,需要安排国内国外军政命令,比如辽东镇移动驻扎进朝鲜,这就需要京师那边安排清楚这才能移防,要不然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兵变了呢。
当然,朝鲜朝廷这边也一样是忙活得够呛。
驻扎在城北大营的朝鲜主将是林庆业。
这一位朝鲜名将堪称传奇。丙子胡乱期间,清朝入侵朝鲜,堪称是势如破竹。将朝鲜一国按在地上摩擦。
但朝鲜一方也并非全然没有亮点。丙子胡乱期间。林庆业据守白马山城抗击清军,将清军阻挡在白马山城防线以北一带。
但当时主政的金自点封锁消息,见死不救,以至于清军顺利南下逼近汉城。李亻宗逃亡南汉山,逼迫李亻宗投降。
虽然林庆业在接到了朝廷勤王的诏书以后率军前往南汉山城救驾,甚至击毙了皇太极的外甥要槌。然而,臣战君已降。林庆业再如何努力已经无济于事。
要知道,这时候林庆业手头还只有仅仅三千兵马。
如此传奇色彩,以至于后世有人感叹若是让林庆业执掌朝鲜军队,那朝鲜在两次建奴入侵之中都将是另一个命运。
历史没有如果,而林庆业闻名的也并非是这一点。
在朝鲜被迫成为清国的藩属国以后,林庆业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
当时,朝鲜派出水军支援建奴进攻大明。林庆业借助时机,反而将清军的计划一一透露给了明军,以至于清人损失惨重。
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林庆业作为朝鲜重将,源源不断将重要军情传给明军。后来伴随着洪承畴降清,林庆业这才暴露。
为此,林庆业在崔鸣吉的帮助之下,又逃离大明,试图帮助大明光复辽土,平定建奴。只可惜大明自身难保,自然无济于事。
当然,历史已经改变。
在朱慈的这个时空里,林庆业在失势之后得到了朱慈的帮助,带着麾下精锐,加入水师陆战队,又组成了外籍军团与日本外籍将士一同攻城拔寨,杀入沈阳城。
战后,水师陆战队依旧保留了外籍军团中朝鲜人的位置,但林庆业则是官复原职,重新成了朝鲜军中大将。
这一回,朱慈要建立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林庆业就是朝鲜军中的主将。
……
林庆业巡视着军营,看着一个个沉默的将官,不断地说着鼓励的话语,一直说得口干舌燥了,依旧不见众人脸上露出自己所期盼的表情,不禁变得有些尴尬。
“兄弟们,不是我林庆业偏向外人。我此前的过往,大家也是听说过的。在明人手底下打仗,那是我林庆业这一生里最畅快的时候。就是比起勤王的时候宰了要槌还要开心。”林庆业说到这里,终于见场上微微有了动静。
但这样的动静却不是林庆业所预料的支持,而是质疑。
“林将军当年领兵的时候,一军主将,麾下雄兵数万,那般的日子竟然比不过在明人手底下当一个百夫长?”说话的人名作高敏甘。
这位高敏甘是内禁卫大将,也是此前林庆业来组建联合作战指挥委员会之前的朝鲜军中主将。
林庆业既然当了朝鲜方面军的主将,自然就没有高敏甘当主将的地方。于是,所有人都是退了一步,正职成了副职,副职成了闲职。所有将官一瞬间失去了指挥权力,大部分的士兵都等待着筛选,重新整合成军。
在这样被直接打散指挥结构的情况之下,哪怕是朝鲜人想要自己独力解决倭寇的问题也办不到。
一支军队,不在于武器多么先进,大多数情况之下都需要依靠人。
区别于乌合之众的军队最主要的特质自然也就是组织二字。
组织结构打散虽然有益于明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训练出一支强军,却也让这支军队想要打仗的时候变得混乱不堪。
当然,打仗虽然用不上了。可要说闹事,他们却能一瞬间恢复既往的组织结构。这一切,自然是源自于对利益受损的不满。
比如高敏甘这等高级将官,从前担任将官的时候作威作福,吃兵血,驱使士卒如奴仆。而今一朝之间权柄丢失,自然是很快就结成了利益同盟。此前的中级将官也是一般无二,这一回一受冲击,自然便是迅速没了银子,纷纷恨得明人几乎要到骨子里去了。
若非林庆业是那等要人望有人望,要战绩有战绩,还有一定班底货真价实的名将,还真镇不住场子。
故而,这也是林庆业巡视之事,遇到沉默的缘由。
此刻高敏甘呛声林庆业,自然是看不爽林庆业,终于忍不住出声了。
林庆业一听,却是心中一喜。他不怕对方说话,却是怕自己一个劲唱独角戏根本没法施展。
此刻一听高敏甘如此问,林庆业当即笑道:“要说舒坦,那却还真是在明人手中当一个百夫长来得舒坦。在明军里,我作为一名基层军官,就只需要想好如何打仗,如何完成作战目标即可。粮饷有后方的文职军官安排,侧翼有队友护卫,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被卖了。战后打出了多少战功,就分得多少赏格。童叟无欺,公平不二。而不是如此前一样,要请战,被压下求和。要粮饷,无人问津。要作战,却还要担心侧翼被队友卖了。换作各位,却如何不想想,到哪里舒心?”
第一百章:军心
城北大营里,众人听林庆业越说越是起劲,越说越是激动,不由都是围了过去。就是那些来得晚了的,此刻也有旁人不断地重复着林庆业在明军时的所见所闻。
眼下,明军要接管朝鲜军权,往后朝鲜军队的做派,自然也是要朝着明军靠拢。比如林庆业,身上就带着根深蒂固的明军作风。
高敏甘闻言,冷哼一声,却不得不承认林庆业说得有道理。
驻扎在汉城的朝鲜官军当然还是凤毛麟角地有几个热血未冷之士的。此刻听了,都是不由再三感叹。
粮饷从国库里出来,就得被有司截胡一笔,到了军中,上官又要劫走一笔。再往下发的时候,落到士兵手里,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哪里来得为国作战的力气?
至于队友护卫,战后功劳赏格,那更是无不让人悲观。
此刻听闻林庆业如此赞扬明军,几名年轻一些,热血未冷的朝鲜军官固然心中不舒服,觉得自尊受挫,可稍稍一想,都不由露出了艳羡的表情。
若是朝鲜也能如此,那自然是太好了。
从前,这样的期盼只能是奢望。可现在,却是真的实现了。只不过,是以一种损害所有既得利益阶层的开场方式进行。
不能再吃兵血,也可以遇见再也无法将士卒当作奴仆一样趋势。更重要的是,还得去卖命打仗。
这对于渴望沙场里挣功名的人而言,自然是喜不自胜。
但这对于许多只是想作威作福的人而言不啻是一个噩梦。
毫无疑问,高敏甘是后者。
故而,他并不理会林庆业口中说的那些。他虽然可以理解,却实在无法产生共鸣。
想到这里,高敏甘轻轻吐出一口气,微微一拱手,便开口告辞。
高敏甘一走,却没有如往日一样,其余朝鲜军官纷纷跟着散去。
方才听了林庆业等人所言,却还是有三个年轻一些的朝鲜军官留了下来。
高敏甘见此,重重地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