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240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40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扩军,军工工坊就会扩张。军工工坊扩张了,里头的原材料以及其他的零部件的采购就是一门大生意。

    比如朱慈烺麾下的军工作坊一向就不喜欢衣服扣子靴子鞋带武装带这种小生意。故而不知多少小家族式的小作坊靠着军工工坊的小订单事业兴旺。从军用水壶到军装配件,从辎重营用的绳索到火头军的饭盒,上上下下巨量的订单不知养活了多少小门户。

    伴随学校开办的同样还有印刷用品的激增,文房四宝,桌椅板凳甚至宿舍的床板都有大量的订单。每个人都从朱慈烺的野望之中读懂了另外一个消息。

    眼下的师范学校还只是一个开头,其后肯定还有各种各样的初级学校,职业学校。爆炸性扩张的学校带来的便是源源不断的金山银海。

    有订单便有利润,有利润就有了燕子矶工坊区迅速生长的工坊。增长速度极快的除了水泥等建筑材料业工坊便是印刷业的工坊了。

    除了王易大手笔建了一个印刷厂外,王易所言徐老鬼的油墨便是一处名作徐老鬼油墨工坊的大型工坊。值得一提的是,比起王易的小心谨慎,名作徐昉的徐老鬼却是大胆从恒信钱庄里借了两万两银子。虽然恒信钱庄方面承诺哪怕赔本破产亦可以债转股,但王易每次听完都是大叹太冒险,太冒险了。

    徐昉从前是个归德的致仕进士,并非是朱慈烺熟知之人,之所以朱慈烺能知晓这个技术。也是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匠作大院授权。而朱慈烺对匠作大院投入的精力那便可以从京师老宅重金招募能工巧匠开始算起了。

    出人意料的是,匠作大院亦是朱慈烺少数财务报表颇为亮眼的地方。依靠着每年在舍人司登记的技术。匠作大院盈利可观。

    大部分跟着朱慈烺进启明市在河南、临清开办工坊的人原本多数是商人,少数则是破产地主以及城中支持朱慈烺的官绅。这些官绅又分为的确少数开明有远见的。大多数都是本着交投名状的心思咬着牙在匠作大院买了技术开办工坊。

    那些商人转行办理工坊倒是顺风顺水,没有官吏地痞剥削,不需要担心治安之类乱七八糟的问题,只要是正经做买卖,哪个不赚?

    但等这些商人与那些官绅一碰头,便齐齐惊呼了起来。

    万万没想到,比起一群只不懂经营的官绅,他们赚的还要少许多。

    这些商人长在生发的手段有一套,压榨工人的办法有些心得。可以说赚的是工人剩余价值。这固然是能有个利润率百分之几十相比经商傲然稳定的盈利。但对比匠作大院购买技术的官绅工坊主,却纷纷哀呼了起来。

    因为匠作大院的技术制造出来的机械将他们引以为傲的低人力成本瞬间打趴。

    论起低成本的人力,官绅开办的工坊亦是不高。

    但有了新式机械,有了一个个能工巧匠设计出来的成型技术,官绅开办的工坊却是成本更低,而且最关键的,生产量更大。这意味着不仅利润率更高,利润量也高。

    到了这个时候,不仅是商人出身的工坊主。就是官绅出身的工坊主都想起了朱慈烺麾下的那些军工工坊。这些不声不吭的工坊相比从前的随军小作坊,而今已然成长百倍。那些能够卖出去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些军工作坊淘汰了的。

    也正是技术与新式机械带来的革命性力量,这才让徐昉这位老进士跟着来了南京开办徐老鬼油墨工坊。

    与木板印刷使用的水墨相比,金属活字对水性墨水适应性很差。因此必使用新的着色剂。也就是油性墨,用亚麻仁油煮沸,冷却暗黑色物质。以少量蒸馏松树脂得到的松节油精与炭黑搅拌均匀,再放置一段时间便可以用起来了。

    也正是有机械造活字。合金铸字以及油性墨,这才让王易敢于赌一把投入了三万两开建了这个占地上百亩。大明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印刷厂。

    至于元宝式排字法说的便是元宝式排字架。

    通过排序用字频率,分组为常用、备用和罕用三大类。正面备字24盘,中间8盘为常用活字,上下8盘为备用字,旁边八盘为罕见用字。自然也是提高了功效,这一法门一开始匠作大院开出了五百两银子的加码,心疼得王易嗷嗷叫。但后来却成了王易每次见其余印刷工坊工坊主夸耀的事例。

    因为工坊区内大多数工坊主都有在匠作大院购买技术,故而朱慈烺出台的专利条例被严格地在工坊区里施行。但凡购买了技术,其他人便无法再无偿使用,必须通过匠作大院另行购买,若是不然哪怕匠作大院不管,前头买了技术的人也必将嗷嗷叫地投诉。

    王易之所以夸耀,便是因为王易一次性花了五百两买了独家使用一年。而其他人便需要慢慢一个劲自行摸索常用字,生产效率瞬间就有了差别,若是再要买,却是买不到了。

    当然,王易不会说这是这是他在河南见了徐昉的例子大叫吃亏这才做的。

    “你所言的老鬼来了。”朱慈烺笑着,看到徐昉风度翩翩地走来。

    想必大腹便便一副商贾形象的王易,徐昉更显得像是儒商。

    “徐某拜见殿下。”徐昉上前致礼。

    朱慈烺笑着扶起,道:“好呀,除了杨氏造纸的人,印刷这一线基本都来齐了。”

    “殿……殿下……殿下……小人岂敢不来啊!”这时,一人挺着一个八月怀胎的大肚子跑来,一张肥脸挤出笑容,喘息道:“实在是工坊里面因为机械操作不当死了三个,伤了五个,这才不得不耽误了一会儿。”

    “好好好,那印刷这一条线就都来齐了。”朱慈烺眯着眼睛道:“孤长话短说,孤发一个通知。第一条,复社上下接的报纸印刷单子,孤不希望有人接!”

    “是!”三人纷纷凛然听命,他们知道朱慈烺要动真格的了。

    【正版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飞剪船的图片,爱心读者给太子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以及还有很多作品相关的有趣番外之类的东西哟~】(未完待续。)

    ps:  感谢~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超级宇宙骑士?打赏了?10?起点币

    雲撸煅模看蛏土耍�10?起点币

    雲撸煅模看蛏土耍�10?起点币

    会稽山人007?打赏了?10?起点币

    感谢~悲伤落寞泪?投了?1?票

    麓文?投了?1?票

    麓文?投了?1?票

    秦风汉魂?投了?2?票

    雪的狂战士?投了?1?票

第五十四章:言出法随经济战

    “第二条。南京是江南的经济中心,文化重镇,当然亦是印刷业的重镇。但我的希望便是,从今以后,燕子矶称为南京的印刷中心!恒信那边,我会协调过去,对你们三家发放额度在五万两的两年免息贷款额度。你们不是感叹熟练工人不好找吗?好办,南京有的是!”

    “从今往后,我要求你们进行包括但不限于降价、高薪拉人、斥资兼并等一系列手段将南京印刷业转移到燕子矶里。”朱慈烺目光炯炯,带着无边的气场。

    这是属于上位者言出法随的力量。

    这一刻,王易、徐昉以及杨胖子都是感觉一股蔚为壮观的激动在心中酝酿。

    这一次,是太子殿下带领他们这些人进行经济上的战阵啊!

    ……

    南京城。

    “降价,便是让适合做报纸的普通纸张,也就是咱们眼下主打的一号纸成为学生娃随便买不心疼的价格。我们调查过了,根据殿下那边送来的数据,眼下师范学校学生家庭普遍每天只有区区十几二十文的闲钱。所以我决定……一本小册子,只卖十文钱。八张大白纸,一样只卖十文钱!哪怕微利润甚至亏本,也要完成殿下给的任务!而且,殿下说了,我们迟早能赚回来”杨胖子带着自己儿子走进了南京城最繁华的秦淮河。

    当然,他们不是父子携手去****的。他们是去了秦淮河不远处的贡院。这也正是秦淮河一开始成为风月场所的原因:靠近贡院,靠近文人士子。

    当然,靠近文人士子的地方不止有妓院也有文房四宝的铺子。

    杨胖子的儿子杨文保在父亲的示意之下挺起了胸膛。穿上一袭宝蓝色的锦袍进了这个名作扬名轩的地方。

    跑堂的小厮一见杨文保的穿戴便眼前一亮,上前道:“这位公子。文房用品可是要采买呀?小的王二,您不明白的亦或看好了唤一声小的在哪儿都在。”

    杨文保嗯了一声。没有说话。这扬名轩店面不小,跑堂的显然也是眼尖精熟的,一见这公子哥儿模样便不再吱声,只是一旁候着。

    很快,杨文保便逛完了外间的店面,抬腿往内间走,看了一眼便疑惑道:“怎么卖纸的柜面少了这般多?哟,你这家的宣纸倒是降价了。”

    王二一听便哀叹一声道:“可不是,这世面的纸是一天一个价。十六张白纸原先能卖五十文现在……每日都跟着下跌,听闻都只有十文了。从前进货的那些老主顾都是叫苦连天,我们卖着更是辛苦。就连现在,宣旨的价格都保不住了。惹得东家每天都感叹着要搬去玄武湖左近了。”

    玄武湖附近说的自然就是朱慈烺开办的南京师范学校了。在那开文房四宝的铺子不用想也有多好的生意。

    杨文保闻言,又仔细看了一下笔墨与烟台的价格,这三样倒是没怎么变:“这儿有二十两银子,都给我包了宣旨。”

    “好嘞!”王二大喜。

    ……

    “东家……俺婆娘病了,您……您看要不,俺先回去一趟?孩子每天闹着要读书。婆娘上次淋雨去了一趟师范学校打听那幼学的事情,没曾想,没曾想……”张三书哼哼地在东家面前说着,原本大嗓门地一个人现在却是细声细语。

    东家姓胡。全名胡璇,经营着一座三代家传老字号的活字印刷铺子。因为做的是铅活字,面向的就是那些不要求纸质。只为了低价的穷秀才。这些人见多了,胡璇也锻炼出了一副察言观色的本事。如何看不出张三书话里有话。

    只是,一想到最近的风声。眼见张三书毕竟是这印刷铺子里面的能手,胡璇原本心理想着的话统统憋了回去,挤出笑容道:“老张这说得也是。这生了娃儿便是****念着娃儿好,现在读书方便了,殿下都开出了幼学,这是好事儿啊。老张你也莫急,那幼学里我胡璇也认得几个人,明儿就给你去问问。啊,你看可好?”

    “好,好!”张三书大喜过望,接连点头,忙不迭地出了铺子。

    眼见张三书走了,怀着心事的胡璇也走出了门,只是没走几步,就见一个风度翩翩的老者笑着朝他致礼:“可是胡东主?若是不妨事,不如一起品茗谈谈如何。”

    ……

    走出了印刷铺子的张三书左顾右探,绕了三条街,这才在一条大马路上挥着手,上了一辆四**马车。

    马车上,王易一脸和颜悦色,道:“张工啊,某家王易,便是王氏印刷工坊的工坊主。这些时日,王某托友人的问候想必你也知晓了。话不多说,王某信得过我那六级资深大匠的认可,您这进来我给您单独按照五级工的标准待遇开出去,您原先薪俸是一月三两三钱银子对吧?我也不多说,只要你进来,八两银子一月,每月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6

你可能喜欢的